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

2021-07-04 来源:步旅网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SL190-96〕

级别 微度 轻度 中度 强度 极强度 剧烈 平均侵蚀模数[t/(km·a)] 西北黄土高原区 <1000 1000-2500 南方红壤丘东北黑土区/陵区/西南北方土石山区 土石山区 <200 200-2500 2500-5000 5000-8000 8000-15000 >15000 <500 500-2500 2平均流失厚度〔mm/a〕 西北黄土高原区 <0.74 0.74-1.9 南方红壤丘东北黑土区/陵区/西南北方土石山区 土石山区 <0.15 0.15-1.9 1.9-3.7 3.7-5.9 5.9-11.1 >11.1 <0.37 0.37-1.9 注:本表流失厚度系按土壤容重1.35g/cm3折算,各地可按当地土壤容重计算之。

土壤侵蚀程度分级指标*

劣地或石现代沟谷〔细植被 程度 质坡地占沟,切沟,冲覆盖度该地面积% 沟〕占该面积% 〔%〕 轻度 <10 <10 地表景观综合特征 土地生物生产量较侵蚀前下降% 10-30 斑点状分布的劣地或石质坡地。沟70-50 谷切割深度在1m以下,片蚀与细沟发育。零星分布的裸露沙石地表 有较大面积分布的劣地或石质坡50-30 地。沟谷切割深度在1-3m。较广泛分布的裸露沙石地表 ≤30 密集分布的劣地或石质坡地。沟谷切割深度3m以上。地表切割破碎 中度 10-30 10-30 30-50 强度 ≥30 ≥30 ≥50 *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那么,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风蚀强度分级表*

级别 微度 轻度 中度 强度 极强度 床面形态〔地表形态〕 固定沙丘,沙地和滩地 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沙地 半固定沙丘,沙地 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沙地 流动沙丘,沙地 1 / 7

植被覆盖度〔%〕〔非流沙面积〕 >70 70-50 50-30 30-10 <10 风蚀厚度侵蚀模数2〔mm/a〕 [t/(km·a)] <2 2-10 10-25 25-50 20-100 <200 200-2500 2500-5000 5000-8000 8000-15000

剧烈 大片流动沙丘 <10 >100 >15000 *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那么,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风蚀沙漠化程度分级指标*

风积地表程度 形态占该地面积% 风蚀地表形态占该地面积% 植被 覆盖度〔%〕 地表景观综合特征 斑点状流沙或风蚀地。2m以下低矮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固定沙丘群中有零星分布的流沙〔风蚀窝〕。旱作农地外表有风蚀痕迹和粗化地表,局部地段有积沙 2-5m高流动沙丘成片状分布。固定沙丘群中沙丘活化显著。旱作农地有明显风蚀洼地和风蚀残丘。广泛分布的粗化砂砾地表 5m高以上密集的流动沙丘或风蚀地 土地生物生产量较沙漠化前下降% 轻度 <10 <10 50-30 10-30 中度 强度 10-30 ≥30 10-30 ≥30 50-30 ≤30 30-50 ≥50 *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那么,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土壤盐渍化分级指标

类型 作物生长情况 含盐量〔%〕 东北 华北 西北

0-50cm(SO4) 表土层(全盐量) 100cm土体(全盐量) 0-20cm(CL—SO4) 0-30cm(SO4) 0-100cm(SO4) 0-30cm(全盐量) 0-100cm(全盐量) 2-2-2-2-轻度 中度 强度 盐土 稍有抑制 0.3-0.5 <0.2 <0.1 0.15-0.25 .04-0.8 0.3-0.6 中等抑制 0.5-0.7 0.2-0.4 0.1-0.3 0.25-0.40 0.8-1.2 0.6-1.0 严重抑制 0.7-1.2 0.4-0.8 0.3-0.5 0.40-0.60 1.2-2.0 1.0-1.5 0.866-1.345 0.597-0.895 死亡 >2.0 >1.5 >1.345 >0.895 0.554-0.727 0.727-0.866 0.391-0.491 0.491-0.597 石漠化程度评价表

等级 无 土壤侵蚀程度 不明显 基岩裸露〔%〕 <10 植被覆盖度〔%〕 >75 坡度〔度〕 <5 坡耕地:5-8 潜在 不太明显 >50 50-70 植被覆盖度60%-70%的坡地:5-25 植被覆盖度45%-60%的坡地:8-15 植被覆盖度30%-50%的坡地:5-8 轻度 较明显 >35 35-50 >15 <15 <20 土层厚度〔cm〕 >25 2 / 7

