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C)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D) 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3. 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概括是从:(A)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4. 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D)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公有制为立体,实现共同富裕 5.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 (A)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 D.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6. 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B)
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7.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A)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A 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 B 内外互补、互惠互利 C 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 D 与国际市场接轨
8、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重大战略判断是(C)
A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B 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D 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是(C) A 改革、开放、党的领导 B 政府、市场、社会
C 改革、发展、稳定 D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0、全面深化改革的要立足于(B)
A 我国处于总体小康社会水平 B 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我国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阶段 D 我国属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 二、多选题
1. 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D)
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坚持共同富裕 E.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2. 虽然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但并不是说改革与革命没有区别。两者的区别表现在:(ABD)
A.条件不同 B.形式和手段不同 C.目的不同 D.内容和对象不同
3.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段话表明:(ABCD)
A.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经济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B.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C.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
4.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就是指(ABCD) A.改革不是那种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 B.改革的性质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体制进行的根本性改革 D.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挥其优越性
5.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依据的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正确认识,这些认识包括 (ABCD)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一切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立性的,具有基本适应与部分适应的特点 D.通过改革不断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6. 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原则是 (ACD) A.主动性原则 B.独立性原则
C.可控性原则 D.渐进性原则
7、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哪些重要经验(ABCD)
A 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B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C 坚持以人为本。 D、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E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
8、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是(BD)
A 在改革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C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本原则 D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十八界三中全会提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BD)
A 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性作用B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C 更好地发挥社会的作用 D 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 E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10、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取决于(ABCD) A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B 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 C 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 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三 简答题
1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现在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只有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科技成果,才能发展自己,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潮流。
第二,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第三,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扩大对外开放,可以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人才,以克服我国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知识不足等困难;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趋利避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可以参加国际经济、科学、技术、人才和信息的交换,有利于我们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经济、科技信息;可以广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发挥后发优势,在较高的技术基础上发展经济,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程度的差距。
第四,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2、简述当前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总目标。
答: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因为:第一,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第二,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试述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寻找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4、简述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思想。
答: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主要看它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三、辨析题
1、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答案】
(1)这种说法正确。
(2)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因为:第一,改革的目的和过去的革命一样是为了扫除生产率发展的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中国摆脱贫穷和落后。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第二,改革不是对原有体质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从政策的重新选择和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起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广泛变化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第三,但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答案要点:
(1)这种说法正确。
(2)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5分)但改革又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决不允许否定和抛弃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五、论述题
1、怎样理解“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答案】(1)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改革同过去的革命一样,都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崭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带有革命性质的变革,必然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2)所谓“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夺取政权的革命而言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当然,“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的“革命”与“民主革命”中的“革命”,本意并不相同:一是革命的对象不同,改革针对的是旧的经济体制,不是社会制度;二是革命的形式不同,改革不是在阶级对抗条件下进行的;三是革命的性质不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四是所要解决的矛盾不同,改革所解决的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答案要点: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2)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改革和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3、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关系?
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正是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向前发展的。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改革不是为了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要求。
4、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答:(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①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不改革只能在国际竞争中落伍。 ②改革是 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 A. 它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悦的体制。 B. 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①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 ②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改革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5、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答案要点:
(1)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一方面各国经济发展的依存度继续加大,这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的机遇;另一方面,新的变化正在形成,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面临巨大挑战。
(2)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秉持互利共赢的时代理念,共享发展机遇;实施多元平衡战略。(内需与出口、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引进技术与引进人才等);坚持安全高效。
(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深化改革;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6、材料分析题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试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对外开放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成功经验; 答案要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推进对外开放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 第一、立足国情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1)结合实际,点、线、面逐步推开;(2)由易到难(3)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
第二、实现改革和对外开放良性互动。 第三,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四,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2)在改革开放中如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答案要点:
(1)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