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2022-06-28 来源:步旅网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1 (一)、基本概况 ................................................... 1 (二)、场地范围内水文地质情况 ..................................... 1 (三)、施工平面布置及剖面图 ....................................... 4 (四)、施工要求 ................................................... 5 二、编制依据 ....................................................... 6 三、施工计划 ....................................................... 6 四、施工工艺 ....................................................... 7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14 (一)、安全生产管理 .............................................. 15 (二)、安全技术交底 .............................................. 15 (三)、危险源分析 ................................................ 22 (四)、雨季施工及排水措施、夜间施工 .............................. 23 (五)、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 24 (六)、安全应急预案 ............................................ 26 (七)、监测监控措施 ............................................. 30 六、劳动力计划 .................................................... 30 七、附图 .......................................................... 33

1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2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基本概况

本工程由广西市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顶管工程场地位于南宁市中华路、望州路和园湖路交叉处,道路两侧有民房分布,地貌为Ⅱ、Ⅲ级阶交接部位,地形起伏较大。中华路至望州路右侧雨水管道K0+080~K0+340段共260米管道顶进(φ2200);中华路至望州路左侧污水管道K0+115~K0+345段230米管道顶进(φ1000),共有14座工作(接收)井。本工程顶管施工受道路交通及周边结构物影响,顶管将从北湖路口与中华路节点纵向穿越道路下6米深左右,接望州路下穿铁路立交雨污排水工程,且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应引起重视。

(二)、场地范围内水文地质情况

经钻探查明,场区内的岩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及坡残积成因的粘性土、砂土及圆砾,下伏第三系泥岩、粉砂岩等。根据场地的地貌单元、岩土成因类型、风化程度及其物理力学特征,对场地内的岩土层进行划分,大致可分为9个主层3个亚层。自上而下,各岩土层依次为:

(一)填土层

1、压实素填土①(Qml)

黄、灰黄色,稍密状态,有一定均匀性;主要成份为粘性土,混约5~20%的碎石角砾,角砾呈棱角、次棱角及亚圆状,成份不一,母岩成份主要为灰岩、砂岩、硅质岩及石英碎块等。回填时间约5~10年,经人工分层碾压,有一定的密实度,但尚未完成自重固结,仍属欠固结土,具高压缩性及湿陷性;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为7.7击。分布于场地表层大部份地段,厚约0.50~5.20m。

2、素填土①1(Qml)

黄、灰黄色,松散状态,局部稍密状,各向异性;主要成份为粘性土,混约5~20%的碎石角砾,角砾呈棱角、次棱角及亚圆状,成份不一,母岩成份主要为灰岩、砂岩、硅质岩及石英碎块等。回填时间约5~10年,经人工碾压,但密实度不高,为道路人行道的填土,尚未完成自重固结,仍属欠固结土,具高压缩性及湿陷性;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为5.0击。分布于场地表层大部份地段,厚约0.60~4.70m。

3、素填土①2(Qml)

黄、灰黄,松散状态,各向异性;主要成份为泥岩弃土及粘性土,混约5~10%的

1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碎石角砾,角砾呈棱角、次棱角及亚圆状,成份不一,母岩成份主要为灰岩、砂岩、硅质岩及石英碎块等,偶混少许砖瓦碎片或块石。回填时间约5~10年,未完成自重固结,属于欠固结土,具高压缩性及湿陷性,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为4.2击。分布于场地表层大部份地段,埋深约0.0~1.0m,厚约0.30~6.50m。

(二)坡积层

1、砾质粘性土②(Q4dl)

黄、棕黄色,局部夹灰白色,呈稍密、硬塑状态,属干燥类型土,具中等压缩性;摇震反应无,光泽反应稍光滑,干强度中,韧性中。发育网纹闭合状微风化裂隙,裂隙面附着褐黑色铁锰质氧化物及结核,具斜层理及二元结构,为雨后坡面流水携带物或滑坡、崩塌物经短距离搬运后沿坡面沉积形成的坡积层。含约20~35%的圆砾碎石和少量铁锰质氧化物颗粒,含量不均匀,性质变化大;圆砾碎石风化程度中等,主要呈亚圆或次棱角状,少许呈棱角状;碎石粒径以0.2—2.0厘米为主,最大粒径约5—10厘米,分选性及磨圆度中等偏差,母岩成份主要为灰岩、砂岩、硅质岩及石英碎块等。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为8.5击。分布于场地大部份地段的地表浅部,埋深约0.8~3.8m,厚约1.00~1.90m。

(三)冲洪积层 1、粘土③(Q3al)

黄、棕黄色,局部夹灰白色,液性指数平均值0.14,呈硬塑状态,属干燥类型土,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17MPa-1,具中压缩性;摇震反应无,光泽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具交错斜层理,为邕江Ⅱ级阶地冲积相沉积层。局部混少量铁锰质氧化物结核颗粒,发育网纹闭合状微风化裂隙,裂隙面附着褐黑色铁锰质氧化物。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平均值为12.9击,分布于场地大部份地段的地表浅部,埋深约0.5~3.6m,厚约3.50~6.00m。

2、粉质粘土④(Q3al)

灰色,顶部地段局部呈灰黄白色,液性指数平均值0.71,呈可塑状态,局部软塑状,属潮湿类型土,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33MPa-1,具中压缩性;摇震反应无,光泽反应稍光滑,干强度中,韧性中,具触变性,易被人工扰动,具交错斜层理,局部夹粉土、粉砂透镜体,为邕江Ⅱ级阶地冲积相沉积层。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平均值为5.5击,分布于场地地表下的中部,埋深约4.5~7.2m,厚约1.00~5.50m。

3、圆砾⑤(Q2bal)

2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黄、棕黄色,局部夹灰白色,呈中密状态,具低压缩性;发育网纹闭合状微风化裂隙,裂隙面附着褐黑色铁锰质氧化物,具斜层理及二元结构,为邕江Ⅲ级阶地冲、洪积层。砾石含量约占50~70%,含约30~50%的砂及粘性土,含量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砾石粒径以0.2—2.0厘米为主,最大粒径约5—10厘米,局部含少许铁锰质氧化物结核。砾石风化程度中等,呈亚圆或次棱角状,少许呈棱角状,分选性中等,磨圆度中等偏差,母岩成份主要为灰岩、砂岩、硅质岩及石英碎块等。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为11.0击。分布于场地大部份地段的地表浅部,埋深约1.2~5.1m,厚约0.60~2.50m。

