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引领的重要突破口
——解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一
省九次党代会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城镇体系规划,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刻背景和重大意义。 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其意义在于,它是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
放眼全国,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一项重要指标,就是要不断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
站位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我省在推进城镇化、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方面,要比其他地方面临更大的压力。从我省实际看,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保粮任务重,“三农”问题突出是制约“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最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中最突出的焦点。
- 1 -
审视洛阳,截至“十一五”末,我市城镇化率为44.3%,虽然高于全省城镇化率水平,但低于全国水平。我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类用地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显得更为紧迫,城镇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面对考验,我们必须创新城镇化发展思路和路径,走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即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我们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构建符合河南实际、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
省委书记卢展工强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是继“离土离乡”城镇化、“离土不离乡”城镇化之后探索的第三条道路,即“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
市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洛阳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当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示范,着力打造老工业基地振兴转型、河洛文化传承弘扬两大品牌,力争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更大担当和作为。这更需要我们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理清思路、提振信心,全面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那么,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将起到哪些作用?我们采访了相关委局负责人和专家。
- 2 -
作用一 缓解土地供需矛盾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若干个村整合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形成新型社区,使农民集中居住,可以有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农村建房点多、面广等状况,节约出大量土地可以复垦为耕地或调整为建设用地。
据有关部门测算,不超过3层的社区住宅节约用地率为48%,6层以上的节地率可达到70%。这对缓解我市用地供求矛盾意义重大。
作用二 拉动农村经济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一方面可以直接扩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和建房消费需求,带动钢铁、水泥、电力、交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改善,各项保障措施逐步健全,可以有效刺激社区居民消费升级,把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活跃农村经济。
据测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资拉动比例为1:23,一个1万人左右的社区可以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和配套投资3000万元,可以撬动7亿元左右的农村消费。 作用三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可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使广大农民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服务和待遇。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认为,新型农村
- 3 -
社区建设,“农民是直接受益者”。通过产业支撑等措施,农民实现了就地转移、就地上班、就地城镇化,过上了既“安居”又“乐业”的理想生活。
农民“进区上楼”后,腾出的用地可以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壮大第一产业,有利于产业集聚培育第二、第三产业,从而实现农村就地工业化、就地农业现代化。有了产业支撑,将为农民提供多元就业渠道,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有了这些基础,再通过农民改社区居民、村委会改社区居委会、村级集体经济改股份合作制经济,实现农民身份的就地转换,使农民真正变为市民,使农村变为城镇。
未来可期,未来不远。只要我们进一步理清思路,提升认识,切实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我们新的城市梦想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 4 -
遵循规律 创新模式 大胆探索
—— 解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二
前不久,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南阳、许昌调研时强调,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范畴,抓紧完善各项政策措施,转换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规划怎么搞、社区怎么建”等问题,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在我省全面铺开。我市在认真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洛阳本地实际,创造性地积极稳妥推进,努力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索出一条洛阳特色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
新型农村社区怎么建?哪些模式可供借鉴?市委农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对新乡、许昌等地学习考察,结合我市实际,按照多元投入、因地制宜原则,初步探索出5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模式一 市场运作型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大量资金作保障。筹措资金的最有效方式,莫过于市场化运作。这种运作模式重在运用市场机制,综合利用土地、信贷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房地产开发、
- 5 -
工程设计、土建施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在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对于具有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土地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地方,可以通过统一规划、市场运作、业主开发、集中建设,实现整体搬迁,整合成为新型农村社区。 外地不少地方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许昌市鄢陵县明义社区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时,就是利用生态优势,将社区二期开发节约出的990亩土地中拿出300亩,用于旅游业发展,从而解决了部分建设资金短缺问题。该社区的幼儿园、超市、商业街等一切用作经营的配套设施建设,也都采取企业运作的办法来解决资金问题。
模式二 政府主导型
对县、乡财政基础较好或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地方,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BT、BOT等模式开发建设成为新型农村社区。
所谓BT模式,是指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 所谓BOT模式,是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它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
- 6 -
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目前,BT模式、BOT模式都是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的形式。 模式三 企业参与型
采用这种模式,需要积极动员有实力、有需求、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解决社区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地等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新型农村社区融合发展、互利双赢。
许昌市长葛市古佛寺社区建设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该社区的居民房屋建设面积为19万平方米,需投入资金1.6亿元。为筹措建设资金,古佛寺社区将腾出的690亩土地交由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统一使用,公司拿出补助资金1.035亿元,用于居民房屋建设,这样农民户均只拿1万元。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腾出的土地,众品公司部分用于建设养殖基地和果蔬加工基地,剩余土地用于众品公司扩大发展。社区居民不仅能够获得土地入股的股金,还可以到基地打工,增加收入,实现了双赢。
模式四 政策引导型
对位置比较偏远或者深石山区、地质灾害威胁区、煤矿塌陷区、矿区等不宜居住的地方以及扶贫搬迁的村庄,要重点借助相关政策和重大项目建设机遇,实施整体搬迁,就近进入新型农村社区。
- 7 -
该模式可以解决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区域内的农民的生存生活和脱贫致富问题,而且为改善和恢复迁出地生态环境打下良好基础,达到扶贫与生态建设双重效益。我市伊滨区寇店镇和谐社区杜寨小区建设就属于该模式。该小区是洛阳龙门煤业常村煤矿塌陷区杜寨村搬迁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计划安置杜寨村搬迁居民400余户1700余人。小区建成后,将彻底解决杜寨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再如新乡市。该市将异地扶贫搬迁、南水北调库区移民搬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搬迁与新型农村社区统筹规划建设,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模式五 自筹自建型
对位置相对偏远但地方政府有一定财力的地方,可以采取规划一步到位、群众自筹自建的模式,逐步予以推进。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各地有各地的做法,各地有各地的特殊情况,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和本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去创造性的落实。
毫无疑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遵循规律,切实做到一切按照规律办事,违反规律的事情坚决不能干,符合规律的事情则要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干。当前,我们就要抓住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个重大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顺势而为、借势而上。正如市委书记毛万春所讲,要进一步形成破解难题、攻坚克难的
- 8 -
良好态势和气势,争取更有作为,就要遵循好、运用好市场经济规律、群众工作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规律。
遵循好、运用好这三大规律,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灵丹妙药”。通过运用好市场经济规律,可以有效解决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土地、产业发展、就业等难题,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通过运用好群众工作规律,可以取得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也就能把“只有赢得群众才能赢得一切,只有拥有群众才能拥有一切”的理念落到实处,从而真正形成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合力。通过运用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规律,就能打破惯性思维,放弃照搬本本、照抄条条的经验主义,做到敢闯敢干,闯出一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大路。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意义大、难度大,毫无疑问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只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遵循好规律,敢于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模式、勇于探索,就一定能够啃掉这块“硬骨头”,打赢这场硬仗。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大幕已经开启,河洛大地的美好画卷正在渐次展开。相信通过全市上下务实重做,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敢担当、勇作为,就一定能够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率先起步、率先突围,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新型城镇化带来的福祉。
- 9 -
算清“五笔账”积极稳妥推进
——解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三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如何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河南代表团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与此同时,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在我市上下形成了广泛共识。
7日召开的全市学先进、找差距,“六加一”攻坚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再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毛万春明确提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关键是既要学明白、也要讲明白、更要做明白,并进一步确定了我市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把握的原则,即“农村社区、城市标准、政策引领、规划先行、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群众自主、以点带面、多元投资、分类推进、以乡促城、城乡一体”。
