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的基本属性:①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②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与界线;③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④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3、区域具有整体性(或系统性)、结构性和动态性等特性。
4、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5、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6、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①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两个方面,主要指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等社会因素;②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区域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复合系统,对区域的发展状况评价也要从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这三个方面入手;③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是在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展与预测、优化结构与方案比较,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制定区域发展的策略并分析预测其实施效应。 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7、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 8、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和社会性等特性。
9、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①自然资源质的评价;②自然资源量的评价;③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分布组合特征的评价;④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前提的评价;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10、适度人口是指与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力所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相适应的人口。
11、资源承载力:一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
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资源承载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技术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个地区或国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第三章 区域发展的经济背景分析
12、区域人口结构: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文化水平、职业构成、民族构成。 13、区域人口素质(包括三个方面):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思想素质。
14、人口容量: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以不损害该区域环境质量和破坏资源的永续利用
为前提,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在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的情况下,所能持续供养的相应于一定生活水平之上的最高人口数。 15、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与精神
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技术进步包含着两个不可分割的含义:一是技术本身的变革、发展;二是技术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 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
16、研究与开发(R&D):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了增加知识(包括有关人类、文化与社会的知识)总量以及运
用这些知识去创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等三类活动。R&D人员是指直接从事R&D活动以及为R&D活动提供管理和直接服务的人员。
17、研究与发展(R&D)经费:是指用于研究与发展活动的经费。R&D经费反映了一个区域对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的
重视程度,是区域永葆创新活力的保障。
18、技术扩散可以分为空间梯度式、跳跃式和双向式等三种类型。空间梯度扩散是指以发源地为核心呈发射状向
周围地区渐次转移的技术扩散过程,空间距离远近是影响技术扩散强度的主要因子。跳跃式技术扩散是指技术从一地呈跳跃式传播到另一距离较远的地点。双向对流式是指技术从甲地转移到乙地经改造发展后又传回到甲地的技术扩散过程。
19、技术扩散模型:实践和研究都表明新技术的扩散过程可以用S型曲线来描述,即已采纳新技术的潜在的使用者的比例随时间的推移会呈现出S型曲线变化。也就是说新技术的传播在开始时缓慢,然后快速进入增长期,随后当技术达到成熟时增长再次放缓,这是大多数潜在的应用者都已采纳了新技术。多数技术扩散模型就是
依据此规律而建立的。
20、高新技术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
业集合。
第五章 区域发展的整体分析
21、GDP与GN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国民
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范围内德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总和价值。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指标。他们都是核算社会生产成果和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GDP是按国土原则来核算的,主要是指在一个国家范围之内,按所有的生产者所创造的商品和劳务价值来统计的,无论它是否属于本国的公民,都要核算。而GNP是按照国民原则来核算的,因此只有本国国民创造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才能加以核算。两者的差距。在于国外净要素收入。
22、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
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23、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1)地方政府承担着组织培育区域竞争力的职能。(2)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增强
区域竞争力的关键。(3)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4)扶持优势企业,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内在的竞争能力。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24、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是指建立在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生产某些特定产品所拥有的相对低廉的价格优势,表现为区外市
场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竞争优势:是指当一个组织实施一种同类组织无法复制或难以模仿的独特的价值创造战略时所形成的优势。
25、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他从生产成本的相
对差别出发,认为两个国家生产力不同,一个国家即使生产不出绝对低的产品,但只要能生产出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就可以统领一个国家进行贸易,并使贸易双方都能获得贸易利益。李嘉图提出的每一个国家都应当生产它用比较少的成本就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即使他在生产上具有相对利条件的产品,虽然这种产品的绝对成本的绝对数可能比别的国家高。比较成本假设的情况是: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其中一种更为有利;另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不同,其中一种更为不利。比较成本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中的一个客观规律: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该劳动成果有一个地方运道另一个地方;使生产和消费地在空间隔离。 26、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不一定在于整个国民经济,而主要看该国内有无一些独特的产业
