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作文
Reading and writing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鉴赏课的教学策略梁学敏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中心小学,广东 东莞 523430)
【摘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迫切要求,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鉴赏能力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问题进行分析,摸索出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鉴赏课的教学策略,通过鉴赏的角度、鉴赏的兴趣与鉴赏的方法三方着手,致力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启迪学生的思维,提升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情操与审美情趣。【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鉴赏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小学高年级学生初步学会鉴赏文学作品也是我们阅读中的一个目标要求,通过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提升阅读的品位,提升阅读的素养,进一步丰富阅读的内涵。
的创作背景,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这样对主题的把握就要更准确。
(五)体会表达方法
表达技巧即表达方法,是指作者表达文章的内容所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其中一个目标要求是: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因此,在引导高年级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时,体会其表达的方法是提升高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运用的重要任务。
一、关注鉴赏的角度
(一)了解内容情节
把握住文学作品的情节,是读懂作品的关键,是鉴赏文学作品艺术特点的基础,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因此在指导学生鉴赏作品时,可以让学生理清作品各篇章的情节,了解情节与情节之间的联系,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体会情节的多变与曲折离奇,这也是作品能吸引读者的魅力所在。
(二)品析语言修辞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老师越发意识到教学不能局限在文本的内容层面,而要将关注力聚焦在言语形式上。而课外阅读目的在于语言积累。因此,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落实到语言品味上,体会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感悟到语言的美感,能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三)感受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作者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表达独特的思想,主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完成的。因此,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只有抓住人物形象的分析,才能对作品所反映的现实有深刻的认识,体悟到作品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所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才能抓住作品中最重要的东西,理解感悟作品的深层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之所在。而品味人物形象一则可以品味不同人物的不同形象特点,二则可以品味同一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即人物形象的多样性。
(四)感悟作品主题
文学作品的主题就是通过文学作品的各个要素表现出来的作家的观点、倾向、思想和情感。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即是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在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时要感悟作品的主题。感悟作品的主题,就要注意认识作者
二、激发鉴赏意欲
(一)再现情节画面
鉴赏作品是基于对作品内容感知、理解,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深入作品中的细节进行深层次的赏析。而往往品鉴作品通常是指向于某一细节的鉴赏,而鉴赏某一细节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再现情节画面,让学生获得直观形象的感知,提升阅读的兴趣,便于学生兴致盎然地入情入境地投入情节中进行鉴赏。在创设情境上,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式再现情节画面:视频引入,图片引入,讲故事引入。如在指导学生鉴赏《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时,在引导学生鉴赏第一次出海遇险时的情境时,我出示了视频画面,让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当时的危险情境,观看完视频后,学生立刻有话想说。
(二)把握整体情节
当鉴赏某一情节时,我们不是把这一细节单独剥离出来,脱离整体的内容的。如果单独鉴赏,学生往往觉得枯燥无味。因此,在课外阅读鉴赏课的教学上,注意整体把握各篇章的情节,注重作品情节关联性,了解情节与情节之间的连接点,才能更有效品鉴,提升鉴赏的趣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指导学生鉴赏《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时,我选取了四个章节进行鉴赏,在每个章节鉴赏前,我都进行情节的铺垫,回顾章节的前置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梳理整体情节,整体把握故事,贯穿章节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始终置于整个故事中,在品鉴某个节点时,也就始终保持着趣味。
三、注重鉴赏的方法
(一)质疑——启动批判性思维
(下转第142页)
1402019年第22期
阅读与作文
Reading and writing