(四)残积层 粘土⑥(Q3el)

黄、棕黄色,局部夹灰白色,液性指数平均值0.09,呈硬塑状态,属干燥类型土,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15MPa-1,具中压缩性;摇震反应无,光泽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具斜层理;该层为泥岩在原地风化形成的残积层,组织结构全部破坏,已风化成土状,锹镐易挖掘,干钻易钻进。局部混少量铁锰质氧化物结核颗粒,发育网纹闭合状微风化裂隙,裂隙面附着褐黑色铁锰质氧化物。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平均值为14.3击,分布于场地大部份地段的地表浅部,埋深约0.3~5.4m,厚约0.80~5.40m。

(五)基岩

1、全风化泥岩⑦(E3)

棕红、棕黄夹灰白色,呈硬塑状态,局部坚硬状,中等压缩性;液性指数平均值0.03,属干燥类型土,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16MPa-1,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平均值为16.3击;成份以泥岩为主,局部夹粉砂质泥岩。短柱状岩芯,中厚层状构造,全风化程度,结构基本被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可用镐挖,冲击易钻进,干钻可钻进;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后可捏成团;具胀缩性,亲水性强,失水干裂、湿水易软化。发育网纹闭合状微风化裂隙,裂隙面附着褐黑色铁锰质氧化物。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为可软化岩石,岩体完程度为较完整、节理发育程度为不发育。该层分布于场地浅部,埋深约0.6~13.4m,厚约0.30~13.40m。

2、全风化粉砂岩⑦1(E3)

灰黄、黄色,密实状态,低压缩性。成份以粉砂岩为主,局部夹泥质粉砂岩或煤层,偶含贝壳类化石;岩芯易散呈散砂状,少量呈短柱状。砂粒呈亚圆或次棱角状,等粒结构,分选性好,母岩成份主要为灰岩、砂岩、硅质岩及石英碎粒等。具层理构造,全风化程度,结构基本被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可用镐挖,冲击易钻进,

3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干钻可钻进;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后可捏成团,湿水易软化,岩芯采取率90—100%。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平均值为18.0击,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为可软化岩石,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节理发育程度为不发育。该层分布于地表下中部局部地段,埋深约1.8~7.0m,厚约1.00~3.40m。

3、强风化泥岩⑧(E3)

灰绿色,局部灰黄色,呈硬塑状态,局部坚硬状,中等压缩性;液性指数平均值<0,属干燥类型土,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11MPa-1,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平均值为24.7击。成份以泥岩为主,局部夹粉砂质泥岩或煤层,局部含钙质或炭化锰结核,偶含贝壳类化石。短柱状岩芯,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程度,结构大部份被破坏,矿物成份显著变化,发育网纹闭合状微风化裂隙,裂隙面附着褐黑色铁锰质氧化物,局部发育构造裂隙,裂隙面光滑,有定向擦痕排列。刀可切片,用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后可捏成团;具胀缩性,亲水性强,失水干裂、湿水易软化。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为可软化岩石,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节理发育程度为不发育。该层分布于地表下中部,埋深约1.0~19.0m,未揭穿,揭露层厚约0.20~13.90m。

4、强风化砂岩⑧1(E3)

灰绿色,局部灰黄色,密实状态,低压缩性。成份以粉砂岩为主,局部夹泥质粉砂岩或煤层,偶含贝壳类化石;岩芯易散呈散砂状,少量呈短柱状。砂粒呈亚圆或次棱角状,等粒结构,分选性好,母岩成份主要为灰岩、砂岩、硅质岩及石英碎粒等。具层理构造,强风化程度,结构大部份被破坏,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易捏碎,浸水后易软化,可捏成团,可用镐挖,冲击可钻进,干钻不易钻进,岩芯采取率90—100%。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平均值为34.6击,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为可软化岩石,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节理发育程度为不发育。该层分布于地表下中部,埋深约3.6~8.2m,厚约1.20~1.40m。

4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三)、施工平面布置及剖面图(见附图01、02)。 1、施工平面布置图

(四)、施工要求

按照经有资质审图公司审核的设计施工图施工。施工前做安全技术交底,并指出一些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做好三级安全教育。由专业的施工队组来进行施工。基坑顶用钢管防护栏杆,采用钢管搭设两道防护栏杆形式(下道栏杆离地600mm,上道栏杆离地1200mm),立杆间距为2m,栏杆离基坑边沿为1m。因施工地点靠近体育学校及两侧沿街铺面,所以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沿线做好安全围挡并做好安全警示牌。根据地势情况及现场条件,采用最合适的支护条件开挖,最优施工方法进行顶管顶进。顶管在建筑物下施工时,需明确施工路线上所遇到的基础类型,对于部分顶管顶进可采取脱换、加固措施。

5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BJ/T111-98; 《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试行)2006年12月;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碳素结构钢》GB/T700;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有资质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及资质图审单位审核的图纸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计划

(一)、施工进度计划 1、施工进度计划

计划施工日期:2015年 3 月28日

计划完工日期:2015年 6 月28日,共计 93 天

由于本工程工期较紧,因此在开工前一定要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要落实挖掘机、吊机、龙门吊、管材、顶管设备等关键设备和材料以及人员,保证工程开工能够即刻到位;测量人员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加密导线点水准点、测放中线点标高点以及探测地下管线、构筑物等,根据中线点确定开挖范围以及范围内的拆迁物,在现场和平面图上作标记;搭好小型仓库、工棚以及清理停车场等前期工作。

2、施工机具设备配置表。

6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名 称 顶进机头 起吊装置 注浆设备 油缸 自卸车 液压站 卷扬机 全站仪 水准仪 单 位 台 台 台 个 辆 个 台 套 套 数 量 2 2 2 2 2 2 2 1 1 备 注

四、施工工艺

(一)、施工组织安排

本工程需要采用机械顶管的管段计划用2套顶管设备,分成两个工作面顶进, 第一工作面为中华路至望州路右侧雨水管道K0+080~K0+340段的施工,长度为260米;第二阶段为中华路至望州路左侧污水管道K0+115~K0+345段的施工,长度为230米。

