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风景名胜赏析
主讲: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 张建平副教授
引言 让我们去欣赏和感受中华风景名胜之美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和文化现象,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旅游是现代社会引人注目和追求的潮流与时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与社会行为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地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旅游者的行列中,去踏上旅游文化审美的历程,去尽情欣赏和感受中华风景名胜之美。
中华民族向有崇尚自然、钟情山水和追求文化、体验人文精神关怀的优良传统。我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辉煌;民族众多,民俗风情浓郁;到处都有名山大川的神韵,文物古迹的诱惑,历史与神话传说的迷离,民俗风情的展现。这一切的一切,常常让我们为之怦然心动,为之热切向往,为之梦魂牵绕。
中华风景名胜对于我们不仅具有“娱目欢心”、“山水比德”、“感物造文”、“润色鸿业”的文化功能,而且山清水秀之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美,居者精神愉悦,且健康长寿!
让我们将日常承担的繁重的社会角色暂时卸下,轻松地置身于天穹之下、大地之上,徜徉于青山秀水和人文胜迹之间,带着新奇、冲动、激情与渴望,以轻松自在的心情,自由行走、观看、攀登、体验、遐想、抒发、渲泄及交流,去尽情感受那大自然的美好,去用心阅读那令人回肠荡气的人文历史画卷,从而使我们的精神得以净化,境界得以提高,心灵得以慰藉,这是何等奇妙而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
人们旅游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从本质上说,旅游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又涉及审
美的一切形态,旅游是一种奇异美妙的且令人无限神往的审美历程。
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有高山险壑,有奇峰异洞;有汹涌澎湃的江河,有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有烟波浩淼的湖泊,有波澜壮阔的蔚蓝色的大海的呼唤;有一马平川的大草原,有浩瀚无垠的茫茫大沙漠、戈壁滩与奇异诡秘的雅丹地貌;有苍茫青翠无边的原始森林,有无数的奇花异卉与珍稀植物,有古朴苍劲的古树名木;有稀世罕见的飞禽走兽;有变幻万千的云、雾、雨、冰、雪、雾凇、日出、日落、霞光、佛光、蜃景等奇妙的气象气候景观与冰雪雕塑人工美景及冰雪运动;更有那海天相连、蔚蓝与金黄相染的绵延一万多公里的海岸线,……,这一切的自然美景任凭我们去游览观赏、休闲娱乐及考察探险。
我国有世界上最为辉煌的上下纵横五千年的文明史,
历代先人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又一笔珍贵、丰厚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祖国的大家庭里,有着五十六个民族长期共同繁衍生息,而五十六个民族中的每一个民族又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文化和诱人的民俗风情,每个民族都有一部可歌可泣的发展史,他们共同塑造着同一个文明——华夏文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难以数计的文物古迹以及展示给世界人民的绚丽多彩的社会风情画卷,还有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就,……,这一切的人文美景任凭我们去欣赏、学习、研究和体验。
中华风景名胜之美丽与辉煌灿烂,景象万千,大有可观! 美,是风景名胜的强大吸引力之所在,而风景名胜之美,则源于自然山水之美,源于历史与人文之美,源于民俗风情之美。
自然之美,它是以一种宇宙的大力、万物的造化和大自然的关爱,通过名山大川、浩瀚林海、奇花异卉、珍禽异兽及变幻莫测的气象气候景观等美焕绝伦的自然形态,向我们展现大自然的真实面貌和揭示大千世界变迁和演进的自然规律。自然之美,以其美学与科学的有机融合,唤起我们了解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学习大自然,并且给人的心灵以启迪、抚慰或震撼!
而人文之美,则是那些存在于先祖聚居的文明发源地以及那些附丽于名山大川间的人文胜迹与当代社会民俗风情和时尚所蕴涵和折射出来的人类先祖先辈的物质与精神创造灵光,通过历史古迹、宗教文化、园林、城镇、社会风情、文学艺术景观等辉煌灿烂的人文形态,向我们体现人类审美观念和标准、历史发展轨迹与规律、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其中蕴涵的人们智慧和创造的力量。人文之美,则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凝聚,我们从那些看似平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言一行中,能去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做人处世的根本态度,去了解、追忆、体察和憧憬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辉煌。
中华风景名胜集中国大地自然美和人文美之精华,能给人以美感、熏陶、认知、遐想、舒畅等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是我们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种交流方式。让我们选择旅游,以阅读大地和解析人类社会的名义,去尽情领略、欣赏和感受中华风景名胜之美。
中华风景名胜的主要载体——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
区、国家“健康”型海水浴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国旅游王牌三十五处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成为我国亿万民众旅游观光审美、学习求知、度假休闲娱乐及健身疗养的理想向往与选择之地。并且,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各国友人的关注和青睐,成为海外旅游者的光顾热点,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中华风景名胜赏析》课程内容体系 引 言 让我们去欣赏和感受中华风景名胜之美
第一章 中华风景名胜概论 1.1 风景名胜的概念 1.2 风景名胜的范畴 1.3 风景名胜的结构 第二章 自然景观 2.1 自然景观的含义 2.2 自然景观的特征 2.3 自然景观的旅游价值 2.4 自然景观的类型及其分布 第三章 人文景观 3.1 人文景观的含义 3.2 人文景观的特征 3.3 人文景观的旅游价值 3.4 人文景观的类型及其分布