按照这一基本要求,各地应该如何积极稳妥推进?首先要摸清底数,真正弄清楚辖区内行政村和自然村的数量,村庄占地总面积、人口、户数、耕地面积、住宅面积等基本情况,了解辖区内一、二、三产分布情况,了解村镇发展状况和地方民俗、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等情况。
毛万春指出,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上,各地要算好“五笔账”。只有我们把家底真正搞清了,把这些账真正算清楚了,才能实现
- 10 -
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分类推进、良性发展的目标。 第一笔账 投入账
就是要算清楚从哪些渠道筹集资金,怎么实现农民少投入甚至零投入。
目前,我市农业产业还不够发达,农民生活也不够富裕,没有更多资金投入新型农村社区基本建设。受各种因素制约,个别事关群体性利益的事情也很难形成共识,让农民自发地进行道路、供电、供水、通信、垃圾污水处理等这些需要大量资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难度。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如何实现农民少投入甚至零投入,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新考题。 因此,各地在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时,一定要提前考虑资金来源,努力形成多元投资、分类推进的良好局面。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综合运用土地、信贷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房地产开发、工程设计、土建施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大力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捐资捐物、投工投劳,参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建设格局,千方百计减少农民的各类投入。 第二笔账 土地账
就是要算清楚节约多少建设用地、流转多少耕地,这些土地的用途是什么。
农村土地浪费是个普遍现象。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村民大多
- 11 -
选择在交通便利的村头和乡村公路旁边盖房。加上一部分农民长期进城务工,全家已搬进城市定居,这样一来老宅基地大量闲置,“空心房”、“空心村” 逐步增多,必然造成土地浪费。
市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使村庄化零为整,整体占地面积将大大减少,可以将大量土地复垦为耕地或者调整为建设用地。同时,土地集中利用,还能形成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大面积开展社会化服务和推广农业科技,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单位土地产值。因此,算清楚节约多少建设用地、流转多少耕地、科学规划土地用途,是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必答题。科学、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土地的经济社会效益,将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协调科学发展腾出更大空间。 第三笔账 产业账
就是要算清楚发展什么产业最合算、靠什么产业支撑最有效。 虽然农民搬进了楼房,但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同样不是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要求之一,就是按照产城融合、产业支撑的理念实现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是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
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时,一定要注重规划产业发展。社区规模的扩大,土地面积的增多,便于在更大范围内规划产业布局,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实现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
- 12 -
催生一大批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特色农业和龙头企业,从而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结合外地先进做法,市委农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各地要充分利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契机,积极调整和优化当地产业结构。要强力发展非农产业,紧紧依托自身优势和发展条件,宜工则工、宜商贸则商贸、宜旅游则旅游,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集群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 第四笔账 就业账
就是要算清楚安排多少农民就业、怎么安排农民就业。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业是根本。通过合村并点等方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使不少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如何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如何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这将直接考验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带头破解、有效破解难题的能力。 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新谋划的产业、社区附近的各类企业都要优先为新型农村社区的群众提供一定比例的就业名额,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和农业工人。新型农村社区内的商业服务业,也要优先由当地群众经营,有条件的地方要在社区内或附近建立农民创业园,出台优惠政策,让有特长、有资本、有意愿的农民创业,开办小型或微型企业,带动更多人就业。
- 13 -
第五笔账 收入账
就是算清楚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农民的收入从哪里来。 按照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的理念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如何稳定、持续提升农民收入,是各地各部门必须破解的难题。
新乡、许昌等地的做法显示,村民可以将现有耕地,通过租赁形式,加快土地流转,由现代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组织或种粮大户经营,从而取得租金;还可以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整合腾出的土地用于企业用地,鼓励村民以入股的方式取得股金…… “只要解放思想、善动脑筋、先行先试,就一定能算清投入、土地、产业、就业、收入这‘五笔账’,就能促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这几天,在学习全市“三合一”大会精神时,社会各界纷纷表示,要大力弘扬昂扬向上、艰苦创业、积极创新的精神,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真正做到“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切实遵循好市场经济规律、群众工作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规律,依靠规律解难题,见成效。
只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集思广益、务实重干,就一定能让更多福民的新型农村社区矗立在河洛大地。
- 14 -
大胆尝试 全力破解资金难题
——解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四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科学有效破解资金筹措难题。
日前召开的全市学先进、找差距,“六加一”攻坚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再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毛万春提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48字基本要求,其中的一项就是多元投资。我们要积极创新资金扶持方式,通过多元投资,解决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问题。
市委农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对新乡、许昌等地学习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初步提出6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筹措方式。 【方式一】
土地收益解决一部分
就是要通过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指标有偿转让,积极盘活建设资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置换出的土地,可以以挂钩指标的形式,以县(市)区为平台,实行挂牌拍卖。拍卖收益除国家政策性收费外,其余全部返还拥有土地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置换增加的土地级
- 15 -
差收益,也主要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伊滨区寇店镇中心社区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寇店镇与北京德仕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由该公司投资建设中心社区和部分市政基础设施,对社区附近的现有镇区商业街进行提升改造,并提供资金支持农民的征迁补偿。寇店镇根据该公司对于社区建设的投资额度,通过有条件招、拍、挂方式,分期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给该公司,用于该公司的商业住宅综合开发项目。该公司通过商业住宅综合开发项目获取的部分收益,用于在社区周围发展绿色种植产业。
该模式既解决了社区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又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建设用地,实现了“双赢”。 【方式二】
整合使用解决一部分
就是要通过涉农资金打捆使用,全面整合建设资金。除有特殊用途的救灾资金、扶贫资金和各种直接补助农民的资金外,中央、省、市、县财政的所有涉农资金和农口主管部门按规定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以及政府涉农融资,都可以纳入支农资金整合的范围打捆使用。
目前,涉农资金整合打捆使用,已成为我省不少地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筹措资金的主要渠道之一。如新乡市新乡县古固寨镇富康社区,整合扶贫、安全饮水等各项涉农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
- 16 -
设。新乡市每年每个县整合的涉农资金都在5000万元以上。许昌市也整合了23项涉农资金,共计6.3亿元,用于打捆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方式三】
社会参与解决一部分
就是要积极吸纳社会资金,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通过捐资捐物、投工投劳,支持和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今年3月1日,天明集团就捐资100万元在伊滨区寇店镇的和谐社区建设幼儿园。平顶山市从市直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选派150个市直工作队,对539个新型农村社区开展驻村帮建。同时,该市组织统战部门和工商联积极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先后组织了178家民营企业与175个新型农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通过捐建基础设施、村企产业对接、整村置换搬迁、村企融合共建等多种形式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截至目前,共落实帮扶项目285个,资金4.6亿元。
新乡市通过扣除企业所得税等方式,鼓励企业捐助。该市长垣县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捐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县累计接受民营企业捐赠资金1200万元。 【方式四】
财政支持解决一部分
- 17 -
就是要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的高度,切实加大财政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采取以奖代补、政府贴息贷款、降低审批费用等各种形式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以新乡市为例,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每个县财政拿3000万元到5000万元,集中安排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
平顶山市从2009年起,市、县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并逐年增加,用于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1年市级财政投入增加到1亿元,县(市)财政资金按照1:1的比例予以配套。对社区建设达到20户,每个社区奖补70万元。同时,加大政策资金返还力度,如郏县将农村整合节约的土地指标,以每亩2.3万元的收益返还给农民建房,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方式五】
银行贷款解决一部分
就是要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 在这方面,新乡市的做法就很“灵活”。该市组建了强农投资有限公司,搭建融资平台,并利用市投资集团向农发行融资中长期政策性贷款19.74亿元;创新金融品种,采取3户至5户联保、公职人员担保、质押担保等形式,帮助群众协调3万元至5万元
- 18 -
的建房贷款,去年,新乡市全市累计发放建房贷款1.3亿元;利用国家农总行率先在该市开展新民居建设贷款的政策,对建房农户发放1万元到10万元的贷款,目前已发放贷款1.1亿元。 平顶山市对新型农村社区农民建房,也由政府提供3万元到5万元3年期限的贷款贴息,并鼓励金融部门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拓展新型农村社区信贷业务。
结合我市实际,具备条件的县(市)区政府可利用现有投融资机构,也可组建国有独资或股份制开发建设公司,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的投融资主体,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进行征迁安置、土地整理和项目建设。 【方式六】
群众自己解决一部分
就是要按照群众自主、自愿的原则,根据群众的可承受能力和意愿,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以新乡市卫滨区为例,去年9月,该区累计投入资金3.35亿元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其中群众自筹资金达到2.3亿元。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场“硬仗”中,我们要“啃”的不只是资金筹措这块“硬骨头”,方方面面的难题都需要我们去破解。我们既要积极借鉴外地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又要结合洛阳实际,创造性地积极稳妥推进。只要我们重运作、敢担当,敢于大胆尝试、积极创新,就一定能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蹚出自己的路子来。
- 19 -
因地制宜 科学破解就业难题
——解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五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要求之一,就是按照产城融合和产业支撑的理念实现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是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
