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互联网医疗行
业分析报告
2020年2月
目 录
一、缘起:YQ推动互联网医疗“风起” .............................................. 7
1、现象:YQ引发需求激增,在线问诊破百万 ................................................... 7 2、政策端:互联网医疗重磅政策发布,YQ防控中发挥优势 ........................... 8
二、变化:当前时点,互联网医疗新看点 ....................................... 11
1、供需层:服务总量不足,医保、老龄化带动需求 ...................................... 11 2、行业发展:高速发展阶段渗透率已达8%,投资走向“一全多垂直”新格局 ................................................................................................................................ 15 3、赋能传统医疗:五大主体联动,三阶段重构行业生态 .............................. 18
三、产业:横纵比较,各类平台的核心要点 ................................... 21
1、医生助手平台 .................................................................................................. 22 2、挂号问诊平台 .................................................................................................. 22 3、医疗知识平台 .................................................................................................. 23 4、健康管理平台 .................................................................................................. 23
四、模式:B端和C端双维度,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点 .................... 24
1、C端:四大参与主体,五类平台服务 ........................................................... 24 2、盈利模式:线上平台引入流量,全产业链服务抽成 .................................. 27 3、B端:医院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两类客户分别布局 ................................. 29
五、需求:社会发展变迁,互联网医疗更受年轻人欢迎 ................ 30 六、海外: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当前所处的情况 ........................ 35 七、机会:产业链受益公司 ............................................................. 43
1、港股&美股:互联网公司布局医疗产业,电商模式积累用户流量............ 43
(1)平安好医生:全球医疗科技第一股,打造医疗健康生态网络 ........................... 43 (2)阿里健康:依托电商优势,全渠道推进医药电商业务 ....................................... 45 (3)1药网:依托网上药店品牌,同时推进三大业务 ................................................ 46 (4)众巢医学:中国医学培训第一股,引领互联网医学教育行业 ........................... 48
2、新三板:从医院信息化到医疗医保,在不同细分领域小有成就 .............. 51
(1)弘扬软件:软件研发为核心,深耕医院与区域信息化两大领域 ....................... 51 (2)中迪医疗:立足医学影像信息业务,培育医疗健康服务平台 ........................... 51 (3)慧典云医:专注电子病历细分领域,提供移动医疗解决方案 ........................... 52 (4)中康国际:健康管理专门机构,移动体检业务推动商 ....................................... 53 (5)源启科技:围绕外联平台,打造医疗综合解决方案 ........................................... 53 (6)山大地纬:国内领先软件方案提供商,多种解决方案创新医疗就诊模式 ....... 54
3、A股:发力B端+试水C端,传统软件商进军医疗信息化 ......................... 55
缘起:YQ推动互联网医疗“风起”。为减少人员流动,防止交叉感染,缓解实体医院就诊压力,阿里健康、好大夫在线、丁香医生等互联网医疗平台纷纷推出在线义诊服务。截至最新各平台累计问诊破百万次,日访问量破十万次,服务数十万患者。2020年2月,国务院连下两则通知,强调各地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在YQ防控中的作用。回顾政策历程,2014年到2019年间政策不断开放、细化,互联网医疗体系逐步走向完善。突如其来的YQ使在线问诊需求大幅上升,政策对行业边界的界定,监管的落地为行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长期良好健康的发展环境。基于这样的背景,互联网医疗是否能够抓住此次契机获得长足发展是我们要研究的主题。
变化:当前时点,互联网医疗新的看点。我国医疗资源发展不平衡,医师和病床数量始终落后于患者需求,加上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加剧、医保体系不健全,导致医疗需求始终处于高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医疗信息化行业应运而生。目前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市场规模扩大(2018年已达491亿元),行业渗透率升高(2020年可达8%),重度垂直领域融资项目增多(2019H1有18项)。此外,根据健康界的数据,截至2019年11月,已建成互联网医院148家,2018年仅有55家。在YQ期间,各省纷纷开设互联网医院助力防疫,根据动脉网数据统计,广东省、山东、江苏、宁夏和安徽分别建成互联网医院数分别是57家、48家、41家、8家和5家。同时,互联网医疗也借助大数据等技术的进步迅速起步,通过三个阶段赋能患者在内的五大主体,成为传统医疗行业新亮点。
产业:五类平台的核心要点。互联网医疗作为医疗信息化的子行业,近年来规模增长迅速,国内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预计2020年可达940.5亿元(健康界)。互联网医疗主要以在线平台为抓手,向线下医院导入患者流量。在线平台主要有五类:医生助手平台、挂号问诊平台、医药电商平台、健康管理平台和医疗知识平台。2019年相较于2018年同期,各类平台规模均有增长,用户数量同比增长一倍,其中挂号问诊平台使用天数最高,医疗知识平台打开概率最大,医药电商平台最具发展潜力。
