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道教文献语言研究与训诂学——以《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为例

2024-04-10 来源:步旅网
第l2013年3月 5卷第1期 Journal of Anhui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 cila Science) V01.15 No.1 Mar.2Ol3 道教文献语言研究与训诂学 -以《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为例 文0祖国 ,丁哓士蜀 (1.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济南250100;2.聊城大学音乐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文献艰深晦涩,目前的道教文献语言研究 非常薄弱。训诂学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释读古典文献,是治中国古代学问的 根柢之学。2010年齐鲁书社出版的日本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 (译注篇)》,对《周氏冥通记》作出了精确细致的点校与注解,但从训诂学的角度来看,在某些 注释翻译方面尚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道教文献;《周氏冥通记》;语言;训诂学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3)01-0067-04 Taoist literature language studies and exegetics , 一taking the example of Zhou’S Communications with Immortals in Dreams LIU Zu—guo ,DING Xiao—juan (1.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Shandong University,Ji’nail 250100,China;2.School of Music,Liaoe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Shandong 252000,China) Abstract:Taois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yet ifts Taoist literature is profound and ob- scure,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aoist literature language is scant.As a research of ancient literature from the per- spective of language which helps people read classical literature,exegetics is the foundation of hte study on Chi— nese ancient knowledge.In 2010,the trans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Zhou’S Communications with Immortals in Dreams edited by Mugitani Kunio and Yoshikawa Tadao translated by Liu Xiongfeng was published,which makes exact punctuations and annotations.Howev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egetics,some annotations a】 still in need of revisions. Key words:Taoist Literature;Zhou’B Communications with Immortals in Dreams;language;exegetics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本土宗教,与佛教、基 训诂学是主要研究中国传统古书中词义的学 督教、伊斯兰教相比,它是唯一根植于本国、发源于 科,是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在注解 古代文化的民族宗教。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文 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 化的三大支柱,然而,时至今日,道教的研究却是最 现象,它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释 薄弱的。道教宣称“神授天书”,喜欢故作神秘,逐 读古典文献。训诂学是治中国古代学问的根柢之 渐形成了一种诡异神秘的文字风格,这种文字风格 学,它是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必须运用的 使很多人望而却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道教 一门基础性学科。