前不久,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许昌、南阳调研时指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体现内涵,不减少农业用地,不减少粮食生产,又能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产、三产转移,要把工业与农业农村衔接起来,让农民增收致富,缩小和城镇的差距,这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 如何发展配套产业?如何保障农民就业?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一环。其根本路径就是在农村就地实现农民向二产、三产转移,在农村就地实现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
市委农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破解产业和就业难题,各地要因地制宜,依托自身优势和发展条件,通过“三篇文章一起做”、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为农村富裕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就业岗位,同时让社区的群众享受社会保障,确保群众有恒产、有恒业、有恒心。 路径一:
调整产业结构,做强非农经济
新型农村社区是否可持续发展,关键要有产业来支撑。产业的发展可以给农民的社区新生活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同时,新
- 20 -
型农村社区建设又可以为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继而促进产业的发展提供大好机遇。
产业从何而来?唯有强力发展非农产业,宜工则工、宜商贸则商贸、宜旅游则旅游,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集群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和发展空间。
舞钢市坚持经济发展规划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同步进行,17个中心社区因地制宜规划了“现代农业型、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服务型”四种产业类型,靠支柱产业来实现农民充分就业、收入成倍增长的目标。
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将统筹考虑产业规划,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的配套产业和创业就业项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保证居民能够就近在周边工商企业、旅游服务型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就业,并开辟农民创业园或创业项目,鼓励支持社区居民自主创业,让农民充分发挥能力,使生产方式逐步现代化、职业化。 路径二:
“三篇文章一起做”,打造特色农业
“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要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这一特性要求我们不减少农业用地、不减少粮食生产,又能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出路就是要按照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的思路,通过一产、三产融合发展,抓龙头、重特色、创品牌、上规模、成
- 21 -
集群,打造特色农业。
长葛市古佛寺社区利用腾出的690亩连片土地做了不少文章,其中,近300亩土地用于耕种国内一家大型方便面生产企业指定的高筋小麦,剩余的300多亩土地以出租和入股的方式,交给农业高科技企业用于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所得的收益全部归村民所有。
鄢陵县的花木产业独具优势。该县陈化店镇明义社区节约土地900多亩,因为之前这里很多土地都被花木经济盘活了,所以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腾挪”出来的土地,仍然满足不了花木产业和粮食生产的需求。这就是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显著变化,也为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借鉴。
他山石,可攻玉。按照“一中心三板块五组团四支撑”的总体发展布局,我市近郊农村地区也应重点发展花卉苗木、水果、蔬菜、渔业等农业产业,利用田园景观和农业资源,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态保护、观赏休闲、体验、游乐、健身、教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打造农业生态旅游精品项目,为农村富裕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就业岗位。 路径三:
拓宽收入渠道,实现多元保障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农民“进社区住上楼”后,如何实现安居乐业?路径就是通过拓宽收入渠道,让农民有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解决后顾之忧,这样才能住得安心、住得舒心。 就业乃民生之本。在拓宽就业方面,要四路并进:新型农村
- 22 -
社区附近的各类企业要优先为新型农村社区的群众提供一定比例的就业名额,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和现代农业工人,从而取得薪金;群众现有耕地通过租赁形式加快土地流转,由现代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组织或种粮大户经营,从而取得租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整合腾出的土地,用于企业用地的,鼓励村民以入股的方式取得股金;新型农村社区内商业服务业优先由当地群众经营,让有特长、有资本、有意愿的农民创业,开办小型或微型企业。
实现社会保障多元化,也应两手齐抓:一手抓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土地部门应及时为其办理相应的土地使用权证,房管部门应及时为其办理房产证,确保农民利益;一手抓保障制度完善,让入住群众在享受国家对农民的优惠政策外,还能享受社保、医保、低保等保障措施。
许昌市已出台系列优惠政策,让农民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许昌农民入住社区后,可以办理集体用地房产证,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流转、交易、继承和抵押。社区还为入住社区的农民解决了低保、医保和社保。如果农村、城市社会保障标准不一致,则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让农民享受最高的保障标准。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让农民有固定的工作岗位、稳定的收入来源、多元的社会保障,使其既能安居,又能乐业,这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然选择。
- 23 -
三个集中出效益 六个一体促统筹
——解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六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学先进、找差距,“六加一”攻坚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再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毛万春强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够就地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就地实现农民转移转换,就地实现生产集聚集中,就地实现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上,我们的思想已经形成共识,认识也在逐步深化,关键是既要学明白,也要讲明白,更要干明白。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加快城乡一体的必然选择,必经之路。那么,这条路究竟怎么走?实践先行者已趟出了基本的路径,那就是坚持“三个集中、六个一体”。 三个集中 集聚集约出效益
“三个集中”是指,农民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三个集中”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方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农民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若干个村整合在一起形成新型社区,使农民集中居住,可以有效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农村建房点多、面广等状况,节约出大量土地。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可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使广大农民的
- 24 -
居住环境、生活条件、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与此同时,由于环境改善,各项保障措施逐步健全,可以有效刺激社区居民消费升级,把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活跃农村经济。
产业向园区集中
要想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必须要靠产业作支撑。通过产业的有效集中布局,充分带动二、三产业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条件。
新乡古固寨镇,农民从社区步行不到10分钟,就可到产业园区“上班”。该镇规划3个产业园区,共进驻企业28家,2011年产值达8.7亿元,安排农民就业5300余人。
我市的不少新型农村社区也开始这方面的探索。宜阳香鹿山镇牌窑社区位于郑卢线两侧,又距离高速公路出口较近,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因此,在该社区南侧,香鹿山镇打造了一个轴承专业园,主要布局承接市区轴承产业转移项目及其配套项目。该专业园建成后,将进驻企业39家,可容纳3000多人就业,成为牌窑新型农村社区最大的产业支撑。 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如何实现土地等资源要素的集约、节约利用,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规模经营,其主要目的正是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 六个一体 齐头并进促统筹
- 25 -
“六个一体”是指,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创业就业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目的,是通过破除城乡二元体制,让农民享有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和机会,建立起同发展共繁荣的和谐关系。实践者认为,“六个一体”中,科学规划是基础,产业布局是支撑,创业就业是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管理制度的完善则是保障。 城乡规划一体化
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应把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放到全市大局中通盘考虑,加强规划间的衔接,确保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县域、镇域规划,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规划的有机衔接。
各个社区在规划时,更要注重规划的特色性。充分挖掘当地优势资源,在规划编制中更多地融入历史文化、山水田园等元素。建筑设计要体现当地自然和人文特点,形成聚散相宜、大小适度、错落有致、特色凸显的建筑风貌。 产业布局一体化
产业布局一体化,可以有效避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弊端,遵循“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思想,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机制,并顺应产业结构调整良机,形成城乡一体化、梯度布局、
- 26 -
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各个社区也应依托自身优势和发展条件,科学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集群经济,发展配套经济,为新型农村社区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基础设施一体化
基础设施一体化,是改善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居住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然要求。
所有新型农村社区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把社区基础设施放在优先位置,集中力量,同步建设,配套完善。在建设中实现道路设施、供排水体系、供气供暖设施到位,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和公厕建设到位,绿化美化到位,亮化体系到位,网络通信设施铺设到位,供电设施到位。 创业就业一体化
只有拥有稳定的工作就业渠道,搬入新社区的农民才能安居乐业。因此,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应保证社区居民实现就地转换就业方式的要求,应通过产业园区建设、“三篇文章”一起做、农民创业等方式,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的配套产业和创业就业项目。
拓展就业项目同时,还应积极组织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指导社区群众就近在周边工商企业、旅游服务型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实现就业,并开辟农民创业园或创业项目,保证有创业意
- 27 -
向的社区居民有自己的项目,让有特长、有资本、有意愿的农民开办小型或微型企业增加收入。 公共服务一体化
引导农民搬入社区,就是要让农民充分享受城市社区带来的便利。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应按照城市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应实现“八有”:一有教育设施、二有医疗卫生设施、三有文化体育设施、四有社区服务设施、五有养老机构、六有公交站点、七有停车场、八有丧葬祭奠场所。
此外,各社区均应规划建设集贸市场、便民超市、银行、餐饮店、洗衣店、理发店及其他各类商业服务设施以方便社区居民生活,设施的规模、位置和服务半径应参照相关技术规定合理确定。
社会管理一体化
社会管理体制一体化,是新型农村社区和谐稳定的制度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要同步完成社区管理机构建设。 外地不少城市在实施过程中,已对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群众,统一办理了村改居手续,享受城市居民的社保、医保、低保等各种社会保障政策。同时,积极推行新型农村社区集体土地房屋产权制度改革,使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交易,也可以依法交换、赠与、继承以及设定抵押权。
“三个集中、六个一体”,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方兴未艾、重在实干。
- 28 -
大员上阵 率先垂范 稳妥推进
——解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当前,搭载着广大群众幸福希望的新型农村社区“列车”已鸣笛起程。在前进途中,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要发挥好“车头”作用,带动“列车”既要跑得快,还要跑得稳。
市委书记毛万春曾多次指出,领导干部能不能带头破解、有效破解难题,是思想是否解放的检验标准,是发展是否科学的检验标准,是干部作风是否改进的检验标准,更是领导方式是否转变的检验标准。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必须一把手重视,一把手亲自抓,一把手“解剖麻雀”,全过程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胸,指导有力,抓出成效。
那么,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一把手如何发挥好垂范带头作用?