模式:B端和C端双维度,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点。医疗信息化行业主要有2B和2C两种盈利模式。互联网医疗从2C端切入,通过五类平台吸引患者流量,通过信息化系统与院内诊疗流程对接形成产业链,并在各环节抽成服务费。其中丁香园(医生助手平台)、平安好医生和微医(挂号问诊平台)以及阿里健康(医药电商平台)经营业绩突出。传统医疗IT商则主攻2B端,向医院与政府两类客户输出定制化整体解决方案,代表性的企业包括卫宁健康、万达信息、东软集团和创业慧康等。目前传统IT企业与互联网巨头已经进入强强联手阶段,将打通C端流量与B端资源,打造完整的B2B2C模式。
需求:社会发展变迁,互联网医疗更受年轻人欢迎。低龄人群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还有较大空间,并且对于传统医疗手段的效率、方便程度和费用相较于年龄更大的人群满意程度更低,互联网医疗方式的细分手段被大众接受程度不同,24至39岁年龄阶段的接受程度在被调查的几种方式中最高。从时间上看,2019年各细分方式的接受程度
普遍好于2016年,预计未来对互联网医疗方式的接受程度会不断增大,推动包括互联网医疗在内的新兴医疗方式的发展机会。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对互联网医疗的接受程度普遍提高,但在细分领域中,如AI应用等方面,人们还是倾向于传统医疗。因而互联网医疗的普及仍需仔细辨明患者端的各类需求,再逐步推进。
海外: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当前所处的情况。全球远程医疗市场持续增长,预计2026年将达到186亿美元,其中北美市场规模最大,为146亿美元。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医疗资源均处于较丰富的状态,互联网渗透率、数字化医疗系统的成熟程度、互联网健康医疗信息发布速度等指标均高于中国。从全球范围看互联网医疗的增速,亚洲呈现出较高增速,原因在于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医疗市场还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目前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普及还处于初级阶段。从投融资的角度来看,2019年上半年,美国在医疗健康产业方面的投资领跑全球,共127.1亿美元,偏向于后期融资轮次,中国仅次其后,为43.4亿美元,偏早期融资轮次。国外互联网市场玩家众多,各类软件的功能大致类似,包括线上预约,在线诊疗,医患视频和处方开具等,其中较为著名的为Teladoc,当前市值超过80亿美金。
机会:产业链受益公司。目前医疗信息化行业上市公司众多,其中港股与美股上市公司多走电商打法,如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新三板公司包括从医院信息化到医疗医保等,在不同细分领域小有成就,如弘扬软件、中迪医疗、慧典云医、中康国际、源启科技、山大地纬等;A股竞争玩家多为传统软件商,如卫宁健康、万达信息。YQ期
间,线上医疗快速发展,具有大数据、电子商务领域优势的互联网医疗公司能够通过C端引入用户流量,完成全产业链布局,实现医疗信息化领域快速发展。
一、缘起:YQ推动互联网医疗“风起”
1、现象:YQ引发需求激增,在线问诊破百万
2019年12月,YQ蔓延全国。为减少人员流动、防止交叉感染,YQ期间借助互联网进行在线问诊的需求激增。阿里医生、好大夫在线、丁香医生等主要网络问诊平台均推出了针对XG的在线义诊,为大量患者提供了服务。其中,阿里健康在除夕夜紧急推出针对湖北地区的义诊服务,根据官微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在线问诊日访问量突破70万,日问诊量破10万次。目前各大平台累计问诊已破百万,有效的缓解了实体医院的就诊压力。
2、政策端:互联网医疗重磅政策发布,YQ防控中发挥优势
2020年2月,国务院连续发布两则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在YQ防控中的作用,科学组织并有效开展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并做好监管工作。回顾政策历程,早期仅允许医疗机构进行信息化的诊疗,逐步开放政策限制,到2018年《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开展远程医疗、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而最新推出的2019年8月的《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则是政策在价格层面的细化和对互联网医疗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行业边界的界定和监管细则落地,有助于推动互联网医疗的健康发展,预测行业将处于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从政策内容的细分领域来看,近几年,国家对互联网医院、医药和医疗保险方面的规定不断细化,开放。规范互联网诊疗,加快建设互联网医院,放开对处方药的网销禁止和医保的在线支付等,都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完善互联网医疗体系的建设。
突如其来的YQ使在线问诊需求大幅上升,政策对行业边界的界定,监管的落地为行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长期良好健康的发展环境。基于这样的背景,互联网医疗是否能够抓住此次契机获得长足发展是我们要研究的主题。当前时点,互联网医疗依旧处于一个医疗资源发展失衡的环境,供给端医疗资源总量不足;需求端,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65岁以上人口已达11.4%,并且我国医保覆盖面达95%,未来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将保持高位。回顾发展,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行业渗透率已达8%,投资方面将进入“一全多垂直”的新格局。而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从多方面改善了传统的医疗业,互联网以患者为中心,增强主体联动性;诊疗流程优化重组;信息化解决“分级诊断”通电;智慧医疗减少医保的逆向选择。
从商业模式来看,目前互联网医疗主要采取线上平台+线下专业医生的特殊模式。互联网诊疗平台主要可以分为医生端(2B)和患者端(2C)。从医生端(2B)看,医生服务主要以医生交流社区为
起点,未来将拓展更多的医生服务业务,以更全面的覆盖医生服务需求。从患者端(2C)看,互联网医疗主要包括问诊咨询、预约挂号、疾病管理和在线药房等。从消费人群来看,低龄人群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还有较大空间,并且对于传统医疗手段的效率,方便程度和费用相较于年龄更大的人群满意程度更低,或可成为互联网医疗新的增长点。与海外对比,我国的产业发展成熟度还不高,未来仍有空间。
二、变化:当前时点,互联网医疗新看点
1、供需层:服务总量不足,医保、老龄化带动需求
医疗信息化,即医疗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通过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为各医院之间以及医院所属各部门的之间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并满足授权用户的其他功能需求。我国的医疗信息化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HIS阶段、CIS阶段、数据整合阶段,未来有望进入智能化。当前我国大多数医院处于CIS阶段,部分医院已处于
数据整合阶段。
