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中医随机脉诊精要
主讲人 :王永民医师(韦刃老先生大弟子)
地点 :2011第二届世中联脉诊大会工作坊 关键词 : 虚实、寒热、瘀郁 目录
一、振荡中医脉学概说一览表 二、振荡中医随机脉诊简介 三、振荡中医脉-证耦合体系 四、随机平脉辨证导航图 五、全息脉诊的四大要领 全文 一、
S振荡中医脉学概说一览表创始人韦刃学术来源1.
古典中医脉学精华2.脉诊临床实践操作对象
整体能量状态医疗目的
扶正异常S状态、增强序稳控制能力主要特征唯脉、无症辨诊依据
客观全息脉诊 二、
振荡中医随机脉诊简介
概述:根据数千年中医临床经验和现代全息理论,寸口三部九候脉诊系统是宏观整体气液运行的微观全息元,二者之间具有同构和同步S的内在联系,S中医对病理系统和脉系统宏观基本因素的分析、归纳,也正是以此为根据的。
三、脉-证耦合体系(基础脉象的概念和体征)
根据S中医创始人韦刃老先生的分法,我们可以把这个脉象体系列表概括如下(1245体系):
1245体系就是指的S中医病理的: 1(态---- 一\"气\"的S态) 2(纲) 4(正) 5(邪)
和脉就是正常的脉象,它的脉象特征是:不盛不衰、刚柔合济、无寒无热、缓急适中、十八位均布(双手寸关尺的浮、中、沉),脉体无异常。
具体的讲: ·不盛不衰、刚柔合济就是柔和有力。 ·无寒无热就是温度适宜。
·正常体温就是摸上去表面微微凉,等一会儿又感觉温温的,没有明显的凉和热,温度均匀舒润,这是正常的。 ·缓急适中就是节律一致,不快不慢。
·十八位匀平就是寸关尺浮中沉力度均匀流畅,没有明显的势差。当然关脉和中部比寸尺稍大一点也是正常的。
·脉体无异常就是没有痰湿水脉,正常脉体是濡滑,没有弥散、模糊、粘滞浑浊或疏懈感。如果违背上述情况就是病脉,按照病脉可分为虚实两大类,
·虚实就是气液阴阳的虚实。
·虚可分为:气虚、液虚、阴虚、阳虚。 ·实可分为:气实、液实、阴实、阳实。
四、辨证导航图(综合辨证)
·当医生将三个指头置于患者腕部桡动脉寸关尺部位之上,随机诊疗的整个过程就已经在医家的指尖和头脑开始了。具体步骤如下: (一)
首先辨常、异:和脉与病脉。如脉诊无异常(为和脉),即使患者有不适症状,亦非真病。应向患者讲清道理,以不治之法处治:无为而治。在《中医脉诊之谜》文中,曾报道患儿魏晓宇高烧40摄氏度,因脉诊未见明显异常,即告诉儿母,此为生理性免疫反应,可以自愈。次日凌晨即烧退人安(详见《中国人体科学》三卷三期127页)。 (二)
如见异常脉证,不管脉象有多么复杂,应首先辨别虚实,此为百病总纲。医生治病不辨虚实,如骑马无纲、射箭无靶。\"虚虚实实\",乃医之大患。 (三)
如脉证属虚,应进一步分辨阴、阳、气、液四者何虚?是单态虚证?还是双态、多态虚证?分清何虚方能对证施治。一般所谓\"虚不受补\",皆因未分清何虚,误补益疾之过。 (四)
如脉象属实,应进一步分辨阴、阳、气、液四者何实?气实为郁,应进一步分辨是整郁抑或局郁;如属局郁,再进一步分清是侧郁(左右不均:势差≧3mm)、层郁(浮沉不均)、部郁(寸尺不均)、位郁(某一部郁:高于整统均值一倍以上),而后对治。液实或可见水、湿、痰、瘀诸症;再进一步分清属单态或复合态,然后对症施治。
·临床所见到的脉证并非总是虚实寒热分明,常常是虚实相间、寒热错杂、诸实兼见。但不论多么复杂的脉象,只要秉持一种虚灵的心态,细致分辨,总会理出头绪来。 五、全息脉诊四大要领 (一)
净:凭脉辨证施治虽需用手,但运用之妙全在一心。故在临床操作过程中,除了凭脉辨证施治的法则以外,应摒除一切私心杂念和虚妄意识的干扰,始终保持一种清净虚灵的心态。 (二)