第四章 中国的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风景区 4.1 中国的世界级旅游风景区 4.1.1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4.1.2 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 4.1.3 中国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4.2 中国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区 4.2.1 国家5A、4A级旅游景区 4.2.2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4.2.3 国家旅游度假区 4.2.4 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4.2.5 国家地质公园 4.2.6 国家矿山公园 4.2.7 国家森林公园 4.2.8 国家水利风景区 4.2.9 国家“健康”型海水浴场 4.2.10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2.11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4.2.12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村) 4.2.1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2.14 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 4.2.15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4.2.16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4.2.17 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 4.2.18 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4.2.19 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4.2.20 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4.2.21 中国旅游王牌三十五处
第五章 风景名胜欣赏艺术的方法与要求 第六章 中华风景名胜欣赏 6.1 自然山水景观与欣赏 6.2 中国古代建筑与欣赏 6.3 中国古典园林与欣赏 6.4 宗教文化景观与欣赏 6.5 中国民俗风情与欣赏
中华风景名胜专题学习欣赏 1.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2.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3.极品山水 休闲嵩县 4.黄山 风景名胜区
5.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及罗布林卡 6.开封清明上河园 7.雁荡山风景名胜区
8.云台山风景名胜区,龙潭大峡谷 9.无锡太湖鼋头渚风景名胜区
10.黄果树大瀑布风景名胜区 11.灵秀峨眉,感觉峨眉 12.平遥古城
13.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清东陵和清西陵) 14.颐和园 15.龙门石窟
16.绿色栾川 健康乐园 参考文献
1.《导游基础知识》.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2.《中国旅游景观概论》.储九志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年 3.《旅游美学》(修订版).乔修业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
4.《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制作.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发行
5.《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上、下).王新建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6.《中国的世界遗产》.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版.(大型画册) 7.《中国世界遗产图典》.旅游天地杂志社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8.《中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文化部中华文化信息网,浙江摄影出版社编.浙江摄影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9.《中国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旅游》.柳正恒,林可编著.湖南地图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共五辑)
10.《中华遗产》.中华书局主办,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协办.邮发代号:80—253
11.《中国世界遗产年鉴2004》.国家文物局、建设部、中国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编.中华书局,2004年7月
12.《厚重河南》.大河报社编辑室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共十辑)
13.《经典洛阳》.齐永长等主编.中国文化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共四卷)
14.《洛阳春秋》.中央电视台《千秋史话》栏目制作.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2004年
15.《旅游》.(月刊).北京市旅游局主管,旅游杂志社编辑出版.邮发代号:2—159
16.《风景名胜》.(月刊).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协办.邮发代号:32—74
17.《中国国家地理》.(月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邮发代号:2—806
18.中国世界遗产网(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http://www..com/doc/9615962374.html,/ 19.中国旅游网(国家旅游区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http://www..com/doc/9615962374.html,/
20.国家建设部网站(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 http://www..com/doc/9615962374.html,/city/other/ 21.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
http://www..com/doc/9615962374.html,/Chineseindex.html 22.中国国家森林公园
http://www..com/doc/9615962374.html,/ 23.国家水利风景区
http://www..com/doc/9615962374.html,/slfjq/ 24.国家环境保护
总局网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http://www..com/doc/9615962374.html,/
25.国家文物局网站(世界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www..com/doc/9615962374.html,/
http://www..com/doc/9615962374.html,TV—国家地理频道 http://www..com/doc/9615962374.html,/geography/ 27.中国风景名胜网
http://www..com/doc/9615962374.html,/ 28.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
http://www..com/doc/9615962374.html,/ 29.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 http://www..com/doc/9615962374.html,/ 30.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
http://www..com/doc/9615962374.html,/
本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的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大作业成绩综合评定。 1.平时不定期进行三次课堂考勤,凡是在三次考勤中有两次及以上没有到课者,则课程成绩被评定为不合格。
2.要求完成一篇3000字以上的课程大作业,具体于第十三周上课时间公布大作业选题及注意事项,由本人在课程结束时上交大作业。