训诂学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 文献语言进行探求的欲望。 和实用性特征的技术科学,它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 收稿日期:2012—11—1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道经词汇研究”(12YJC740073)资助;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人文社 科专项)。<太平经>词汇研究”(IFWI2011)资助;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东晋南北朝古道经词汇研究”(200902034)资助 作者简介:刘祖国(1981一),男,山东临清人,文学博士,博士后,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史、文字训诂学。 。而不停留。《说文・页部》:“顿,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5卷 值,还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文献中多有用例,《冥通记》卷二:“共申至诚,稽颡 道教典籍卷帙浩繁,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宝 辞请。”《无上秘要》卷四十九《三皇斋品》:“因稽 贵资源。语言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道藏文献距今 颡三十下,又再拜起诵日:‘精心立斋戒,烧香拜皇 已有几百甚至上千年,要读懂这些材料,必须要有 文,沐浴玄云水,燔烟通上元。”’《太上洞渊神睨 足够的训诂学知识。训诂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 经》卷十四《杀鬼步颂品》:“今专解谢,倾胆首陈。 到能否科学地解读继承这笔文化遗产。 先世所负,咸乞荡捐。一如尊劫,从师经言。稽颡 南朝梁周子良、陶弘景撰《周氏冥通记》四卷, 再拜,上请天恩。”《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 内容是陶弘景弟子周子良自杀前所写的日记,记载 经・字一》:“言讫,叩头稽颡悲涕,仰视道君。”《太 了周子良梦中与神仙真人交谈的情形,故称“冥 上慈悲九幽拔罪忏》卷九:“汝等男女,各发精诚, 通”。周子良死后,经过陶弘景整理并加了注,成 今日向十方天尊前,稽颡投诚,皆乞忏悔,归命三 为今天传世的《周氏冥通记》。《周氏冥通记》是研 宝。”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百五《清灵真人裴君 究六朝道教的重要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然 传》:“君乃身投长渊,浮白水,冒洪波,越沙岸,睑城 而迟迟没有现代整理本。2010年1月齐鲁书社出 沈溺,遂登空山,见而拜焉,顿头稽颡,乞请真诀。” 版的El本著名学者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 例2.卷三第133页:陶某名录多阙穿处,不的 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综合运用多学 由,纵见由我,我亦不得自任。(第136页译文:陶 科知识,对《周氏冥通记》作出了精确的点校与注 隐居的名籍表中有很多不完备的地方,没有办法, 解,是目前《周氏冥通记》最好的注本。但其中仍 虽然此事由我,可我也不能乱来。) 有一些因对训诂学了解不够,而出现的误注、误译 按:的,本谓明亮,鲜明;明白o《广韵・锡 者。此刺取十例略加考辨,以求教于方家云尔。文 韵》:“的,明也。”战国楚宋玉《神女赋》:“眉联娟 中引例均据齐鲁书社本,标注卷数及页码,其中属 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韩诗外传》卷一:“故 于陶弘景所作的疏记悉用括号标出。 人生而不具者五:目无见,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 例1.卷三第132页:丞日:“今真人来,何不 不能施化,三月微的,而后能见。”唐刘希夷《代闺 拜?”子良即起再拜,顿首稽颡,乞神仙之诀。(第 人春El》诗:“珠帘的晓光,玉颜艳春彩。”《淮南子 135页译文:乐丞说:“今天真人们前来,为何不去 ・说林》:“的的者获,提提者射”高诱注:“的的,明 礼拜呢?”子良连忙起身再拜,点头哈腰,乞求授予 也。为众所见,故获。”汉刘向《新序・杂事--):“此 神仙的要诀。) 的的然若白黑。”的的,清楚、明白的样子【2]。《冥通 , 按:将“顿首稽颡”解作“点头哈腰”,大误! 记》此例中,“的”作动词,义为“清楚、知道”。 “顿首”指磕头,旧时礼节之一,以头叩地即举 由,缘由;缘故。《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有 下首也。”张舜徽 臧武仲之知,而不容于鲁国,抑有由也,作不顺而施 约注:“顿之言抵也,谓以头触地也……慧琳《一切 不恕也。”《史记 孝文本纪》:“盖闻古者祖有功而 经音义》卷十八‘顿’字下引《说文》,作‘下首至地 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晋干宝《搜神记》卷三: 也’。”《汉书・东方朔传》:“居有顷,闻上过,朱儒 “既觉,惊呼,邻里共视,皆莫测其由。”宋王谠《唐 皆号泣顿首。”道经文献中多见,如《上清道宝经》 语林・政事下》:“党项叛扰,推其由,乃边将贪暴, 卷一《师资品第二》:“肘伏师门,顿首德宇。”《上清 利其羊马,多欺取之。” 