互联网医疗,作为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提供网络问诊,挂号导诊,候诊,诊断检查,治疗,缴费取药,康复管理和健康管理等一系列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作为医疗信息化的产业链延伸,与传统的医疗信息化系统相比,互联网医疗之间各环节联动性更强,可实现一站式就医管理。
整体来看,医疗信息化的渗透率不断增强。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3年医疗信息化项目总金额为18.3亿元,2017年增长
到47.5亿元。从千万级大单占比来看,从2015年的24%增长到2017年的35%,增长速度较快。医疗信息化的大规模推行,将有助于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整合患者数据资料,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上源于我国医疗资源供需不平衡的行业背景。根据Mob研究院数据表明,我国医疗服务总量不足。2011-2014年我国诊疗次数增长率明显高于医师增长率,从2015年开始这一状况有所缓解,但总体仍存在缺口。根据艾瑞的数据,2010-2016年我国三级医院诊疗人次及机构数量复合增长率分别是10.7%和8.3%,而基层医院仅为1.5%和0.4%。
从地域结构来看,根据《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高等级医院多集中东部发达地区,其中三甲医院在东、中、西的分布数量分
别是1047家、551家和665家,而西部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在各类医疗机构中数量最多达15715家,占比最高。从各类病床的利用率来看,根据Mob研究院的数据,三甲医院达98.6%,医疗资源供应紧张,而基层医疗机构如一级医院,病床利用率为57.5%,矛盾突出。
从社会环境来看,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剧,医保体系成为拉动医疗服务需求的因素。根据艾瑞的数据,2010-2017年我国65岁以上占我国总人数比例不断上升,2017年已达11.4%,增长率达5.52%,且慢性病人群患病比例最高。2012-2016年我国城镇医保基金的收入与支出逐年增加,2016年医保基金总收入达13084亿元,支出为10767亿元。截至2018年末,我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3亿人,覆盖面达95%。此外,根据《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7》预测,到2024年我国医保将出现累计结余亏空7353亿的赤字。
总体来讲,我国医疗资源发展不平衡。供给方面服务总量不足,
而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加剧、医保体系的健全又使我国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保持高位。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有助于解决行业难题。
2、行业发展:高速发展阶段渗透率已达8%,投资走向“一全多垂直”新格局
探索期从2009年起步,医疗保险的出现,推动了医疗信息化建设,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当时的市场规模仅为2亿。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一批初创企业进入市场,早期的互联网医疗产品以医疗健康门户网站为主,主要形式是线上咨询之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规模扩大以及软硬件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到了2012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升至67.1亿元。2013年行业进入启动期,腾讯入股挂号网、丁香园,资本市场关注度上升,行业巨头纷纷布局。挂号、在线问诊、健康管理多个行业细分领域垂直发展,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截止至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25亿,同比增长45.74%。2018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91亿元,同比增长51.08%。
进入2018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渗透率逐步提高。根据健康界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491亿元,增长率达50.9%,预计未来两年按照38.4%增长,到2020年市场规模可达940.5亿元。而根据Mob数据显示,近几年,国内卫生总费用不断增长,到2020年预计卫生总支出近8万亿元。互联网医疗行业渗透率不断增强,预计2020年可达8%。用户规模可达5900万,市场发展潜力大。
互联网医院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根据健康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已建成互联网医院148家,而2018年仅有55家。而YQ期间,互联网建设增速,各省纷纷开设互联网医院助力防疫,根据动脉网数据统计,广东省、山东、江苏、宁夏和安徽分别建成互联网医院数分
别是57家、48家、41家、8家和5家。
从投融资的角度来看,根据动脉网《2019上半年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报告》,2019年上半年,国内医疗健康领域的融资额已达43.4亿美元,2018年全年为79.1亿美元,2011-2018年逐年增长。从融资项目分布领域来看,医疗信息化的项目是18,排在医疗产业的第5位。前四位分别是:医药、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和科技医疗,技术在医疗健康产业中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根据Mob的资料显示,2019年重度垂直领域的融资事件越来越多,投资偏好集中于细分领域更多,推动行业专业化和多元化趋势,未来或将进入“一全多垂直”的格局。
总体来讲,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用户规模不断上升,政策环境支持,投资偏好重度垂直领域,此外技术层面,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层面的进步,都是互联网医疗的行业的推动因素。医疗信息化及互联网医疗不断发展,将给整个医疗行业带来深入的影响。
3、赋能传统医疗:五大主体联动,三阶段重构行业生态
互联网医疗的出现可以弥补传统医疗的供需缺口,提供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同时,透过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缩短传统诊疗程序及减少病人与医疗相关的成本,从而进一步减少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财政负担。
在医生方面,互联网通过医疗知识平台,在线问诊系统等智能化工具,在科研和诊疗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医生进行帮助。在医院方面,互联网加快了医疗信息化的进程。通过赋能医院信息系统,完善线上问诊、电子处方、电子病历全覆盖等一系列功能,助力医院实现精益
