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书愤》检测题

2022-10-01 来源:步旅网


《书愤》检测题

一、古代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下列关于陆游《书愤》一诗的解析有误的两项是( )

A.《书愤》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写景与抒情有明显的界限,显然得力于杜甫。

B.首联回顾年少时气涌如山,立下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如今看来,深感此志难成。

C.颔联一方面赞扬历史上两次辉煌的胜利,一方面追述平生最难忘的两段征战生涯。

D.颈联意气风发,暗用边塞名将李广、范仲淹自比,对于能够保国御敌,深感自豪。

E. 尾联赞扬孔明;并藉古讽今,讥刺朝中无人主持北伐。

2.“书愤”之“愤”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答案】

1.AD

2.(1)报国无门,功业无成。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之情。(2)通过对比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3)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陆游《书愤》一诗的解析有误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A项,“写景与抒情有明显的界限,显然得力于杜甫”错,本诗写景与抒情相间。杜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D项,“暗用范仲淹自比,对于能够保国御敌,深感自豪。”错,不是自豪,是遗憾、无奈。

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学生“‘书愤’之‘愤’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以及情感的表现方式。首联回忆过去,塑造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暗写其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出了诗题中的“愤”字,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颔联用六个名词组成,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画面,这联承接“气如山”,将诗人的报国愿望渲染得更加鲜明,再次突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首联相比,悲愤之情更加强烈。颈联从回忆到现实,诗意转为悲凉,一“空”一“已”互为映衬,有着无限沉痛与悲愤。尾联诗人以诸葛亮

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悲愤中蕴藉着豪壮之情。诗歌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说明前两联是写理想或者是早年的诗人,“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后两联是写现实或者是晚年的形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者形成对比,在这对比之中把诗人报国无门、功业无成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浣溪沙 和无咎①韵

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①无咎:韩元吉,字无咎,南宋许昌人,与陆游关系甚好。陆游通判镇江时,韩无咎从江西来镇江探母,陆游与其交游两月。

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无咎韵”表明这首词是陆游与韩无咎的彼此唱和之作,写于韩无咎即将离别之际。

B.“夕阳吹角”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最关情”表明吹起的角声勾起了离别的伤感情绪。

C.“新愁常续旧愁生”表明陆游常是旧愁未去又添新愁,故而对韩无咎的陪伴充满感激。

D.这首词上片表现了作者与韩无咎真挚的友情,下片写客中送客,表现了作者的孤寂心绪。

4.结合全词分析,撩拨作者“愁”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3.C

4.①作者远离家乡,到他乡做官,会生愁情;②平时忙碌不已,闲暇时光少,会生愁情;③夕阳西下,听到凄凉的角声,会生愁情;④朋友将别,客中送客,会让作者更生愁情。

【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先通览全词,然后带着选项回归文本,具体从内容和艺术手法两个层面去思考。

C项,“故而对韩无咎的陪伴充满感激”分析错误。从文中“客中无伴怕君行”一句看出作者此诗表达的是对友人韩无咎的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而不是“感激”之情。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种题学生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抓住字里行间带有情感的字眼或典型意象去分析。题干要求结合全词分析,撩拨作者“愁”的因素有哪些?就要在诗句中逐一梳理这种“愁绪”。从文中 “夕阳吹角最关情”,夕阳引发依恋之情,暮角引发凄凉之感,此情此景共同组成了一种适于促膝倾谈的环境气氛,所以说它“最关情”,它让作者生发思乡愁情;“忙日苦多闲日少”一句说明作者平时忙碌不已,闲暇时光很少,作者因此生发忙忙碌碌、岁月蹉跎却无突出建树的愁情;“客中无伴怕君行”一句直言无隐、真情流露,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盘托出,表达出了作者远离家乡、到他乡做官而生的羁旅愁情,同时也把和朋友的离别愁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5.(1)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2)梁启超称赞陆游:“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答案】(1)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2)陆游生活在特殊的时期,主战派奋勇抗金,而主和派又与主战派政见不和,陆游志存高远,胸怀大志,早年抗金气壮山河的事迹往往激起他的爱国豪情。可惜壮志未酬,鬓发早白,怎能眼看胡尘肆虐而聊以诗鸣?忧愤不已,令人慨叹。

