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探究
“双减”政策是针对学生而出台的,目的是为学生减负。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充分体会“双减”文件精神的大背景之下,做好作业设计的优化工作,运用创新性的策略与方式打破传统作业形式,“解放”学生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不同的作业体验,最大化地提升作业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最终,利用有效的作业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
“双减”政策下,要求学生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小学语文当前的课堂作业停留在最原始的阶段,很少用到符合时代特点的媒介来丰富课堂,丰富课堂作业。对学校教师来说,设计出与时俱进的课堂作业,还需要更多地开发可利用资源,培养创新意识。
(二)量大、低效
部分教师布置作业仍靠量来巩固课堂知识,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并没有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很多家长为了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购买各种教辅资料和试卷增加作业量,使学生身心疲惫,失去做作业的兴趣,导致作业效能低。
(三)枯燥、单一
大部分的作业仅仅是低水平的巩固练习,过度依赖教材而非学习活动;以书面作业为
主,方式过于机械化,“做作业”变成“写作业”,不利于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碎片化
作业不成体系,很多时候是一课一练的碎片化巩固,不是知识的程序化和能力的综合化等,没有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五)缺乏层次性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的精力有限,因此他们只能布置相同的作业内容。而这些作业却很难完成,即使他们投入了大量精力,教学效果无法达到最佳状态。
二、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思考
在“双减”背景下,传统作业设计显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个体成长的需要,那些机械性、重复性的语文作业成了落实“双减”政策的障碍,优化作业设计、精简巩固练习已势在必行。
(一)“双减”减量不减质,体现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如何做到作业减量不减质,需要丰富作业设计的层次性。一方面,要提升作业功用的层次性,由单一功用的作业设计向多元功用的作业设计转变。例如,将简单的抄写、誊写、背诵等单一化的巩固性质的作业设计向“理解巩固+主题拓展+生活实践+趣味探索+培养习惯+自主创新”的多元化作业设计转变,以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思考其中、实践其中、感知其中,锻炼语文的各项能力,达到单一化作业无法达到的效果,从而实现减量不减质。另一方面,要增加作业内容的层次性,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
生的作业需求。
比如,在每单元的“学习园地”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积累作业。基础差的学生抄写课后的“读读写写”“日积月累”即可;中等生抄写一遍即可;学优生则要自己到图书馆和阅览室收集、摘抄相关的名言警句,扩大语言储存量。
(二)“双减”减量不减质,体现作业设计的体系性
语文教学应该兼顾听、说、读、写、口语交际、综合实践。语文各项能力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有机体,在作业设计中,也应当体现语文教学的体系性。一方面,要在作业中锻炼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实现各项能力的交叉与融合。例如,本着“以读促写”的设计思路,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后,赏析其中重点词句段,揣摩其用词写句的精巧,然后尝试仿写和运用,综合锻炼“读”和“写”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新旧结合,注重不同板块的衔接、对比、总结。具体而言,在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通过《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等文章学习了“写景顺序的技巧”之后,可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写景文章,如《观潮》和《金色的草地》等文章,来对比、分析它们在写景技巧上的异同,总结描写景物的更多技巧,并巩固对写景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三)“双减”减量不减质,体现作业设计的创新性
我们所处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和协作能力,每一个班级都可以视作一个小型的团队或集体,要凝聚团队当中所有人的智慧,协同互助,走向共赢,最终有效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对作业形式进行创新,并且为学生创造合作、交流、探讨的机会与条件,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当中体会到合作带来的快乐,使学生共同享受成功。
例如,在完成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这篇文章的学习之后,学生对文中“我”和闰土的人物特点都有了基础的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让你们来当小老师,根据我们所学的文章,自己去设计练习题,你们会怎么样设计呢?”有的学生在简单的思考过后会说设计以诵读为主的练习作业;有的学生设计再去读一读作者鲁迅先生别的作品的练习作业;还有的学生设计摘抄好的语句,积累写作素材的练习作业……利用这样自主类型的作业设计模式,能够让学生体验出题和做题的多重身份,学生做作业时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会得到大幅提升。在这其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只要是不偏离中心思想的作业设计都可以接纳,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自主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再如,在完成六年级上册《只有地球》的教学之后,教师就可以设计拓展作业,带领学生考察周边的环境,让学生对所处生活的环境有全面的了解。并在拓展性作业的基础上,设计开放性表达的作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制作一份《基于实地考察之后的××地区环境保护倡议书》,表达的形式固定,但是表达的内容与建议不限,并将学生完成的作业上交给有关的部门。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作业体验,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荣誉感。
(四)“双减”减量不减质,体现作业设计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强,更喜欢涂涂画画、唱唱跳跳的作业。他们好奇心强,喜欢亲近自然、贴近生活。所以作业设计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比如,在五年级学习《草船借箭》的课堂中,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诸葛亮的排兵布阵图以及草船借箭的示意图。这样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形象、直观的画面再现原文。学生绘画的过程,也是理解文章的过程。很多小学生都喜欢画画,画画的过程是形象思维的过程,用语言表达是个抽象的过程。在作业设计中,教师指导学生边画边写,又画又写,两者的结合,使抽象的、枯燥的表达变得有趣、
活泼,让学生喜欢。
(五)“双减”减量不减质,体现作业设计的多样性
语文作业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把握,通过“听”“说”“读”这三个方面推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
1.“听”的作业。从根本上来说,听的作业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在实施的时候,一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多听一听课文的朗读,尤其是多角色的朗读,让学生仔细聆听每一个角色的口吻、感情,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文章。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多听一些和语文学科相关的内容。
2.“说”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说,减负并不是单单的减轻作业负担,更重要的是,要真正打开学生的心扉,让他们愿意去表达,愿意把自己了解的知识和身边的人分享。因此“说”的作业就是要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父母亲人进行分享,以讲故事的口吻去展示自己学到的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学到的知识会得到巩固,他们的成就感也会大大增强。
3.“读”的作业。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和积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读”的作业。“读”的作业主要是指必要的课外阅读,当然,在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随机选择,比如学习了老舍的《草原》,为了更好地理解老舍以及老舍的作品,学生可以更多地阅读老舍的其他作品,感受老舍的行文风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老舍就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他们的思维也会得到很大的拓展。
(六)“双减”减量不减质,体现作业设计的精准性
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补充教学,巩固所学,修补漏洞。仅仅依靠在课堂上听讲显然是不够的,必须通过作业来实现。然而,不同的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同,能力素养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要做到减去作业的繁杂程度却不失其补充教学的功用,那么就要做到精准。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和提问互动,从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然后以此为依据,合理布置作业任务;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布置“自查型作业”,就是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所学的内容进行检查,以发现问题,然后尝试解决。从这两方面来思考作业设计,便能有效排除认知盲区,达到用简单的作业内容精准攻克知识漏洞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完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后,我尝试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和活动:(1)探究性作业——向英雄致敬。有的同学说要去烈士陵园,去雷锋的家乡,深入学习英雄事迹,向英雄致敬。(2)学科活动——古诗词书写展示。结合学校语文学科竞赛活动,感悟诗词魅力,班级组织团队赛。(3)综合性实践——诗歌朗诵大会,传承家国情怀。活动主持策划和评奖、颁奖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把舞台充分交给学生,老师只从旁协助。
总而言之,“双减”需要减的是那种重复性、简单低效的作业,需要提高的是课堂教学质量,以语文为例,需要借助教师深度研究,精心设计,创造出学生能参与、可参与、乐参与探究知识的活动过程,让学生真正参与探究,探有所获,在学习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