1、工艺流程图

7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施工原理图导轨安装后座顶板安装导轨安装后座千斤顶安装洞口止水装置安装掘进机井内就位掘进机试运行拆除封门掘进机出洞后座千斤顶顶进出泥准备监控监测轴线控制顶管顶进管内出泥顶进纠偏混凝土管拼接接口检验管段现场验收管段顶进结束竣工测量设备转移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图8 / 35

2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3、施工方法

顶管施工法是一种采用不开槽敷设地下管道的施工工艺,借助顶镐从事先准备好的工作坑出发,按管道的设计位置,边挖土,边开动顶镐,将管材逐节顶进地层中,这样反复操作,直至将管材顶进至设计长度为止。在施工前,应组织技术及现场作业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深入调查和掌握顶管段的土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弄清地上、底下构筑物的结构、高程及有关的物理、化学性能、水源、电源等主客观因素,制定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施工场地布置图,在确定施工管理及劳动组织的同时,要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顶进设备及顶进工艺 2.1 主顶:

采用4台200吨/台千斤顶作为主顶,千斤顶行程为1.4米。千斤顶动力由油泵提供。千斤顶后端用道木和分压环将反力均匀作用于工作井,前端顶进分压环,顶铁将顶力传至管节。分压环制作具有足够的刚性,与管端面接触相对平整,无变形。

2.2 中继间:

在长距离顶进过程中,当顶进阻力超过容许总顶力时,无法一次达到顶进距离时,

9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须设置中继间分段接力顶进。本顶管工程在顶进长度超过100米时,考虑在机头后设置一只中继间,并采用触变泥浆注浆工艺。

中继间由前壳体、千斤顶及后壳体组成。前壳体与前接管连接,后壳体与后接管连接,前后壳体间为承插式连接,两者间依靠橡胶止水带密封,防止管道外水土和浆液倒流入管道内。

每只中继间安装10个、每个顶力为30吨的千斤顶,千斤顶沿圆周均匀布置。千斤顶的行程为28厘米,用扁铁制成的紧固件将其固定在前壳体上。钢壳体结构进行精加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变形。中继间壳体外径与管节外径相同,可减少土体扰动、地面沉降和顶进阻力。

当管道顶通以后,拆除千斤顶及各种辅件,外壳与管节内壁之间的间隙用细石混凝土填充。 2.3 接口:

管节接口主要由外套环(钢套环)橡胶止水带和软土衬垫组成。钢套环在加工处至现场运输吊装过程中不能变形,接口不损坏,以确保管节在对接过程中,橡胶带不移位、不翻转,确保管节的密封性。同时,钢环套在进场前还必须做好防腐处理。

橡胶止水带应保持清洁、无油污,并存放在阴暗处,防止老化。施工中,将橡胶止水带用强力胶水粘贴于混凝土管口凹槽处,并粘贴牢固,在管节对接前涂无腐蚀性润滑油以减少摩阻,防止止水带翻转、移位和断裂。

软木衬垫采用多层胶合板(厚度1cm左右),将其夹于前后管节钢套环间,以均匀管节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少接口损坏。管道顶通后,管道须作内接口处理,将管节间的胶合板凿至同样深度(深度2~3cm即可),并用沥青弹性嵌缝膏或水泥砂浆抹平。 2.4 注浆工艺:

在长距离(大于100米)管道顶进过程中,必须采用注浆工艺,利用触变泥浆套减少顶进过程中管壁与土体之间的磨擦力,并填充流失的土体,减少土体变形、沉降和隔水。

触变泥浆由膨润土和水搅拌而成,配合比为1:8。触变泥浆经搅拌后存入储浆箱,通过注浆机经管道输送至混凝土管注浆孔,注入土体形成泥浆套。 管道内辅助管道的辅设

混凝土管内的辅助管道设置于管道内壁,用钢架将其有序地固定在混凝土管壁上。

3.1 通风设施:

由于管道顶进距离长,埋置深度深,管道内的空气不新鲜,加上土体中会产生有

10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害气体,因此,必须设置供气系统。通风设施用一台9米3的柴油空压机将压缩空气输入空气滤清器,再进入储气桶,经过气压调节阀,将压缩空气传输至管道最前端,并将管道最前端的空气排出,以此进行空气循环。 3.2 电源布置:

在顶管过程中,主要的电源为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 3.2.1 动力用电

由于管道内的电机采用380V动力电,因此,进入管道的动力电必须做到二级保护和接地保护措施,动力电源线设置在操作人员不易接触处,并在电源线外增设护套,保证用电安全。 3.2.2 照明用电

由于管道内的空气湿度较大,因此,采用36V低压照明电,低压电须通过变压器降压。灯具采用防水防爆灯具, 3.2.3 施工用电:150KW/h 3.2.4 工作(接收)井: 基坑测量放样基坑开挖模和支架浇捣混凝土下沉沉降观察护

素土回填

刃脚垫层施工

立井筒内模和支架

井点安装及降水

钢筋绑扎

立外

养护及拆模封砌预留孔凿除垫层、挖土

混凝土养

铺设碎石及混凝土垫层绑扎底板钢筋、浇捣底板混凝土

4、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管道轴线的纠偏

每节管道顶进后要对中线进行实测, 查看与设计是否吻合,如果发生偏差,就要采用挖土法进行校正。通常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法:一是管内挖土法,即开挖面的一边保留土体,另一边被开挖,顶进时,土体的正面阻力移向保留土体的一侧,管道向该侧纠偏。二是管外挖土法,管内的土被挖净,并挖出刃口,管外形成洞穴。洞穴的边缘,一边在刃口的内侧,一边在刃口的外侧,顶进时管道顺着洞穴的方向前进。如果挖土纠偏效果不明显,可以采用横木支撑配合挖土纠偏。纠偏要做到“勤测、勤纠、缓纠”的原则,纠偏挖土应保证每节管超挖或保留土体不大于5cm,顶进中使管中心徐徐复位,不能一次纠偏过激,以免对管节和后续施工造成不利影响。纠偏时应注意,管道出现偏差具有一定的惯性,纠偏的效果也往往要在顶进一段距离后才能反映出来,因此在纠偏时要不断地调整工具管的纠偏角度,在管道回到中线时,工具管前进方向的角度也应与中线一致,否则就会造成纠偏过量。 2.卡管

11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卡管通常是由于挖掘洞穴尺寸偏小或不规则,盲目顶进造成。如果在顶进中发现,千斤顶的油泵压力表的读数猛然剧增,应立即停止顶进,进洞检查。这种情况只要派人进洞对开挖面洞口尺寸进行修整一般都能解决。 3.管节爆裂