【解析】

(1)此题考核对比阅读的能力,先理解各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归纳出共同点和不同点。由“自许封侯万里,有谁知”可知作者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理想未能实现,从“鬓虽残,心未死”可知作者虽烈士暮年,

但壮心不已。诗句中,“空白许”说明壮志未酬,下句“衰鬓已先斑”说明年已老大,两相对比表达的是一种悲愤心情。再结合陆游的身世,表达感情的同异便很明显了;

(2)首先理解梁启超这首诗的意思,这首诗是赞扬陆游的,抓住其中的“爱国”“意不平”等词句,可以看出主要赞扬陆游的爱国精神。而陆游的记梦诗通过对梦中作战场面,醒后“鬓虽残,心未死”的心理的描绘,表达他壮志未酬的忧愤之情。

二、情景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的《书愤》在今昔对比中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的《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的《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2)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3)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详解】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

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塞”“衰鬓”“斑”“瓜洲”“渡”“名世”“载”“堪”,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陆游字务观,名游,山阴人。盖母氏梦秦少游①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也。绍兴末始赐第。学诗于茶山曾文清公。尝从紫岩张公游,具知西北事。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自商贾、仙释、诗人、剑客,无不徧交游。宦剑南,作为歌诗,皆寄意恢复。.书肆流传,或得之以御孝宗。上乙②其处而韪之,旋除删定官。或疑其交游非类,为论者所斥。上怜其才,..旋即复用。上手批以出,陆游除礼部郎。上之除目,自公而止,其得上眷如此。公早求退,往来若耶、云...门,留宾款洽,以觞咏自娱。官已阶中大夫,遂致其仕,誓不复出。韩侂胄固欲其出,公勉为之出。韩喜陆..附己,至出所爱四夫人擘阮琴起舞,索公为词,有“飞上锦裀红绉”之语。又命公勺青衣泉,旁有唐开成道士题名,韩求陆记,记极精古,且以坐客皆不能尽一瓢,惟游尽勺,且谓挂冠复出,不惟有愧于斯泉,且有愧于开成道士云。先是,慈福赐韩以南园,韩求记于公。公记云:“天下知公之功而不知公之志,知上之倚.公而不知公之自处。公之自处与上之倚公,本自不侔③。”盖寓微词也。又云:“游老,谢事山阴泽中。公以.手书来,曰:‘子为我作《南园记》。’岂取其无谀言,无侈辞,足以导公之志欤!”公已赐丙第,人谓公探孝宗恢复之志,故作为歌诗,以恢复自期。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王师克复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则公之心,方暴白于易箦④之时矣。 .

(选自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陆放翁》,有删节)

【注】①秦少游:宋代词人,名观,字少游。②乙:画“乙”字形状的记号,从前读书时常用到,主要

用来表示停顿或修改。③侔:音móu,相等。④易箦:指弥留之际。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旋除.

删定官 解除 B.其得上眷.

如此 亲属 C.盖寓微.

词也 细微 D.方暴.

白于易箦之时矣 显露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 犹留诗以.

示其家云 B.为.论者所斥 公勉为.

之出 C.上之.除目,自公而止 知上之.

倚公而不知公之自处 D.其.得上眷如此 韩侂胄固欲其.

出 9.下列各句,都能表现陆放翁以“克复中原”为己任的一组是(①尝从紫岩张公游,具知西北事

) )

②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

③上手批以出,陆游除礼部郎

④留宾款洽,以觞咏自娱

⑤慈福赐韩以南园,韩求记于公

⑥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⑤⑥

10.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说,陆游的母亲在生他前梦见了秦少游,所以就用秦少游的名和字分别作为陆游的字和名。

B.孝宗皇帝喜欢陆游的诗作,爱惜他的才华,不顾朝廷中一些官员的反对,仍然任用陆游为官。

C.陆游官至中大夫之后,为了进一步实现自己抗金的愿望,他与韩侂胄联合起来,共同商讨计策。

D.韩侂胄亲自写信请求陆游为南园撰写题记,陆游写下了《南园记》,当中隐含了对韩侂胄的不满。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4分)

(2)官已阶中大夫,遂致其仕,誓不复出。(3分)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3分)

【答案】

7.D(A授官。B关怀,宠爱。C隐藏,不显露。)

8.B(被,介词/因,介词。A均解为“来,用来”,表目的,连词。C均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D均指代陆游,代词。)

9.A(③体现皇帝对陆游的重视。④表现陆游归隐的生活。⑤韩侂胄邀请陆游为南园写记。)