要带头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的关键,在于多一点“敢闯”、“敢冒”的精神。 对洛阳来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如何搞?房子怎么建?钱从哪里来?就业怎么保障?方方面面的难题需要我们去探索,
- 29 -
去破解。我们要打赢这场硬仗,就必须解放思想,就要按照邓小平同志当年强调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的要求,真正做到“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真正做到“有一点闯的精神,有一点冒的精神”,真正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来破解难题、推动工作。
解放思想,需要一把手带头垂范。各地党政一把手不仅要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者,更要做解放思想的先行者,在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资金投入、产业支撑、就业安置等方方面面带头学习研究,带头创新方式方法,带头打破条条框框的约束,转变落后、保守、僵化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式,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一班人”、带动“一层人”、影响“一群人”切实解放思想,大胆尝试,敢于创新。
各地党政一把手和广大领导干部思想是否解放,事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否破解难题,能否率先突围,能否有创造性地积极稳妥推进。
要带头遵循规律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要解放思想“放开干”,还要遵循规律“务实干”。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一把手必须做好表率,遵循好、运用好群众工作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规律。
运用好群众工作规律,就是要将群众自愿、群众满意作为新
- 30 -
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地党政一把手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群众,悉心倾听群众方方面面的诉求,做细群众工作,维护群众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从而真正形成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合力。 在具体操作中,要通过帮助群众算好财产保值账、增值账、受益账、实惠账和生活水平提升账,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要认真吸纳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要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选址、搬迁等重大事项中,坚持群众利益优先、尊重群众意愿,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做好群众工作,补偿到位;要妥善解决好群众入住社区后的就业和收入问题,让群众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待遇和福利。
运用好市场经济规律,就是要以此有效解决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土地、产业发展、就业等瓶颈问题,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各地党政一把手必须站位全局,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综合利用土地、信贷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房地产开发、工程设计、土建施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一把手亲自抓,带动广大领导干部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吸引企业投资建设。要一把手具体抓,协调方方面面的政策和力量,发挥好市场运作“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 31 -
产业支撑是农民就业的基础,是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关键。党政一把手必须带头运用好“市场”这一杠杆,按照方便群众就近就业的原则,宜工则工、宜商贸则商贸、宜旅游则旅游,做强优势产业。
运用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规律,就是要结合当地实际,遇到问题时灵活变通,将劣势转变为优势,使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 比如,新乡市常村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解决“保耕地”的问题,坚持“三多三少”原则:多内涵改造,少外延扩张;多在荒山荒坡建,少在农地建;多建复式多层,少建单家独院,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该镇的常春社区就是全省第一家在山坡上修建的新型农村社区,它整合了15个行政村,规划总人口2万,可节约土地4953亩。社区还根据独特的地势,将一个石窝坑改造为标准游泳池,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依托原有的自然沟,社区规划建设了拦河水坝,解决了居民缺水之困,为下游企业提供了生产用水,还为社区增添了水系景观。
各地党政一把手只有带头遵循好、运用好这三个规律,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不唯书、不唯上、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一切从实际出发,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经得起人民、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要带头亲历亲为
只有一把手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才能激发其他党员干部建
- 32 -
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激情和动力。只有一把手亲历亲为,才能一带十、十带百,从而掀起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高潮。 在这方面,外地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在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各县(市)区的主要领导、乡镇主要领导和村干部,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规划、资金筹措、产业发展、就业创业及土地整合和流转方面,都应该有一本明白账,要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全力推进。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应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积极主动帮助县(市)区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只要找准差距,正视问题,坚持大员上阵,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我们就一定能够排除万难,使广大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幸福期盼成为现实!
- 33 -
让农民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
——解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八
农村社区,城市标准。
这是积极稳妥推进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顾名思义,就是新型农村社区要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从而让广大农民逐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同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在省九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卢展工明确指出,要着力增强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基点作用。通过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就业、生活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健全,加快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
以城市标准的理念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也是市十次党代会的具体要求。市委农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覆盖、城市组织管理模式向农村拓展,使城镇化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农村。 配套要齐全 设施要完善
去年7月,伊滨区寇店镇和谐新型农村社区李家村小区投用
- 34 -
后,74岁的赵铁银老太太就搬到了小区生活。对现在的生活,老太太非常满意,“做梦都没想到能够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幸福得很!”
如今,漫步在李家村小区,一条条水泥路宽阔整洁,6层高的住宅楼依次排开,监控摄像头、篮球场、幼儿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按照城市标准,新型农村社区如何建?
基础设施要配套。就是道路、给排水、供气供暖供电、广播电视、网络通信、公厕、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及绿化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要建设到位,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让新型农村社区与城镇、产业集聚区等实现资源共享、互动发展。 公共服务设施要配套。同步规划建设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体育设施、社区服务设施、休闲场所、养老机构、公交站点和停车场(库)、丧葬祭奠场所等,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商业服务设施要配套。规划建设便民超市或者集贸市场、金融网点、餐饮店及其他各类便民商业服务设施,方便社区群众生活。
产业就业项目要配套。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的配套产业和创业就业项目,保证社区居民能够就近在各类企业就业。同时,开辟创业园或创业项目,鼓励支持社区群众自主创业。
许昌长垣县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做法主要体现在突
- 35 -
出“五大标志”,达到“五化要求”,实现同步提升。“五大标志”,就是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率达到35%以上,清洁能源入户率达到60%以上,雨污水和垃圾实现集中收集处理,推进建筑节能和太阳能利用,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每个社区均建综合服务中心。“五化要求”,就是新型农村社区要达到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 平顶山鲁山县整合各类资金5000多万元,围绕项目全力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良好基础配套吸引更多群众主动迁入新型农村社区。
力争同步推进 加快社区建设
不仅要让群众住得好,还要让群众住得稳。
用城市标准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完善各类配套设施的同时,还要在服务管理上下工夫。市党政考察团到新乡县古寨镇考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时,该镇的一些服务管理措施引起了不少考察成员的共鸣。
古寨镇规划建设了6个新型农村社区,这些新型农村社区全部成立了党总支和管委会,社区设置了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业办和便民服务站等组成的“三办一站”,将镇机关2/3的干部下派到社区,工资关系、组织关系随人走,每月根据相关工作进度拨付工作经费,有效提升了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水平。
在新型农村社区服务管理方面,我们要做哪些工作呢?在认真总结我市工作经验、借鉴外地成功做法基础上,有关部门负责
- 36 -
人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统筹推进、一体考虑。 要同步完成社区管理机构建设。条件成熟的社区,要一步到位建立社区党总支和居民委员会。过渡阶段,可在保留原村党支部、村委会基础上,探索建立社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作为乡镇党委、政府的派出机构,并逐步建立健全社区管理机构。
要同步完成社区群众的身份转换。对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群众,在尊重其意愿的前提下,加快实现村民向城镇居民的身份转换。
要同步完成村集体经济向股份制经济的改造。有条件的要通过改革改制进一步激发活力、增加效益、保值增值。对社区门面房、土地经营收益、物业管理等收入,要拿出适当比例作为集体资产,确保社区有钱办事、有钱服务。
要同步开展社区群众综合素质培训。逐步提高社区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改变社区群众的日常生活习惯,形成文明、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秩序。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群众入住,贴心的社区服务管理让群众舒心生活,硬环境、软环境一齐抓,就一定能抓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成效
- 37 -
社区设施:不仅很齐全,而且特便民
——解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九
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怎样建?社区要建多大?房子应建多高?需配套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都有哪些?
