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
指。
成语出处: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史记·项羽本纪》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各路起义军中有两支最大的力量,这就是刘邦和项羽的
队伍。他们曾经约定,谁先攻下秦朝首都咸阳,谁就在关中一带为王。 结果,刘邦先攻破了咸阳,控制了函谷关。
项羽因此非常生气。他想我有四十万大军还没称王,你十万人马居然称王啦!于是要找刘邦决战。
项羽的一个远房叔叔项伯与刘邦的谋士张良很要好。听到这消息,他连夜告诉张良,劝他赶紧离开。张良不愿背叛刘邦,经张良介绍,刘邦热情地接待了项伯,并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项伯劝刘邦亲自去向项羽解释、道歉,以避免这场大战。
第二天,刘邦带着一百多人亲自去鸿门向项羽陪礼道歉。项羽的谋士范增劝项羽在酒宴上除掉刘邦。宴会上埋伏了一批武士,约定项羽一举杯,就立即动手。
在宴会上,刘邦对项羽态度谦卑,处处陪着小心。那项羽是个直性于,被刘邦哄得渐渐高兴起来,根本不再想杀他了。所以对范增的几次示意,都没有反应。
范增眼看没按计划进行,就把项羽的堂兄弟项庄找出来说:“项王太仁慈了。你快进去借舞剑为名,趁机杀了刘邦。”
项庄回来便到宴会上敬酒,并请求让他舞剑助兴。只见剑光闪闪,项庄越舞越靠近刘邦。项伯担心出事,对项羽说:“一人独舞,兴致不高,让我和他对舞吧!”项伯也拔剑起舞,暗暗地用自己的身体挡着刘邦,使项庄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张良看到这种情况,赶忙出去对刘邦的武将樊哙说:“现在项庄舞剑,他的用意就是要杀沛公啊(原文是‘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樊哙一听,立即拿起武器,闯到宴会上。
在张良、樊哙的保护下,刘邦终于借机离开宴会,安全地回到自己的军营。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的故事。后来张良说的“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演化成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成语。“沛”本是地名,刘邦曾在那里作过官,所以沛公指刘邦。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行动或言语隐约针对某一个人。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成语解释: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前面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的
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面的或根本的问题。
成语出处: 《鶡冠子·天则》: “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成语故事:后人解释此语时,以三国时期邯郸淳写的《笑林》最为有趣。他讲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笑话说,楚地住着个穷书生,想发歪门邪道之财。书生记得读书时读过螳螂捕蝉故事,那螳螂藏在树叶后,一举成功。
于是他去找荫蔽螳螂的树叶。他真的发现一片螳螂藏于后的树叶,连忙摘下来,却不小心滑了手,那片树叶掉在一堆落叶当中了。书生将所有树叶装进箩筐之中,带回家一片片挡住自己眼睛做试验,并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
开始时妻子如实回答看得见,但是这穷书生不厌其烦地拿一箩筐树叶试验,妻子突骗他道:“这片叶子荫蔽住你了,我看不见了。”穷书生如获至宝,认为这就是那片藏螳螂的神叶。他带着那片树叶,跑到集市上挡住眼睛便拿商贩的货品。当然,立即被商人将他抓住交官了。县官一听案情,早笑得前仰后合,觉得书生蠢钝迂腐到幼稚可笑!骂他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狠揍一顿,把他赶回家去。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成语解释: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上万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
分险峻。也形容一个人有万夫莫开之勇,一个人挡上万个人。
成语出处: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 噫吁巇,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
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成语故事:唐代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
阁:四阁县北七里大、小剑山间的一座剑门天下险--剑门关雄关,即剑门关。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建制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东去洛阳,西达长
安的咽喉,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成语解释: 意思是在丰厚赏赐的刺激之下,一定会有勇敢的人接受任务(挑战)。
旧指用大量金钱、财物作鼓励手段,可诱导人为之效力。
成语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赏罚若明,其计必成。” 成语故事: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
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成语解释: 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
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成语出处: 《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后以“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谓只能心领神会,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成语解释: 知道别人、了解别人,你是智慧;你知道自己、了解自己,这是高
明。
成语出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
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成语故事: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通过贞观之治取得的明显
效果,看到了优秀人才在国家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于是决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量招纳优秀人才。有一次,他就这个问题征询侍臣意见,说:\"朕听说国家太平后必有大乱,大乱过后必有太平。值此国家由乱到治,天下太平,百业