10.C(“与韩侂胄联合起来,共同商讨计策”不当。陆游已归隐,并发誓不再做官;后答应韩侂胄复出为官,对这个选择,他觉得很愧疚。)

11.(1)陆游天性激昂慷慨,喜欢行侠仗义,常常把策马草拟檄文作为自己的使命,而且喜好结交中原的英雄豪杰,以求消灭敌人。

(2)他的官位已经升到了中大夫,就辞官退休了,发誓不再出来做官。

(3)他自身行为端正了,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去实行;他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下了命令也没人会听从。这大概就是说李将军这样的人吧。

【解析】

译文:陆游,字务观,名游,是山阴人。大概是因为他母亲梦见秦少游后生了他,所以用秦少游的名作为陆游的字,而把秦少游的字作为陆游的名。也有人说(这)是因为陆游仰慕秦少游的缘故。绍兴末年,(陆游)才被赐及第。他向茶山曾文清学习诗歌。曾经跟从紫岩张公四处游历,详细地了解了西北边境的战事。陆游天性激昂慷慨,喜欢行侠仗义,常常把策马草拟檄文作为自己的使命,而且喜好结交中原的英雄豪

杰,以求消灭敌人。从商人、道士、和尚到诗人、剑客,没有不广泛结交的。在剑南做官的时候,写作诗词,都寄托着恢复中原的志向。(他的诗词)在书肆广为流传,有人得到了这些诗词并把它们呈送到孝宗皇帝那里。皇上勾画圈点他的诗作并且赞赏他的诗,立即决定授予他删定官的官职。有人疑虑陆游交往过杂,由此他被品评的官员排斥。皇上爱惜他的才华,马上重新任用他。皇帝亲自批准陆游官职,授予陆游礼部郎的职位。孝宗皇帝亲自任命官员,到陆游为止再也没有其他人,陆游得到孝宗皇帝的关爱到了这样的程度。陆游请求提前退隐,在若耶、云门之间往来,接纳宾客亲切融洽,用饮酒做诗来自娱自乐。他的官位已经升到了中大夫,就辞官退休了,发誓不再出来做官。韩侂胄坚持想让他出山,陆游因为他而勉强再次做官。韩侂胄很高兴陆游能归附自己,以至请出他最宠爱的四夫人弹奏着阮琴翩翩起舞,求取陆游的词章,故陆游写下了“飞上锦裀红绉”的诗句。又让陆游舀取青衣泉的泉水,青衣泉旁边有唐代开成道士题跋。韩侂胄请求陆游写一篇记,陆游所写的记极尽精美古雅,而且因为满座的宾客都不能尽一瓢,只有陆游尽了一勺,而且他还说自己辞了官又再出来做官,这不但是愧对青衣泉,而且愧对开成道士。此前,慈福皇后把南园赏赐给韩侂胄,韩侂胄向陆游索求一篇记。陆游在记中写道:“天下的人知道您的功劳却不了解您的志向,知道圣上倚重您却不了解您的自我安排。您自己的安排和与圣上对您的倚重,原本不相等。”这是暗含了隐晦的批评。他又说:“我老了,谢绝事务隐居在山阴的湖中。您亲自写信来,说:‘请你替我写《南园记》。’难道是索要那些没有谄媚的语言,没有过分赞美的文章,足够用来启发您的志向吗!”陆游已经获赐丙第,有人说陆游探求孝宗皇帝恢复中原的大志,所以写下诗歌,把恢复中原作为自己的期盼。到陆游临终时,还留下了诗来给他的家人看,诗中说:“王师克复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那么陆游的理想,在他临死的时候还有显露和表白。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陆游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帖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一个宋代遗老表扬他:“前辈评宋渡南后诗,以陆务观拟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与拜鹃心事实同。”然而,陆游全靠那第二方面去打动后世好几百年的读者,像清初杨大鹤的选本,方文等人的模仿,《红楼梦》香菱的摘句,无数书