第一章 中华风景名胜概论
中华风景名胜既富有诗情画意,又颇具历史与文化魅力,景象万千,美不胜收。
本章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带领同志们走进中华风景名胜的绚丽多姿的大千世界,通过对中华风景名胜的概念、范畴和结构的认识,进而把握中华风景名胜的整体构成,以增强对风景名胜的理性认知,并培养对风景名胜的基本认知能力,以利于提高对中华风景名胜的欣赏水平及审美能力。
一、风景名胜的概念
风景名胜是指现代社会中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满足其旅游观赏审美、休闲娱乐、健身疗养、学习求知及科学考察探险等旅游需要的各种因素总和。它包括各种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与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现代人工创造物以及蕴涵其间的精神文化内涵。
风景名胜,又称作“旅游吸引(因素)”,因为它具备特殊的旅游美学观赏价值,休闲娱乐、度假疗养和体育健身价值,历史文化和科学求知价值等,所以成为旅游者开展旅游审美活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指向的对象。
风景名胜既可以是有形的物质实体,如自然山水、古代建筑、古典园林、历史文物、城镇风貌、娱乐设施、会议中心、购物场所和风味食品等,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文化因素,如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社会风尚与文明程度等,它更应是物质和精神的完美组合。
它既可以主体是单一性的专门类景观,而更是多样化的复合型景观,其复合程度之大,组合程度之高,几乎可以囊括整个自然界和人类历史文化及现代社会活动现象。
二、风景名胜的范畴
风景名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为更好满足旅游者的新的需求,必须不
断地开发和创造新的旅游项目,这就使得旅游景观的范畴日趋广泛,内容日益丰富。由于风景名胜的范畴逐步扩展,可以说,旅游风
景名胜的范畴已几乎到了无所不包的程度,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很难找出哪一类事物和现象绝对不可能被用作旅游景观了。
风景名胜的大千世界色彩缤纷,景象万千,具体表现如下: 1.自然山水
自然山水景观是由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气象气候与天象、生物景观等综合构成。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的出现,有赖于人类将自然由实用的对象转化为文化审美的对象。在我国以自然山水为旅游审美对象,始于先秦,成于魏晋南北朝,盛于唐代。自然山水由于具有外在的形式与变化韵律美和人们赋予它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与寓意象征美,倍受人们青睐。
在当代社会,人们欣赏山水风景之风日盛,追求返璞归真,回归人类原始精神家园,实现天人合一。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重点风胜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旅游度假区是自然山水风景之最佳所在,是开展自然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疗养的最佳场所。
2.历史古迹、古典园林和宗教文化
历史古迹景观是由人类历史文化遗址、古代建筑、古代陵墓和历史文物等景观构成。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是由北方皇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和岭南园林等景观构成。宗教文化景观则是由宗教建筑、宗教活动和宗教艺术等景观所构成。
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旅游审美和认识价值,可以让我们了解和探寻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及规律,去了解、追忆、感悟中华民族的前进奋斗历程,去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灵光和劳动创造力量,去留下一份珍贵的记忆,通过文化的时空跨越,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更好地继往开来。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及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历史古迹、宗教文化、园林景观之最佳所在。
3.民俗风情、社会时尚及文明程度
民俗风情主要是通过饮食习俗、传统服饰、特色民居、婚俗、节
庆活动、游艺竞技、歌舞、民间工艺品及特产等多方面展现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风情。我国各民族因生活环境、发展历史、社会经济、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不同,形成了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奇风异俗,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传承,培育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传统美德,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民间习俗。丰富多彩、富
有特色的中国百姓生活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构成了极富人文价值的旅游资源,得到世界各国、各民族旅游者的关注与青睐。
中国的百姓生活独具东方特色,无论是民居、饮食、服饰,还是娱乐、节庆和风俗,都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都体现了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为自由、独立与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史。中国国家旅游局将2004年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百姓生活游”。充满魅力的中国百姓生活游将使游客更加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更加了解昂首走向新时代的华夏中国!
社会时尚及文明程度是当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新成就展现,通过现代都市风光、特色小城镇、伟大工程景观、经贸与文化活动等体现当代社会文明,反映时代发展的脉搏,是一道新颖而亮丽的风景线。
4.人造景观(主题公园)
人造景观是为适应一定的旅游市场需求,满足旅游者的多方面需要,专门创造出的具有较高美学、历史、艺术价值且具有普遍的旅游吸引力的特殊新景观,它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地域的限制,成为人们旅游观赏、娱乐或学习求知的对象。
人造景观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仿照或缩微地复原和再现历史上的人文景观,即对某些历史遗迹的复原和历史事件、神话传说的再现等,能使游人受到历史文化的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观念。
二是将异地、异域、异国的风光(如建筑实体、游乐场所等)仿照或缩微地集中再现于一地,能够使游人欣赏祖国各地和世界各国风
光,大饱眼福,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弥补游人无财力或时间遍游全国或周游全世界的缺陷。
5.生产和商业场所景观
生产场所:可以开展以高科技工业园区、知名品牌企业、工艺品厂、制币厂及生产设施等为观光对象的“工业旅游”和以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及瓜、果、蔬菜生产基地等为观光对象的“生态农业旅游”。