管节爆裂通常是由于混凝土管质量或顶进时加载偏心造成。加载偏心引起的破坏通常只会发生在还未进洞的管节与顶铁接触的管口处,调整顶铁的着力点,采取增大边圈承压面积,在管壁与顶铁间增加缓冲垫等措施后,一般不会再出现这种现象。如果管节破坏的出现没有规律, 到处都有发生,这时就要怀疑是由于管节的质量不合格或不稳定,必须更换质量合格的管材。 4.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往往是由于管顶土层不稳定、土体松散、地下水、超挖等原因,挖掘时管内塌方,顶过后又未进行注浆处理造成。预防地面沉降,首先应避免超挖,根据土体的稳定程度,决定挖掘深度与顶进间隔,将地下水位降至管底以下不小于500mm处,并采取措施防止其他水源进入顶管,防止掘进时塌方;其次,如果发生塌方,要在管道顶过后,及时在塌方里程处进行注浆。 3、检查验收

顶管质量控制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顶进长度<300m 1 直线顶管水平轴线 顶进长度≥1000m 直线顶管内底高程 顶进长度<300m Di<1500 Di≥1500 L/10 +30,-40 +40,-50 +60,-80 300m≤顶进长度<1000m 允许偏差 50 100 2 300m≤顶进长度<1000m 12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顶进长度≥1000m 水平曲线 竖曲线 3 曲线顶管水平轴线 R≤150Di R> 150Di 复合曲线 水平曲线 竖曲线 复合曲线 水平曲线 竖曲线 4 曲线顶管内底高程 R≤150Di R> 150Di 5 相邻管间错口 复合曲线 水平曲线 竖曲线 复合曲线 钢管、玻璃钢管 钢筋混凝土管 +80,-100 150 150 200 150 150 150 +100,-150 +150,-200 ±200 +100,-150 +100,-150 ±200 ≤2 15%壁厚,且≤20 6 7 8

钢筋混凝土管曲线顶管相邻管间接口的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差 钢管、玻璃钢管道竖向变形 对顶时两端错口 ≤△S ≤0.03Di 50 13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工作井质量控制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顶面高程 井内1 导轨安装 中心水平位置 两轨间距 井尺寸 2 圆形 进、出井预留洞口 半径 中心位置 内径尺寸 盾构 顶管、夯管 盾构 每侧长、宽 5 ±2 ±5 不小于设计要求 不小于设计要求 20 ±20 ±30 0.1%H 0.1%L 顶管、夯管 盾构 顶管、夯管 允许偏差 +3,0 +5,0 3 3 4 5

井底板高程 顶管、盾构工作井后背墙 垂直度 水平扭转度 14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一)、安全生产管理 1、安全管理机构组织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伤亡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而采取的各种对策、方针和行动等总称,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职能在于计划、决策、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监督。

(1)、安全管理保证体系

a、施工现场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生产指挥保证体系,实行“管生产必须同时管理安全”原则;

b、施工现场配合建立以项目党支部为首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体系; c 、施工现场配合建立以群众监督保证体系;

d、施工现场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首的技术安全保证体系; e、施工现场建立以安全员为首的专业安全检查保证体系; (2)、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施工现场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明确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可由项目其他管理人员及作业对现场负责人组成。

安全组织机构图15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安 全 生 产 管 理 人 员 配 置 表

岗 位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安 全 员

姓 名 农高勇 潘有志 张翼明 职 责 范 围 负责项目全面管理工作 负责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负责项目的安全检查管理 (a)、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设置专职安全员,专职安全员必须经安全监督部门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并由建设部人事教育司发放继续教育证书。

(b)、专职安全员配置 项目必须至少有1名专职安全员; (3)、专职安全员上岗证

a、专职安全员应按建设部的规定,每年集中培训40学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b、专职安全员上岗证复印件必须是符合规定的有效证件。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工作条例及有关安全技术劳动法规

(2)、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总结交流推广先进经验; (3)、经常深入基层,指导下级安全技术人员的工作;

(4)、掌握安全生产情况,调查研究生产中的不安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5)、组织安全活动和定期安全检查;

(6)、参加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对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7)、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新工人、特殊工种工人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8)、进行工伤事故统计、分析和报告,参加工伤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16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9)、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遇有严重险情有权暂停生产,并报告领导处理; (10)、对违反安全生产工作条例和有关安全技术劳动法规的行为,经说服劝阻无效时,有权越级上告。

(二)、安全技术交底 1、机械安全技术交底

(1)、各种机械要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并经常对机械运行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预防机械故障及机械伤人。

(2)、机械使用时操作员要密切注意机上的仪器、仪表、指针是否超出安全范围,机体是否有异常振动及发出异响,出现问题及时停电关机处理,不得擅离职守、隐瞒不报。

(3)、机械安装其基础必须平衡、牢固,机体的锚固、支撑措施齐全,固定机械不得使用临时支撑,高大机械在多风季节前应设缆风绳。

(4)、各种机械视其工作性质、机械性能的不同搭设防尘、防雨、防砸或防噪间工作棚,机械设备附近设标志牌,有条件的在操作位置附近悬挂使用规则牌。

2、土方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土方开挖

a、挖掘土方时,必须由上往下进行,并采用分级放坡的施工方法。

b、机械挖土,在伸臂工作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作业。挖土机离边坡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坍方,造成翻机事故。

c、地面沟坑应设防护,过沟槽通道应设渡桥和栏杆。 d、用十字镐挖土时禁止戴手套,以免工具脱手伤人。

e、挖掘土方作业中如遇底下埋藏物或辨认不清的物品,应立即停止作业,设专人看护并立即向施工负责人报告。严禁随意敲击、玩弄。

f、基坑内抄平挖土时,操作人员应使用梯子或搭设斜道上下,禁止在土壁上挖洞蹬踏上下。

e、作业中,作业人员不得在阶坡及深坑和陡坎下休息。作业时,应随时观察边坡土壁稳定情况,如发现边坡土壁有裂缝、疏松、渗水现象,作业人员应先撤离作业现场,并立即报告施工负责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待险情排除后方可继续作业。

h、在斜坡面上挖土作业,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坡面挖掘夹有石块的土方时,必须先清理除较大石块,在清除危石前先设置拦截危石的措施。作业时坡下严禁车辆行人通行。