化管理以及进一步推动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实现。在药企和保险企业方面,互联网可以助力药企精准营销和开发药物,以及通过医疗大数据共享实现医疗保险精准定价。患者也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拥有从健康管理到院外康复等九大医疗服务。
互联网赋能传统医疗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里,互联网只是媒介,降低信息不对称,帮助患者和医生进行精准匹配。患者可以通过在线问诊,电子处方等方式免于实地问诊的奔波,同时医生也可通过互联网选择合适病人进行远程诊疗,节省医疗成本;第二阶段,互联网可以改造传统医疗流程,实现流程优化、流程重组和流程延伸。引入健康管理和医疗知识平台,从而优化用户的自我健康管理流程,从源头降低患者数量。通过信息化诊前与诊后流程,提高诊疗效率和治疗效果;第三阶段,互联网可以重构医患生态,助推理想医患关系的实现。互联网赋能传统医疗的最终理想阶段,就是重新构建医患生态,让医生实现自我价值,患者得到有效服务。
我国目前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包括基层首珍、双向急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分诊诊疗等。根据艾瑞的资料,分级诊疗存在以下3个问题:1)信息不流通,各医疗机构多为信息孤岛,无法实现患者信息的快速共享流通。2)资源不流通,优质医生集中高等级医院,精力有限,对基层医疗支援有限。3)利益不互通,医院之间缺乏利益捆绑机制,无法促进患者在医院间流通。因此,分级诊疗制要建立在医疗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信息、资源及利益的互通。
三、产业:横纵比较,各类平台的核心要点
从产业链看,互联网医疗是医疗信息化产业链的延伸。医疗信息化包括区域卫生信息化、医院信息化和产业链延伸的新领域。其中产业链延伸的部分包括医疗信息化、医保信息化和药品流通信息化。互联网医疗作为医疗信息化下的一个子行业,包括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和云医疗等。根据健康界数据,2018年国内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491亿元,预计2020年可达940.5亿元。
互联网医疗可细分为五类平台:医生助手平台、医药电商平台、挂号问诊平台、健康管理和医疗知识平台。根据Mob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一年内各类平台用户规模均有所增长,合计达4500万,与2018年4月的2800万相比总体用户规模翻一番。
1、医生助手平台
医生助手平台是面向医生、医疗机构、医药从业者及生命科学领域人士的专业网络平台,提供临床病例分享与交流、疾病知识库、用药查询、最新科研进展,还包括医院内部业务管理,医生电话会议等服务,主要平台有丁香园、小禾医助等。根据Mob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4月医生助手平台用户为400万近一年增长率达93.5%。其中2019年第二季度,丁香园活跃人数占医生助手平台首位,为145万。
2、挂号问诊平台
挂号问诊平台是互联网医疗的重点领域,平台用户活跃程度较高的有平安好医生、好大夫在线、微医等。根据Mob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9年4月,用户规模已达1800万与2018年4月的1800万相比,增长率达48.8%。且挂号问诊平台月均使用天数在5.4天以上,居五类平台首位。
3、医疗知识平台
医疗知识平台主要提供医疗、医药、养生保健方面的专业知识,主要平台有中医通和经络穴位图解。根据Mob研究院的数据,2019年4月用户规模200万,与2018年4月的100万相比增长了一倍。目前,医疗知识平台是五类平台中大概率最高的平台。全年的打开率在4.3%-10.2%,春节期间的打开率最低。
4、健康管理平台
通过上传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实时数据,可以进行疾病风险评估,提供正确有效的健康方法,还有健康专家提供专业的健康资讯和指导。根据Mob研究院的数据,2019年4月用户规模为1000万,与2018年4月的500万相比增长近一倍。代表平台优健康2019年第二季度活跃人数达到264万。此外,医药电商平台在政策开放的利好中快速发展。2019年第二次全面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并未禁止网售处方药给行业带来
发展空间。根据易观的数据显示,医药电商平台中1药网用户流量较大,2019年第二季度活跃人数达到199万。
四、模式:B端和C端双维度,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点
1、C端:四大参与主体,五类平台服务
目前互联网医疗主要采取线上平台+线下专业医生的特殊模式。 从医生端看,互联网医疗主要提供医疗咨询、医患交流、医生服务等方面的服务。
医疗咨询主要指的是为医生提供医学界咨询如行业重大新闻、专家讲座、病例讨论等,以及用于提升医务人员技能的医疗知识、考试课程等,此类应用目前数量众多,同时竞争较为严重。
医患交流主要帮助医生管理患者信息,与患者及时沟通,提供随诊、跟踪等服务,以提高医疗服务的销量和质量,这类平台开发时间较长,优势差异较明显。医生服务主要以医生交流社区为起点,方便医生进行病例讨论、疑难解答、沟通学术知识和分享经验等,目前正在拓展更多的医生服务业务,以更全面的覆盖医生服务需求。
从患者端看,互联网医疗主要包括问诊咨询、预约挂号、疾病管理和在线药房等。其中问诊咨询主要是患者可以在网上描述自己的症状,由医生在线进行诊断和交流;预约挂号指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预约医院专家门诊等等,免去了现场预约的烦恼;疾病管理主要是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的管理,建立电子档案,实时记录患
者的身体状况。在线药房可以让线选购药品,直接送货上门。
从功能角度来看,在线医疗平台主要可以分为医生助手平台、挂号问诊平台、医药电商平台、健康管理平台和医疗知识平台。
医生助手平台方面,较突出的公司是杭州联科美讯生物医药
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的丁香园。目前该平台已经汇集350 万医学、药学和生命科学的专业工作者,大部分集中在全国大中型城市、省会城市的三甲医院,超过70%的会员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而挂号问诊平台方面,平安好医生和微医都有较高市值。平
安好医生是平安保险旗下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产品,通过“移动医疗+AI”,为用户提供家庭医生,电子健康档案,健康管理计划等全方面医疗保障计划。微医是微医集团旗下产品,为用户提供预约挂号、在线咨询、远程会诊、电子处方、慢病管理、健康消费、全科专科诊疗等线上线下结合的健康医疗服务。2019年6月11日,微
医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
在医药电商平台方面,阿里健康业绩较为突出。阿里健康拥
有阿里巴巴集团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物流、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的优势,主要通过全渠道推进医药电商及新零售业务,并为大健康行业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面解决方案。此外在健康管理平台和医疗知识平台方面,竞争比较分散,细分领域较多,如主攻体验应用的体检宝和中医诊疗知识的中医通,都是两种类型平台中具有代表性的产业。
2、盈利模式:线上平台引入流量,全产业链服务抽成