全:系统S状态的常、异,位(左右、前后、上下、表里)、体、势,阴、阳、气、液,质、能、信息......皆聚焦于随机全息脉诊透镜视野之内,一览无余。如诊断虚实,必须遍诊左右两侧的寸关尺浮中沉十八个空间区位,一一计量其动量,以求其系整均值,再以虚实界标值(力大小适中的主波峰值---15mm)权衡判定之,万不可以遍概全。 (三)
根:脉以沉取为根、两尺为根。沉脉表征里层和深部(即不直接受意识控制的、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中胚层衍生的结缔组织、脏器、骨髓等;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她就是生育万物、幻化万象,支撑、推动、整合一切局部功能的\"大地\");犹如一国国民及工农畜牧渔业和矿业生产基地、国库及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两尺对应人体的下部并与深层组织结构相连续,此为胚胎发育的原区,是蛋白质、电解质等水盐代谢及机体稳序自律控制中心,古称命门,主管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及每一个机体细胞,是人体生命过程真正的主宰。
(四)
机:除了适时、实时的随机内涵外,还有机要,即关键因素的内涵。只是纵览全局、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仍未可称善;还必须分清主次,找到造成整体异常状态的关键所在。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只有抓住关键,才能在随机临床的每一次治疗中,都能以少味、微量的药物,获显著效果。
·S中医随机诊疗临床以全息脉诊为中心;因为,只有通过全息脉诊,才能直接客观地观察到人体局整、身心、内外相互作用的综合状态。随机全息脉诊是观测疾病本体状态的窗口-S中医整体观的载体。被正确操作的全息脉诊技术是S中医随机临床治疗的一依据,将人宇、身心合一的人体,调控到稳定有序的最佳状态,这是S中医随机诊疗的唯一目的。
振荡中医 - 脉证用药 证脉药1气虚缓弱(一)
右寸弱:黄芪15g - 30g(二)
右关尺弱:人参、党参 (15g - 30g)2
液虚(血虚)空细
熟地5-30g3阴虚热而无力生地5-30g4阳虚寒而无力
枸杞15-30g(温补右尺)5
实热实热脉(一)
上焦:黄芩3-6g(二)中焦:石膏10-30g(三)下焦:黄柏3-6g6实寒实寒脉
炮附子3-15g(寒、痰、湿交错)吴茱萸3- 30g (寒夹表郁,虚张声势,用以散寒理气,贯通上下)7郁
气液分布不均匀,并有明显势差。(一)侧郁: 左>右炙甘草3-5g
(二)侧郁: 右>左白芍5-30g
(三)部郁: (寸)上>(尺)下一般多兼两关瘀,左瘀:川牛膝 5-10g(较强)、怀牛膝(较弱) 右瘀:枳壳5-10g/内金5-10g
(四)左寸低(轾)柴胡5g/桂枝(有寒)
(五)右寸低(轾)升麻5g
(六)表里郁(沉寒表热)附子10g黄芩3g / 黄连 + 吴茱萸
8瘀
脉沉按呈凝涩有物之象,多见于两关,寸尺皆有。(一)血瘀:凝涩兼见有热象、脉动有滑利感(血管内)。(二)湿瘀:凝涩兼见有濡象(血管外)。(一)
丹参5-30g应用指标(a)沉涩滞有瘀 (b)躁急刚动 (二)左牛膝、右枳壳。9水
脉形疏懈稀薄、荡荡似水波感。多见于尺部。茯苓10-30g10湿
濡软散漫、浊而不清、如水漂棉
(一)偏热:淮山10-30g(二)偏寒:炒白术5-30g(三)不寒不热,蒙蒙一片:苡仁10-30g11痰
脉形粘稠滑利有收缩感。(一)
半夏6-15g(二)
热痰:川贝、牛黄、蛇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