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1-06-20 来源:步旅网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附参考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狭隘(yì) 解放(jiě) 微不足道(wēi) B.殉职(xùn) 极端(duān) 拈轻怕重(zhān) C.鄙薄(báo) 纯粹(cuì) 漠不关心(mò) D.热忱(chén) 派遣(qiǎn) 冷冷清清(qīnɡ) 2、下面词语书写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人迹罕至 花团锦簇 默不关心 疲倦不堪 B.轰堂大笑 见意思迁 截然不同 恍然大悟 C.沉默寡言 不毛之地 大相经庭 麻木不仁 D.惊慌失措 刨根问底 混为一谈 水波粼粼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噪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B.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着泉水的絮语。

C.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顽皮的小猫,在球台前上窜下跳。

1 / 8

D.没有崇高理想,没有科学知识,没有奉献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湧了出来。 ②海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 ③那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④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⑤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到清清楚楚了。 A.①②④③⑤ C.③⑤②④① 7、名句默写。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2)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晚春》中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B.①②⑤③④ D.③①④②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②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③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原:原国。②击金:敲锣,古代作战收兵信号。③卫人:卫国人。

1.对“原三日即下矣”这个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原/三日即下矣 B.原三/日即下矣 C.原三日/即下矣 D.原/三日即下/矣

2 / 8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期(________) (2)去(________) (3)信(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4.晋文公攻打原国为什么只打了十天就撤退了? 5.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到了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槐花飘香

申琳

①小区墙角的槐花开了,满树洁白的花朵,映着湛蓝的天。这一串串小花,把我的思绪带回满村飘着槐花香的故乡。

②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

③槐花香,香在枝头。从村小放学回家的儿童,一路追逐嬉闹,槐花香越来越浓,就知道村子越来越近,离家已经不远。进得村来,一群孩子中突然有人停下脚步,用鼻子使劲嗅了嗅,说了句,“真香!”后面就只听见一片“呼哧呼哧”的嗅鼻子声。“香不香?”带头的孩子高声问。“香!”一群人齐声呐喊起来,伴随的是一阵开心的大笑,喊声和笑声,惊得一群麻雀扑棱着翅膀飞过头顶。

④槐花香,香在嘴里。小伙伴们手里悠闲地甩着书包或是外套一路走回家,就像手里转着一个风车。进了小院,放下手中的“风车”,扛出来的是一个特别的工具: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绑一把锋利的镰刀。人人手持这个工具,开始仰起头,拣那些开得最多、最盛的槐花采摘,手起镰刀落,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大孩子从树上采,小孩子从枝上捋,有人早经不住这又甜又香的花儿诱惑,团起槐花就往嘴里塞,那一丝丝清香就从舌尖甜到心

3 / 8

底……

⑤边吃边采,最后把一筐槐花交给母亲,眼看着母亲拌上面粉,放在大锅里开始蒸。做作业的大孩子、看小人书的小孩子,就心不在焉地一会儿歪过头看看忙碌的母亲,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上一句“快熟了吧?”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

⑥开饭时,母亲用饭盆端出一大盆槐花蒸菜,放在院子前面槐树下的地上。旁边一只大碗,盛着半碗蒜汁作调料,上面漂一层香喷喷的芝麻油。父亲还是农村人吃饭的标准姿势,蹲在饭盆前,背靠着那棵槐树,大块大块夹起槐花蒸菜,蘸着蒜汁吃得慢条斯理,而像父亲一样背靠槐树端着饭碗的孩子们,早已狼吞虎咽了……一阵风吹过,树上扑簌簌飘下来一朵朵槐花,落在农村人泥土的“餐桌”上,落在孩子的饭碗里、头发间。

⑦前几天,妻在郊外农村办事,买了一袋槐花回来,母亲惊喜地拌上面粉做了一顿槐花蒸菜,调料依然是浇了芝麻油的蒜汁。看我埋头吃得津津有味,儿子也拿筷夹一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味道。父亲一旁笑吟吟问我:“还记得家门口那棵背靠着吃饭的槐树吗?”三十多年前的情景,如今讲起仿佛就在昨天。

⑧槐花香,香在田间。三月槐花开时,麦苗才刚打苞,农活并不算忙,勤劳的农民却总也闲不住,开始把家门口攒的绿肥一锹锹挖起来,装在牛车上拉到田头。伯父家的绿肥堆边有棵槐树,他用锹挖绿肥,总有一些槐花飘落绿肥里、牛车上,星星点点,如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花。那些日子的傍晚,等我放了学,我牵牛,伯父拉着一车绿肥,缓缓走过槐花飘飞、清香四溢的村庄。如今,伯父去世快一年,他院内的那棵老槐树,不知道是否和往年一样开得满树洁白……

⑨在这座江南城市,不知是谁,在小区墙角种下一棵槐树。也不知何时,我突然抬眼看到它就近在咫尺。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仿佛置身于我那远隔千里的故乡。 1.“槐花香”香在何处?请简要概括。 2.阅读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1)好不容易等到出锅,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的孩子早抱着碗站在灶台前。(分.析句中加点字“咽”的表达效果。)

(2)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

4 / 8

析这句话。)

3.文章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4.下列语句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甲)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仿佛置身于我那远隔千里的故乡。

(乙)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紫藤萝瀑布》)

2、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我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啰唆。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蔽,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含义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禀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

5 / 8

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

1.请你说说题目“回家去问妈妈”的含义。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

4.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哪些感悟?

四、写作题(40分)

歌手蔡琴说:“我是一个善于捕捉幸福的人。比如,阳光落到桌子上,温暖安静,那一刻好幸福。我喜欢养花,花开放了,我也感到幸福。”是啊,只要用心去捕捉,你会发现,幸福一直都在。 请以“捕捉幸福”为题目作文。

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3)字数不少于600字;(4)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6 / 8

参考答案:

一 D D C D C D

凭君传语报平安 杨花榆荚无才思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二 1.A

2.(1)约定(2)离开(3)诚信、信用

3.得到了原国而失去了信用,我不做(这样的事)。

4.因为“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或用自己的话回

答亦可)。

5.示例:我们要做一个诚实、言而有信的人,这样我们身边才会有更多的朋友,才会有更

多拥护自己的人。

1.①槐花香,香在枝头;②槐花香,香在嘴里;③槐花香,香在田间。(或“①枝头;②嘴里;③田间”)

2.(1)“咽”是吞咽的意思,这里运用动作(细节)描写生动地写出孩子对槐花蒸菜强烈的渴望与喜爱之情。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槐花比作雪花,生动形象地写出槐花的繁茂与美丽,表达作者对槐花的喜爱之情。

3.点出描写对象,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并引出下文的回忆。

4.甲:我对槐花的喜爱与眷恋,对故乡及童年生活的怀念。乙:感受到生命永恒的价值,精神振奋鼓舞。

7 / 8

1.倾听妈妈讲述我们过去的事情,和她一起回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

3.结构上:过渡,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内容上:紧扣文题,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

4.事件:“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感悟:①我们极其在意世人的看法,却忽视、厌烦了母亲;②母亲是最了解我们的人,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③趁母亲健在,抓紧时间和母亲沟通交流。 四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