记者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为切实加强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工作,保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办公室制定了相关标准。 建设规模
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减少成本、选址安全、村民同意”的要求,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的选址布点、人口规模和用地面积。结合人口增长率,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预留一定规模的建设用地。
在规模和原则上,要按照“1、5、3”的标准,即在城乡一体化区域和人口较多的平原地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要集聚人口1万人以上,覆盖半径2公里左右,住宅6层以上,具备条件的要建设高层或小高层;丘陵塬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要集聚人口5000人以上,覆盖半径4公里左右,住宅4层以上; 山区和旅游景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集聚人口3000人以上,住宅2层以上。 为集约节约用地,我市鼓励和支持利用荒山荒坡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并发挥历史文化、自然山水、特色产业等优势打造特色
- 38 -
社区。 社区配套
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要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做到“四配套”: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商业服务设施配套、产业就业项目配套。 ●教育设施
幼儿园:每5000人应至少配建1所六班幼儿园;小于5000人的社区,至少配建1所三班幼儿园。
小学:每1万人应至少配建1所二十四班小学;小于1万人的社区,至少配建1所十二班小学。
中学:每2万人应至少配建1所三十六班中学;较偏远的小于2万人的社区,至少配建1所规模适当的中学。
各社区可根据人口和位置等因素合理调整教育设施规模。 ●医疗卫生设施
社区医疗卫生站(所),3000人以上社区,面积要在100平方米以上;5000人以上社区,面积要在150平方米以上;1万人以上社区,面积要在200平方米以上。同时,要建设诊断、治疗、观察、药房、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室,实现“六室”分开。 ●文化体育设施
文化休闲广场,可与室外体育活动场所及绿地系统设施合并建设。要根据人口集聚数量,建设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能够开展棋牌、器乐、健身等室内文体娱乐
- 39 -
活动。室外体育活动场所,要能够开展小型室外演出及篮球羽毛球等体育活动,能够设置部分体育健身器材,可与绿地景观系统合并建设。 ●商业便民设施
便民超市,5000人以下社区,面积要在200平方米以上;5000人至1万人的社区,面积要在500平方米以上;1万人以上的社区,面积要在800平方米以上。同时,还要配套建设集贸市场、银行(储蓄所)、餐饮店以及洗衣店、理发店等其他商业服务设施。 ●社区服务设施
综合会议室,面积要在100平方米以上,可与文体活动室合用;警务室,面积要在30平方米以上,办公设施要达到“六有”标准,即有办公桌、通信工具、自行车或摩托车、档案柜、巡逻警械、台账;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站,要单独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低保、救灾、优抚、慈善、失业登记职业指导等服务;停车场(库),要按照社区经济发展指标、产业及人口确定规模;旅游景区社区可建设游客公共停车场,鼓励建设地下、立体等类型停车场(库);建设人口计生服务站,应设育龄妇女康检室、人口学校、档案资料室等。同时,还应配套建设邮政所、物业管理机构和养老院等服务设施。 ●市政公用设施
生活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要在70米以内,生活垃圾收集率要在95%以上,处理率要在90%以上;垃圾转运站,要按照社区
- 40 -
的人口、产业等实际情况进行建设,规划位置应适中便于转运并且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质量;垃圾处理场,要按照社区居民垃圾产生量合理确定规模。一般社区可运至周边已建垃圾处理场,偏远社区应单独建设垃圾处理场。公厕,每1000人要建设1座至2座;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收集率要在98%以上,处理率要在95%以上;道路设施,与外界连接道路路面宽度应达到12米至18米,并配建绿化带。社区内主要道路路面宽度应达到8米至10米,次要道路路面宽度应达到5米至7米,宅间道路路面宽度应达到3米至5米。
广电设施,有线电视网络要全部入户,并纳入市、县网络;公交场站,规模较大的社区应建设公交停车场,公交站点建设时宜采取港湾停车站;供水设施,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应在95%以上,生活饮用水卫生达标率要达到100%;绿化设施,绿地率要在30%以上。此外,还应配套建设燃气、供热、通信等设施。以上各类设施,具备条件的可与周边城镇或产业集聚区(园区)实现资源共享。 ●产业就业项目
要积极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的配套产业,确保每个社区至少有一个与之相配套的产业体系;要为社区群众就近在非农企业就业创造条件,确保每户至少有1人就地就业;要开辟创业园或创业项目,鼓励支持社区群众自主创业,确保不少于30%的社区群众有自己的创业项目。
- 41 -
加强领导 通力协作 严格奖惩
——解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项极具挑战性的宏大工程。我们要破解方方面面的难题,啃下一块块“硬骨头”,必须要有过硬的措施作为保障。 加强领导
市委书记毛万春指出,我们要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重点、难点工作上寻求更大突破,就必须不断强化干部作风这个总保障。 干部作风如何强化?落实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就是主要领导亲自抓、具体抓,带领各级干部排除万难,抓出实效。 在商丘市民权县制定的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十项措施中,“加强领导”被摆在了第一位。该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每名领导都要牵头联系一个新型农村社区,协调解决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快社区建设进度。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广大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一定要过硬。县(市)区主要领导要亲自包点,乡镇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干部要亲自实施。每个社区要由一名县(市)区常委分包,
- 42 -
建立台账,制定包括建设内容、资金筹措、施工进度、产业发展、就业创业及土地整合和流转等在内的详细实施计划,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全力推进。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作为本单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力全责负责制定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帮助县(市)区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各类问题。 形成合力 人心齐,泰山移。
在困难面前,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发扬团队精神,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才能发挥“1+1>2”的效益,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许昌市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真正做到了“各司其职、合力推进”:除建设、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发挥重要职能外,教育部门负责新型农村社区中小学建设和改造,民政部门负责低保户和优抚对象认定、扶助资金安排、发动社会捐助等工作,卫生部门负责新型农村社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商务和供销部门负责新型农村社区超市建设,金融部门负责简化手续,优先提供贷款和利率优惠,环保部门负责新型农村社区环境保护,林业部门负责新型农村社区生态绿化工作,电力、通信部门负责搞好电力、通信设施投资和建设。
各级各部门要顾全大局、密切协同,坚决破除部门本位主义和畏难情绪,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努力破解各类难题。要严格履行项目建设程序,按规定办
- 43 -
理立项、选址、用地、环评、建设等相关手续;凡涉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手续办理工作的单位,要设立审批事项绿色通道,由专办员具体负责、限时办结。 严格奖惩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充分利用好“奖惩”这个利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外地有不少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许昌市各级政府将加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每年年底进行综合考评,对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村庄(社区)进行表彰奖励,对于后进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进行行政问责。各县(市)区也加强了对各乡(镇)、村庄(社区)及相关责任单位的考评,严格奖惩。 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应认真落实“周例会、月督查、双月推进、季度讲评、半年观摩、年终考核”等长效工作机制,及时总结讲评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工作成效。对工作成效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行动迟缓、效果较差、存在问题且整改不力的按规定实施问责。
- 44 -
农村发展的“二次革命”
—— 一论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的切入点、农村发展的增长点。为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助推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本报今起推出“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助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大型系列策划报道。本组报道,由洛平十论、系列解读、亮点展示、乡村访谈等内容板块组成,敬请关注。
1978年冬的一个夜晚,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下了“大包干”的“生死契约”,18个鲜红的手印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最为壮观的一页。如今的中原大地,一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农村发展“二次革命”正悄然上演。 这次“革命”,就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纵观全省实践,就是以城市化的理念改造农村、以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农村、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农村,把若干村落统一整合规划建设的居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
100多年前,马克思曾经预言:“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镇化的历史。”为了让躬耕垄亩的农民,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我们尝试过“离土离乡”的城镇化,摸索过“离土不离乡”的城镇化,
- 45 -
其间虽然有收获、有喜悦,但也尝到了部分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的苦涩。
在艰辛中求索,在求索中前行。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型城镇化是引领;新型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战略基点,是核心的核心。
“既不离土也不离乡”——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指明了一条全新的城镇化道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可就地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就地实现农民转移、转换,就地实现生产集聚、集中,就地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一句话,可以就地实现城镇化,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洛阳也作出过积极、有益的求索。今春上班第一天,9个新型农村社区就在全市“作风转变年”大会上集中开工,全年规划开建100个。但清醒审视,洛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起步晚、规模小、推进慢,面对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社区咋规划、产业咋布局、就业咋解决、设施咋完善、社保咋覆盖等这样那样的困扰,很多同志脑中无思路、胸中无对策、手中无措施。
放眼身边,别是一番风生水起的景象。
截至去年年底,新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成建房2161万平方米,入住农民9.87万户,成为全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先行者”;平顶山新启动新型农村社区100个、累计启动212个,建设新民
- 46 -
居2万多套,成为全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样板”之一。县级市舞钢市,完成1个中心城、4个中心镇、17个中心社区的城镇规划体系,城镇化率达50.9%,道路、水电、污水处理同步规划,医院、学校、银行同步建设,农民生活发生巨变。
