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业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2-07-08 来源:步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7卷第1期 农业科技管理 VO1.27.No.1 2008年 2月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eb, 2008 文章编号:1001—861 1(2008)01—0072—03 农业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 李瑞生 张玉珍 耿全义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沧州061001)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职业院校如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走产业化道路,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使技术、成果、信息等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我们在这些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同时提出了"3前 -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新农村建设;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 力较强;三是精力分散,影响记忆力;四是负担重而 展阶段,作为农业职业院校,理所当然地有责任和义 学习少;五是追随仿效,互相学习 。总之,农民的学 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自觉从全局和 习并不是为了获得求知欲或好奇心的满足,而是有着 战略的高度认识农业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 更殷切的期望。 用…。如何利用院校教育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科技优 1.3新农村建设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根据农 势,通过科技推广、成果转化、人才培训、咨询服务、 村发展实际分析表明,单纯依靠经济发展项目并不能 信息服务等有效途径,去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 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基本状况,只有教 农业,是农业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育才能为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只 1 农村现状及要求 有通过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把农村发 展纳人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 1.1 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现状农业部农村经济研 转化为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优势。同时, 究中心提供的数字表明: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 加快科技推广、成果转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 年限只有7.6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 产业化等都对职业教育特别是涉农职业教育提出了 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其中,文 新的更高要求。 盲、半文盲占7.6%)、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 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 2探索与实践 0.6% ;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9.1%,接受过农业 2.1 加强农业人才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农民 职业教育的只占5%。留在农村和从事农业的劳动力 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 大多数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另据2006年国务院研究 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适应建 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劳 设现代农业和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需要,依托产业 动力中,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达76%,这一现状与 发展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 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之成为 1.2 农民的学习特点 农民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群 “有文化、懂技术、能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 体,其文化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兴趣爱好、需 促进和保障农民增加收人的根本之计,是建设社会主 要、心理状况、家庭生产、生活条件、业余时间的支 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配、学习上的困难等各不相同,但具有以下共性:一 1)多渠道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 是学习目的明确,注重实用;二是认知能力和理解能 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 收稿日期:2007—08—22 作者简介:李瑞生(1953一),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教学及农业问题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l期 李瑞生等:农业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 ・73・ “i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 力,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 是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广泛开展各 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 转移培训,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沧州职业技 术学院利用人才和技术优势,做好培训农民工作,组 织专家到东光、吴桥、河问、青县、盐山等县市乡村的 田问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现场解答问题百余种,并 在近百个农业特色种植村,建立了农技服务站、科技 联系点18个,选派技术骨干长期蹲点驻村进行技术 指导,培养乡村科技带头人800多名,组织专家赶科 技大集,在特色乡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举办 技术培训78次,参与培训的专家为200多人次,发放 资料2万余份,科技光盘2 000多张。 2)加强人才培养输送。在当前农民科技文化素 质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单靠几次培训是不能满足新农 村建设和科技兴农的需要,还要培养一批农职院校毕 业生充实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科技队伍中,使之成 为科技“二传手”。成为立足本地的农技“土专家”,成 为农村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带领农民迅速应用农业科技,转化科技成果。沧州职 业技术学院与青县青州镇联合举办定向培训班,以调 整和改善农村干部队伍和科技队伍的年龄、知识和能 力结构,选拔54名同学入学深造,毕业后全部到镇、 村T作,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2.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目 前,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仍是农村经 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 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I I。要引导农民面向市场,以市 场为导向,改变种植业结构,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在 稳定粮油总产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的种 植。同时,要发展畜牧、林果、水产业,还要挖掘农业 自身的增收潜力。既要发展精细农业、精品养殖业, 又要拓展和培育生物能源,生态、旅游、休闲等农业 的多种功能,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 业和旅游观光农业。 1)建立农业示范基地。