振兴之际,需要得到大量的贤才来使用。我思谋了一个招揽人才的办法,打算让他们自己举荐,这样做你们看合适吗?\"侍中魏徵回答说:\"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知人者智);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聪明的人(自知者明)。人贵自知,陛下广开人才自荐之路,四方贤才必然纷至沓来,何愁得不到济世贤才呢?!\"于是太宗决定在全国实施人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成语解释: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
错误。
成语出处: 《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赵充国奉汉宣帝之命去平定西北地区叛乱,见叛军军心
不齐,就采取招抚的办法,使得大部分叛军投诚。可汉宣帝命他出兵,结果出师不利。后来他按皇命收集军粮,造成叛乱,他感慨地说:\"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成语解释: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南朝·宋·裴
松之注:“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成语故事: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
任东吴的都督。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后,不久地也死去。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是那样威武,踉他谈起军事问题来,显得很有知识,使鲁肃觉得很惊异。便笑着对位开玩笑说:“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如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 吕蒙答道: “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后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
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
物以聚类.人以群分
成语解释: 意思是说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
分开、现在多比喻坏人相互勾结在一起。
成语出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出处《战国策·齐策三》《惆易·系辞上》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名叫淳于。他博学多才,能言善
辩,被任命为齐国的大夫。他经常利用寓言故事、民间传说、山野轶闻来劝谏齐王,而不是通过讲大道理来说服他,却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齐宣王想攻打魏国,积极调动军队,征集粮草补充兵源,使得国库空虚,民间穷困,有的百姓已经逃到其它国家去了。淳于对此十分忧虑,他就去求见齐宣王.齐宣王爱听故事,淳于投其所好,说:“臣最近听到一个故事,想讲给大王听、”齐宣王说“好啊,寡人好久没听先生讲故事了、”淳于说;“有一条叫韩子卢的黑狗,是普天下跑得最快的狗。有一只叫东郭逡的兔子,是四海内最狡猾的兔子、有一天,韩子占追逐东部退,绕着山跑了三圈,又翻山顶来回追了五趟,兔子在前面跑得精疲力尽,狗在后面追得力尽精疲,双双累死在山腰,一个农夫看见了,没花一点力气,就独自得到了这个便宜、”齐宣王听出淳于语中有话,就笑着说;“先生想教我什么呢?”淳于说;“现在齐、魏两国相持不下,双方的军队都很疲惫,两国的百姓深受其害,恐怕秦、楚等强国正在后面等着,像老农一样准备检便宜呢。”齐宣公听了,认为很有道理,就下令停止进攻魏国。 齐宣王喜欢招贤纳士,于是让淳于举荐人才。淳于一天之内接连向齐鲁王推荐了7位贤能之士。 齐室王很惊讶,就问淳于说:“寡人听说,人才是很难得的,如果一千年之内能找到一位贤人,那贤人就好像多得像肩并肩站着一样;如果一百年能出现一个圣人,那圣人就像脚跟挨着脚跟来到一样、现在,你一天之内就推荐了7个贤士,那贤士是不是太多了?” 淳于回答说“不能这样说。要知道,同类的鸟儿总聚在一起飞翔,同类的野兽总是聚在一起行动。人们要寻找柴胡、桔梗这类药材,如果到水泽洼地去找,恐怕永远也找不到;要是到梁文山的背面去找,那就可以成车地找到、这是因为天下同类的事物,总是要相聚在一起
的。我淳于大既也算个贤士,所以让我举荐贤士,就如同在黄河里取水,在燧石中取火一样容易、我还要给您再推荐一些贤士,何止这七个!”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成语解释: 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
敌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成语出处: 《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莫能
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大思想家韩非子曾讲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见人推销他
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没有穿不透的东西;一会又向人推销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没有什么东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成语解释: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成语故事:孔子闻之,谓子贡曰:\"《志》有之,志古之书也言以足志,言以足
成其志文以足言,加以文章以足成其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有言而无文章虽行而不远也……\" 译文 孔子听说这事,对于贡说:\"《志》上有这样的话:'言语用来表达意愿,文采用来完备语言。'不说话,谁知道他的意愿?说话没有文采,就不能传布到远方……\"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成语解释: 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
得。”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成语解释: 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
千虑;必有一得。’”
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派韩信带领一部分人马向东进攻赵国。赵