对于小学阅读教学,要突出一个“诱”字。也就是要针对问题的答案,尽量挖掘与答案相关联的各种条件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如以上文中的问题为例。在这个问题提出后先向学生讲清楚当时的背景:这篇课文描写的是1949年的第一天发生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中的一件事。从当时的全国形势来看,一方面,国民党反动派已到了土崩瓦解之时:另一方面,就局部而言,一些革命人士还被关押在敌人的监狱里饱受折磨。把这些时代背景讲清楚后,再让学生结合课文中对联内容如“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等,就可以找出问题的答案:“狱中的同志之所以在饱受敌人折磨的条件下‘联欢’,就是因为我们的革命就要胜利了,人民即将解放,新中国也将要诞生,这些同志之所以过得那样快乐,就是因为他们早已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而一心为民众着想。”学生心中的不解也有了答案。
总之,阅读能力需要长期培养,教师要教给如何阅读,怎样阅读才是有效的,才是有所收获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还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行为,要带着问题去读,积极思考,持之以恒,提高阅读效率。只有这样,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阅读能力会不断提高。
(二)理解能力
在阅读的时候,不仅要理解文章中每个词语书面的意思,还要思考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理解这个词语出现在这里的本意,理解作者的用心,这是阅读能力的核心。
(三)鉴别欣赏能力
鉴别欣赏能力是指对阅读内容的鉴别和欣赏能力。在大量的读物中,要教会学生辨别真善美、假恶丑,赞扬正确的、美好的;摒弃丑恶的、错误的。这样我们的阅读目的才算达到了。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阅读的目的在于汲取书本中的营养,要有选择性地吸收,就要有鉴别能力和水平。因此,只有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才会有真正的阅读能力。
二、阅读过程中,还要培养敢于质疑、善诱精神
质疑就是在阅读教学中的设问。对此,教师首先要创设问题的情境。如在教学五年制五年级课文《狱中联欢》时,先根据课文题目提出问题:“那些被关在敌人监狱中的革命者饱受敌人的严刑拷打和折磨,过着非人的生活,痛不欲生,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在这样的环境中‘联欢’呢?”这样学生会被问题深深地吸引,会去积极思考,解答这种问题。这就体现了质疑的作用。
(上接第140页)
质疑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能力。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质疑是启动学生批判性思考的利器。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有批判性的问题,说明学生正在跟文本深入对话,正是因为他们更深入理解作品,才会刺激他们的思维,对作品进行创新性与批判性的思考。因此,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让学生大胆质疑,无疑是在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在鉴赏《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时,我出示了55页鲁滨孙“劣势与优势”对照的一段话,提问学生:看了这个对照表,你会提什么问题?让学生提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提问题进行积极思考,了解鲁滨孙此时的心态与处事的态度。
(二)讨论——全方位思维的碰撞
鉴赏作品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难度极大,或跟主题相关的深度问题,或能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锻炼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解决。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学生能够取长补短,集小组人员的不同见解,多角度去解读,多方位补缺,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解读由片面走向全面,这样对作品的理解就更深刻。如在指导学生鉴赏《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时,我先让学生感受到了第一次航海旅行的惊险后,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经历了这样一次危险的航海旅行之 后,如果你是鲁滨孙,你会选择继续这样充满凶险的航海吗?为什么呢?请联系他的家庭背景想想。于是,学生在四人小组中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互相碰撞,学生就有了全面的结论。
(三)辩论——直击思辨能力
在鉴赏作品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去跟作品进行对话,这时就可以设计一些思辨问题,引发学生去对作品进行思考辩论。这一过程需要关注作品中的细节,挖掘其中所传达出的深刻含义,抓住其中思辨点抛出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综合文本
进行辨析,并通过辩论的方式显示出来,而这个辩论的过程就是品鉴的过程。如在指导学生鉴赏《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辩论的问题:你喜欢安妮这个人吗?为什么?设置这样一个问题的意图是让学生关注这个人物的形象。书中安妮这个人物有其性格特点的多面性,她自尊心强,有时有些固执,但又知错能改、不记仇等等。学生在辩论中剖析人物特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一步培养鉴赏的能力。
(四)补白——进行创新思考
学生在鉴赏作品中,对文本进行补白能搭起学生与作品的桥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升华情感体验,让鉴赏更具深度。要注意在作品中找准补白的切入点,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共鸣处,并善于引导,那么学生就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潜能对作品进行不断的补充和再创新,不仅更深层次理解作品,还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指导学生鉴赏《鲁滨孙漂流记》中“流落荒岛”这一章节时,我要求学生找出鲁滨孙流落荒岛前被飓风袭击时的部分,并要求学生在此补白:被飓风袭击的鲁滨孙,此时十分惊险,猜想鲁滨孙心里在想什么?通过这样的心理补白,再一次深度了解鲁滨孙的人物形象,必然更深入理解作品。
四、结语
在小学高年级开展文学阅读鉴赏活动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审美情操与审美情趣的有效举措之一,因此在小学高年级开展课外阅读鉴赏课,优化课外阅读鉴赏课指导策略,能有效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家港.细说小学课外阅读的类型及阅读指导[J].考试周刊,2016(89).
1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