房和花园挂的陆游诗联都是例证。就此造成了陆游是个“老清客”的印象。这个偏向到清末才矫正过来,读者痛心国势的衰弱,愤恨帝国主义的压迫,对陆游第一方面的作品作了极热烈的赞扬,如:“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扫胡尘”、“靖国难”的诗歌在北宋初就出现过。靖康之变后,宋人的爱国作品增加了,不过,陈与义、吕本中等人在这方面跟陆游显然不同。他们只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愤或希望,并没有投身在灾难里、把生命和力量都交给国家去支配的壮志和弘愿;只束手无策地叹息或伸手求助地呼吁,并没有说自己也要来动手,要“从戎”,要“上马击贼”,能够“慷慨欲忘身”,愿意“拥马横戈”、“手枭逆贼清旧京”。陆游不但写爱国、忧国的情绪,并且声明救国、卫国的胆量和决心。譬如刘子翚的诗里说“中兴将士才无双”“男儿取封侯,赴敌如饥渴”,语气已经算比较雄壮了,然而讲的是别人,是那些“将士”和“男儿”。陆游的“鸭绿桑干尽汉天,传烽自合过祁连。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无人快着鞭”,尽管他把自己搁后,口吻已经很含蓄温和,然而明明在这一场英雄事业里准备有自己的份儿的。这是《诗经·秦风·无衣》的意境,是杜牧《闻庆州赵纵使君中箭身死长句》的意境,也是岳飞《满江红》的意境;在北宋像苏舜钦和郭祥正的诗里,在南北宋之交像韩驹的诗里,也偶然流露过这种“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气魄和心情,可是从没有人像陆游那样把它发挥得淋漓酣畅。这也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所以说陆游“与拜鹃心事实同”还不算很确切,还没有认识他别开生面的地方。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这也是在旁人的诗集里找不到的。

刘克庄说陆游记闻广博,善于运用古典,组织成为工致的对偶,甚至说“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可陆游时常觉得寻章摘句的作诗方法是不妥的,尽管他自己改不掉那种习气。他说:“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弘大。……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他又针对“杜诗无一字无来处”的议论说:“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如《西昆酬唱集》中诗何尝有一字无出处?且今人作诗亦未尝无出处,但不妨其为恶诗耳!”刘克庄赏识的恰恰是陆游认为诗家的穷途末路。什么是“诗外”的“工夫”呢?陆游说:“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要做好诗,该跟外面的世界接触,该走出书本的字里行间,跳出蠹鱼蛀孔那种陷人坑。诗人决不可以关起门来空想,只有从游历和阅历里,在生活的体验里,跟现实碰面,才会获得新鲜的诗思。像他自己那种独开生面的、具有英雄气概的爱国

诗歌,也是到西北去参与军机以后开始写的。

(选自钱锺书《宋诗选注》,有删改)

12.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选本还是摘句,清末以前的读者偏重陆游咀嚼出日常生活滋味的诗歌,就此造成了陆游是“老清客”的印象。

B.从陆游开始,文人们的诗歌创作中才有了“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气概和心情,有了“扫胡尘”“靖国难”的凌云壮志。

C.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在他的作品集中,每首诗歌无一例外地表明了他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

D.陆游认为《西昆酬唱集》那种无一字无出处的创作方式,是诗歌创作的穷途末路。刘克庄赏识的正是陆游的这一观点。

13.依据本文,下列诗句不能体现陆游“拜鹃心事”的一项是( ) ..

A.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B.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D.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14.下列关于陆游诗歌的创作特色的表述,不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是( )

A.陆游有着广泛的阅读面,善于用典故,却又不推崇多用典故。

B.陆游在诗中寄寓了投身沙场之志,与杜甫的诗歌意境相吻合。

C.陆游在早期诗歌创作中一味追求文辞华丽,以对偶工致著称。

D.陆游认为只有体验过丰富的现实生活,才能创作优秀的诗歌。

【答案】

12.A

13.D

14.B

【分析】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B项,“从陆游开始,文人们的诗歌创作中才有了‘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气概和心情,有了‘扫胡尘’‘靖国难’的凌云壮志”错误。由“在北宋像苏舜钦和郭祥正的诗里,在南北宋之交像韩驹的诗里,也偶然流露过这种‘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气魄和心情,可是从没有人像陆游那样把它发挥得淋漓酣畅” “‘胡尘’、‘靖国难’的诗歌在北宋初就出现过”可知,并不是从“陆游开始”才有的。

C项,“……每首诗歌无一例外地表明了他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错误。由“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

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这也是在旁人的诗集里找不到的”可知,选项“每首诗歌无一例外”属于无中生有,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描写爱情悲剧,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属于例外。