工业旅游是以现代化工业企业的厂区环境、生产线、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产品等生产场景和高科技设计开发及企业文化等为观赏内容,可以使旅游者在对工业产品及生产过程的了解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充分感受工业文明,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
农业旅游是以了解高科技生态农业栽培技术,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业生活等为观赏内容,充分感受农业文明,回归大自然。
商业场所:可以开展以特色店铺、百年老店、著名商业街、古文化商业一条街等为观光对象的“商贸购物旅游”,能使旅游者充分感受现代商业文明,提高生活质量。
6.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现象和设施及娱 乐设施和会议与展览中心景观
(1)教育旅游——主要表现为“大学求知修学游”,大学游以现代高等教育现象及设施为观赏内容,以“游校园,爱科学,听讲座,谈理想”为旅游宗旨。
大学旅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参观校容校貌,感受大学的学府文化氛围;②听讲座、开座谈会、动手参与;③互相交流,把大学的科研成果引进市场,并向社会各界推介人才等,即类似于商务考察的大学旅游。
大学旅游可以让游客充分地感受到大学校园文化与风貌,领略知识与现代高等教育的魅力。燕园风韵(北大)、水木清华(清华)、珞珈山水(武大),不仅是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心目中最美的梦想,同时也是广大游客眼中的一道绮丽的风景线。
(2)科技旅游——是一种集知识性、科学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方式,以参观科技场馆、科技设施、动手参与和与科技专家交
流等为内容,科技景观对提高公民的科技意识、科学素养和感受现代科技文明大有益处。我国已建有一大批科普教育基地,一些著名的科技场馆和科技设施对游客开放。
(3)文化旅游——以参观博物馆、艺术场馆(国家大剧院、美术馆)、广播电影电视设施(电视台、广播电视发射塔、电影厂、影视剧制作基地)、图书馆、古文化一条街等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现象及欣赏文艺演出(戏曲、歌舞、杂技、魔术)等为内容,能够让旅游者充分感受现代先进文化的力量和多姿多彩的魅力,增加旅游乐趣 ,提高旅游品位,尽情享受现代文明。
(4)体育旅游——是一种新兴的富有生命力的新潮旅游方式,主要以参观著名体育场馆、体育训练基地,观看大型体育赛事,参与各种体育健身运动为内容。健康是时尚,旅游是时尚,体育健身与旅游相结合则更是时尚,体育旅游符合当代人的生理需要和精神追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5)卫生保健旅游——游客可以在旅游度假疗养地和康乐场馆享受健康生活,追求现代生活时尚。
(6)娱乐设施——包括大型娱乐场所,如北京石景山游乐场、苏州乐园、桂林乐满地休闲大世界、深圳欢乐谷等;以及风景名胜区内的游乐设施,如河南省石人山风景名胜区的“天下第一滑”等,这些都能让游客感受到那一份特有的新鲜、刺激和疯狂。
(7)会议与展览中心——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展览馆、广交会会址、海南亚洲博鳌论坛会址等。
7.各种遗址、遗迹景观
包括地震、火山、战争遗迹等。 8.各种特殊劳务及名人景观
包括欣赏民俗风情表演者、艺术家、工艺师的绝活表演和与文化名人、长寿者交流。
9.各种特殊地域空间 景观
指沙漠探险、海底探险、严寒极地探险、遨游太空等。
三、风景名胜的结构
风景名胜的结构就是风景名胜的各种构成要素的组合及其比例关系。
风景名胜的构成要素的组合是指孤立的景观要素很难形成颇具吸引力的景观,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总是由复杂多样、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各种要素共同形成景观整体。
旅游景观正是由于其构成要素组合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才形成了各具特色且独具魅力的旅游景观体。并且,一个旅游景区的景观要素种类越多,比例越协调,联系越紧密,则旅游景观的价值与品位越高,则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就自然景观的整体构成来看,在构成自然景观的诸要素中,山地和水域最具有多种吸引力,尤其是在我国历来把“山水”作为自然风景名胜的代名词,也说明山和水在自然景观组合要素中最为重要。可以这样说,山是风景的筋骨,水是风景的血脉,山和水决定了自然景观的底蕴,两者的巧妙组合,形成了各种富有魅力、各具特色的自然山水画卷。
植物及动物作为山水风景的肌肤,对自然山水有装扮美化的作用,使山水充满生机与灵气。
气候轮回及其气象变化,也使山水风景充满动感和变幻,或明媚清晰,或迷离朦胧,或近,或远。
另外,一些特殊的地貌环境和自然现象,如奇石异洞、阳光海滩、佛光、日出日落、海市蜃楼等,也构成自然景观的独特风景线,为自然景观增光添彩。
总之,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一般都具有景观要素组合的整体美、空间布局的协调美、不同季节轮回的变化美及五彩缤纷的色彩美等综合性美学特征及表现形式。
风景名胜构成要素的组合性还表现在人文景观对自然景观的依附性,两者浑然天成,互为一体,交相辉映,且相得益彰。如宗教寺庙、道观的选址,多为风景秀美壮丽的名山,则“宗教因山秀而前趋,山岳因宗教而扬名”。“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五台山”等中国四
大佛教名山和“崂山、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等道教名山及“五岳”诸山,既为宗教与文化名山,同时也是山水风景名山。
其它宗教遗址也大多得益于与自然景观的浑然天成,比如龙门石窟,东西两山翠峰对峙,伊水碧波穿流,为龙门石窟增光添彩;还有名扬天下的少林寺,也依托其“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原始古朴自然风貌。
再如古代陵寝的选址,也多看中有山有水有林的“风水宝地”。 并且,人文景观中的人为构景(如园林),也非常讲究与自然景观要素相互协调,同时还加强自然景观的美感,使两者相得益彰。
风
景名胜构成要素的组合形式呈多样化表现,主要的组合形式有: 1.山水组合:山水组合是自然景观中最典型的组合,即所谓“山为水之筋骨,水为山之血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山是骨架水是魂”之说,依山水的结合而评论风景的秀美与雄奇,则是风景学家度量旅游风景区美感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
“山因水活,水随山转”,或是江水映山影,形成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或是一湖秋水,三面环山,形成秀丽的湖光山色;或是山与瀑、潭、溪、泉相结合,水以其声、色、姿,使山有了韵律和节奏;或是山与冰雪的组合,形成一个洁白的神奇美丽世界。
2.山与植被的组合:山是植被之载体,植被为山之肌肤,它们的组合构成了景观的秀丽、青翠与幽静。“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则是山与植被组合的美好结果。皆因其山的植被垂直带谱长,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植物竞相生长,茂密葱郁;只要山形拥叠,视野稍滞,葱郁的植被便会使人产生幽深的感觉。我国的自然景观中,有许多山岳与植被组合的美丽景观。
3.山与人文景观的组合:有许多风景主体是由建筑工程与山形、山势相结合而形成的;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山一般均是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人文景观为内容而构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实有僧也则名,有史也则名,佛教、道教的宗教建筑往往筑之深山,名人逸士往往也隐居山清水秀的“云深不知处”。帝王陵墓一般也选择风景
秀丽的山地,墓地建筑雄伟,山峰映衬,因而形成了威严雄伟的皇家气派。
另外,还有水与气象的组合、水与植被的组合、建筑与植被的组合等。
思考题
1.试析风景名胜的概念与内容范畴。 2.如何认识风景名胜构成要素的组合性?
