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对工作的认识

2022-07-11 来源:步旅网


关于对工作的认识

我们每天都在工作,工作代表一个人的生存权利,体现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工作对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没有工作就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进一步说就无法进行社会交往,无法参与社会活动,更谈不上事业发展。

首先,要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

时下职场中,人们对工作的意义有三个层面的理解:(1)这是替老板打工,用来赚钱养家;(2)这是职业发展的过程,可以造就我的专业才能;(3)这是自我发展完善的平台,在为公司利益奋斗与公司一同成长的过程中可以体现个人的社会价值。不同的定位,会带来截然不同的人生追求。

有个故事是这样的:一群工人在建房子。有人过去问:你们在做什么呀?第一个答曰:砌墙;第二个答曰:造房子;第三个答曰:我在建设美丽的城市。据说日后第一个工人当了一辈子泥瓦匠,第二个做了项目经理,而第三个竟当上了市长。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给儿子的信中也说了一个相近的故事。一群石匠在雕塑石头。如果你问他们:“你在做什么?”。一定会有石匠回答:“我在凿石头。凿完这块石头就可以回家了”。这种人永远视工作为惩罚,他们说得最多的一个字是“累”。一定会有人回答:“我在凿石头。我做的雕像虽然很辛苦,但收入高”。这种人永远视工作为负担,他们说得最多的是“养家糊口”。第三个人会热情地对你说:“快来看,我在做一件工艺品”。这种人永远视工作为骄傲,他们嘴里说得最多的是:“这一定是我做得最好的一件工艺品”。

这两个故事令人深思:谋生、职业和事业是三个不同层面的问题:谋生解决吃饭问题,

精选

职业解决社会角色问题,事业解决人生价值问题。对工作有什么样的理解,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相应的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第一,以雇佣的眼光和打工者的心态对待工作,以赚钱为目的定义工作的全部意义,这是最没出息的世界观。因为:(1)这样的人没有更高的目标。就像故事里的第一个工人一样,他只会想到砌墙,除了砌墙不会想到别的,也不愿去想别的,结果自然是砌一辈子墙。(2)在拿多少钱干多少活的思想支配下失去了上进的动力,不会对技艺精益求精。(3)会斤斤计较自己的付出,使自己与老板和同事的关系日益紧张,自己的天地日益狭隘。他们只为生活而来,为挣钱而来,在入伍的第一天就落伍了,就把自己排在了队伍的末尾。美国教育学家卡耐基说:“如此,一是你就将自己置于被动的、被剥削的地位,注定是职场中的剩余者,没有方向没有根,永远是职场中的漂泊者。二是你就不会注重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每一位同事都是你的竞争对手,你会想方设法将他们一一打压,长此以往同事们唯恐避你不及。结果你就没有朋友只有敌人,你就成了职场中孤立的那一个。三是你就会注重工作中的利益得失,只要付出就想得到,没有回馈就绝不多付出一份辛苦,付出了得不到就会抱怨,甚至想跳槽,你就会形成斤斤计较的性格。”

第二,以职业眼光来对待手上的工作,可以有一个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的追求目标。相比较打工赚钱,这个目标取向高明得多。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会把手上的工作作为一个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平台,比较愿意吃苦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愿意吃亏。这样的人几经磨练,会成为职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只是这一目标出发点过于利己,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归属感。你只是来学艺的,对团队来说始终是一个外人。你没有融入到团队之中,团队也就不会把你当成自己人。二是没有价值感。你也许为团队做很多,但你的出发点并不是为团队创造价值,团队成长与你无关;你通过在团队的工作为社会也付出了劳动,但因为你的心并没有归属于团队,因而还是社会上的一棵浮萍,会觉得自己对社会贡献有所欠缺。

精选

第三,以事业的高度来对待工作,是最高尚也是最明智的取向。说它高尚,是因为它更多的不是考虑自己而是考虑别人;说它明智,是因为抱这种态度的人最容易获得成功。这种态度的核心就是以公司为家。因为是自己的家,就会不计得失努力工作;因为是自己的家,就会时时处处替公司出主意想办法;因为是自己的家,就能经受一些委屈和大家和睦相处。试想,一个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怎么能不很快在专业上成长起来呢?一个时时处处替公司着想的人,怎么能不很快得到领导的赏识呢?一个心胸开阔能够吃亏的人,怎么能不很快受到同事的欢迎和喜爱呢?职场上大凡以公司为家的人,都做得风生水起,顺顺当当。这些有超凡智慧的人也许初衷并没有太多私欲,他就这么满腔热情无怨无悔地干着,结果总是超出他的期望。不只求金钱,金钱有了;不只求技能,技能有了;不只求地位,地位也有了。这让那些满脑子雇佣思想、斤斤计较的人望尘莫及。正应了中国一句古话:欲求之,不得之;不求之,反得之。这就是辩证法。