道宝经》卷一《经品第一》:“顿首经师之牖,乞启重 综上,“不的由”并非“没有办法”,而应译为 玄之阙,等开实相。”前蜀杜光庭《太上宣慈助化 “不清楚其缘由。” 章》卷二《困急日中上请命章》:“某天曹,伏须告 例3.卷一第23页:湘州人作同心竹,皆伺抽 报,臣某诚惶诚恐,稽首顿首,再拜以闻。”《天枢院 笋,因刻边为孔,笋乃带创成四。(第24页译文: 都司须知行遣式・表格》:“凡上表陈事皆用此式, 湘州地区的人们在作同心竹时,都要乞求露出笋 笺亦仿此,但易顿首日叩头,不称臣。如南斗北斗 来,而在其两端打孑L,这样一来,此笋便带着伤而长 已下用笺。” 为四根。) “稽颡”是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 按:将“伺”解释为“乞求”,谬矣。笔者检诸文 地,表示极度的虔诚。《仪礼・士丧礼》:“吊者致 献,似未见用例。 命,主人哭拜,稽颡成踊。”《汉书・李广传》:“若乃 伺,等待。古文献用例多见,《文选・刘琨(劝 免冠徒跣,稽颡请罪,岂朕之指哉!”《梁书・韦毅 进表)》:“狡冠窥窬,伺国瑕隙。”刘良注:“伺,候 传》:“其余释甲稽颡,乞为囚奴,犹数十万。”道藏 也。”唐何超《晋书音义上・志第一》:“伺,候也。” 第1期 刘祖国,等:道教文献语言研究与训诂学——以《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为例 69 晋陶潜《闲情赋》:“起摄带以伺晨,繁霜粲于素 阶。”《文选・陆机(辨亡论>》:“屏气局踏以伺子 明之疾,分滋损甘以育凌统之孤。”唐韩愈《送李愿 归盘谷序》:“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 《新唐书・宋璩传》:“太平公主不利东宫,尝驻辇 光范门,伺执政以讽。璩日:‘太子有大功,宗庙社 稷主也,安得异议!”’ 例4.卷一第27页:去十月将末,忽有周氏事, 既在斋禁,无由即得启闻。(第28页译文:去年十 月末,突然揭晓周氏事情,用于当时正在斋禁中,是 故而没有及时呈报。) 按:将“无由”译为“是故而没有”,未得的训。 无由,没有门径;没有办法。古书中常见,《仪 礼・士相见礼》:“某也愿见,无由达。”郑玄注:“无 由达,言久无因缘以自达也。”《汉书・刑法志》: “使其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战无由也。”三国魏曹 植《歌》:“望云际兮有好仇,天路长兮往无由。佩 兰蕙兮为谁修,宴婉绝兮我心愁。”东晋葛洪《抱朴 子内篇・金丹》:“然万一时偶有好事者,而复不见 此法,不值明师,无由闻天下之有斯妙事也。”《抱 朴子内篇・勤求》:“若彭祖老子,止人中数百岁, 不失人理之欢,然后徐徐登遐,亦盛事也。然决须 好师,师不足奉,亦无由成也。”南朝宋鲍照《松柏 篇》:“欲还心依恋,欲见绝无由。”南朝齐谢胱《京 路夜发》:“行矣倦路长,无由税归鞅。”南朝梁何逊 《寄江州褚谘议诗》:“如何隔千里,无由举三爵。” 南朝陈江总《怨诗》:“奈许新缣伤妾意,无由故剑 动君心。”唐李德裕《二猿》:“无由碧潭饮,争接绿 萝枝。”唐李朝威《柳毅传》:“终以人事扼束,无由 报谢。” 例5.卷一第47页:闻二君及府中诸监僚选卿 为保籍丞,此位乃始立,以助领诸簿录。其任数小 而高清为美,兼得宗庇真仙,二三为宜。(第47页 译文:听说二君及府中众僚推选你为保籍丞,这个 职位是才立的,用以协助名簿的管理。该职虽任职 的人数较少,但却是品级较高的职务,而且又是立 于众多真人、仙人的庇荫下,什么事都好办。) 按:以“任职的人数”对译“任数”,可商!“任 数”同义连文,即职务,职位。 任,职,官职、职务。《晋书・刘颂传》:“随才 授任,文武并叙。”唐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 堂新题二十一咏序》:“刘兄自给事中出刺此州,在 任逾岁。”数,顺序;次序。《逸周书・大聚》:“复亡 解辱,削赦轻重,皆有数。”朱右曾校释:“数,等差 也。”《苟子・劝学》:“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 《礼》。”宋王安石《洪范传》:“自天一至于天五,五 行之生数也。”由“顺序、次序”引申而有“等级”义, 宋王安石《上宋相公书》:“自去吏属之籍,以至今 日,虽尝获侍燕语,然不能自同众人之数也。” 例6.卷二第81页:“子良字元稣,此乃世之善 名,亦不胜于世,直是施于冥中耳。”(第82页译 文:子良字元稣,这是世上很好的名字,但也不适用 于现世,还是用于冥界吧!) 按:将“直”译为“还是”,毫无根据,检诸文献, 难见此用法。 直,副词,特;但;只不过。此义古籍中屡见, 《苟子・礼论》“直无由进之耳”杨惊注:“直,但 也。”《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焦循正义引 王引之《经传释词》云:“直,犹特也,但也。”《春秋 谷梁传》卷十一:“不言帅师而言败,何也?直败一 人之辞也。”《孟子・梁惠王下》:“寡人非能好先王 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战国策・齐策》:“客 胡为若此,寡人直与客论耳!”《庄子・人间世》: “弟子日:‘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日:‘密!若无 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汉刘 向《列女传・节义楚成郑瞀》:“初成王登台,临后 宫,宫人皆倾观,子瞀直行不顾,徐步不变。”《汉书 ・司马迁传》:“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 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东汉王 符《潜夫论・赞学》:“是以君子终日干干进德修业 者,非直为博己而已也,盖乃思述祖考之令问,而以 显父母也。”