王听说后,与成安军陈余把军队聚在井陉山口,准备迎敌。赵王的参谋李左车献计道:\"井陉这地方,不能容两车并行,也容不下列队的骑兵。汉军的后勤部队一定跟在后面。如果让我带兵抄小路截断他们的辎重,不出十天,他们必然败走。\"这本是很好的计策,但是赵王和陈余没有采纳。韩信探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大喜,同时暗暗佩服李左车的才华。于是他悬赏千金,要求活捉李左车。不久,韩信大败赵军。赵王被俘,陈余阵亡,李左车被汉军生擒。他被押至韩信帐内,韩信连忙为他松绑,十分客气地向他请教:\"我打算向北攻打燕国,向东讨伐齐国,用什么办法才能成功呢?\"李左车起先不愿意多谈,说:\"我只是一个吃了败仗的俘虏,哪有资格论及这样的事情。\"韩信急忙说:\"赵军失败,是因为赵王没有听取你的计谋。如果他按照你的话做,恐怕我就要成为你们的俘虏了。今天我是诚心诚意地想听听你的高见,请你不要推辞了。\"李左车这才直言道:\"你从关中出兵,渡过黄河向东,先灭魏,再灭赵,名闻海内。威震天下----这是你目前的优势。然而你现在的兵士已相当疲乏,如果急于攻燕,万一不能很快取胜,时间拖久了,齐国必定做好了充分准备,那时,你的弱点就不免要暴露出来。善于用兵的将军,总是发挥自己的优势而利用对方的弱点,你不如先在这里休整军队,一面大造攻燕的声势,一面派一个极有口才的人,带着你的信去见燕王,故意显示汉军的强大,逼燕王投降,这样,齐王也就容易对付了。\"韩信一听,连声称妙,李左车谦虚的说:\"我听人说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的建议未必全部可取,供您参考吧。\"韩信按李左车的建议行事,果然获得成功。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成语解释: 原指众口所责,虽坚如铁石之物,亦告熔化;毁谤不止,令人难以
生存,而遭毁灭。后喻舆论作用极大,众口一词,积非成是;流言可畏,能颠倒是非,置人于死地。
成语出处: 语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
轴,‘众口铄金,积毁消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辟魏。”
《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昔者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於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张仪言于魏王曰:“臣闻羽毛量多,其重可使舟沉。物轻量大,亦可使轴断。众口一词,虽金石亦可熔化;多人毁谤,纵骨肉亦遭毁灭。故望大王慎定策略,且允吾归,助魏与秦善。”
成语故事:王员外耳根又软,被众人谗言一说,信以为真,把张廷秀赶出门去
了。这赵昂又采取第三步计谋:竟买通船家,乘张廷秀搭船之机,把他捆绑了丢入江中喂鱼,张廷秀幸得人救起,发奋读书,竟得三榜及第,做了大官。后来向父亲辩冤;抓住了谋害他的船夫,追出了罪魁赵昂,使王员外明白了真相,夫妻获得团圆。“众口铄金”(铄:销毁也,熔解也),意思是舆论的力量很强大,即使是其坚如金,也能将它消熔的。“众口铄金”这句成语,有正反两面的意义,就正面来说,是一个人做人做事,不顾道理,不顾多数人的利益,受到四面八方的攻击,批评得体无完肤。反面来说,是大家造谣或说坏话,众口一词,使人有口难辩,有冤难诉,名誉信用,都因而动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成语解释: 意为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都不会有
危险。
成语出处: 这句话出自《孙子·谋攻》,《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
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著作总结了春秋以前战争胜负的许多经验,具有朴素辩证法观点,是兵家必读之书,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
成语故事: 创建了著名的松下电器公司的松下幸之助先生,在做生意的过程
中,总结出了一条重要的人生经验: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人们交往之间,总有许多分歧。松下幸之助总希望缩短与对方沟通的时间,提高会谈的效率,但却一直因为双方存在不同意见、说不到一块儿而浪费掉大量时间。他知道,对方也是善良的生意人,彼此并不想坑害对方。在23岁那年,有人给他讲了一则故事——犯人的权利。他终于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学。凭借这条哲学,他与合作伙伴的谈判突飞猛进,人人都愿意与他合作,也愿意做他的朋友。
松下电器公司能在一个小学没读完的农村少年手上,迅速成长为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就与这条人生哲学有很大关系。 这条哲学很简单: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成语解释: 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从我的就可以存在
和发展,违抗我的就叫你灭亡。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
成语出处: 《庄子·盗跖》:“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死。”
成语故事:《庄子·盗跖》:孔子复通曰:\"丘得幸于季,愿望履幕下。\"谒者复
通。盗跖曰:使来前!\"孔子趋而进,避席反走,再拜盗跖。盗跖大怒,两展其足,案剑瞋目,声如乳虎,曰:\"丘来前!若所言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死。\"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成语解释: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
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成语出处: 《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魏书·任城王传》:“天网恢
恢,疏而不漏。”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大哲学家老子认为人世上的一切都符合一种宇宙自然
规律,这种规律控制着整个宇宙的演化,任何违背这种规律的人和事物都会遭受相应的惩罚,这正是《道德经》中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成语解释: 蹊:小路。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
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言,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景仰。
成语出处: 《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曰:《传》曰①\"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②,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③\"。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成语故事: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
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
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握牺牲。这是一位多么让人崇敬的大将军啊!