触动,莫大的触动。只有把触动化为行动,我们才能拉长“短腿”,实现与洛阳城市地位相称的担当与作为,摆脱被动与尴尬。 我们急需做的,就是要迅速提升思想认识,廓清理念误区,打破观念桎梏,克服本领恐慌,真正弄明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吃透省九次党代会有关精神和部署,分清楚新型农村社区和新农村建设的区别,真正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的切入点、农村发展的增长点而强力实施,出台倾斜政策和扶持措施,有效破解规划、资金、土地、就业等难题,统筹协调、有机衔接、扎实推进,开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局面。
我们急需做的,就是要坚持“农村社区、新型标准、政策引领、规划先行、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群众自主、以点带面、大员上阵、快马加鞭”方针,无论是整村拆建、政策扶持,还是自筹自建、搬迁安置,都要高标准规划、精细化设计、全方位配套、稳妥地推进,真正把布好的点建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名副其实的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民过上有恒产、有恒业的城镇生活。
我们憧憬着,在河洛大地希望的田野上,“大城小镇嵌田园”的秀美景象将星罗棋布。
- 47 -
新型标准是准绳
——二论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城市,现代文明的舞台;农村,孕育城市的故乡。同在一片蓝天下,城市意味着更好的生活,而农村却被视为落后的代名词。多少年来,千千万万农民同有一个梦——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
今天,伴随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中原大地的铿锵脚步,一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大潮正在河洛大地涌起。
新型农村社区“新”在哪里?“新”在标准。就是在真正的农村地区,真正用城市社区的标准进行建设,就是以城市化的理念改造农村,以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农村,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农村。一句话,城市社区有什么,新型农村社区也该有什么。
一个“新”字,新型农村社区“脱胎换骨”。它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农村,而是城市生活的“简易读本”,是现代城市的“缩微版本”,具备教育、医疗、就业等城市基本功能。
一个“新”字,新型农村社区焕然一新。它让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既不离土也不离乡”,就地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过上城镇生活,共享现代文明。
这并非一厢情愿、纸上谈兵,如今正逐步被全省各地的生动
- 48 -
实践所证明——
在新乡一些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农民住上漂亮整齐的楼房,超市、社区服务中心、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不少农民将土地租给企业经营,自己到附近企业上班,生活方式几乎跟城里人没有两样。
在许昌,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都规划“五化十有”,即道路硬化、环境美化、生活洁化、垃圾三化、路灯亮化,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体育健身场、网络通信设施、商业设施、五保老人公寓、公交站点、合寿堂,让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公用设施、同质的公共服务。
“新型标准”是新标杆,是新方向。标杆明晰,方向清楚,干就有准头,做就有劲头;标准不清,方向不明,工作难免走弯路、入误区。
当前,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起步晚、规模小,加快推进任务艰巨,我们更要正确认识“新型标准”,准确把握“新型标准”,真正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避免“低水平”,防止“走老路”,实现迎头赶超、后来居上。
今年,我市计划开建100个新型农村社区,每个社区人口规模1万左右。“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开建230个新型农村社区。开弓没有回头箭,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我们重任在肩。 要高起点搞好规划建设。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结合当地原
- 49 -
有特色优势,规划、设计、建设好每个新型农村社区,要尽量按四五层以上规划建设社区住宅以节约土地,同时规划建设好基础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商业金融设施、社区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实现居民不出社区即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目标,尽快建成一批外观美观大方、内部经济适用、基本功能完善、风格富于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
要高水平搞好经营管理。借鉴城市经营的理念,多策并举解决好建设资金投入的难题,创新管理解决好社区居民的房屋产权等问题,规划、发展好新型农村社区的配套产业和就业项目,保证社区与周边城镇或园区融合互动发展,保证居民能够就近在周边商业企业、服务型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就业,并开辟农民创业园或创业项目,鼓励支持自主创业,让社区居民居住有恒产、工作有恒业,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
同一个天空,同一个梦想。让城市文明的光芒,照亮万千农民的未来之路!
- 50 -
政策引领是关键
——三论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32年前,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在质疑、观望甚至阻挠声中坚定不移打开国门,改革开放政策如和煦春风,拂遍神州大地,创造无数奇迹。
没有一整套胆识非凡的政策的引导、推动和保障,深圳不会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没有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政策的调动、激活和助力,中国不会有迅猛发展、欣欣向荣的今天。
今天,河洛大地,春潮再涌,农村发展的“二次革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大幕开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我们没有先例可循,更没有现成经验照抄照搬。只有搞好政策引领,大胆先行先试,才能真正走出一条以新型城镇化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路。
一项开创性工作的铺开和推进,首先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涉及面广、系统性强、任务紧迫,亟须我们吃透上级的政策、消化外地的政策,摸索、制定、健全、完善我们自己的各类政策,这些政策要科学务实、合法合理,这些政策要相辅相成、有机融合,这些政策要明确清晰、具体可行。
- 51 -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不是登高一呼楼群就拔地而起,不是建好了楼房农民就蜂拥而入,也不是农民一上楼就自动变成了市民。要靠出台政策破解建设资金问题,要靠出台政策解决产业支撑问题,要靠出台政策解决多元就业问题,要靠出台政策解决身份转换问题,更要靠出台政策处理好房屋产权问题,等等。说一千,道一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政策引领是关键。
出台政策,就是出台破解土地、资金、规划、产业、就业等各类瓶颈的政策,出台让农民实实在在得实惠、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政策,真正调动农民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农民有恒产、有恒业,更有恒心,真正实现 “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成功实践。实践的全程,是“政策春风”的徐徐扑面——
让农民住进社区,得让群众心甘情愿。舞钢市张庄村新型农村社区所在地镇政府“屁股坐到群众板凳上”,中心社区规划的农户宅基地先由镇政府统一租用,原村庄复耕后再进行土地置换,每户补助现金1.5万元,还为村民统一定制了仿古瓦、铁大门和外墙漆。一系列贴心、周到的政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目前,社区已建成房屋235套,吸引多户农民自愿搬迁入住。
如何降低成本,使农民能够买得起、住得美?孟津县朝阳镇姚凹新型农村社区一期工程刚刚建成投用,365户村民就高高兴兴
- 52 -
地当上了“城里人”。孟津的优惠政策很诱人,对完全用于安置群众的新型农村社区,县相关部门办理各种手续行政规费全免,仅此一项每平方米可以降低成本300余元,为每户村民减少支出近4万元。
政策引领,惠民利民是根本。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无论执行上级政策,还是制定具体政策,都要不折不扣地遵循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尊重群众意愿,坚决防止与民争利,确保群众利益在新型社区建设中有保障、得实惠。
政策引领,因地制宜是前提。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点,让政策发挥指导推动作用,就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规律,坚持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确保政策原则性和灵活性统一。
政策引领,阳光执行是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从规划、设计,到选址、建设,每个环节都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做到合情、合理、合体。
做好政策引领,从各方面凝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合力,从根本上维护和发展当地群众的利益,像一双无形的大手,将一幅新型农村社区的美好画卷渐次展开。河洛大地,又一次饱胀着鲜活的希望。
- 53 -
规划先行 后来居上
——四论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有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位国王经过工地时看到三个泥瓦匠,就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人说:“我在垒砖。”第二个人说:“我在砌墙。”而第三个人说:“我在建造宏伟的宫殿。”同是泥瓦匠,为何第三个人的境界迥然高出别人?答案就在于,他心中装着整个宫殿的规划! 这,正是规划的价值和魅力。
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先行”是总要求,也是总统领。
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有句名言:“对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规划是思路,也是蓝图;规划是智慧,也是资源。规划先行,就是以规划作为行动的先导,以规划作为全局的龙头,以规划作为全程的标准。
规划先行,有望一出生就风华正茂,一出场就卓尔不群;规划滞后,就可能走弯路,就可能成夹生饭。
放眼中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早有蜻蜓立上头”,无一不是“规划先行”的生动践行者。
“先行先试者”新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
- 54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四规合一”,实行集聚式发展,由此闯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招牌。
“随后跟进者”平顶山,牢牢遵循规划先行、适度超前的原则,提出“两个决不”的硬性要求,“决不允许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子、决不能建设没有经过设计的房子”,从而打造出全省促进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发展的示范区。
“后来居上者”许昌,始终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使得先期启动的3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成了高起点规划这一最大特色,其规划的理念、思路、水平和档次,均为目前全省最高水平。 学先进,看洛阳。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发力、方兴未艾,但一些地方对“规划先行”理解不深刻、落实不到位,使得总体规划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顺利推进。
规划先行,先要“摸清家底”。各地要摸清辖区内行政村和自然村的数量,村庄占地总面积、人口、户数、耕地面积、住宅面积等基本情况,了解辖区内一、二、三产分布情况,以及村镇发展状况和地方民俗、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等情况。在此基础上,统筹城乡规划,确定2012年~2020年的新型农村社区布点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完成的目标和今年开工建设的试点。 规划先行,重在“五规合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实现
- 55 -
同向同步、有机衔接。总体上要在“一中心三板块五组团四支撑”城镇体系规划的框架下,将辖区内所有村庄纳入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范围;在具体的项目规划上要适当超前,按照50年甚至是100年不落后的标准进行编制和项目设计。
规划先行,要在“抬高起点”。在规划编制单位的选择上,要舍得投入,聘请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县域规划、镇域镇区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的控制性、修建性规划以及单体形象设计,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规划先行,贵在“结合实际”。按照“因地制宜、严格标准、突出特色、彰显优势”的原则,充分挖掘各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生态优势,做好整体规划和项目规划。建筑设计要体现当地自然和人文特点,形成聚散相宜、大小适度、错落有致、特色凸显的建筑风貌。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中,只要我们规划先行、谋定即动、步步为赢,就一定会后来居上!