或产业群,也就是说,国家竞争优势通常寓于某些独特的产业部门,即所谓的优势产业,对一个区域亦是如此。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钻石结构”系统中的诸要素,这就是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他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开发其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有四项,即生产要素、供需状况、相关产业及企业战略。
第七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27、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
28、产业结构的划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
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之外的行业。
五次产业划分法: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经济学框架下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的方法;一般为农业、
工业、服务业、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另一类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三次产业划分的基础上,提出需要发展的新产业,即农业、工业、服务业、资源再利用业和生态维护业。
29、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①是否充分利用区域资源;②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③区域内各产业部门
之间的关联是否协调;④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⑤产业结构的效益如何。
30、主导产业:是根据国内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出口前景等选择的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由此形成高度
化、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意义的产业部门。主导产业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征:①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产业突破”;②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高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③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能广泛地采取多种手段带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对其他产业的增长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④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⑤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随着经济发展进入不同阶段而不断转换。
31、优势产业:是指那些在当前经济总量中其产出占有一定的份额,运行状态良好、资源配置基本合理,资本营
运效率较高,在一定空间区域和时间范围内有较高投入产出比率的产业。
32、支柱产业 优势产业 支柱产业三者的区别与联系:①支柱产业严格来说仍属于优势产业的范畴,但优势产业
不一定都能成长为支柱产业;②从产业寿命周期理论来看,一般情况下,主导产业处于幼稚期到发展期之间,而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则处于成熟期,有些则已经步入衰退期。在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导产业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却已经走上了下坡路;③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各自强调的目标利益也不相同。主导产业着眼于未来的长期发展,强调创新,未来的发展优势和带动效应;而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则立足于现实经济的效率与规模,注重可靠性和效益。主导产业未必是当前经济中有较大影响的产业,其当前资源利用效率也可能较低,投入产出也难如人意;而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则一定是在现实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对GDP的贡献率较高、投入产出比较好的产业。
33、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1)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 、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对
区域就业的作用、增加价值 、出口潜力 、环境影响; (2)竞争能力:技术先进程度 、产品质量水平 、市场占有率 、利税效果。
34、区域产业结构表现为区域内各种类型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 第八章 区域规划及其发展
35、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36、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
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区域规划的目的是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7、规划工作的共同特点:目的性、前瞻性、动态性。区域规划的特点:综合性(1)规划内容广泛,涉及区域
内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2)规划的思维方法着重综合评价、综合分析论证,强调各部门之间、个地区之间的相互协调,弥补单一部门、专项论证的不足。(3)规划方案的决策,是多方向、多目标、多方案比选的结果。(4)区域规划的工作队伍,一般都由多个专业。多个部门的成员综合而成。战略性(1)规划时间跨度大(2)规划关注的问题是宏观的、全局的、地区之间需要协调的关键性的重大问题。(3)规划指标具有较大的弹性(4)规划的实施将对区域各方发生深远的影响。地域性(1)地方特色(2)保持完整的规划范
38、区域规划的内容:①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发展性质与功能定位,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定位,经济竞
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估与目标定位);②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 区域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等多方面内容;③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④基础设施规划;⑤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⑥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⑦区域空间管理;⑧区域发展政策。
39、区域空间管治:是以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联系密切的区域为基础单元,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
通过不同层级政府或发展主体之间、同级政府或利益团体之间的沟通、对话、协商,在达成共识、自我约束、建立互信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区域规划统一实施、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各类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多元化互动的协调管理局面,从而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和公共资源占有者之间的公平。区域规划重点研究区域空间管治的主要领域和管治内容、空间管治的分工方案,区域管治的协调组织。 区域规划的程序:①规划准备工作②规划工作步骤③区域规划的动态性 第九章 区域发展战略
40、战略研究特征:全局性、长远性、综合性、层次性
41、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它的核心
是要解决区域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42、战略目标制定要注意:目标要适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各时期各部门目标相互衔接 突出重点,不包罗万
象;战略重点需要考虑:竞争中的优势领域、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经济转折时期的关键问题或扭转局面的关键因素;战略方针是指实现战略目标的总的策略、总的原则,是规范地区发展行动的指南;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实施战略的手段。
43、总体目标是区域发展战略方案的高度概括,具体目标是一系列的指标体系,它要以总体目标为依据,又是