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在东 光、沧县、盐山建立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先进技术及节 约高效示范基地,在其他14县市建立了东光700 hm 优质棉标准化示范区,在盐山建立了700 hm。的优质 麦新品种转化示范和无公害金丝小枣生产基地。在 南皮大浪淀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天津静海 西双塘村70 hmz冬枣旅游观光基地等,基地总面积 达2万hmz。在基地建设中,全部使用优良品种,无偿 进行技术指导,培训技术人员,积极进行生产结构调 整,促进了产业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达到了农 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农村,只有大量的农 业科技成果最终被农民掌握和运用,才能转化为现实 的生产力。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科研力量雄厚,近 几年获国家发明奖1项,省成果奖14项,这些成果都 是针对当地生产实际情况而研究的。海兴县东清水 沟村土壤低洼盐碱,小麦产量不足3 000 kg/hmz,2006 年,采用院小麦新品种“6004”,产量上升到6 000 kg/hm 。抗虫棉多茎株型高产简化栽培新技术,在节省 整枝用工70%~80%的条件下,籽棉产量达到4 500 kg/hm 以上,增产23.6%,劳动生产率提高1.8~2 倍,推广面积29万hm ,创社会经济效益8.9亿元。 丝光棉与天鹰椒、土豆、花生问作节水高效复合种植 技术,在沧州推广6.7万hm ,每公顷增收7 500元以 上,每公顷经济效益3万元,促进农民增收2亿元。 2.3调整农业发展思路,引导农民走农业产业化道 路农业要发展,就必须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 销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抓。在这个系统中,农 产品加工是中心环节,当前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滞 后,工业化水平低,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 这就是我们还没能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 模式。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创新抓农业和农村工作的 思路和方法,用抓工业的思路、理念、机制、办法抓农 业,走出一条发展农业的良性循环道路。用抓工业的 思路抓农业,就是对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工厂化生 产,市场化营销,项目化运作,科学化武装,社会化服 务151。按照这一思路,院搞了“棉田高效集成技术及产 业化体系”的研究课题,争取经费70万元,在东光县 4个乡镇建立700 hm 的优质棉标准化示范基地,实 行订单式生产,全程化服务,标准化管理,统一收购, 规模加工,使农民每公顷增收4 500元以上。 2.4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技术并举,促进农村和谐 进步加强农村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是建设和谐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 础,坚强的政治保证,又需要良好的思想文化条件。 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技术同时进入农村,可有效地促 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民不但学到了科学和 技术,而且改变了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提升了认识 能力、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东光县连镇镇千佛阁村 有2 000多人,该村贫穷落后,风气不正,矛盾激化, 干群关系紧张,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派专家深入村民当 中促膝谈心,交流思想,教育引导农民,举办技术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4・ 农业科技管理 第27卷 训、法律知识讲座,指导该村调整种植结构,在保证 粮油总产量的情况下,扩种180 hm 棉花,每公顷增 籽棉750 kg,节约资金1 500元,增加效益4 500元。 化等方面的认识只停留在理论上。 3.3服务模式有待完善 尽管现在形成了诸如校 县、校乡、校村、校企联合等服务模式,但这些模式仍 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究竟如何结合才能更科学有效,如 何创新运行机制才能更加适合“三农”实际情况等, 因此,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其服务模式有待进 一乡风民俗的好转,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该村走上了快 速发展的轨道,村风村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村形 成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存在问题与讨论 3.1 服务层面有待拓展 目前,农业职业教育服务 新农村建设主要还是集中在物质文明建设层面,精 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虽然也有所体现,但还没有得到足 够重视。对农民还只是重技能培养和技术培训,轻综 合素质、思想道德和政策水平的提高。 3.2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有些农业职业院校的专业 步完善和提高【 J。 4参考文献 [1]刘艳军.农业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 2007(1) [2]江永红,等.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百年三农问题再思考[J].农 业经济问题,2005(10) [3]王福海.农业推广[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李 锐.科技进步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分析[J].农业经济, 2007(7) 或是过于陈旧,没有体现出“市场驱动”和“农民需 要”,或是过窄过细,缺少理、工、农、文、管的综合,课 程结构彼此重复或割裂,无法适应农业产业化、农村 劳动力转移、农业二、三产业发展的趋势,导致培养 [5]孙政才.农村形势政策教育读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07 [6] 田 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Ⅲ.农业科技管理,2007,26(3):48—51 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就师资 素质而言,“双师型”的比例仍然较低,大多数教师对 农科教结合、校企及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 [7]张菊霞,王彦,夏金星.杨凌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 推广模式[J].农业科技管理,2007,26(2):38—40 (上接56页) 3.5认真搞好科研成果鉴定科研成果鉴定是一项 选题是开始,归档是结束。所以,协助搞好技术档 案立卷归档是一项重要工作,应是课题人员的职责, 也是技术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研究室主任、课 严肃认真的技术工作。一是要由承担单位提出研究成 果报告,由本单位学术委员会进行第一步的鉴定,提 出意见,然后上报下达任务的主管单位,以备鉴定。 二是由主管单位聘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组织 鉴定。鉴定科研成果,总的要求是技术先进或适用, 推广上切实可行,经济上合理,为了达到正确的评 价,必须进行测试、品尝,甚至做田间的鉴定,并要注 题主持人以及工作人员都要分别担任技术档案的检 查、督促、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的责任。二是在鉴定 科研成果同时,必须有完整技术档案作为凭证。三是 由科研管理部门和档案人员验收归档,保证其集中统 一意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比较,评价其经济效果。三是要 考虑对环境、土壤、食品的污染以及推广应用的范围 和条件,作出严格的鉴定。最后,验收技术档案是否 管理。四是搞好科技档案工作,还必须把专业管理 人员和科研人员结合起来。以研究室为单位,建立兼 职档案员制度,协助搞好技术档案立卷归档。 4参考文献 [1] 陈志兴,楼洪兴.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链连接机制的构建【j1. 农业与技术,2005(3):49~51 [2] 陈志兴.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构架及其对策研究IJJ.农业 科研经济管理,2004(3):17—18 完整准确,由组织审定单位批准,并发给科研成果鉴 定证书。 3.6协助搞好技术档案立卷归档 科技档案是反映 课题在研究中的真实记录,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发展生 产的依据 。技术档案工作,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课题完成后,由研究课题主持人整理立卷归档。对大 型精密仪器设备、人工气候室、化验楼、温室等科研 基本建设图纸、说明书也必须归档。 [3]沈国光.种子课题制核算的方式设立与激励机制的研究 [J].中国种业,2005(12):28—29 [4]陈志凤.种业科技档案管理创新及效能作用的探究『J].现 代农业科技,2006(8):9—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