- 56 -
产业支撑是基础
——五论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翻开30多年的中国农村改革史,最辉煌的传奇总是与产业相伴相随,最耀眼的光环总是和产业形影不离。
江苏华西村发展五大产业,创造“天下第一村”的奇迹;上海九星村打造华东最大的村办市场,赢得“市场第一村”的美誉;山西皇城村开发相府旅游,书写“相府文化第一村”的传奇……无数鲜活事例表明,农民共同致富,和产业息息相关;农村经济发展壮大,离不开产业支撑。
如今的中原大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兴未艾。这是历史性的机遇和选择!要把握好这个机遇、顺应好这个选择,必须构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成为一项可持续的事业。
产业支撑,就是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农村“转型升级”,发展新型农村社区配套产业和项目,开辟农民创业园或创业项目,支持农民就近就业、自主创业,从而“既不离乡又不离土”,就地实现生活、生产方式转变。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简单地把农民变成市民。我们不能想象,农民“上楼”了,他们中大部分人还要每天跑出几公里去种
- 57 -
地;我们更不能想象,农民的“腰包”没有鼓起来,如何享受“市民待遇”?楼高万丈“基”为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好比建一幢大厦,产业就是大厦的基础。有产业,农民就业才有基础,农民收入才有保障,才能“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真正“像城里人一样生活”。
天上不会掉馅饼,做好产业支撑这篇大文章,我们须克服畏难情绪,打破条条框框,招商引资引进产业,市场运作催生产业,政策支持培育产业,扶持创业创造产业,积极服务助推产业,让农民有恒业、恒心,让新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
打造新型农村社区的产业支撑,一些地方已蹚出了新路—— 新乡古固寨镇,农民从社区步行不到10分钟,就可到产业园区“上班”。该镇规划3个产业园区,共入驻企业28家,2011年产值达8.7亿元,安排农民就业5300余人。
许昌明义社区,初步形成花木种植、旅游纪念品生产等产业。二期建设还拿出节约土地,发展温泉生态旅游产业,建设1万头规模的养猪场、工业产品加工园区,安排农民多元就业。 发展产业支撑难不难?确实难。但是新乡、许昌的有些地方却迎难而上,成为全省学习的“样板”。洛阳的综合实力更优,有理由也有条件做得更好!
产业支撑,同步协调是前提。算清“产业账”,谋好“致富路”,社区建设规划与产业规划要同步进行,避免社区建设、产业发展
- 58 -
“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有条件的地方,产业发展要与社区建设统筹实施、同步推进。条件不具备的,也要预留好产业的发展空间。
产业支撑,因势利导是方法。立足先天基础,找准特色优势,什么产业最合算就发展什么产业,什么产业支撑最有效就打造什么产业支撑,宜工则工、宜商贸则商贸、宜旅游则旅游,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集群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
产业支撑,勇于创新是关键。敢为人先,先行先试,创新机制盘活存量,创新体制引进增量,创新方式扶持农民创业,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农村,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探索“三篇文章一起做”,一产、三产融合发展,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产业支撑,“两不牺牲”是底线。发展产业、上马项目,耕地不能少、红线不能闯,不能饥不择食,不能拾到篮里都是菜,要坚决避免“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坚决避免“先发展后治理”,确保不牺牲农业和粮食、不牺牲生态和环境。
产业兴,新型农村社区兴;产业强,新型农村社区强。
- 59 -
群众就业是根本
——六论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就业是民生之本。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农民群众而言,这个“粮”就是就业。稳定的就业,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一个家庭基本生活的保障,更是一个地区长治久安、稳定和谐的基础。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群众就业是根本,正如市委书记毛万春所说:“所有进社区的老百姓,都得有就业的门路、就业的渠道、就业的办法、就业的岗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就业问题,不少地方先行一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造了不少好经验。 许昌市长葛市古佛寺新型农村社区与众品公司合作,将腾出的耕地交由众品公司做种植基地,将节省出来的建设用地交由众品公司建养殖基地、产品初加工基地,基地加上社区规划的农贸市场和商业服务网点可安置劳动力1000人。
新乡市新乡县古固寨镇按照“一企一集团,集团建成园”的思路,规划了3个产业园区,共入驻企业28家,安排5300余名农民就业。
我市伊滨区和谐社区把节约出来的3600多亩土地,通过“三篇文章一起做”等途径流转给企业,发展花卉苗木种植,开发生态
- 60 -
旅游,并安排社区农民进入企业就业。
这些探索和经验,让我们明白这样的道理:要解决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群众就业问题,必须构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让农民群众有恒业、恒心,才能“既不离乡又不离土”,“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这些探索和经验,让我们理出这样的思路:我们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有产业集聚区的强力支撑,有发展现代农业的良好条件,更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在促进社区农民就业方面,别的地方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而且应该做得更好。 这些探索和经验,让我们树立这样的信心:学习外地,着眼洛阳,立足实际,用足优势,彰显特色,多策并举,务实求效,就一定能解决好“新农民”的就业问题。
道理明了,思路清了,信心有了,关键在做。
既要授人以“鱼”,又要授人以“渔”。会捕鱼,才能捕到鱼;有了金刚钻,才能揽得瓷器活。要利用洛阳职业培训等优势,加强社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教会农民“渔”的本领,从而捕到更多的“鱼”。 既要授人以“渔”,更要予人以“海”。这个“海”,既是就业门路,更是自主创业。要在统筹解决好就业问题的同时,引导更多的“新农民”汇入全民创业的洪流中来,一人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为洛阳注入新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
“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两千多年前,老子关于和谐家园的描绘曾令人憧憬不已。只要我们落实好“就业为本”的基本要求,就一定能达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至治之极”。
- 61 -
群众自主是动力
—— 七论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30多年的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史,波澜壮阔、成就辉煌,靠的是什么?近年来的中原经济区建设,百舸争流、风生水起,靠的是什么?洛阳10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历程,锲而不舍、实至名归,靠的又是什么?……这些问号串在一起,从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的答案:群众是力量源泉,更是取胜之本。
正如俗语所说:群众动手,要啥都有;群众不动,啥都没用。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河南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抉择,是洛阳加快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福民强市总体目标的必由之路。建好这项民心工程,源源不竭的动力就蕴含在群众之中。
汇聚群众强大合力,需要群众积极参与;群众愿不愿参与,就看群众说话“算不算”。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保障群众有参与权、建议权、决定权,并且从中能真正得实惠享福利,群众就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群众自主,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动力!
如何做到群众自主?
- 62 -
新乡给出了答案。他们对农户出台每户补助10吨水泥、提供3万元至5万元建房贷款,并给予政府贴息等9项优惠政策;房子何时建、怎么建,把决定权交给群众,不搞强迫命令,全市超九成农户希望在新型农村社区建房居住。
平顶山给出了答案。全市村庄被整合规划成539个新型社区,现已启动212个,但他们决不让群众“被上楼”:对于未认识到好处、要求固守现状的群众,他们给予尊重,积极靠示范来触动、带动;对于已认识到好处、要求改变现状的群众,他们大力支持、引导,顺势而为。
许昌给出了答案。他们帮群众算好财产增值账、收入增加账、生活改善账,还为群众办理房产证,让群众真正享受与城市居民同质化的公共服务。许多社区从项目动议到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征迁补偿,让群众全程参与,满意率达95%以上。
从“先行先试者”新乡,到“随后跟进者”平顶山,再到“后来居上者”许昌,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进程中,无一不是靠激发群众的自主、汇集群众的自觉打开了生动局面。
许多看似复杂的事情,蕴含的道理往往很简单。作为综合实力更强的洛阳,只要弄明白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真正意义所在,真正搞清楚为了谁而建、依靠谁来建,实现赶超大有希望。 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要真正把群众装进心坎里,把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具体利益,摆在工作出发点的最前面。既
- 63 -
要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区功能,又要实现土地流转有租金、土地入股有股金、就地就业有薪金,要让群众心中合计明白:增加了家庭收入,提升了生活品质,享受了优质服务,住进社区“就是合算”。
公开透明贯穿全过程。公正谋事,公开做事,公平处事,群众最拥护。我们要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营造能讲话、敢说话、说真话的制度环境。社区建在哪儿,让群众来表决;新房怎么建,让群众说了算;聘谁来施工,让群众来拍板,真正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自主决定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事项,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和参与。
群众是通情达理的,又是勤劳智慧的。只要我们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当做一件实实在在的福民实事去做,群众何乐而不为?