中度 强度 极强度 明显 强烈 极强烈 >65 >85 >90 20-35 10-20 <10 >20 >25 >35 <10 <7 <3 降水酸度〔酸雨〕分级标准

pH < 4.00 4.00--4.49 4.50--5.59 5.60--7.0 >7.0 降水酸度 强酸性 较强酸性 弱酸性 中性 碱性 注:降水酸度是用降水pH值的年平均值表示。降水酸度的计算方法是,将一年中每次降水的pH值换算H+浓度后,再以雨量加权求其平均值,得到pH年均值。以氢离子浓度来划分降水酸度等级。

土壤侵蚀敏感性影响的分级

分级 R值 土壤质地 地形起伏度〔米〕 植被 分级赋值(C) 分级标准(SS) 不敏感 <25 石砾、沙 0-20 轻度敏感 25-100 中度敏感 100-400 高度敏感 400-600 极敏感 >600 砂粉土、 粉土 >300 无植被 9 >8.0 粗砂土、细砂土、砂壤土、粉粘面砂土、壤土 粘土 土、壤粘土 20-50 51-100 101-300 阔叶林、针叶林、稀疏灌木草原、水体、草本荒漠、一年一草甸、灌丛和萌一年二熟粮作、沼泽、稻田 熟粮作 生矮林 一年水旱两熟 1 1.0-2.0 3 2.1-4.0 5 4.1-6.0 7 6.1-8.0 各因素权重确定专家调查表

指标 降水 地貌 土壤质地 植被 对土壤侵蚀的相对重要性 X1 X2 X3 X4 注:Xi为影响因子i对土壤侵蚀的相对重要性,可通过专家调查方法得到。当因子i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比拟重要时,Xi为1;当因子i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明显重要时,Xi为3;当因子i对土壤侵蚀重要性为绝对重要时,Xi为5。

沙漠化敏感性分级指标

敏感性 指标 湿润指数 冬春季大于6m/s大风的天数 土壤质地 不敏感 >0.65 <15 基岩 轻度敏感 0.5-0.65 15-30 粘质 3 / 7

中度敏感 高度敏感 极敏感 <0.05 >60 沙质 0.20-0.50 0.05-0.20 30-45 砾质 45-60 壤质

植被覆盖(冬春) 分级赋值(D) 分级标准(DS) 茂密 1 1.0-2.0 适中 3 2.1-4.0 较少 5 4.1-6.0 稀疏 7 6.1-8.0 裸地 9 >8.0 临界水位深度

地区 黄淮海平原 东北地区 陕晋黄土高原 河套地区 干旱荒漠区 轻沙壤 1.8-2.4m 轻沙壤夹粘质 1.5-1.8m 2.0m 2.5-3.0m 2.0-3.0m 4.0-4.5m 粘质 1.0-1.5m 注:土地盐渍化敏感性是指旱地灌溉土壤发生盐渍化的可能性。在盐渍化敏感性评价中,首先应用地下水临界深度(即在一年中蒸发最强烈季节不致引起土壤表层开场积盐的最浅地下水埋藏深度),划分敏感与不敏感地区。

盐渍化敏感性评价

敏感性 要素 蒸发量/降雨量 地下水矿化度g/l 地形 分级赋值(S) 分级标准(YS) 不敏感 <1 <1 山区 1 1.0-2.0 轻度敏感 1-3 1-5 洪积平原、三角洲 3 2.1-4.0 中度敏感 3-10 5-10 泛滥冲积平原 5 4.1-6.0 高度敏感 10-15 10-25 河谷平原 7 6.1-8.0 极敏感 >15 >25 滨海低平原、闭流盆地 9 >8.0 注:运用蒸发量、降雨量、地下水矿化度与地形指标划分等级。 石漠化敏感性评价指标

敏感性 喀斯特地形 坡度(度) 植被覆盖(%) 不敏感 不是 轻度敏感 是 <15 >70 中度敏感 是 15-25 50-70 高度敏感 是 25-35 20-30 极敏感 是 >35 <20 注:石漠化敏感性主要根据其是否为喀斯特地形与其坡度与植被覆盖度来确定的。

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分级指标

因子 岩石类型 土壤类型 植被与土地利用 奉献率 1 1 等级 ⅠA组岩石 ⅡB组岩石 ⅠA组土壤 ⅡB组土壤 Ⅰ针叶林 Ⅱ灌丛、草地、阔叶林、山地植被 III农耕地 4 / 7

权重 1 0 1 0 1 0.5 0 2

水分盈亏量〔P-PE〕 2 Ⅰ>600mm/a Ⅱ300~600mm/a III<300mm/a 1 0.5 0 注:1、生态系统对酸雨的敏感性,是整个生态系统对酸雨的反响程度,是指生态系统对酸雨间接影响的相对敏感性,即酸雨的间接影响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相对难易程度,它主要依赖于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有关的土壤物理化学特性,与地区的气候、土壤、母质、植被与土地利用方式等自然条件都有关系。生态系统的敏感性特征可由生态系统的气候特性、土壤特性、地质特性以与植被与土地利用特性来综合描述。本标准选用周修萍建立的等权指标体系,该体系反映了亚热带生态系统的特点,对我国酸雨区根本适用。