从盈利模式来看,互联网医疗行业可以从线上平台、线下医院、药企、保险企业以及患者等多方面获得盈利。对于2C(患者)端,企业的主要盈利模式是通过线上平台引入流量。目前平安好医生、微医、阿里健康等都是通过这种模式汇集潜在用户。患者通过平台进入互联网诊疗系统,可选择健康咨询、电子处方、平台药房配送等服务。而互联网企业可以在每个环节获得服务费抽成。在平台药房配送环节,互联网企业可将在线问诊的大数据与药企进行战略共享,进而通过药品销售抽成和药品定价等服务获得盈利。患者在线上平台诊疗之后,如有进一步治疗的需求,可以通过在线挂号平台匹配实体医院就诊。对于实体医院而言,互联网企业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方面的优势可以推进医院医疗信息化的进程。而在电子病历数据上的积累也可以促进互联网企业与保险企业的合作。通过大数据积累,实现医保,特别是健康险领域的精准测算,有效营销,互联网平台企业可以与保险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获得营销抽成和定价服务等方面的盈利。
以平安好医生为例,互联网平台主要可以通过四种业务吸引患者流量。包括健康管理和互动、家庭医生服务、消费型医疗和健康商城。
家庭医生服务是指为商业保险投保人提供涵盖7x24在线咨询、转诊、挂号、住院安排、第二诊疗意见及1小时送药等服务。平台通常按年与平安寿险及平安健康险订立协议,为平安寿险及平安健康险的保单持有人提供家庭医生服务。
无论是否使用服务或使用服务的人数,平安好医生都会按照每年每人向平安健康险收取固定费用。消费型医疗是指为个人及企业客户提供体检、医美、口腔及基因检测等标准化服务组合。该服务的销售方式有四种,平安集团直接采购、通过平安集团的销售代理渠道向企业客户和个人销售、通过自有销售团队面向企业客户销售、通过健康商城电商销售。健康商城是通过自营和平台两种模式运营,在线提供中西药品、营养保健、医疗器械、母婴育儿及运动健身等品类的商品。
健康商城的收入来自自营销售产品所得收益以及平台的第三方商家佣金收入。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动实际上是广告业务,为企业客户提供广告产品及服务。2018年其广告客户涵盖拜耳、辉瑞、强生、哈药集团和华润三九等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
3、B端:医院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两类客户分别布局
而在2B(医疗机构)方面,目前医疗信息化行业的2B端客户,可分为对接医院客户的医院信息化,与对接政府客户为主的区域卫生信息化,一般以项目、订单形式结算。存在一定定制化,包括医院信息化HIS/CIS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等。
行业内重点上市公司有卫宁健康、创业慧康、仁和科技、万达信息、东软集团和东华软件,其中卫宁健康和创业慧康是专注于医疗信息化领域。2018年,万达信息医疗信息化业务占其营收的70%左右,东软集团和东华软件医疗信息化业务只占其营收很少的部分,东软占比不到20%,东华占比不到15%。在医疗信息化的细分领域,卫宁健康在传统医院信息化、互联网医院方面布局较多;创业慧康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医疗大数据领域较为出众,和仁科技在电子病历EMR领域有深入布局。
五、需求:社会发展变迁,互联网医疗更受年轻人欢迎
从需求端来看,根据埃森哲的调查,低龄人群拥有私人医生的比例更小并且需求更大,只有55%的23岁及以下人群拥有初级护理医生,而这个群体中需求还未被满足的高达20%。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批人会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内逐渐成为社会消费主力,而他们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将可能给互联网医疗带来一定机会。
另外根据数据,年轻一代对传统医疗效率、治疗地点和治疗费用的不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年长人群,并且不满意程度随年龄减小而增大,再加上低龄人群的医疗需求还存在被满足的空间,这进一步给未来新型医疗方式(比如互联网医疗)的普遍化带来可能。
从细分角度来看新兴医疗方式,互联网医疗中的多个分支受人群的接受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比如电子处方取药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医患视频交流的接受程度。另外数据表示,年轻一代相比于56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电子设备的医疗方式。这有利于互联网医疗在未来的发展和普遍化。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根据致盛咨询,不
同年龄阶段对于AI在医疗中应用的态度有所差别,差别在于随着年龄减小,对于AI用于医疗更多持中性态度而不是积极态度,即积极态度的占比在下降。但共同点在于持中性态度和积极态度的总和均达到95%以上,只有少数人群持消极态度。
从患者的角度看,AI用于医疗最主要的几个好处在于:提高医疗效率,让患者更多地了解医疗问题,提高医疗质量,鼓励患者更关注自身健康,减少医疗费用等。
从时间发展来看,对比2016年,在2019年人们对于互联网医疗方式(包括电子处方取药、医患的邮件/视频交流,线上预约和远程设备记录健康指标等)的接纳程度均有了明显的提高。随着人群接受度
的增加,互联网医疗方式普遍推行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型医疗方式的推广就是一帆风顺的。根据埃森哲的调查,从治疗有效程度、治疗地点方便程度、治疗透明度、预约方便程度、后续问题回复、治疗费用和透明度方面,人群对于传统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均高于非传统医疗方式,虽然二者在数据上相差均不超过十个百分点,但新兴医疗方式在接纳程度上的确还有上升空间。
另外,针对不同种疾病的治疗人群对于新兴医疗方式的选择程度也是不同的,比如对于感冒/病毒治疗,人群中选择寻求非传统医疗方式的多于传统医疗方式,但对于比如物理损伤、手术、心理健康和性传播疾病治疗等,人群中寻求传统医疗方式的占比更大,尤其是对
于大型手术,人群选择传统医疗方式的意愿(72%)是选择非传统医疗方式(36%)的两倍。这与不同疾病的治疗方式有关,对于手术等风险较高的治疗,人群倾向于选择更传统的方式,这也意味着互联网医疗的推进程度在整个医疗行业中会是参差不齐的,某些方面的普及速度和接受程度会更快,而在另一些领域还需要一定时间来赢得人群的信任。
从患者类型来看,根据患者一年中去医院的次数进行分类,发现更少去医院的患者对于远程医疗的偏好要强于经常去医院的患者。经常去医院的患者可能对传统医疗方式有更强的依赖性。这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推进程度也是一定的阻力。
总的来看,低龄人群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还有较大空间,并且对于传统医疗手段的效率,方便程度和费用相较于年龄更大的人群满意程度更低,这给包括互联网医疗在内的新兴医疗方式未来发展的机会。互联网医疗方式的细分手段被大众接受程度不同,比如电子处方的接受程度优于医患视频沟通的接受程度,并且低于56岁的人群接受程度明显高于高龄人群,24至39岁年龄阶段的接受程度在被调查的几种方式中最高。从时间上看,2019年各细分方式的接受程度普遍好于2016年,预计未来对互联网医疗方式的接受程度会不断增大。
但是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阻力:①从治疗有效程度、治疗地点方便程度、治疗透明度、预约方便程度、后续问题回复、治疗费用和透明度方面,人群对于传统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均高于非传统医疗方式,新兴医疗方式还有上升的空间。②另外,针对不同种疾病的治疗人群对于新兴医疗方式的选择程度也是不同的,对于手术等风险较高的治疗,人群倾向于选择更传统的方式,这也意味着互联网医疗的推进程度将会受到一定阻力。③根据调查,更经常去医院的患者对传统医疗方式有更强的依赖性,这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普及也是一种困难。