- 64 -
以点带面创示范
——八论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解剖麻雀”——从具体问题入手,达到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功效,是许多成功者的制胜秘诀。
毛泽东终生都喜欢用“解剖麻雀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曾指出:“如果有问题,就要从个别中看出普遍性。不要把所有的麻雀统统捉来解剖,然后才证明‘麻雀虽小,肝胆俱全’。”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新生事物,要在探索中前行,我们尤须学会“解剖麻雀”,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当前,我市确定了一批新型农村社区试点,每一个试点就是一块试验田。建设资金如何筹措,产业支撑如何构筑,多元就业如何解决,农民身份如何转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千头万绪、难点很多,我们需要在“试验田”里找答案、育样品、蹚路子,边探索、边突破、边总结、边完善,在实战中形成具体明晰、操作性强的好经验、好办法、好模式。
以点带面,目的不仅在于试点的成功,更在于创出示范后的典型引路功效。要用一个个试点的成功示范,激发农民热切参与、主动投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热情,带动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整体推进。
外地的成功经验表明,抓好试点、以点带面,就能找准“主攻点”、牵住“牛鼻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能取得势如破竹的效果。 新乡南李庄社区全程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只用了7天
- 65 -
时间,就将全村260户村民的房屋全部征迁到位,创造了当年拆迁、当年建成、当年回迁的奇迹。正是靠一个个像南李庄社区这样的试点,新乡成为全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先行者”。 平顶山张庄中心社区高品位建设农民新居,投入800多万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集“生活居住、休闲娱乐、观光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服务型社区。正是靠一个个像张庄社区这样的试点,平顶山跻身全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示范区”。
许昌明义社区高起点规划产业支撑,一期建设发展了花木种植、旅游纪念品生产等产业,二期又规划了温泉生态旅游产业、1万头养猪场和工业产品加工园区。正是靠一个个像明义社区这样的试点,许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后来居上”。
经验在试点中产生,奇迹在试点中创造,示范在试点中创立。 以点带面,先行先试是“突破口”。我们不能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而要积极地试、大胆地闯,试出新路、闯出出路。一把手要亲自抓试点、“解剖麻雀”,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确保试点真正出亮点、出经验、出模式。
以点带面,带动全局是“落脚点”。我们不能光靠行政资源“垒大户”,不能光靠“输血”树典型,要集民智聚合力,善用规律,更有作为,确保试点经得起检验,成为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样板”。 以点带面,分类实施是“金钥匙”。我们要分类实施整村推进、政策扶持、企业参与、自筹自建等不同模式,形成不同类型的完整经验,有效带动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以点带面,“点”是起点,更是重“点”。试点越成功,工作越主动!
- 66 -
领导上阵做表率
——九论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洛阳来说,是个“急、难、重”的任务。 急。我们已经落在了新乡、许昌等兄弟市的后面,需要奋起直追,更要后来居上。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难。资金来源问题、产业支撑问题、农民就业问题、土地流转问题、结构调整问题……个个是难题,环环有压力。
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使命重大、责任重大。
“急、难、重”任务,必须拿下;拿下“急、难、重”任务,大员必须上阵。
大员上阵能鼓舞士气、凝聚人心。说千道万,不如下力去干。领导身先士卒,身体力行,就能感染群众、带动群众;领导如果是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群众就无所适从,疲沓观望。 大员上阵能统筹全局、协调各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千头万绪,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一个环节出了纰漏,就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实施。只有大员上阵,才能做好综合协调,科学调配各方人马、调动各方力量,最大限度地运用各种有效资源,
- 67 -
带领、引导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到新乡、许昌考察过的同志印象最深刻,每到一地,领着大家参观学习的都是当地主要领导,介绍经验做法、回答各种疑问的也是主要领导。如果不是亲历亲为,他们怎能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那么清晰的认识、那么深刻的感受?如果不是亲历亲为,他们面对提问时怎能那样胸有成竹、应答如流?
市委书记毛万春指出:“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只有一把手重视,部门才会重视,基层才好落实,工作才能高质高效推进。” 他要求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的一把手必须亲自抓、负总责,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亲自抓试点,亲自解剖麻雀,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大员上阵,做解放思想、消除误区的表率。
认识很重要,认准了、看清了、吃透了,是干成一件事的前提。而目前,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我们仍有相当一部分干部认识还不到位。有的只觉得这是一项重要工作,但没有放到应有的高度来对待;有的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前景虽好,但现在还不具备推动、建设的条件,害怕干不成、干砸了,犹豫、徘徊、观望。 解放思想是一切事业发展的总开关。尤其是大员的思想解放,更具有带动意义,以己昭昭,使人昭昭;人人昭昭,又有什么事情干不好?
大员上阵,做勇于担当、克难攻坚的表率。
- 68 -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在探索中前行,是在开创中推进,虽然外地已经有了不少经验,但除了借他山之石攻洛阳之玉外,还有许多现实的难题需要解决。面对“拦路虎”、“绊马索”,大员要有“我敢横刀立马”的胆魄,要有“同志们,跟我上”的豪情,也要有“舍我其谁”的信心,敢闯敢冒,领着大家同心同德干、脚踏实地干,杀出一条血路,闯出一条大路。
大员上阵,做遵循规律、科学运作的表率。
一腔热情要有理性引导,遵循规律才能科学运作。要立足洛阳实际、县(市)区实际、村镇实际,遵循群众满意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规律,摸清土地、人口、资源、文化、特色等家底,算好“投入、土地、产业、就业、收入”五笔账,通盘考虑,科学规划,合理运作。
大员上阵一马当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能气势如虹!
- 69 -
快马加鞭求实效
——十论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墨子·耕柱》里记载了一个故事。耕柱子受到墨子责备后问:“我没有比别人强的地方吗?”墨子说:“我将要上太行山,乘快马或牛,你打算鞭策哪一个呢?”耕柱子答:“我要鞭策快马。”墨子又问:“为什么要鞭策快马呢?”耕柱子答:“快马值得鞭策。”墨子说:“我也认为你是值得鞭策的啊!”
让千里马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让赶路人最快速度地驰骋征途——这,正是快马加鞭的深意!
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的就是迎头赶超的实效,要的就是快马加鞭的干劲!
东方风来,中原潮涌,我们需要闻风而动,与潮共舞。 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重要突破口。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时代大潮中,洛阳立志“当好一个示范”,就必须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大有作为,就必须在这场农村发展的“二次革命”中取得完胜,如果慢慢腾腾,如何乘势而上?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我们需要扬鞭奋蹄,敢为人先。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恰似一篇“同题作文”。新乡,已经闯出“全
- 70 -
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招牌;平顶山,已经打造出全省促进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发展的示范区;许昌,已经以高起点的规划达到目前全省最高水平。洛阳的城镇化率本就低于全国水平,存在“先天不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起步晚、推进慢、规模小,又存在“后天差距”。如果慢慢悠悠,如何晋位争先?
迎难而上,克难攻坚,我们需要马不停蹄,以勤补拙。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发力。按照总体目标,今年各县(市)区将开工建设1至2个试点,2015年前将开工180个、建成50%以上,2020年前将全部启动、建成90%以上。毫无疑问,这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新长征,“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规划怎么搞、社区怎么建”等问题,哪一个都可能成为“绊脚石”,哪一个都可能成为“拦路虎”。如果慢慢吞吞,如何决战决胜?
抢先一步,就是财富;落后一步,就是代价。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重道远,我们所讲求的快马加鞭,以实效为出发点,以实效为落脚点,如若不然,就可能马失前蹄,就可能背道而驰,就可能欲速不达。一句话,学好用好“快”字诀,咬定“实效”不放松!
快马加鞭求实效,要提振信心、鼓足干劲。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鼓励探索一条“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此“天时”也;洛阳身居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在全
- 71 -
省举足轻重,此“地利”也;全市上下人心思进,发展氛围比较浓厚,此“人和”也。万事俱备,东风劲吹,瞄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拿出新时期“洛阳精神”,拿出务实重干的“洛阳作风”,拿出舍我其谁的“洛阳信心”,谋全局、克难题、创业绩,一刻不停、一步不慢、一天不拖,何愁“楼兰不破”?
快马加鞭求实效,要协调联动、形成合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同行军打仗,需要方方面面的保障。各级各部门要顾全大局、密切协同,坚决破除部门本位主义和畏难情绪;要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努力破解规划、资金、土地、产业、就业等各类难题;凡涉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手续办理工作的单位,要设立审批事项绿色通道,由专办员具体负责、限时办结;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建设。 快马加鞭求实效,要严格奖惩、确保效果。
重大、紧迫工作的推进,必须有先进的工作机制作保障。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认真落实“周例会、月督查、双月推进、季度讲评、半年观摩、年终考核”等工作制度,及时总结讲评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在实践中的工作成效。对工作成效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行动迟缓、效果较差、存在问题且整改不力的按规定实施问责。
千里之行始足下,快马加鞭更奋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兴未艾,只有日夜兼程、风雨无阻,才能一马当先、马到成功!
- 7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