其次,要保持工作的激情

我们的生命一半是给工作的。如果我们缺乏对工作的激情,工作就会变成无休无止的苦役,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其实更多的时候,工作的激情不在于工作本身的有趣与否,而在于我们有没有将热情投入工作中。许多工作正是我们没有投入,也就发现不了其中的乐趣。

美国著名教育家威廉·贝内特讲过一个故事:一个晴朗的下午,我走到第五大街上,忽然想起要买双短袜。我走进一家袜店,一个年纪不到17岁的少年店员向我走来。“您要什么,先生?”“我想买双短袜。”“您是否知道您来到的是世上最好的袜店?”他眼里闪着光芒,话语里含着激情,迅速从一个个货架上取出一只只盒子,把里面的袜子逐一展现在我眼前,让我赏鉴。“等等,小伙子,我只买一双!”“这我知道,”他说:“不过,我想让您看看这些袜子有多漂亮,真是好看极了!”他脸上洋溢着庄严和神圣的喜悦,像是在向我启示

精选

他所信奉的宗教。我对他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袜子的兴趣。我诧异地望着他。“我的朋友,”我说,“如果你能一直保持这种热情,如果这热情不只是因为你感到新奇,或因为刚刚得到这份新的工作。如果你能天天如此,把这种激情保持下去,我敢保证不用10年,你就会成为全美国的短袜大王。”这种在工作时激情四射的状态,几乎每个初入职场的人都经历过。可是这份激情大多来自对工作的新鲜感,以及对工作中不可预见问题的征服感,一旦新鲜感消失,工作驾轻就熟,激情也往往随之消失。开始平平淡淡,昔日充满创意的想法消失了,每天的工作只是应付完了即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职业倦怠”,也叫“审美疲劳”。机关工作者一旦染上“职业倦怠”,就会对工作既厌倦又无奈,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也不清楚究竟怎样才能找回曾经让自己心跳的激情,工作浑浑噩噩,业绩平平庸庸,长此以往,必将一事无成。这是很可怕的。

那么,怎样才能点燃自己的工作激情?

美国著名激励大师博西·崔恩提过以下几点建议:

(1)改正只有兴趣才能让我们对工作充满激情的看法。诚然,兴趣的确很重要,但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你可能因为兴趣而选择了某一种职业,但是做久了你会发现,支持你充满激情做下去的不再只是当初的兴趣,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因取得成绩而坚持下去的信心。这个时候兴趣已经化为一种更加深厚的情绪了。

(2)树立新的目标。任何工作在本质上都同样的,都存在着周而复始的重复。如果是因为这样无休止的重复,而对眼前的工作失去信心的话,那么我要告诉你,如果你的态度不转变,不主动给自己树立新目标,即使那是一份让你称心的工作,即使那是一个令所有人羡慕的工作环境,它一样会因为一成不变而变得枯燥乏味,你也不会从中获得快乐。保持长久激情的秘诀,就是给自己不断树立新的目标,挖掘新鲜感。在你解决了一个又一个

精选

问题之后,自然就产生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这种新鲜的感觉就是让激情每天都陪伴自己的最佳良药。

(3)切勿自我满足。在工作中最需要注意的是自满情绪。如果你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忽略了开创未来的重要性,那么现在这个阶段的工作自然会丧失其吸引力。当你把过去的成绩当作激励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动力,试图超越以往的表现,激情就会重新燃烧起来。激情只能是从内心燃烧,而不是从外促进。自己对工作的激情要靠自己发掘,自己的工作士气要由自己负责,天下没有任何一家机构或任何一个主管能够为你承担这个责任。不要怀抱着不切实际的想法,以为别人会负责为你加油打气,或是给你更刺激、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4)学会释放压力。工作不是野餐会,一个人无论多么喜欢自己的工作,工作多多少少都会给他带来压力。面对压力有些人一味忍受,有些人只顾宣泄,忍受会导致死气沉沉,宣泄则会带来无尽的唠叨。应该学会管理压力并科学地释放压力,减轻对工作的恐惧感,心情轻松才容易重燃激情。

精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