17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2)、运土

a、在深基坑内往外运土时,需修筑10~15%的坡道(位置详平面图),以便挖土及运输车辆进出。

b、在基坑底清土时使用人力手推车(或两人抬运时,要采取同肩同步,同起同落的方法,抬运中不得跳动,防止跳断跳板)运土,运输道路要平坦,禁止推跑车,前后车应保持不少于2m的安全距离。

c、基坑最后运土使用辘轳吊运时,辘轳支架要安装牢固,绳索要坚固,并经常检查设施和工具是否、牢固可靠,下方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挂好装运土斗或装运土筐起吊,下方人员必须躲开或上到地面,以免装运土斗(筐)或土、石块掉下砸伤。吊运时,要听取下方人员指挥;往下运送装运土斗或装运土筐时,应先通知下方人员,以免砸伤下方作业人员。

(3)、土坡保护

a、材料堆放应距坑沿1m以上的距离,在坡顶6m范围内,坑顶均布荷载不得超过20KPa。

b、重物距土坡安全距离:汽车不小于3m,起重机不小于4m;土方堆放不小于1m,堆土高度不超过1.5m。

c、回填时,支护拆除应与坑槽回填同步进行。 3、钢筋工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钢材、半成品等应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整齐,制作场地要平整,工作台要稳固,照明灯具必须加网罩。

(2)、拉直钢筋,卡头要卡牢,地锚要结实牢固,拉筋沿线2米区域禁止行人。 (3)、展开盘园钢筋要一头卡牢,防止回弹,切断时要先用脚踩紧。

(4)、人工断料,工具必须牢固,切断小于30厘米的短钢筋,应用钳子夹牢,禁止用手把扶,并在外侧设置防护箱笼罩。

(5)、人合运钢筋,起、落、转、停动作要一致,人工上下传送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钢筋堆放要分散、稳当、防止倾倒和塌落。

(6)、用机械加工钢筋时,电源线路架设要符合用电规范,安设漏电开关,一机一用,传动部位应安设防护罩,检修机具时要切断的,及时清理运走短钢筋头,保证作业场所清洁。

(7)、不直的钢筋,禁止在弯曲机上弯曲,不准在运转中更换中心轴,成型轴或挡铁轴,严禁在运转中加油或擦抹机床。

18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4、基坑防护的安全技术交底

(1)、在施工区域内挖掘的基坑(槽),深度超过1.5米时,用钢性活动式围栏做临时遮栏,并有相应的警示标志。

(2)、基坑临边防护一般采用钢管搭设两道防护栏杆形式(下道栏杆离地600mm,上道栏杆离地1200mm)。

(3)、立杆间距应不超过2000mm,栏杆离基坑边沿为1500mm。如果现场狭窄受环境条件限制,也不得小于500mm。立杆打入土层深度≥500mm,立杆上每间隔4m 设斜撑。确保整体构造应保证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KN外力。

(4)、防护栏杆内侧满挂密目安全网,防护外侧设置200mm 高踢脚板或做砖(砼)挡水坎,并设150-200宽截水沟。防护栏杆和踢脚板刷红白相间安全(间隔500mm)警戒色。

(5)、基坑周边设置夜间警示灯,外挂警示牌。

(6)、派一至两名看护人员对设置的防护栏进行日夜巡查,严防大人小孩跨越栏杆。大雨过后应对所有栏杆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和漏洞,及时整改、补救。做到有险必排,有漏洞必补救的措施。

5、防止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安全技术交底

在进行基坑护坡时,需搭设简易的脚手架或使用梯子进行基坑壁的护坡工作,故需要采取防止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的安全措施。

(1)、经医生诊断,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2)、作业前,必须对有关防护设施及个人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不得在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强令或强行冒险作业。

(3)、作业时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必须高挂底用,挂设点必须安全可靠。

(4)、高处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不得妨碍作业,并制定防止坠落的措施;使用工具应有防止工具脱手坠落伤人的措施;工具用完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套)内。上下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5)、遇有恶劣时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6)、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如需接长使用,应有可

19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不得超过一处。梯子横挡间距以300mm为宜。使用时上端要固定牢固,下端应有防滑措施。

6、施工用电安全技术交底

本土方工程需配备4台潜水泵及夜间施工照明设备,基坑边坡支护使用搅拌机械,必须注意安全用电施工。

(1)、支线架设

a、配电箱的电缆线应有套管,电线进出不混乱。配电箱、开关箱线路必须由箱体的下部引入接出并加滴水弯。

b、支线绝缘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

c、支线应沿墙或电杆架空敷设,并用绝缘子固定。 d、过道电线可采用硬质护套管埋地并做标记。

e、室外支线应用橡皮线架空,接头不受拉力并符合绝缘要求。 (2)、现场照明

a、一般现场采用220V电压。危险、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的照明及手持照明灯具应采用符合要求的安全电压(12V以下)。

b、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单相回路内的照明开关箱必须设漏电保护器。

c、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碘钨灯固定架设,要保证安全。钠、铊等金属卤化物灯具的安装高度宜在5m以上。灯线不得靠近灯具表面。

(3)、架空线

a、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或脚手架上。 b、架空线应装设横担和绝缘子,其规格、线间距离、挡距等应符合架空线路要求,其电杆板线离地2.5m以上应加绝缘子。

c、架空线一般离地4m以上,机动车道为6m以上。 (4)、电箱(配电箱、开关箱) a、电箱应有门、锁、色标和统一编号。

b、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各类接触装置灵敏可靠,绝缘良好。无积灰、杂物,箱体不得歪斜。

c、电箱安装高度和绝缘材料等均符合规定。

d、电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配合。 e、配电箱应设总熔丝、分熔丝、分开关。工作零线、保护零线齐全。动力和照明