第二章 自然景观
根据风景名胜构成要素的本质属性不同,可以将风景名胜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类,它们各自有着生成的原因、存在的形态及本质特征,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景观。
一、自然景观的含义
自然景观是由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所组成,它是指能使人产生美感,并适合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自然环境要素或物象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各种地质地貌、水体、生物、气象气候及天象等因素及其组合,常被称为旅游活动的第一环境。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河湖海无比壮丽,飞瀑涌泉数不胜数,气候复杂多样,天气景观千变万化,既由地带性的森林、草原和动物,又有珍稀树木、花草和珍禽异兽……造就了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色和遍布全国的风景游览地。
二、自然景观的特征 自然景观
是天然赋存的(宇宙的大力、万物的造化、大自然的关爱),它是由自然界的诸多因子,在不同的自然历史形成条件及演变阶段,作用于不同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而且它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自然景观具有以下本质特征: 1.自然地带性
构成自然景观的各种景观要素受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影
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和复杂、多样性的特点,反映在自然景观的各个方面,使其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自然地带性特征。
自然景观的空间分布从以下三个方面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影响:
一是受南北方向纬度地带性的影响,不同纬度地区受到太阳辐射能量不一,以及水份、动植物的数量、类型、分布、动态的不一,引起自然景观的许多现象沿南北纬度方向延展,呈现出南北方向上的多个自然景观带的更替差异。地球景观由赤道向两极分化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等气温景观带和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暖温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带等植被景观带。
二是受东西方向经度地带性的影响,海洋和大陆的不同存在,使得海洋景观和陆地景观存在着很大的地带性差异,由海陆环流所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部分和自然地理综合体,从沿海向内陆按经度方向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我国的自然景观受经度海陆位置影响,自东南向西北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等气候景观带。
三是受垂直方向地带性影响,尤其是海拔高度较高的山地景观,气候、植被、水体等景观现象随山势高度而发生带状的更替。即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正是自然景观在垂直方向奇异变化的真实写照。
由于垂直性气候变化影响,使得炎热地区高山夏季形成凉爽宜人气候,且使其成为盛夏避暑胜地。山地景观受垂直气候变化影响,景观种类繁多,且变化奇异。
2.生态实体性
自然景观是天然赋存的,是大自然的造化与杰作,它们都是可以直接承受旅游活动的实实在在的且具有不同形态的自然地理要素的物质实体。人们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自然景观的各种不同风格的美,自然景观的天然性能够给人们一种朴实、天然、自由、自在、原始、野趣的美感。
并且,自然景观的形成、发展、分布及特征,主要受自然因素的
影响和自然规律的制约。自然景观的各个组成要素相互依存、相互连接、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奇异美妙的生态系统。如果其中一环遭到破坏,发生变化,则会引起其它环节,甚至整个系统变化失衡。
3.季节变化性与时限性
许多自然景观受到气候、时间及其它因
素的影响,常有季节周期变化性与时限性。自然景观在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则明显表现出不同的风貌,甚至有些景观只能在一年中的某一时间段内出现。
就自然景观的季节变化性而言,亚热带和温带的自然景观季节变化性特色最为明显。
例如,山地景观的季节变化性可表现为:“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静而如洗,冬山惨淡而如睡”;可以说,风景名山的春夏秋冬、阴晴朝暮,各自具有不同的独特风韵,在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下,会给人们以不同的美学感受,如“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
生物景观的季节性变化表现则更为明显,可谓“春发、夏荣、秋萧、冬枯”,一年四季美景变化万千,令人陶醉。
并且,水体景观的季节变化性也表现为:“春水绿而潋滟,夏津涨而弥漫,秋潦尽而澄清,寒泉涸而凝滞。”
就自然景观的时限性而言,比如吉林松花江雾凇只有在隆冬季节才会出现,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四川米亚罗等名山的红叶在深秋才能看到,“天下壮观无”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最佳观赏时间是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以及黑龙江的哈尔滨冰雕艺术品,也只有在隆冬冰天雪地寒冷季节时才能充分体现等等。
并且,许多自然景观要素在一日之内也往往发生很大变化,比如清晨花木如洗,露珠欲滴;中午晴日高照,万象景明;傍晚夕阳西斜,群鸟归巢;夜晚皓月当空,树影婆娑。
从以上可以看出,由于自然景观的季节周期变化性和时限性,使得自然景观丰富多彩,景象万千,并由此出现了旅游的“旺季”和“淡季”,因此,旅游者应正确把握观赏时机。
三、自然景观的旅游价值
由自然景观构成的风景旅游区对我们旅游者来说,具有以下作用: 1.自然景观具有自然美的形象、绚丽的色彩、悦耳的声响、变幻的动态、诱人的嗅味觉及文化寓意美等多种美学特征,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和较高的美感质量,可供人们游览观赏,能够满足人们旅游自然审美的需要。
2.自然景观以其舒适的气候和清新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度假、休闲、疗养、避暑、避寒等旅游休闲价值。
3.自然景观具有空间载体特征,可以为人们提供开展娱乐、探险、猎奇、登山、滑雪、游泳、泛舟、垂钓、冲浪、狩猎、蹦极、攀岩等旅游休闲娱乐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空间场所和设施条件。