总体目标的具体反映。目标内容: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建设目标
44、经济发展战略模式:自主发展战略、高速度增长战略、变通经济发展战略、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
发展战略、出口替代发展战略、信息化发展战略
45、空间发展战略模式:集中式发展、分散式发展、集中与分散整合发展空间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区域空间的优化、明确开发的重点城市、地区和开发的时序或推进的层次关系 第十章 区域经济结构理论
46、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
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构。
47、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两
个明确的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积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推动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领头产业或带头产业,自然也是主导产业。特征:1、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市场扩展和生产发展的速度快2、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3、产业关联性强,能促进产业综合体的形成4、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5、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大。
48、增长极的影响效果: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
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种负效果被称为极化效果。增长极对周围地区发生的正效果是扩散作用的结果。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这种正效果被称为扩散效果。
49、极化效应的原因:规模经济效应、聚集经济效应。
50、扩散效应的原因:极化中心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极化中心的经济“外溢”作用、政府的调节
极化:是外围向中心的移动过程,形式多种多样。分为单极吸引、多极吸引。有向心式极化、等级式极化、波状全层式极化
扩散:是由极化中心向外围的移动过程。单核辐射方式、多极扩散,分为核心扩散、等级扩散、波状扩散、跳跃式扩散
51、增长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两个方面:1是极化中心本身的经济增长;二是极化中心对周围地
区的影响。增长极的极化作用是很强的,而扩散作用比较微弱,实施增长极策略,有可能造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增大地区之间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其次,增长极一般以城镇为依托,又常不在已有的建成区,这种地方交通不便,生活服务设施相对较差,投资者往往又不愿意在这种新区投资,给增长极策略的实施带来困难。再者,增长极一般以现代工业为目标,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较为先进,培育增长极并不可能解决很多的就业问题。
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离散形、聚集型、扩散形、均衡性
52、据点开发理论:由于资金的有限性,要开发和建设一个地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一个或几个据
点,通过这些据点的开发和建设来影响与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轴线开发或者称带状开发是据点开发理论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认为,区域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切相关。将联系城市与区域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各种管道等主要工程性基础设施的建设适中集中成束,形成发展轴,沿着这些轴线布置若干个重要建设的工业点、工业区和城市,这样布局既可以避免孤立发展几个城市,又可以较好地引导和影响区域的发展。
53、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
构体系。
55、点-轴开发模式:点-轴开发中的“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他们都有各自的吸引范围,是一定区
域内人口和产业集中的地方,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轴”是连结的线状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性线路等。线状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带”,简称“轴”。轴带的实质是依托延轴格机城镇形成产业开发带。区域内各个城镇是成等级系统的,同理,联接城镇的发展轴也是可分成若干等级的。工作步骤:首先,在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的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其次,在各发展轴带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镇,并且要明确各个重点发展城镇的地位、性质、发展方向和主要功能,以及它们的服务、吸引区域。在此,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
54、重点开发轴的选择: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有水陆运输交通干线为依托。自然条
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带。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特别是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可供给性良好的地带。重点发展城镇的选择: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城镇的发展规模。城镇空间分布的线状。
55、点-轴开发模式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有利于发挥集聚经济的成果。点-轴开发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
镇的作用。有利于把经济开发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有利于区域开放式地发展。问题:点轴开发模式比较适用于开发程度低,尚未奠定经济布局框架的国家和地区。其次,轴线和据点的等级划分,尚未有明确的标准和原则,因而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第十一章 区域土地利用与区域管治
56、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面上的由地貌、土壤、岩石、植被、水文以及人类活动种种结果组成的生态系统。
土地资源特性:稀缺性、恒久性、不动性和区际差异性
57、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建筑密度指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地面积与地面积之比。建筑基底面积是指首层平面占用的面积,以墙角外围的散水线为界进行计算。容积率,指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以整个地块面积之比。土地利用集约度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数量,是反映土地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①土地利用类型;②土地产品价格;③人口密度;④低价。
58、土地的需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基本需要。土地的供给:是在
一定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下,对人类有用的各种土地资源的数量,包括已利用和未利用的后备储量总和,包括无弹性的自然供给和有弹性的经济供给。
59、土地利用规划本质是空间规划,它的核心是各类用途土地的空间布局。而土地利用分区规划是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控制土地利用空间分布较为有效的手段。
60、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为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土地利用分区与土地利用布局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在某一区域内,对工业、农业、城镇、交通运输线路等各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利用方式在空间上进行安排;都是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并确定土地的不同功能和区域分工。不同的是,土地利用分区主要任务是划分各种用地区,规定各种用地区土地的基本用途或主导功能,土地利用原则和管理措施。而土地利用布局主要任务是确定各类用地的比例、规模、空间位置和界线。它们紧密相关,互为依据,互相联系。
61、土地利用分区的意义:通过土地分区,能更好地体现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能