20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分别设置。

f、配电箱的开关箱应与配电线路或开关箱一一对应配合,做分路设置,以确保专路专控;配电箱与开关箱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熔丝应和用电设备的实际负荷相匹配。

g、金属外壳电箱应做接地和保护接零。

h、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设置。 i、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配有380V和220V两种电压等级。 (5)、保护接零与接地

a、接地体可用角钢、圆钢或钢管,但不得用螺纹钢,其截面不小于48 mm²,一组2根接地体之间间距不小于5m,入土深度不小于1.5 m,接地电阻应不小于10Ω, 保护零线与接地线贯穿全电源系统接入建筑物的防雷系统。

b、橡皮线中黑色或绿/黄双色作为接地线。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接地或零线截面最小不能低于2.5mm²多股铜芯线;手持式用电设备应采用不小于1.5 mm²多股铜芯线。

c、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 (6)、潜水泵的使用

a、潜水泵壳体应有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以及装设的漏电保护装置。

b、潜水泵宜先装在坚固的篮筐里再放入水中,亦可在水中将泵的四周设立坚固的防护围网。泵应直立于水中,水深不得小于0.5m,不得在含泥砂的水中使用。

c、潜水泵放入水中或提出水面时,应先切断电源,严禁拉拽电缆或出水管。 d、启动前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管结扎牢固;放气、放水、注油等螺塞均旋紧;叶轮和进水节无杂物;电缆绝缘良好。

e、接通电源后,因先试运转,应检查并确认旋转方向正确,在水体外运转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f、应经常观察水位变化,叶轮中心至水平距离应在0.5~3.0m之间,泵体不得陷入污泥或露出水面。电缆不得与井壁、池壁相檫。

g、新泵或新换密封圈,在使用50h后,应旋开放水封口塞,检查水、油的泄漏量。当泄漏量超过5mL小时,应进行0.2MPa的气压实验,查出原因,予以排除,以后应每月检查一次;当泄漏量不超过5mL时,可继续使用,检查后应换上规定的润滑油。

h、经过修理的油浸式潜水泵,应先0.2MPa气压实验,检查各部无泄漏现象,然后将润滑油加上、下壳体内。

21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i、每周应测定一次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其值应无下降。 (7)、灰浆搅拌机

a、固定式搅拌机应有牢靠的基础,移动式搅拌机应采用方木或撑架固定,并保持水平。

b、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转动机构、工作装置、防护装置等牢固可靠,三角胶带松紧度适当,搅拌叶片和筒壁间隙在3~5mm之间,搅拌轴两端密封良好。

c、启动后,应先空运转,检查搅拌叶旋转方向正确,方加料加水,进行搅拌作业。加入的砂子应过筛。

d、运转中,严禁用手或木棒等伸进搅拌筒内,或在筒口清理灰浆。

e、作业中,当发生故障不能继续搅拌时,应立刻切断电源,将筒内灰浆倒出,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f、固定式搅拌机的上料斗应能在轨道上移动。料斗提升时,严禁斗下有人。 (8)、施工现场防火安全技术交底

a、接地线应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多股软裸铜线和专用线夹,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和短路。

b、施工现场架设的低压线路不得用裸导线,所架设的高压线应距建筑物水平距离10m以外,垂直距离离地面7m以上,跨越交通要道时,需要安全保护装置。现场夜间照明电线用灯具,高度不应低于2.5m。凡工程期超过3个月者,电气设备及线路,均按正式工程的要求设置。

c、行灯电压不得超过36V,在潮湿场所或金属容器内工作时,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V。 d、使用高温灯具,如碘钨灯、高压水银灯,200W以上的白纸炽灯等,要远离易燃物品,最低不得小于100cm;距离易爆物在3m以上。一般电灯泡距易燃物不少于30cm,室外照明应装防雨罩。

e、现场机械设备及电动工具应设置漏电保护器,每机应单独设置,不得共用,一保证用电安全。

f、现场变电室应配有干粉灭火器及高压安全用具,如接地线棒、接地卡、高压低电笔、绝缘拉杆、胶鞋、手套等,并每年实验一次。g、建立动用明火审批制,按规定划分级别,明确审批手续,并有监护措施。

h、危险品押运人员、仓库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必须经培训和审证,做到持有效证上岗。

22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三)、危险源分析

本工程危险源有: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中毒、淹溺及其他伤害。

各种预防措施。

施工前针对安全风险进行安全三级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好安全劳动保护用品。严禁违章指挥,严禁违章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机械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施工现场发现危及人生安全和公共安全隐患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排除隐患后方可恢复施工。基坑支护结构必须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严禁提前开挖和超挖。施工过程中严禁设备或重物碰撞支护结构。亦不得在支护结构上放置或悬挂重物。在土方施工时必须2-3人以小组形式共同工作,保持联系。加强安全巡检工作。

1、坍塌预防措施。

(1)、采用坡率法。基坑开挖时采用放1:1放坡,降低周围土压力。

(2)、加强对土方开挖的监控。基坑土方采用机械挖法,开挖前,要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开挖时,应有技术人员在场,对开挖深度、坑壁坡度进行监控,防止超挖。

(3)、做好基坑降排水工作。基坑顶部四周设150×150截水沟和排水沟,基坑底部四周设200×200排水沟、500×500×400集水槽。

(4)、加强对支护结构施工质量的监督。对支护结构原材料及半成品应遵照有关施工验收标准进行检验,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强度等级检验等。

(5)在基坑施工前,应摸清基坑周边的管网情况,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管网造成损害,出现爆炸或渗漏。对雨水、施工用水、从降水井中抽出的地下水等进行有组织排放,对坑边的积水坑、降水沉砂池应做防水处理,防止出现渗漏。

(6)、基坑边3米范围内严禁堆载,土方外运时不得危及边坡安全。 (7)、上部支护未达到设计强度要求不得进行下部施工。

2、高处坠落预防措施。基坑边设1.2米高防护栏杆并设置200mm高档脚板。高处作业要使用安全带及搭设安全操作平台。

3、物体打击预防措施。戴好安全帽,材料堆放整齐。尽量避免交叉作业,交叉作业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棚。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传递物件严禁抛掷。

4、触电预防措施。施工现场一切电器线路、用电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必须由持证电工负责。必须按经审批的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电工每天做好安全巡检记录。

23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经常检查电器设备的安全性。按JGJ46-2005要求,三级配电两级保护。采用三相四线制TN-S接零保护系统正确使用漏电保护器。总配电箱,配电箱,开关箱要设置防雨棚及设门锁。

5、机械伤害预防措施。机械安装要平稳可靠。传动部分要有防护罩。机修工经常检查施工机械,避免机械带病作用和超负荷工作。严格遵守机械安全操作规程。需要持证上岗的部分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6、车辆伤害预防措施。车辆不得带病工作。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停止作业时车辆必须停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加强夜间施工照明。车辆上下坡道不得太陡。雨天路滑要有防滑措施。