4.自然景观具有科学文化属性,可以供人们开展学习求知和科学考察及其探险旅游活动。
总之,通过对自然风景名胜的游览观赏和参与体验,可以使我们尽情感受大自然的壮美、秀丽与神奇,丰富
人们的情感,使人放松身心、获得乐趣,同时也能使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休养生息。
四、自然景观的类型及其分布
自然景观作为以天然赋存和具有旅游观赏审美价值,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构成要素的地域组合,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气象气候与天象景观、生物景观等四大构成要素。其中,尤以前两项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常常成为自然景观主体构景要素。
1.地文景观
地貌又称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各种地貌是在地质内营力和外营力的相互作用之下以及地表物质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由于地质力作用的不同,各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岩石性质的不同,因而形成了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地质地貌景观。
地质地貌景观大小不同、高低起伏不同,复杂多样。地球表面地质构造及其作用复杂,地貌类型众多,其中山地又决定和控制着陆地地形的基本格局,因而形成了以山地景观为骨架的丰富多彩的地貌景
观。地质地貌景观按其基本形态可以分为平原、盆地、丘陵、山地和高原(台地)及海岸等;按其成因不同可以分为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干旱风沙地貌、冰川地貌、湖成地貌、熔岩地貌等。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地质地貌情况复杂多样,由于地质历史复杂,大规模的地壳运动使地形起伏千差万别,地貌类型齐备多样,并都有广泛分布。
我国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由西面的昆仑山、祁连山、岷山——邛崃山——横断山脉和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这两条巨大的山岭明显地把我国大陆分成三级阶梯,西部最高阶梯上是青藏高原,它是由极高山、高山和大草原组成,有“世界屋脊”之称;中部第二级阶梯由一系列高山、广阔的高原和大盆地组成;东部是广阔的平原和丘陵。
B.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并且发育了岩溶地貌、丹霞地貌、干旱风沙地貌、黄土地貌、冰川地貌及火山地貌等大面积有着特殊观赏价值的地貌。
C.海岸线曲折漫长,有总长达3.2万多公里的海岸线,且分布有各种颇具旅游价值的海岸地貌。
各种地貌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魅力。其中,平原地区历来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名胜古迹众多,我国的许多旅游城市、著名旅游区都分布于此。
高原地势高亢,高平坦荡,给人以敞阔雄伟之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奇异的民俗风情给人以新奇神秘之感。
山地类型众多,景观内容非常丰富,旅游价值最大,是发展旅游的主要资源。
集阳光、海水和沙滩风景于一体的海岸带地貌是极受人们欢迎 的旅游景观。
岩溶地貌、丹霞地貌、火山熔岩地貌、冰川地貌、干旱风沙地貌等特殊地貌旅游景观也会构成绝好的审美观赏及科学考察价值很高的景观。
(1)我国的山地景观
山地是对许多山的统称,高大的山地可称“山岳”,呈条形脊状延伸的可称“山岭”或“山脉”。山地按其高度可分为极高山(海拔高度大于5000米)、高山(海拔3500~5000米)、中山(海拔1000~3500米)、低山(海拔500~1000米),且各类山地与其所在地相对高度均应大于200米。山地按其岩石属性不同可以分为花岗岩地貌、岩溶地貌、流纹岩地貌、熔岩地貌、丹霞地貌、石英砂岩地貌等。
旅游名山是具有自然美的典型山岳景观和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山地空间综合体,是山地景观中具有特别重大旅游意义的地貌类型。许多山地由于具有奇特的形态,自然风光秀美,物产名贵丰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人类长期的历史、宗教、文化等活动的影响,而形成丰富且有较大价值的人文景观等,因而名扬四海,遂成为名山。
我国的旅游名山,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季风湿润区,以中山和低山为主。它们在南北地域上的景观差异,主要表现为“南秀北雄”:长江以南属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盛,地表外营力作用强烈,山体曲线柔和,千姿百态,山岳风光异常绚丽秀美;长江以北属暖温带和温带气候,降水中等,四季分明,地表外营力作用较弱,山体高大雄伟,险峻挺拔,山岳风光颇具雄伟阳刚之美。
① 旅游名山的特征
作为名山,不仅是山地中一种独特的地理实体,还应该有其特殊的内涵。旅游名山具有如下特征:
A.旅游名山是富有美感的自然景观实体。旅游名山所富有的自然美是种综合美,包括山地的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嗅味觉美及文化寓意美等,其中以形象美为其核心和基础。
形象美是指山岳自然景观总体形态和空间结构形式的美。风景名山一般具有雄伟、秀丽、奇特、险峻、幽深、宽旷等形象美特征。
色彩美是由风景名山的林木、花卉、水体以及气候阴晴和雨、雾、云、阳光的变化等而形成的。
动态美是由风景名山的江河、溪流、瀑布、涌泉、浮云以及动物
活动等而形成的。
听觉美是由水声、植物风动声、动物嘶鸣声等而形成的,是大自然的“天籁”,能使旅游者得到一种音乐般的享受。
嗅味觉美主要是由植物(花卉)和果实的香味而形成的。 文化寓意美是通过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物体形象象征意义或象征美。
B.旅游名山在科学上具有典型的考察和研究价值。其典型性深刻地反映和渗透于研究与认识地球发
展史、地质变迁、自然地理规律等学科领域中。
C.旅游名山具有悠久的开发历史,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名山大多开发时间早,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同时留下了大量的文化景观和历史遗迹(宗教和其它建筑、文物、摩崖石刻、雕塑、碑碣、诗画、古村落、历史名人活动遗迹及遗存物等),并拥有丰富的史料,这些均为旅游名山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使得旅游名山成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艺术宝库。