《晋书・苻坚载记》:“方当使君为宰 夫 安直耕稼而已。”近代汉语仍有使用,宋辛弃疾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莫射 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例7.卷二第103页:又一人来,甚华少,白衣。 (第104页译文:此时又有一人进来,非常华丽且 年轻,著白衣。) 按:“甚华少”译作“非常华丽且年轻”,大误。 “华少”意思是年少、年轻。 华,年华,时光。北周庾信《竹杖赋》:“潘岳秋 兴,嵇生倦游,桓谭不乐,吴质长愁,并皆年华未暮, 容貌先秋。”唐贾岛《感秋》诗:“商气飒已来,岁华 又虚掷。”自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 澧州李十一》诗:“岁华何倏忽,年少不须臾。”唐刘 方平《秋夜泛舟》诗:“岁华空复晚,相思不堪愁。” 引申亦有“年轻,年少”义,《魏书・王毅传》:“渐风 训于华年,服道教于弱冠。”唐李商隐《锦瑟》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金元好问 《论诗》诗之十二:“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 华年。”又,敦煌道经s.107号《太上洞玄灵宝升玄 内教经》:“世人不问男女,皆好少壮,淫著华色,意 70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l5卷 得相人,不避死活,共相追逐,不能相离一时之 间。”“华色”象征年轻的男女 J。 例8.卷四第204页:其本欲取此日戴屋,而师不 柬,又小雨,遂不果,至丁亥日,方得戴耳。(第206 史・陈纪下・后主》:“[后主]常使张贵妃、孔贵 人等八人夹坐,江总、孔范等十人预宴,号日‘狎 客’。先令八妇人襞采笺,制五言诗,十客一时继 页译文:他原本想在这天上梁,师却没来,而且还下 着小雨,所以事情未成,到了丁亥日,即可上梁。) 按:“方”译作“即可”,显未中的。方,方始;方 才。表示后面的动作行为历时之长,三国魏张揖 和,迟则罚酒。”唐刘禹锡《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 君以答》:“酒酣襞笺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 例1O.卷四209—210页:里屋人自称木道士 者,是北星鬼官所使,勿信之。以邪情亟惑人,坏人 真气。(第21l页译文t里边屋子里的人自称叫木 道士,他是北斗星的鬼官,不要相信他。他用邪恶 的心来蛊惑人,人的真气容易被破坏。) 《广雅・释诂一》:“方,始也。”清刘淇《助字辨 略》:“方,始也,才也。”古代典籍中常见,《诗・大 雅・公刘》:“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起行。”东 晋王嘉《拾遗记》卷一:“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 州,久而方灭。”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良时为 此别,日月方向除。”南朝宋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 溪行》:“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南朝齐陆厥 《奉答内兄希叔》:“屏居南山下,临此岁方秋。”唐 韩愈《次硖石》:“数日方离雪,今朝又出山。” 例9.卷一第6l页:子良仍起,襞纸疏之。(第 62页译文:子良于是起床,铺开纸记了起来。) 按:“襞”并非“铺开”义,此释可商。 襞,本为折叠衣物,《汉书・扬雄传上》:“芳酷 烈而莫闻兮,不如襞而幽之离房。”颜师古注:“襞, 迭衣也。”南朝梁王僧孺《为人宠姬有怨》:“锦衾襞 不开,端坐夜及朝。”后引申泛指折叠,汉王粲《刀 铭》:“灌襞以数,质象以呈。”晋左思《娇女》:“上 下弦柱际,文史辄卷襞。”梁元帝萧绎《金楼子》卷 六:“合中之物,凡有三种,按卦而谈,或轻或重。 又有人名裹襞纸中,射之得鼎卦。”南朝梁简文帝 《与湘东王书》:“诗既若此,笔又如之。徒以烟墨 不言,受其驱染;纸札无情,任其摇襞。”南朝梁僧 {}占《弘明集》卷二十三:“帙舒轴卷,藏拔纸襞。”《南 按:“亟”字漏译。亟,总是;屡次;一再。《左 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日‘寤 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 弗许。”《左传・成公十六年》:“吾先君之亟战也, 有故。”杜预注:“亟,数也。”《孟子・万章下》:“缪 公亟见于子思,日:‘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子 思不悦。”《孟子・万章下》:“缪公之于子思也,亟 问,亟馈鼎肉。”《汉书・刑法志》:“师旅亟动,百姓 罢敝。”颜师古注:“亟,屡也。”南朝梁肖绎《藩难未 静述怀》:“亟睹周王骏,多逢鲍氏骢。”唐韩愈《科 斗书后记》:“愈亟不获让,嗣为铭文。”《冥通记》卷 四:“其人亟乘一刀[一刀,小船。]” 参考文献: [1]麦谷邦夫,吉川忠夫.《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 [M].刘雄峰,译.济南:齐鲁书社,2010. [2]方一新.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10:658. [3] 叶贵良.敦煌道经写本与词汇研究[M].四川成都: 巴蜀书社,2007:341. [责任编辑:吴晓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