7、中毒预防措施、通风措施。

(1)、施工人员进入井下、管道内前,必须进行测试,是否有对人员有毒的气体等,用小鸡做活体试验10分钟,检测有害气体。确认无对人员有害的气体等后,方可进入作业。

(2)、在施工中必须保证工作坑内、管内的通风流畅,可采用空压机、鼓风机等送风设备往工作坑、顶管内送风,避免施工人员气体中毒、缺氧。

(3)、顶管挖土时要保持持续通风,且风量不小于25L/S。 (4)、施工人员严禁烟火。

8、淹溺预防措施。做好排水降水工作。四周设150*150mm截、排水沟及500*500*400 mm积水井。严密监视地下水及周边水量变化。 (四)、雨季施工及排水措施、夜间施工

1、所有施工材料按进度计划分批进场并搭设工棚集中堆放,做好防潮工作,避免材料大量堆放,受潮浪费或影响工程质量。

2、修设路旁排水沟,做到有组织排水,以保证水流通畅,雨后不陷、不滑、不存水。

3、所有机械棚要搭设严密,防止漏雨,机电设备采取防雨、防淹措施,安装接地安全装置。机动电闸箱的漏电保护装置要可靠。

4、雨季应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掌握其变化幅度,及时调整配合。

5、在雨天、开挖后的边坡,可先喷射5cm厚的砼垫层对边坡进行临时支护,喷射砼时必须掺入适量速凝剂。

6、下雨天必须对砂、石、用彩条布覆盖,以免被雨水淋湿,影响施工进度及质量。 7、在下雨天作业前必须用彩条布对边坡进行遮挡,并确保坡顶坡脚临时排水沟畅

24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通无阻,杜绝雨水渗入墙后土体,防止塌方、滑坡等现象的发生。

8、加强管理,昼夜专人值班巡逻,发现险情立即处理,对施工使用的各种电器设备、电缆、电线认真检查,杜绝隐患,并将各种险情消灭于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9、雨天应避免焊接作业,以免发生漏电事故和影响焊接质量。

10、雨天施工,必须增加一倍抽水设备与抽水人员,保证场地排水畅通,坡项、坡肩、坡脚无积水存在。

11、给全体施工人员配备雨衣、长统雨鞋、防护手套。防止感冒、发烧或其它病症,以免影响施工进度。

(五)、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是建筑企业的形象标志,施工的文明程度反映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为了使公司达到更高的管理,在现场施工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装检查标准》(JGJ59-99)执行,具体措施如下:

1、现场平面布置要求

①、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

②、施工大门进出路段设砼路面并设有车辆冲洗装置。

③、施工区用镀锌铁皮瓦围墙围住,并写上本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名称及标语。

④、专人负责出入口与施工现场内的警卫,内外环境卫生工作。

⑤、施工现场主干道路面平整、坚实、畅通、不阻塞、无泥浆,施工现场内无积水等,场地清洁、无污水。

⑥、所有垃圾、废料、砂砾以及杂物,派专人负责从现场及时清除或归堆,每星期检查清理一次并运至垃圾收集点。

⑦、修建好施工地段排水沟沉淀池,并派专人及时清理,防止施工用水和雨水浸泡施工现场。

2、施工机械、用具及用电管理要求

①、所有进场施工机械必须配备单独电箱,漏电保护器及接地零线,电箱有编号、有门、有防潮保护与安全警告表示。

②、现场范围内不得有架空电线,采用电缆供电。 ③、施工机械清洁干净,按规定做好维修保养工作。 3、施工作业面要求

①、做好三清五好,工完场清。

25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②、工程产品及时堆到指定地点。 4、办公室、生产区环境卫生

①、室内办公桌、椅、资料、岗位责任制牌等悬挂或摆放整齐有序,清洁卫生。 ②、工地仓库及生活区配有足够的灭火器备用并时常检查是否可用。 ③、白天不准有长明灯。

④、有可能成为卫生死角的部位,经常用杀虫药剂喷洒以消灭苍蝇、蚊子、蟑螂。 ⑤、厕所,砼地坪水泥砂浆过面,厕所设冲水式便槽,专人搞卫生,保持清洁无臭气,切实做好防水排放和处理设施。

5、现场宣传与人的精神面貌

①、现场必须挂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工程项目管理主要人员等施工说明图。 ②、必须有宣传版报,及时报道工程进展情况,报道表扬与奖励先进人物,批评与处罚违纪职工。

③、建筑物上必须挂有安全、质量的标语以及安全施工警示牌。

④、全体职工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严禁赤脚、光膀子、穿拖鞋上岗。 6、防止大气污染、水污染措施

(1)、施工垃圾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2)、水泥等粉细松散材料,应尽量封闭存放,卸运时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

(3)、场内道路采用硬质路面,防止道路扬尘。 (4)、派专人负责洒水降尘。 (5)、尽量减少搅拌站的灰尘。

(6)、设沉淀池,使施工废水沉淀后方可进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周围排水系统。 (7)、施工现场设有排水沟,减少施工污水入生活区。 (8)、减少施工就餐后,食品的腐坏臭气的污染。 7、防止施工噪声污染措施

(1)、施工现场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制定的降噪的相应制度和措施,噪声不得超过85分贝。

(2)、限制工作时间,除必须的喷射连续作业外,一般工作时间应在规定时间07:00~12:00、14:00~22:00内进行。

(3)、尽量使用噪声低性能好的设备。

(4)、必须连续作业时,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作好居民工作,并报有关环保单

26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位同意后方可施工。

(六)、安全应急预案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及事故应急救援小组 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安全负责人

组 员:项目副经理、安全员、材料员

(1)、项目经理: 负责现场,其任务是了解、掌握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指挥。 (2)、项目副经理 :负责联络,任务是根据指挥部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电力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劳动部门等单位的沟通,并及时通知集团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和当事人的亲人。

(3)、安全总监:负责维持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情况的问讯与记录,并保持与当地公安部门的沟通。

(4)、安全员: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负责保持和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

小组成员通讯录:(人员名单详见组织机构)