六、海外: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当前所处的情况
2015年以来,全球远程医疗市场持续增长,据FortuneBusiness估计,2026年远程医疗市场将达到185.6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5%。其中北美地区市场规模最大,2018年达到146亿美元,主要得
益于政府政策支持,以及标准医疗体系的建立与不断完善。随着各种远程医疗产品的推出以及资本玩家的进入,全球远程医疗市场竞争逐渐加剧。
从全球范围看互联网医疗的增速,亚洲呈现出较高增速,原因在于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医疗市场还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目前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普及还处于初级阶段。另外慢性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智能手机用户不断增加,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偏远地区对自我保健的需求不断增加等都是推动市场增长的因素。
根据Prescient & Strategic Intelligence的研究,按类型可将远程医
疗市场分为远程医院和远程诊所,远程家用设备三个方面。其中远程医院和诊所类别占市场份额最大,在2017年占64.2%,包括医院对医院、医院对专家、医院对诊所、诊所对专家、专家对专家的远程医疗服务。在服务的基础上,远程医疗市场分为远程咨询、远程监控、远程教育、远程培训等。在预测期内,电话监察服务的综合年增长率预计为17.0%。这种增长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家庭健康监控设备的使用。
从医院设施(床位)和医生数量的统计来看,下图显示了各国医疗设施和医生的紧缺程度,红色是比较紧缺,黄色是略微紧缺的,东南亚国家和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为4.7张,每千人医生数为3.3)相差较多,中国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为3.3张,每千人口医生书为1.8人,低于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值,但高于印度、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韩国(每千人口床位数为8.8张,每千人口医生数为2.3人)和日本(每千人口床位数为12.3张,每千人口医生数为2.5人)的医疗资源处于相对丰富的状态。
根据PwC的研究,从电子健康病历(Electronic Health Record)渗透率和互联网渗透率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渗透率较高的国家一般EHR渗透率也较高。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泰国、印度、菲律宾等EHR渗透率处于较低水平,而丹麦、荷兰、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国家EHR渗透率水平相对较高。
发达国家的医疗系统较为成熟,以丹麦为例,在丹麦的医疗保健系统中,所有居民都有权享受公共医疗保健福利,享有免费获得普通医生和专门医生服务的机会,数字化程度很高。居民使用Sundhed.dk患者门户,该门户允许任何患者访问自己的健康数据、与医生预约或查找其完整的患者历史记录。其它应用还包括医疗专业人员、研究人员或机构访问各种临床数据库、生物库、实验室或成像系统。
从数字医疗的角度来看,韩国和日本的数字医疗水平处于相对先进的水平。根据Soo-Yong Shin发表在The Kore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Pharmacology上的论文,韩国医院采用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时间远早于其他国家,医疗计费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普及,医嘱沟通系统(OCS)与计算机化的医嘱录入(CPOE)、计费系统、简化的病人管理系统集成在一起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普及,电子健康记录(EHR)和图片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在2000年开始普及,临床数据仓库在2010年代开始普及。
日本的医疗数字化的明显特征是由老龄化驱动的。据科技部报导,
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出现婴儿潮,这一代人将迎来75岁,为此日本政府在2020年前将建立以疾病预防、健康管理、能力恢复支援为主轴的新型医疗护理系统,并通过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实现新的开发应用。日本于2017年提出医疗信息化推进计划,于2018年春季将在线医疗咨询纳入国家健康保险范围。
德国的数字医疗化在全球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德国议会于2019年11月通过了支持德国数字创新的新规。从2020年初开始,通过数据安全和功能测试的医疗app进一步落地;远程健康咨询将成为常态,允许向患者推广远程保健服务;改善患者数据访问,研究机构可以出于研究目的请求访问数据;到2021年1月,参与公共健康保险的每个成员都将能使用电子患者记录;允许开具药物、医嘱和残疾证明的电子处方;药店和医院必须连接到安全的通信网络;健康保险公司将提供在线会员注册服务;对卫生创新给予财政支持,德国政府将持续4年以每年2亿欧元的资金支持医疗保健领域的创新项目。
从投融资角度来看,根据动脉网《2019上半年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报告》,2019年H1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共发生730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达206.3亿美元。其中美国的投资总额为127.1亿美元,融资367起。而中国仅次于美国,投资总额为43.4亿美元,融资事件207起,是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的重要市场。
从项目融资分布来看,美国项目融资额较高,且融资额多集中在2000-5000万美元。中国相对较低,500万以上的项目超过50%。从项目轮次看,中美均集中在A轮、B轮和C轮,其中中国集中于早期融资轮次,而美国偏向于后期融资轮次。
从融资领域来看,医药技术、医药、医疗器械、科技医疗和医疗信息化均为中美投资热门领域,其中美国生物技术最热,中国则是医药最热。而医疗信息化方面,中国融资事件有18起,美国是41起,在数量上低于美国。
从互联网健康医疗信息的发布来看,根据2017OMAHA白皮书,
国外行业发展已较为成熟,发布机构呈现政府、学术组织、商业机构等多种主体主导的局面。世界排名前10的网站均来自美国,不管是HHS、学术科研机构NLM、还是商业公司WebMD都创建了较为权威可信的健康医疗信息网站。而我国目前大多数健康医疗网站为商业机构主导,信息来源单一权威性不足,且大多网站并非以提供信息为主,而是偏向提供挂号、远程咨询等服务。