D项,“……刘克庄赏识的正是陆游的这一观点”错误。由“刘克庄赏识的恰恰是陆游认为诗家的穷途末路”可知,刘克庄与陆游恰恰相反。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分析能力。

D项,由宋代遗老表扬陆游的话“前辈评宋渡南后诗,以陆务观拟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与拜鹃心事实同”可知,“拜鹃心事”指“寤寐不忘中原”,力主恢复中原。只有“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是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

故选D。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B项,“陆游在诗中寄寓了投身沙场之志,与杜甫的诗歌意境相吻合”错误。由“这也正是杜甫缺少的境界”可知,境界并不吻合。

故选B。

五、语言表达

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学史上,诗歌与散文是重要的文学样式。它们绝无定格,贵在鲜活。李

白的诗歌想象奇诡瑰丽,意境雄浑壮阔,陆游的诗在平易晓畅中呈现出恢弘踔厉之气。韩愈散文闳中肆外,..戛戛独创。“动辙得咎”“佶屈聱牙”“伏首帖耳,摇尾乞怜”等精炼词语都是韩愈的创造。绝少陈词滥.

调,描写山水栩栩如生,使他成为文学史上至今为人所传诵的语言巨匠。

15.下面语段中词语的书写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源远流长 奇诡瑰丽jué B.闳中肆外 恢弘踔厉chuò ..

C.动辙得咎 戛戛独创jiá .D.伏首帖耳 佶屈聱牙jié .

16.上面语段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呈现 B.陈词滥调 C.栩栩如生 D.传诵

【答案】

15.B

16.D

【解析】

1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对常用字的易错音形考查得比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和字形的识记,也要注意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还可以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A项,奇诡瑰丽guǐ 诡谲guǐ jué。

C项,动辄得咎 南辕北辙

D项,俯首帖耳 佶屈聲牙jí qū áo yá诘屈:同“佶屈”,曲折,引申为不顺畅;聱牙:读起来拗口、别扭。 形容文字晦涩艰深,难懂难读。

故选B。

16.本题考查词语或成语的使用能力。平时应该多积累词语的意思,尤其是易混词语应该熟知应用的语境、功能、色彩等。比如呈现,(动)显出、露出的意思,侧重指现实的事物较清楚、持续时间较长的显露出来;“陈词滥调”的意思是:陈:陈旧,陈腐;滥:浮泛不合实际。指陈腐、空泛的论调。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放到句中都没有问题。

D项,传诵,辗转传播诵读;辗转传播称道。如:传诵一时。 而且传诵多指某人做了好事而流传。重在扩大传播范围。

传颂:传播颂扬。重在颂扬。

传诵和传颂就差一个字,诵一般都是说,就是扩大说的范围:而颂是称赞的意思,多指传播比较名人名事。

根据语境,应该是赞扬韩愈是语言巨匠,所以用“传颂”。故选D。

17.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存在四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改正。(4分)

说起陆游,对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他一生留下大约9000多首诗歌。本小组拟将陆游诗歌作为研究重点,以学习诗歌写作,陶冶性情,放飞心灵。

诚邀热爱诗歌并对陆游有所了解的同学加盟参加。

请于本月15日前,将自荐信投入图书馆大厅里的“陆游研究”信箱。

陆游研究小组

2010年1月5日

【答案】(1)“说起陆游,对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删去“对”(2)“他一生留下大约900多首诗歌”删去“大约”(3)“以学习诗歌写作,陶冶性情,放飞心灵”,在“放飞心灵”后加上“为目的(目标)”(4)“加盟参加”删去“参加”或“加盟”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这类题,注意理清各句之间内在逻辑关系。

18.在陆游890周年诞辰之际,学校文学社准备召开主题为“读陆游诗词,做爱国青年”的纪念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会议拟写一段结束语。

要求:内容扣住主题,语言要有文采,不少于80字。

【答案】同学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在壮志难酬的情况下,陆游仍矢志不渝,临终前大声疾呼:“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今天,中华民族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我们更应该为民族的振兴竭尽力量。这样,才能让古往今来赍志而殁的志士仁人含笑九泉。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明确题干要求,并通过解读要求明确考查方向和内容,严格按照要求去回答。

本题中,首先要注意主题:读陆游诗词,做爱国青年。这个主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两方面应相互照

应,缺一不可。同时注意语言要有文采。由此来进行写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