序号 姓 名 职 位 电话号码 责 任 现场指挥,认真贯彻执行安全施工的有关法规、标准,负责安全施工工作,组织有关安全施工检查。 2 张翼明 安全负责人 5 现场指挥,认真认真贯彻执行安全施工的有关法规、标准,负责安全施工工作,组织有关安全施工检查 3 杜启才 安全施工 1 贯彻执行安全施工的法规和标准,配合有关部门对工人进行教育,协助领导进行安全施工检查和宣传教育,经常到施工现场检查,发现有违法违规的,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处理。 4 潘有志 文明施工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施工的有关法律、标准、制度,负责工程的分部分项工作及安全施工的责任,像生产小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随时进行安全施工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5 何华勇 施工用电 对施工临时用电的监管,确保安全施工,施工1 农高勇 项目经理 27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前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6 黄滔 施工机械 负责对机械的检查,定时进行保养、维修,预防机械故障及机械伤害的发生。对机械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禁止无证上岗。

应急急救通讯录

急救 医院 报警 火警 2、指挥组的职责为:

(1)、负责一般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职能;

(2)、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掌握事故现场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协调各方的力量进行救援,并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报110、119、120,并派专人专车到路口接应;

(3)、组织保卫、保安人员保护好事故现场,并及时上报监理、业主和总公司; (4)、组织召开事故现场会,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5)、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6)、吸取教训,认真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尽快恢复生产。 3、及时上报事故情况和保护好现场

(1)、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2)、如不能控制事故扩大时,应立即报警拔打(110、119、120),请求支援; (3)、电话报告监理单位、业主、总公司和南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4)、书面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严格保护好现场,因抢救人员、防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应做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式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作为分析事故发生原因的依据。

4、应急求援物资准备及存放位置

为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工地现场配备一定的救援物资。

120 120 110 119 28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5、针对性的抢险救援措施

(1)、由发现人立即并拨打急救电话“120”及项目部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成员的电话,并保护事故现场以防事态扩大;

(2)、由项目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启动应急响应程序通知所有小组成员赶赴事故现场,并立即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3)、由小组组长负责现场指挥,组织人员确定被困人员的被困地点,统计被困人数;

(4)、对受伤人员采取可行的急救措施:

(5)、由门卫在工地门口接应前来的急救车辆并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6)、事故后派人保护事故现场,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发生原因; (7)、清点人员及财产损失,并向上级部门汇报。

本工程针对性的编制边坡土体坍塌、触电、机械伤害、高空坠落及物体打击可能发生的事故应急抢救方案,具体如下:

a、边坡土体坍塌应急方案

1、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土体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应立即报告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2、当土方发生坍塌、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3、当少部分土体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

4、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输液及吸氧,到医院后组织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5、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b、触电应急方案

1、抢救组电工负责快速使触电脱离低压电气线路的电源。其方法:如果事故离电源开关较近,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如果事故离电源开关较远,不能立即断开的,救护人员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棒等绝缘物体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源

29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线使之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因抽筋而紧握电线,可用干燥的木斧柄等工具切断电源,或用木板、干胶木板等绝缘物体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

2、脱离电源后的救护: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尽量在现场救护,先救后搬,搬运中也要注意触电者的变化,按伤势不同采用不同的救护方法:如触电者呈一定的昏迷状态,尚未失去知觉,或触电时间较长,则应让他静卧,保持安静,在旁看护,并召请医生。如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还有呼吸和心脏跳动,应使他舒适的静卧解开衣服,让他闻些氨水,或在他身上洒些冷水,摩擦全身,使他发热。如天气冷还要注意保温。同时迅速请医生救治,如发现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人工氧合-即用人工的方法,以使心脏恢复跳动和人工呼吸相互配合。如触电者呼吸,脉搏均已停止,也不能认为已经死亡,必须进行人工氧合,进行紧急救护。同时请医生抢救。

c、机械伤害应急方案

当施工现场发生机械伤害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机械的使用,全力抢救伤员,同时不得随便移动伤者,应尽量在现场救护,对因伤害而造成出血的,应先止血,并由现场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输液及吸氧,到医院后组织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d、高空坠落及物体打击应急方案

1、高空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导致的伤害一般有出血、骨折等。发生以上事故时,在进行自救的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进行有效的伤员抢救工作。

2、当发生出血事故时,为避免失血过多和伤口受到感染,对出血伤口需进行包扎。 3、当有人员发生骨折时,为了限制骨折两个断端的活动,以减少摩擦和避免骨折端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和其他组织,这样就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同时便于送往医院,必须采用正确的搬运伤员方法及有必要进行正确的临时固定。

e、车辆伤害应急方案:

1、发生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时,司机和随乘人员应立即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同时拨打122电话报警,向保险公司报案,并注意保证自身安全,保护好现场;因特殊情况需改变现场的,要做好标记,尽可能找到证明人,取得联系方式。

2、当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司机和随乘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并采取有效措施救助受伤人员,同时拨打110、120求救;当司机和随乘人员生命受到威胁时,可视情况离开现场,但应保持与政府有关部门和应急领导小组的联系。

3、应急领导小组接报后应立即赶赴现场,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采取应急处置,

30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同时及时报告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

4、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通知伤者就医及家属赶到。

六、劳动力计划

安全负责人 安全员 勾机手 汽车司机 吊车司机 1人 1人 1人 6人 2人 机械工 电工 电焊工 架子工 其他工人 2人 1人 4人 2人 10人

(七)、监测监控措施。

本工程请有资质的第三方对周边建筑及基坑进行监测监控。

(1)、基坑监测对象:顶管本身及其周围10米范围内土体、建筑物作为本工程监测对象。

(2)、监测方法: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每天由专职安全员对基坑及周边建筑等监测对象进行巡检并做好记录,观测采用以水准基准点为起始点的水准闭合环线进行观测,采取固定专人、固定仪器设备、固定观察路线等措施,提高观测精度。

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等振动影响的范围内。 (3)、监测点布置:顶管施工中的测量,应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控制点应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易于保护处,宜选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代表性位置和变形明显的部位。

31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4)、监测频率:每天1次。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提高监测频率: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速率加快,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支护结构出现开裂。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临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透或流沙。

(5)、监测报警值: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0.3%。 变化速率10mm/d 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 30mm 变化速率3mm/d 基坑底隆起 30mm

临近建筑位移 30mm 变化速率3mm/d 临近建筑裂缝宽度 3mm 持续发展 临近地表裂缝宽度 3mm 持续发展

32 / 35

顶管及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

七、附图

(1)、附图-01,顶管施工平面布置图。 (2)、附图-02,顶管施工剖面图。 (3)、附图-03,工作井结构示意图。

33 /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