D.旅游名山自然和人文景观相融合,且浑然天成,和谐统一,互为一体。古人云:“山之体,石为骨,林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脉,云烟为神采,岚霭为气象,寺观、村落、桥梁等为装饰也”。这说明了旅游名山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整体协调之美,游人观赏可获得多种美感。旅游名山是人们领略自然与人文美学艺术的集结点,是赏美、育美的理想之地,是人类“共享空间”的乐园。
从以上可以看出,名山之美,既贵在自然,又贵在人为,是人与大自然高度协调的结果。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指出:山地,有景则名(优美的山水风光),有僧则名(天下名山僧占多),有史则名(正史、野史、传说、掌故、神话等),有宝则名(名贵物产、矿产等)。
②旅游名山的类型 A.自然风景名山
自然风景名山的自然美呈立体化表现,不仅表现在地表的地貌形态、岩石、土壤、植被、动物、溪流、瀑布、涌泉等方面,还表现在
上至天空的风、云、雾、雨、雪、日、月、彩虹、佛光等气象气候及天象现象,下至岩洞、地下潜流、地层等,这些因素在特定的山地空间之内,相互交映而形成有形、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赏心悦目景观。风景名山的春夏秋冬、阴晴朝暮各自具有不同的独特风韵。
B.历史文化名山
历史文化名山是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以自然景观为基础,以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为内容,有其特有的美学价值、历史与文化价值、宗教价值的名山。
历史文化名山可分为“五岳”、宗教文化名山、近现代历史文化名山、名人建筑文化名山等类型。
a.华夏“五岳”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三山五岳”之说。“三山”为蓬莱、瀛洲、方丈,它们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虚构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山景神化、崇拜及向往的心理。“五岳”,今指山东省泰安市东岳泰山、陕西省华阴市西岳华山、山西省浑源县北岳恒山、湖南省衡阳市南岳衡山、河南省登封市中岳嵩山,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居于东、西、南、北、中方位的五座大山
,它们是历代帝王加封的。
“五岳”的自然风貌形态各有特点,清代学者魏源在《衡岳吟》一诗中对其高度概括为:“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南岳如飞”。泰山雄、华山险、衡山秀、恒山奇、嵩山奥。中华五岳作为万山之宗,古今往来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缩影,甚至成为天下华人的图腾。
“五岳”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中之所以占据如此显著的地位,其根本原因是由历史造成的。山岳以其雄伟的形体、恢弘的气势、简单而强烈表现的线条,显示出不可抗拒的力量。古代人们的自然崇拜中,山岳崇拜是最基本的一种。人们把山看作神灵的化身,或神仙居住之境地,把宇宙间一切不可理解或解释的现象也都归于山神所为,因而
产生了封禅祭祀之举。对山岳崇拜的最高礼仪表现,就是历代的开国君主必要到泰山去“封禅”。
泰山,以其“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巍然屹立于齐鲁大地之上。在古代先民看来,泰山“峻极于天”,“天高不可及”于泰山,泰山是境内最高的山,是离天神最近的地方。封禅是“封”和“禅”两种祭祀礼仪的合称。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为“封”,以报上天之功,为祭天仪式;在泰山下,辟场祭地为“禅”,是为报地之功,属于祭地之礼。封禅属于天子巡狩,每至一方,祭告上天,象征天子受命于天,拥有统治四方的无限权力。
相传夏、商、周三代即有72位君王曾登临泰山祈祷,祭告天地,为泰山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独特地位奠定了基础。但帝王泰山封禅自秦始皇开始有历史文献正式记载。秦汉以来,泰山封禅成了封建王朝的大典,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一代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等先后登泰山封禅以及明清康熙、乾隆等登临泰山,使泰山名扬天下。
帝王的举动当然会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所以每个朝代帝王的封禅地点在人们的心目中都变得非常神圣。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过程中,历史上常被封建帝王用作封禅的五座大山便被人们习惯上尊称为“五岳”。
由于历代君王的封禅活动,加之道教和佛教文化传播的影响,为“五岳”增添了无数崇楼杰阁、寺庙宫观、碑碣刻石和古柏苍松等人文胜迹,并多附有飘渺离奇的神话传说和由历史事实加以演绎的历史故事,再加上本色的山水、花木、流泉飞瀑、云海、日出等自然胜景,使“五岳”成为我国著名游览胜地。古今名士对之颂扬甚多,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五岳归来不看山”的赞叹,对人们充满了诱惑。
b.宗教文化名山 宗教文化名山
包括佛教文化名山和道教文化名山,它们在历史文化名山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佛教自汉代从印度传入我国后,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的教义促使教徒们竭力寻求“与世隔绝”的清净之地,自然风光优美、林木繁茂幽深的山地被认为是潜心修行的最佳选择之地,于是历来名山多有古刹之建,以致有了“自古名山僧占多”的说法。
佛教以释迦牟尼为佛祖,传说他的四大弟子,即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分别占有一山作为各自的道场。于是,中国境内有了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四大佛教名山。其中,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普陀山为观音菩萨道场,九华山为地藏菩萨道场。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产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人处世和养生哲学观念的总汇。道教的教义是“清净无为”,这虽与佛家的出家修行有共同之处,但道教甚至比佛教更为“崇山”。
道教把高山胜岳、云雾飘渺、奇峰异洞之处视为修道最佳之地,称之为“洞天福地”。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等等。我国的知名度较高、风光优美,并且旅游条件较好的道教名山,主要有武当山、青城山、崂山、龙虎山、齐云山、清源山、罗浮山、王屋山等。
c.近现代历史文化名山
如因开拓革命根据地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山有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宝塔山以及湖南湘潭韶山,江西庐山也是近现代历史文化名山。
