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

2024-01-04 来源:步旅网
2014年第7期 总第225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0NOMIC RESEARCH GUIDE No.7,2014 Serial No.225 题研究 ‘‘ 中等收入陷阱 ’’问 任亚飞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合肥230601) 摘要:经济发展史表明,每一个发展阶段,经济体都会面临不同的“发展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就是经济体 从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所面临的一个障碍。2009年,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通过对“中等收入陷 阱”的本质、诱因及特征出发,说明中国一定会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目前 还需要做什么。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诱因;特征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014—02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 作为经济增长终极推动力,对过渡到高收入阶段必不可少, 而且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增 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中提出一个 全新的概念:“中等收入陷阱”。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 GDP1 000美元的贫困线后会很快奔向1 000~3 000美元的 起飞阶段。然而,当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的中等收入水 长方式的主要标志。技术创新的规律首先是经济规律,它的 发生是与资本密集程度密切相关的。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 创新不是外生的,而是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一些研究发现: 发展中国家在中等收入阶段,总是通过对先期发达国家“次 前沿技术”的引进、模仿、消化、吸收和本土改造来提高本国 的技术效率。但是,一国模仿的技术越多,其继续模仿的相对 成本也就越高,这就迫使部分已进入中高收入的经济体必须 从模仿、追赶的经济模式转向自主创新的阶段,这样经济才 能实现质的飞跃。 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或受外部冲 击,导致持续增长动力不足和快速发展中积累的社会矛盾集 中爆发,从而出现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的状态,即陷入 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二、“中等收入陷阱”的诱因及特征 (一)创新瓶颈与产业结构转变失败 (二)收入分配不均 Tuomas Malinen(2010)采用收入分配的面板数据,对中 经济增长由低收入阶段到高收入阶段依次通过资本积 累、要素效率提高和技术创新三种增长模式来完成。资本积 累是经济增长时经历的必要阶段,但是如果在进入中等收入 阶段以后还继续依靠资本积累和吸引外资以模仿领先国家 的先进技术来驱动经济发展的话,就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 等收入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均等之间的关系 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 这种关系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阻滞效应,并认为发展中 国家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加剧是诱发其落人“中等收入陷 阱”的主要原因。图1为部分拉美国家的基尼系数,从图中我 果,很难跨越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之间的鸿沟。因此,技术创新 0.7 们可以看出,拉美国家的基尼系数都在警戒线(0.4)以上。 0.6 0.5 0.4 0.3 0.2 0.1 0 图1拉美国家基尼系数 (三)金融体系脆弱 以东南亚国家为例,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前,泰国、马 收稿日期:2014—01—16 来西亚、菲律宾等经济体长期过分依赖外资流人推动经济发 展,向国外借款过多;金融市场开放的自由化程度与固定汇 作者简介:任亚飞(1990一),女,安徽巢湖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收入分配研究。 率制度安排失当,人为维持的汇率过高使本币价值与实体经 改革开放实践,无论党中央,还是人民群众,都越来越理性, 济和外汇供求严重脱节;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中央银行对 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智慧。 金融市场风险缺乏足够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有效监督机制;大 (--)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 量资金投向了房地产业和证券业,泡沫经济现象严重。金融 理论和实践表明,经济增长与消费需求存在着显著的双 体系的漏洞,形成巨大的套利空间,引发国际投机资本的恶 向互动关系:一方面,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居民收入,提升消费 意攻击和打压,直至爆发大规模的金融震荡。拉美国家的历 能力,增加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消费需求的增长又会促进经 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爆发,也往往与外债负担沉重、本 济增长。中国有近14亿人口,总规模世界第一,市场潜力巨大。 币币值高估、通货膨胀严重等因素紧密相关。 (三)中国保持较高的人力资本增长率即科研增长率 三、对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认识 1994年以后,中国的人力资本增长加速。2010年中国具 有高中(含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为3亿人,接近美国人口 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总 总数,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4亿人。 收入为4 260美元,首次由“下中等收入”经济体转变为“上中 科学研究方面,1996年美国和中国发表的科学论文总数 等收入”经济体,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国 分别为292 513和25 474篇,中国仅为美国的8.7%;到了 内的一些学者也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008年两国发表的科学论文总数分别为316 317和184 080 研究结果集中在“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原因、国际经验的比 篇,中国是美国的58.2%。较高的人力资本增长率、不断的科技 较研究和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研究三个方面。 创新活动,对提高生产效率、改变产业结构模式有很大的帮助。 学者蔡防认为经济学中所谓的收入陷阱,是指一种较为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必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稳定的均衡状态。这种状态的形成原因在于,尽管某一因素 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从低收入阶段到 能够促进人均GDP提高,但是由于这个因素具有某种程度 中等收入阶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收入差距扩大、金融 的不可持续性,其他制约因素又会将其作用抵消,在此种情 体系不完善、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要想从中等收入水平顺 况下,人均收入在经过一定程度的提高后又被拉回到原来的 利迈向高收入水平行列,既要解决当前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 (生存)水平。所以,在笔者看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是在 题,又要保持经济健康发展。 某种因素或某些因素的作用下打破这种均衡状态。 在此背景下,中国目前应该做的是:(1)完善社会主义市 人民论坛2010年7月就“中国能否越过‘中等收入陷 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 阱”’这一问题对社会公众和各领域相关专家进行了一次大 目标,关键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范围的调查,结果显示70%的社会公众对中国越过“中等收 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因此,党中央很早就高瞻远瞩地 入陷阱”的信心指数低于50%,只有8%的公众相信中国一定 指出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发展 能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相关专家的调查结果则显示出较为 方式;(2)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乐观的结果,42%的专家对于中国顺利越过“中等收入陷阱” 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 的信心低于50%,只有6%的专家相信中国一定能越过“中等 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完善收 收入陷阱”,其余专家则持审慎乐观的态度,百分比为52%。 入分配制度,进一步理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努力 而笔者很坚定的相信,中国一定能越过“中等收入陷阱”。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 (一)宏观优势 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 杨承训和张新宁认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 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完善 优势在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要充分发挥社会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的“橄榄型”分 主义制度的综合优势,有针对性地采取重大举措,就能跨越 配格局;(3)推进金融改革。从深陷“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及 “中等收入陷阱”;其次,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优势在 东亚各国的经验来看,金融危机的爆发对经济发展有着毁灭 于中国政府的学习能力以及危机处理能力。每当面临严峻挑 性的打击。所以,目前中国应及时完善金融市场的各种法律 战时,中国政府总能做出富有成效的应战策略,如近年来,中 法规,以免金融市场漏洞被国外投机资金抓住,进人中国金 国数次面临重大自然灾害时,中国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 融市场进行投机活动,落入“金融陷阱”,拖累整个实体经济, 有效地解决了社会公众面临的问题。再者,经历了三十年的 影响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李刚.“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现实[J].中国经济问题,2012,(5):2-12. 【2]高杰,等.“中等收入陷阱”诸观点述评【JJ.北京日刊,2012,(18). 【3】田井泉.“中等收入陷阱”:现实与跨越[C】.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2012. 【4】蔡敏,等.“中等收入陷阱”研究文献述评[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3):185—198. 【5]高杰.“中等收入陷阱”理论评述『JJ.经济学动态,2012,(3):83—89. 【6】仪明金,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1,(3):57—60. 【7]孔泾源.“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背景、成因举证与中国对策【J].改革,2011,(1 o):5-13. 【8】钱凯.规避“中等收入陷阱”观点论述[J1.经济研究参考,201 1,(48):37—45. 【责任编辑吴高君】 一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