国外互联网市场玩家众多,各类软件的功能大致类似,包括线上预约,在线诊疗,医患视频和处方开具等。不同之处在于①针对某一地区或类型的特定群体,比如ZocDoc早期专注于纽约市的市民使用,后期逐渐扩展;iCliniq则主打面向全球用户,尤其受到外派工作人群的青睐。②适用场景略有差别,比如Forward的特色在于可以与可穿戴设备连接,MyTelemedicine的主要功能则是支持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视频通话。
七、机会:产业链受益公司
1、港股&美股:互联网公司布局医疗产业,电商模式积累用户流量
(1)平安好医生:全球医疗科技第一股,打造医疗健康生态网络
平安好医生是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2015年4月,平安好医生APP正式上线。2017年12月,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获得Pre-IPO 4亿美元投资。2018年5月4日,公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被称为全球医疗科技第一股。目前,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形成在线医疗、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及互动等重点业务板块。
作为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公司的营收路径一直非常清晰和明确。公司成立5年以来,收入一直保持在高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6%。2019年公司总收入达到人民币50.65亿,在线医疗业务的收入达到8.58
亿元。2019年平安好医生在线平台变现能力继续增长,总注册用户数、月度活跃用户、付费用户数、日均咨询量四项运营指标再创新高。
公司的智能系统是其商业模式的核心引擎。2019年公司的智能系统已经深入应用到自有医疗团队,共计22个科室。通过平台上累计的6.7亿次海量真实咨询数据,公司不断升级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目前,公司系统对于用户的口语信息抽取准确率,以及用户的意图判断准确率,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在线下医疗资源方面,公司持续完善医疗健康生态网络,以医疗服务能力作为核心依托,不断拓展服务半径。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的医疗健康网络新罗密布,遍布全国,实现线上线下无缝的衔接。
(2)阿里健康:依托电商优势,全渠道推进医药电商业务
阿里健康是阿里巴巴集团“Double H”战略(Health and Happiness 健康与快乐)在大健康领域的旗舰平台,是阿里巴巴集团投资控股的公司之一。凭借阿里巴巴集团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物流、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的优势,阿里健康以用户为核心,全渠道推进医药电商及新零售业务,并为大健康行业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面解决方案。目前,阿里健康开展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医药电商及新零售、互联网医疗、消费医疗、智慧医疗等领域。
2019年阿里健康营收50.95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业务主要可以分为电商类和其他业务两类。电商类业务分为三部分:自营电商业务42.27亿元、平台电商业务6.90亿元、消费医疗服务电商1.28亿元。其他业务分为两部分:监管码溯源业务0.39亿元、问诊等创新业务0.12亿元。其中平台业务和自营电商业务持续增长,未来可期。
2019年阿里健康自营的活跃用户为2700万,比2018年的1500万增长80%,但2019年的单个活跃用户平均消费157元,仅仅比2018年的147元提升了6%——不到GDP增速的水平(亿欧网)。自营业务的增长主要由活跃用户数提升所驱动,而在用户的消费金额上并没有显著提升因此阿里健康平台仍在引入新客流量的阶段,老用户的购买增长并未提高。
(3)1药网:依托网上药店品牌,同时推进三大业务
1药网是一家网上药店平台,依托药企合作资源和电子商务管理系统,在平台运营、产品采购、仓储配送、客户关系管理等各方面构筑起核心竞争力。2015年,1药网母公司111集团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招股书,交易代码为YI,最高募资2亿美元。2016年,1药网推出“1药城”子品牌,试水B2B医药电商业务,自推出以来,该平台获得了快速发展。
目前,1药网已经不是单一的医药电商平台。1药网共有三大业务版块:B2C医药平台“1药网”、互联网医院“1诊”和B2B医药平台“1药城”,分别提供网上药店、互联网医院和医药流通解决方案等服务。通过1药网官网和移动客户端,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与签约专家医生进行远程视频诊疗,确诊就可以延伸医嘱开具电子处方;如果需要进一步检测诊疗,可以转诊至合作伙伴医院;互联网医院在线处诊后,由1药网旗下的壹号大药房以及合作药店完成药品配送。
2019年,111集团业绩表现良好在营收和获客情况方面较2018年
均有提高。2018年111集团全年净收入为1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6.1%。其中,B2B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62.0%。2019年第三季度净收入为11.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4.98亿元人民币增长123.2%。该增长主要由于B2B业务产品收入的显著增长。B2B业务较去年同期2.76亿元人民币增长229.5%,至9.09亿元人民币。
2018年,1医药网官网、APP、小程序等渠道拥有1500万以上注册用户,在售商品超过27万个,在行业居于首列。覆盖全国23个主要省份,并通过完善的仓储系统实现24小时达。1药网、1诊(西南互联网医院)拥有2000名以上自聘和三方医疗专业人员,为用户提供诊疗、药事服务。截至2019年9月30日,服务药房数量增长至210,000家,季度药房订单量为280,000,环比增长45.1%。同店收入环比增长24.6%,新店收入环比增长15.2%。
(4)众巢医学:中国医学培训第一股,引领互联网医学教育行业
众巢医学成立于2012年,主要通过在线慕课平台提供医学学术普
及、课件分享、经典病例研究、医学培训等医学职业教育服务。公司于2013年推出旗舰网站医学慕课(MDMOOC),2016年开办阳光健康学堂网站并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2月终止在新三板挂牌并于8月开启纳斯达克IPO申请。
医学慕课定位于改善实践的在线学习互动医疗平台,用户包括医生、护士、医学学生等专业人士,2018年医学慕课PC网站访问量达2.23万次,同比增长35.2%,移动端月活数达6.4万,同比增长100%。公司通过向医药行业企业客户、非营利组织和医学期刊客户提供医学学术普及、课件分享、经典病例研究、医学培训等在线医学职业教育服务获取收入。截至2019年6月,医学慕课平台医疗专家资源库拥有超过200万名专家,教培项目共计1429个。
公司的客户主要是制药企业和NFP(非营利组织),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从总计50个客户中产生收入,其中16个客户为NFP,34个客户为制药企业。其中,NFP贡献了66.4%的收入(中国财经新闻网)。公司2016、2017年第一大客为正大天晴药业(中国生物制药子公司)。2016、2017年正大天晴药业分别贡献收入2065、2372万元人民币,占收入比重的51.3%、35.6%。其他客户包括北京医卫健康公益基金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等。受益于非盈利客户数量的增加,2019年众巢医学收入稳步增长,净利润增加。此外,2019年销售费用率下降,导致净利率较同期有所提高。