2、P为降水量,PE为最大可蒸发量。

3、A组岩石:花岗岩、正长岩、花岗片麻岩(与其变质岩)和其他硅质岩、粗砂岩、正石英砾岩、去钙砂岩、某些第四纪砂/漂积物;B组岩石:砂岩、页岩、碎屑岩、高度变质长英岩到中性火成岩、不含游离碳酸盐的钙硅片麻岩、含游离碳酸盐的沉积岩、煤系、弱钙质岩、轻度中性盐到超基性火山岩、玻璃体火山岩、基性和超基性岩石、石灰砂岩、多数湖相漂积沉积物、泥石岩、灰泥岩、含大量化石的沉积物(与其同质变质地层)、石灰岩、白云石。

4、A组土壤:砖红壤、褐色砖红壤、黄棕壤(黄褐土)、暗棕壤、暗色草甸土、红壤、黄壤、黄红壤、褐红壤、棕红壤;B组土壤:褐土、棕壤、草甸土、灰色草甸土、棕色针叶林土、沼泽土、白浆土、黑钙土、黑色土灰土、栗钙土、淡栗钙土、暗栗钙土、草甸碱土、棕钙土、灰钙土、淡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草甸盐土、沼泽盐土、干旱盐土、砂黑土、草甸黑土。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地区评价

生态系统或物种占全省物种数量比率 优先生态系统,或物种数量比率 > 30% 物种数量比率15- -30% 物种数量比率 5—15% 物种数量比率 < 5% 重要性 极重要 中等重要 比拟重要 不重要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地区评价

国家与省级保护物种 重要性 国家一级 极重要 国家二级 中等重要 其它国家与省级保护物种 比拟重要 无保护物种 不重要 根据重要保护物种地分布,即评价地区国家与省级保护对象的数量来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地区

生态系统水源修养重要性分级表

类型 城市水源地 农灌取水区 干旱 极重要 极重要 半干旱 极重要 极重要 5 / 7

半湿润 极重要 中等重要 湿润 极重要 不重要

洪水调蓄 不重要 不重要 中等重要 极重要 注:区域生态系统水源修养的生态重要性在于整个区域对评价地区水资源的依赖程度与洪水调节作用。可以根据评价地区在对区域城市流域所处的地理位置,以与对整个流域水资源的奉献来评价。

土壤保持重要性分级指标

土壤保持敏感性 影响水体 1-2级河流与大中城市主要水源水体 3级河流与小城市水源水体 4-5级河流 不敏感 轻度敏感 中度敏感 高度敏感 不重要 中等重要 不重要 不重要 较重要 不重要 极重要 较重要 极重要 极敏感 极重要 极重要 中等重要 中等重要 中等重要 中等重要 注:土壤保持重要性的评价在考虑土壤侵蚀敏感性的根底上,分析其可能造成的对下游河流和水资源的危害程度。

沙漠化控制作用评价与分级指标

直接影响人口 >2000人 500-2000人 100-500人 <100人 重要性等级 极重要 中等重要 比拟重要 不重要 注:1、在沙尘暴起沙区,其重要性评价可以根据其可能影响围来判别:

①假设该区沙漠化不对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那么该区对沙漠化控制的作用不大。 ②假设该区沙漠化将对本省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不利影响,那么该区对沙漠化控制有重要的作用。

③假设该区沙漠化将对多个省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不利影响,那么该区对沙漠化控制有极重要的作用。

营养物质保持重要性分级表

河流级别 位置 河流上游 1、2、3 河流中游 河流下游 河流上游 4、5 河流中游 河流下游 其它 河流上游 影响目标 重要湖泊湿地* 一般湖泊湿地 重要湖泊湿地 一般湖泊湿地 重要湖泊湿地 一般湖泊湿地 重要湖泊湿地 一般湖泊湿地 重要湖泊湿地 一般湖泊湿地 重要湖泊湿地 一般湖泊湿地 重要湖泊湿地 一般湖泊湿地 6 / 7

重要性 极重要 中等重要 中等重要 重要 重要 不重要 中等重要 重要 重要 不重要 不重要 不重要 重要 不重要

河流中游 河流下游 重要湖泊湿地 一般湖泊湿地 重要湖泊湿地 一般湖泊湿地 不重要 不重要 不重要 不重要 注:1、营养物质保持重要性主要根据评价地区N、P流失可能造成的富营养化后果与严重程度。如评价地区下游有重要的湖泊与水源地,该地区域的营养物质保持的重要性大。否那么,重要性不大。

2、重要湖泊湿地包括重要水源地、自然保护区、保护物种栖息地。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