够从空间布局落实用地指标,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用地规划与用地管理联系的重要环节。 62、空间管治:是区域管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它是通过划定区域内不同功能、不同建设发展特性的类型区,是制定各类型区得开发标准和控制引导要求,其中包括城镇建设控制、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建设、土地资源利用等内容,以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为目标,实施区域的统一规划,以协调区域内各级政府、各团体、企业、居民等不同主体的利益。
作用:①对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控制、分配、流通的影响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提高区域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②能有效地协调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管理部门和其他社会、经济、建设、环境等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矛盾,提高公共管理效率。③可以为土地用途管制、城镇建设等方案的实施之初可操作的措施;④为政府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宏观决策的实施提供引导性措施。 区域空间管制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强制性、指导性并存的原则;空间准入的可操作性原则;与其他相关规划协调的原则。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因地制宜安排各业用地;适宜的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合理用水;水土保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保护耕地的目标: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即保持现有耕地总量不再减少,并努力做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耕地总量也有所增加。保护耕地的基本策略:严格控制城镇发展用地规模,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调整城镇居民占用低,部分退宅还地;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增加土地利用面积;进行土地整理、政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调整土地收益分配方法,建立保护耕地的经济制约机制;改变土地管理体制,强化土地管理,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第十二章 区域产业布局
63、产业:是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是企业与区域经济整体之间的中观经济层次单位。产业规划布局就是区域
经济发展的谋划过程。
64、农业产业化内涵:在生产组织上,按照农业经济再生产的规律,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产业链通
过利益纽带连接为一个完整产业系统;在经营方式与内容上,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在经营目的上,要在提高产业化组织整体经营利润的基础上,使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收益得到提高,逐步形成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加的目的;在实施中,农业产业化具体表现为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
65、农业产业化地意义:有利于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客服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师场的矛盾;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业,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利用产业化地组织载 体,吸引金融资本向农业产业流动;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实行农业产业化解决了小规模经营与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的矛盾。
66、区域农业产业化的条件:要有相对的资源优势;主导产品要有较高的商品率;要有系列的开发项目;有运
作灵活的产业化组织载体;建立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 67、基本组织形式:“公司+农户”模式、“公司+合作组织+农户”模式、“专业批发市场+农户”模式
68、高技术是发展着的相对概念,是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基础上,处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技术群,其基本特
征是具有知识、人才、投资等密集的新技术;具有明显的战略性、风险性、渗透性和增长性特征。高新技术产业是相对于一般技术和传统产业而言的,是用当代尖端技术和新兴技术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群。高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划分的标准:研究与开发经费占总销售成本的比值和专业科技人员数占职工人员数的比值亮相作为综合指标进行划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它把研究与开发、生产与创造、销售与服务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构成相互联合的活力,实现良性循环,保证高新技术产业的最大经济效益。
现代化农业:是指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和网络等高等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
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部门。它具有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和高人力资本、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征,它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经技术改造升级后的传统农业。
69、物流:是指商品实体从供应着向需求者的物理位移,是由运输、储存、装卸、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
息处理等多项经济活动组成的统一体。物流的最本质功能是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有所需求的无、提供服务的设备、组织服务的人和信息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70、以当当网为例,阐述物流的作用?结合自身实际谈谈。 十三章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71、基础设施:泛指国民经济体系中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和行业,包括交通、邮电、供水
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技术性工程设施和社会性服务设施。四大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给水排水系统、动力系统、和通信系统
72、交通运输规划步骤:①客货运输与交通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②未来客货运量、流量、流向预测;③客货
运量在各种运输方式间的合理分配;④运输网规划和主要建设项目的基本方案;⑤估算投资、修建时间和经济效果分析。交通运输规划方法:图上作业法;实地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计量模型法。
73、综合运输网:是指有多种运输方式的线路、港站和枢纽共同组成的,彼此协作、相互补充、密切联系的交
通运输网络。
74、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说明如何保证河南的粮食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 十四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75、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
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含义:城镇体系是一个相对完整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的核心是城市,没有一个具有一定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中心城市,不可能形成有现代意义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是由一定数量的城镇组成的;城镇体系最本质的特点是相互联系,通过不同区位、等级、规模、职能,城镇之间形成纵向和横向的各种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