2、新三板:从医院信息化到医疗医保,在不同细分领域小有成就
(1)弘扬软件:软件研发为核心,深耕医院与区域信息化两大领域
弘扬软件是一家卫生信息化软件研发商、销售商,及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2018年实现营收7668万元,净利润1792万元。2019年上半年营收4560万元,净利润804万元。业务涵盖医院信息化、妇幼健康信息化、基层医疗信息化和ART专业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医院信息化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两大领域,客户为县市级以上医院、妇幼保健院及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公司于1997年创立“门诊一卡通/医卡通”与“暂存-结算”就诊模式,该模式被列入公立医院改革和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向全国推行。现拥有3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5项软件产品登记证书,承担的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基于HTTP/SOAP服务通讯模式的妇幼保健监管与服务信息平台”于2013年获得“创新基金项目证书”。
(2)中迪医疗:立足医学影像信息业务,培育医疗健康服务平台
中迪医疗是一家集医学影像信息化、区域医疗信息化、大数据开发、新型医疗设备耗材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运营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公司。2018年实现营收8630万元,净利润487万元。2019年上半年
营收为3486万元,净利润510万元。公司立足自助终端、耗材等现有基础业务,开拓、建设以“区域影像平台”、“区域医疗远程诊断平台”等为主体的战略核心业务,培育以“医疗健康服务平台”为核心的顶层新兴业务,深耕川渝、辐射西南、放眼全国。目前公司拥有中迪PACS、LIS、HIS、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医疗卫生OA系统、各级区域医疗平台等多项知识产权及技术创新专利。承建了国家级项目“重庆市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区域医学影像会诊中心”及13个区县远程会诊中心,目前专注于数十区域医疗影像平台的建设任务。
(3)慧典云医:专注电子病历细分领域,提供移动医疗解决方案
慧典云医是专业从事医疗卫生行业软件开发、销售的高科技公司。主要为医院信息化管理提供相关的软件开发服务以及与医院合作为客户提供体检预约、接诊、健康咨询和紧急呼援等服务。2018年实现营收474万元,净亏损568万元。公司从2005年就开始专注于研发电子病历系统软件,是国内最早从事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研发的专业公司之一。自2006年推出“病历宝典”电子病历系统以来,已在国内160余家二甲以上医院得到了应用,项目实施成功率高达100%,在业绩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与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国家部委,以及微
软、IBM、甲骨文、HP等IT领域的国际巨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4)中康国际:健康管理专门机构,移动体检业务推动商
中康国际是一家以健康体检、健康管理、门诊医疗、健康养护服务为一体的健康管理专门机构,是山东省最大的高端健康管理机构、医疗健康产业综合运营商之一。2018年实现营收9913万元,净利润812万元,2019年上半年营收5863万元,净亏损361万元。中心从美国、西欧、日本引进国际领先的医疗设备以及健康检测仪等亚健康检测设备,建立了五星级会所式医检环境,营业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中康国际从美国和中国台湾全套引进代表国际顶级水准的健康管理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健康在于管理这一全新健康理念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
(5)源启科技:围绕外联平台,打造医疗综合解决方案
源启科技专注于医疗信息化、面向医院提供全面外联业务信息集
成解决方案商。公司提供业内领先的银医通、诊疗服务、居民健康卡、移动支付等解决方案。2018年实现营收9368万元,净利润1459万元,2019年上半年营收为2618万元,净亏损979万元。主要研发产品是国际独创的跨开发语言的技术平台——PowerNT。基于PowerNT,源启又在国内率先为医院打造出“外联平台”的核心产品,引领了医院外联业务的技术标准。围绕外联平台,源启科技还推出了医院自助服务系统、银医结算交易系统(MIS-POS)、掌上医院(手机APP)、微信&支付宝全流程医疗支付等相关产品,并代理多家厂商的自助终端、读卡器等硬件,形成了完整的综合解决方案。
(6)山大地纬:国内领先软件方案提供商,多种解决方案创新医疗就诊模式
山大地纬是专注于智慧政务、智慧医保医疗、智能用电等领域国内领先的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主要面向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国家电网及下属企业等客户。公司依托三级科创研发体系面向智慧政务、智慧医保医疗、智能用电三大行业提供智慧人社、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智慧医保、智慧医疗支付结算、智能用电信息采集及业务平台、智能用电大数据服务等六大整体解决方案。2018年实现营收
4亿元,净利润0.8亿元。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亿元,亏损705万元。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人社软件SmartHS4.0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被人社部高度评价,其案例收录至《国家行政改革蓝皮书》。公司还承建了全球最大的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管理全国1/8的用电;“诊间结算”、“一站式融合支付平台”、“电子健康卡应用”等创新医疗就诊模式。
3、A股:发力B端+试水C端,传统软件商进军医疗信息化
整体来看,目前A股医疗信息化市场聚集的多为传统软件厂商,如老牌信息技术服务商东华软件、城市信息化专业方案商万达信息等。这些企业在信息技术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并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成功转型到医疗行业,重点在医院信息化和区域信息化两个领域发力。
近年来,随着在线医疗平台的快速发展,一些企业,如万达信息和卫宁健康等公司,也通过与互联网企业(阿里、腾讯)签订战略协议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扩大C端影响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