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海原县西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区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设计

2023-09-26 来源:步旅网


海原县西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区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设计

摘 要: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是敷设管道开挖对当地水土保持的破坏,通过对项目提出的生态与工程防护措施,不仅把水土流失降至最低程度,而且加强了灌区及附近水土流失防治。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 项目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状况

1.1 水土流失状况

西河灌区的辖区内为典型的黄土丘陵地貌特征,土壤受地貌、生物、气候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类型复杂,有黑垆土、灰钙土、草甸土、盐土等类型,以黑垆土和灰钙土为主。地表土质为沙壤土和黄绵土。项目区因干旱影响,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覆盖率较低。项目区地处干旱地带,其地形、地貌特征及水土流失特点。项目区内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风力侵蚀。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为2 500 t/km2.a,属于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土壤容许流失量为1 000t/km2.a。

1.2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

主体工程施工设计中,输水渠道过沟时浆砌石护顶及防冲墙的设计,可有利于供水管道安全运行,并可控制水土流失的发展,满足水土流失防治要求。经分析认为主体工程防护设计在满足主体工程正常安全运行的同时,对水土保持和环境要求也考虑的相对比较充分,基本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可起到较好的保持水土作用。

1.3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是指项目法人承担预防和治理的建设和影响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主要包括永久或临时征用、租用及管辖的土地范围,直接影响区指因项目生产建设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及危害的影响范围。根据主体工程布置及影响范围,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91.12 hm2,其中项目建设区86.05 hm2、直接影响区5.07 hm2。

1.4 水土流失预测

扰动原地貌,压占土地及损坏植被面积通过分析主体工程设计及相关资料,结合项目区实际调查确定。扰动原地貌、土地及损坏植被面积为192.01 hm2。

采用实地调查和图面量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获得不同工程单元占地类

型、损坏地貌程度不同和数量的基础上,然后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水土保持设施的界定来预测工程可能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情况。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91.12 hm2。

本工程渠道工程、管沟工程、附属建筑物和管道跨越沟道时岸坡削坡工程均有少量弃土。各项工程弃土均就近回填四周低洼地,不另设置弃土场。就近回填临时占地面积1.60 hm2,回填平均运距为20 m。

1.5 可能产生水土流失量预测

1.5.1 水土流失背景值及建设期、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确定。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壤侵蚀分区结果,项目区属中度水力侵蚀区。水土流失预测将以项目区原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为基数,原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通过查看自治区土壤侵蚀分区图和现场调查及专家咨询等确定该工程原地貌土壤侵蚀背景值为2500 t/km2.a。

根据经验,工程扰动地表后,不同预测单元土壤的侵蚀模数为扰动前数值的3~5倍不等。

1.5.2 建设期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 建设期水土流失面积和扰动地表面积一致,据此求得建设期水土流失总量为8 791.25 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6 640 t。

1.5.3 自然恢复期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 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面积按扰动地表面积减去永久建筑物占地面积,据此求得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总量为18 594 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9 476 t。

1.5.4 水土流失总量计算 经计算,本工程在预测时段内,在无水土保持措施的情况下,水土流失总量为

28 454.85 t,项目区处于自然侵蚀状态下,水土流失总量为7 107 t;可减少的水土流失总量为28 454.85 t。

1.5.5 工程建设过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 本工程建设因开挖、压占、运输等建设活动破坏了占地区原有的地形地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同时也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2 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2.1 输水管道防治区

2.1.1管沟开挖临时防护 ①开挖土料堆放于管沟一侧,土体堆放应大体平整;②雨季,在人居周边及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地段采取防护措施,用防渗薄膜将堆放土体包压。干管道及支管道共需防渗薄膜3 580 m2;③输配水管线回填后的壅土在自然沉降前将形成一线状堆积的土埂,对集雨坡面的流线具有重新分割和

集流作用,易于引发新的沟蚀危害,雨季对沿途管线做定期巡查维护,及时对冲刷部位进行人工修整,消除沟蚀隐患。

2.1.2 植物措施 渠道铺设后,在渠道两侧采取植物措施。管道埋设完以后,在人居周边及管线坡度较大的区段采取植物措施,其余部分应靠其自然修复能力恢复原地貌。考虑以后管道维修和当地实际情况,植物措施以种植根部不太深的红豆草为宜。

2.1.3 工程措施(土地整治).施工结束后对扰动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原地貌类型。

2.2 附属建筑物防治区

管线建筑物主要包括分水井、检查井、排洪建筑物、跌水、陡坡等,工程结束后在建筑物周边栽植2排柠条,株距2 m×2 m。

2.3 施工区及材料场防治区

2.3.1 临时防护施工区及材料场集中布置在同一块地上,占地平坦开阔,施工期间有临时房屋遮蔽,占地区水土流失轻微,以预防保护为主,场区周边挖临时排水沟,挖出的土方就地平整。临时排水沟规格为下底宽为0.50 m,沟深0.40 m,上口宽1.30 m,边坡比为1:1。

2.3.2 工程措施(土地整治)在施工结束后对占地区进行土地平整,平整面积0.86 hm2。

2.3.3 植物措施在地貌类型为荒地的场地撒种红豆草,面积0.48 hm2。

2.4 弃土场防治区

弃土场占地面积1.60 hm2,该防治区采用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措施。

①工程措施施工结束后对弃土场进行整治,恢复原地貌类型。土地整治面积1.6 hm2。

②植物措施在地貌类型为荒地的弃土场撒种红豆草,面积0.85 hm2。

2.5 施工道路防治区

施工道路分为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两种。永久道路路面铺小石子,两侧挖排水沟(主体工程已设计),在路两侧栽植2排乔木(新疆杨)。临时道路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加强预防保护措施,定期对临时土质路面洒水,施工结束后,首先全面整地,然后原荒地撒播草籽,原耕地复垦。

2.6 水土保持工程量

本方案设计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及主要工程量:撒播草籽2335 kg,种植乔灌木共109 931株,挖排水沟617 m,土地整治162.38 hm2。及草籽的种类,一般在2~3 cm最佳,当年出苗率与成活率在95 %以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