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许多与大将军平时并不熟悉的百姓也纷纷悼念他。在人们心目中,李广将军就是他们崇拜的大英雄。
汉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成语解释: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
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成语出处: 《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
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周朝时期,民间有一个祭祀百神的\"蜡\"节日,孔子带弟子子贡去看热闹。子贡担心百姓只顾玩乐而会有危险。孔子给子贡解释道:\"百姓成年累月在田间劳作,让他们放松一下,有张有弛,这是周文王与武王定下的规矩,这样便于更好地生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成语解释: 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
前途的新事物
成语出处: 《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张鸿《续孽海花》
第57回:“你不轻视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晓得怎么结局呢!”
成语故事:明朝时期,宰相张居正起用名将戚继光练兵对付倭寇的侵略,起用
潘季驯治理黄河水灾。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叛乱,他认为是贪官与无赖所为,起义军的力量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下令惩治贪官悍将,迅速平息了叛乱。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成语解释: 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
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成语出处: 《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邓析子·转辞》:
“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成语故事:五代时期,石敬瑭起兵反唐被契丹王野律德光册立为晋国儿皇帝。
石敬瑭死后由儿子石重光继位即出帝。944年,契丹进犯晋国,出帝率军抵抗失败,皇太后李氏写降书请求皇帝阿翁放他们一条生路,表示自己说过的话驷马难追。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成语解释: 欲:要;患:忧愁,担心;辞:言辞,指借口。要想加罪于人,不
愁找不到罪名。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成语出处: 《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献公在位时,最宠信一个叫骊姬的妃子。当时,晋献
公已经立了申生为太子,准备让他继位。可骊姬想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当国君,于是她千方百计地陷害申生,最终申生自杀身亡,他的两个哥哥重耳和夷吾逃亡国外。
后来,晋献公病重,他把最信任的大夫荀息叫到床前,嘱咐他好好辅佐奚齐当国君。荀息答应了。可是他的使命太艰难了。晋献公一死,晋国陷入一片
混乱之中。有一个名叫里克的大夫,他原来是太子申生的副将,他觉得申生死得太冤枉,一心想为申生报仇。奚齐登上君位不久,他就找到机会把奚齐给杀了。荀息只好又立了奚齐的弟弟卓子当国君,可是很快,里克又把卓子杀了。这时候,流亡秦国的夷吾回国当上了国君,这就是晋惠公。晋惠公刚当上国君,就想杀掉里克。他对里克说:“你杀掉了两个国君和一个大夫,我如果不杀你,别人就不会服我。你受死吧。”没想到里克不但不害怕,还冷笑着说:“如果我不杀他们,能轮到你来当这个国君吗?你既然已经打定主意把罪名加到我头上,还怕找不到理由吗?”(原文是:“欲加之罪,其无辞乎?”)于是他自己扑到剑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成语解释: 意指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亦喻众口同
声可混淆视听。
成语出处: 《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辟魏。”
《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昔者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於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张仪言于魏王曰:“臣闻羽毛量多,其重可使舟沉。物轻量大,亦可使轴断。众口一词,虽金石亦可熔化;多人毁谤,纵骨肉亦遭毁灭。故望大王慎定策略,且允吾归,助魏与秦善。”
魏·文昭甄皇后《塘上行》:“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宋·黄庭坚《劝交代张和父酒》:“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砾金君自宽。”
成语故事:据《国语.周语下》载,春秋末年,周景王打算要铸造一口极大的
钟。单穆公和乐师州鸠知道了这件事,便劝阻景王打消念头。他们认为:那么大的钟虽然少见,但是声音不一定和谐好听,若因此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痛苦,更是没有必要。然而景王并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仍然执意铸钟。来年,大钟铸成了,平日惯于献媚的乐工们,纷纷向景王赞美大钟的声音非常和谐、好听。景王十分高兴,就找来当初反对铸钟的乐师州鸠,对他夸耀的说:“看吧!钟声果然很好听,你的顾虑是多余的。”州鸠对于景王的无知和自夸十分不以为然,就回答说:“大王铸造大钟,如果人民都十分赞成,那才叫和谐。如今劳民伤财,人民都对大王十分怨恨,这种情形怎么能叫做和谐呢?而且人民所赞同的,很少有不成功的;人民所厌恶的,很少有不失败的。这就是俗话所说:『众心成城,众口铄金』的道理啊!”但是景王不接纳州鸠的劝谏,反而认为他已经年老了,什么都不知道。来年,周景王驾崩,之后再也没有人说大钟的声音好听。后来“众口铄金”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众口同声,往往积非成是。而在汉朝应劭所著的《风俗通义》逸文中,另有一个关于“众口铄金”的故事,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商人拿了一块纯金求售,可是所有的客人都说这块金子不纯,商人为了证明金子是纯的,就把金子放到火里锻烧,因为“真金不怕火炼”,来证明他所卖的金子的确是纯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