d.名人建筑文化名山
这类历史文化名山主要包括因帝王及名人陵寝而形成的名山。如南京钟山(中山陵、明孝陵)、北京昌平天寿山(明十三陵)、河北遵化昌瑞山(清东陵)、陕西西安临潼骊山(秦始皇陵)、陕西咸阳乾县梁山(唐高宗、武则天之乾陵)等等。
C.体育登山与探险名山
在现代社会,体育登山探险活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活动。开展体育登山探险活动要有五、六千米以上的高山、极高山山峰。在我国兰州、昆明一线以西,青藏高原周围的山地,很多高峰在6000米以上,这些山峰是开展体育登山探险旅游的最佳场所。其中,著名的
有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博格达峰、梅里雪山、贡嘎山、四姑娘山等。
③旅游名山的地貌种类 A.花岗岩地貌
花岗岩是分布广泛的酸性侵入岩,岩体造型丰富,质坚形朴,不易风化,常形成山地的核心。花岗岩地貌景观的特点是:主峰突出,群峰簇拥,峭拔危立,陡峭险峻,气势雄伟壮观。花岗岩石表面受到球状风化作用,形态浑圆多姿,或方圆兼备,或如人如兽,或纤纤而立,景观形象丰
富。
我国的花岗岩山地分布广泛,旅游名山以花岗岩构成的最多。如黄山、泰山、华山、三清山、衡山、九华山、天柱山、崂山、千山、天台山、莫干山、罗浮山、白云山、清源山、盘山、王屋山、云台山、尧山、林虑山、岳麓山、博山等主要是由花岗岩组成的山地景观。
B.火山(熔岩)地貌
火山地貌是地下岩浆涌出地表凝固所形成的地貌,火山爆发后形成火山锥、火山口湖、堰塞湖、熔岩洞穴、熔岩台地等地貌景观及温泉、地下森林等。
我国熔岩地貌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地带:
a.环内蒙古高原带,如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镜泊湖火山群、内蒙古阿尔山火山群、山西大同火山群等;
b.环青藏高原带,如云南腾冲火山群等;
c.环太平洋带,如吉林长白山、浙江雁荡山、台湾大屯火山群、广东湛江湖光岩、海南雷虎岭、广西北海涠洲岛等。
C.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主要发育在碳酸岩类岩石地区,主要岩石有石灰岩、白云岩,这类岩石极易为水溶蚀,地表水及地下水对这类可溶性岩石所产生的化学作用和机械作用过程中而形成特有的岩溶景观。最常见、最典型、最有观赏价值的岩溶景观主要有峰丛、峰林与孤峰,溶沟、石芽与石林,天生桥,漏斗、溶水洞与竖井,溶洞、洞穴堆积物及地
下暗河,溶蚀洼地等。
岩溶地貌景观的基本特征是:山地高度不大,石峰林立或孤峰突起,山石嶙峋,造型丰富逼真。景区内溶洞遍布,洞内常有地下湖或地下暗河及地下瀑布,溶洞内有由石灰岩溶解沉淀而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石瀑布、石盾等千姿百态、晶莹剔透的洞穴堆积物景观。
我国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较完全、分布较广的国家之一,岩溶地貌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其中,发育最好、类型最齐全、最为典型、最具观赏价值的石灰岩岩溶景观主要集中在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四川等地区。
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是我国岩溶地貌的杰出代表,“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是对桂林山水的真实写照。桂林山水地面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漓江之水清澈碧透,象鼻山、叠彩山、伏波山、骆驼山、老人山、月亮山、独秀峰等造型逼真的诸山孤峰峙立。桂林“无山不洞,无洞不奇”,地下有洞穴三百余处,以七星岩、芦笛岩、冠岩、银子岩、丰鱼岩等景色为最。
我国著名岩溶洞穴景观主要有广东肇庆七星岩,贵州织金洞、龙宫、天星洞、九龙洞,浙江金华双龙洞、桐庐瑶琳仙境,云南建水燕子洞、泸西阿庐古洞,四川兴文天泉洞、神风洞,江苏宜兴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辽宁本溪水、旱二洞,湖南张家界
黄龙洞、九天洞,福建永安桃源洞、龙岩龙崆洞、玉华洞,北京石花洞,安徽太极洞,河南洛阳鸡冠洞,广西南宁伊岭岩、柳州都乐岩,河北白云洞。
我国著名的岩溶地貌石林景观主要有云南昆明路南石林、四川兴文石林洞乡、福建永安隐鳞石林、浙江淳安千岛湖石林等。
D.丹霞地貌
由红色沙砾岩发育而成的丹霞地貌,为红色沙砾岩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发育而成的方山、丹崖、赤壁、奇峰、岩洞等特殊地貌。丹霞地貌的景观特点是“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赤壁丹崖”、“丹山碧水”。
红色沙砾岩在我国的分布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湖南、福建、广东、安徽、江西及河北承德地区。我国著名的丹霞地貌景观主要有广东丹霞山(被称为“中国红石公园”)、福建武夷山、安徽齐云山、江西龙虎山、福建冠豸山、广东省金鸡岭、广西桂林八角寨、湖南莨山、河北承德馨锤峰、贵州梵净山、广东圭峰。
E.流纹岩地貌
流纹岩地貌为酸性喷出岩所形成,岩浆喷出时尚未结晶先行冷却,故常有流纹构造。岩石坚硬,轮廓线曲折,发育着丰富的变幻造型地貌。由于流纹岩构成的景观变幻无穷,同一景点若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去观赏,则常常会呈现不同形象,有变幻万千之妙。流纹岩各种尺度的造型极其丰富、逼真。流纹岩地貌在我国福建、浙江沿海地区分布较多,其中以浙江温州乐清的雁荡山最为典型,另外还有浙江省的天目山等。
F.石英砂岩地貌
石英砂岩层理清晰,硬度大,质地坚硬而脆,垂直节理极为发育。石英砂岩经内外营力作用,形成直立的峰林,多形成数百米以上的柱峰。
我国最典型的石英砂岩景观就是以“秀”和“奇”而著称天下,被誉为“自然雕塑博物馆”的湘西武陵源风景区的张家界大峰林,奇峰突兀尖耸,拔地参天,嶙峋古怪,有鬼斧神工之美妙,美景享誉国内外。
(2)我国的海岸地貌景观
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称为海岸带,海岸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是海岸带的动力与陆地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波浪、潮汐、海水流动等海洋动力的作用和地壳构造运动及岩性的共同影响下,海岸同时发生侵蚀和堆积过程,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包括海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及生物海岸。海蚀地貌主要有海蚀穴(洞)、海蚀崖、海蚀拱桥和海蚀柱等造型奇特的岩石;堆积地貌主要有海滩、沙嘴、泻湖等;生物海岸主要有红树林、珊瑚礁等。
海岸地带的各种海蚀地貌及波浪、潮汐、海洋生物等,可供人们观赏;优良的细质沙滩,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气候,可供开展避暑、避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