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尾的设计
作者:吴大明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第02期
明代学者黄政枢说:“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这句评价写作的话,也很适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尾。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新知识、调节疲劳、保持学习兴趣,而且能进一步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在愉快的氛围中把课堂教学推向新的高潮,取得“课已终而思不止”的效果。那么,数学课如何上出精彩的结尾呢?下面谈点粗浅的体会,不妥之处还请同仁们批评。 一、归纳小结式
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自己总结该节课的教学内容,从而保证课尾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和稳定。
案例一: 李雪峰老师的《露在外面的面》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顾这节课的过程。 (生闭眼回顾) 师: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学会了用两种方法数露在外面的面了。 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的想象力丰富了。 生:我还发现数学很神奇,数学也很美! 生:我觉得那个数学艺术作品不可能是真的……
师: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有问题就好,愿意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更好!
这种统摄全课的总结,不是教师机械重复,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中,思维得以提升和发展,从而很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 二、开拓延伸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开拓延伸式结尾即为学生提供一些智趣相融、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诱发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案例二: 张齐华老师的《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段
讨论完“通常,冰山露在海面上的部分只占整座冰山的()。A.1/2B.1/10”这题后,师:瞧,善于观察,善于联想,分数的确就在我们身边。不过,老师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除了冰能浮在水面上外,还有什么东西也能浮在水面上? 生:塑料、泡沫、木板。
师:这些东西如果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部分还是整体的1/10吗? 生:不会!
师:如果不会,它们又分别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呢?回去查查资料,或者亲自动手做个小试验,相信你一定会有新发现。
根据学生好奇心很重的特点,张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个具有“挑战意义”的习题作为结尾,这样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促进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自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和谐发展。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寓言故事式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寓言故事式结尾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回顾本课所学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去。
案例三: 叶柱老师的《可能性》教学片段 师生共同欣赏著名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师:看了这则故事,联系本课所学知识,你有什么想法?
生1:兔子撞树桩,这是可能发生但可能性很小的事情。但故事中的农夫却把它当成了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每天在树桩旁守候撞死的兔子。建议这位农夫要好好学学“可能性”的知识! 生2:因为一些不确定的事情,而影响了一定需要去做的农活,这样下去,农夫肯定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师:说得真好!那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类似于“守株待兔”的事情呢?
生3:有!比如有的人买彩票偶然中了一次奖,然后他就整天忙于摸奖,连正常的工作也耽误了。这不是和故事中的农夫一样吗?
生4:还有一些人沉迷于赌博,往往也是从一两次偶然赢钱开始的!
师:看来,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都已逐步看清了生活中的“可能性现象”。老师相信,拥有这样一双“数学慧眼”,我们的生活定更加美好!
叶老师采用了师生欣赏《守株待兔》进行课堂小结,不仅帮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知识,而且通过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现实”串联起来,使所学知识更加丰厚了。 四、设置悬念式
悬念在心理学上是指人们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在课堂结尾,教师提出一两个问题,设置悬念,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课后主动研究讨论。 案例四: 何金花老师的《植树问题》教学片段
师:这节课上每个同学都表现得非常好,个个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和同学们一起上课我感到很幸福,那你们又有哪些收获呢? 生:……
师:寻找规律的过程,也是这节课重大的收获。
师:植树问题中还有很多的数学问题,比如说在一条直线上种树,一头种一头不种的,两头都不种的,在封闭图形上种树的,其中又存在着怎样的规律,还比如说摆花坛、排队列、锯钢管等等这些又属于哪一类的植树问题?就让我们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迎接下一节课的学习吧!
何老师在本课的结尾时提出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植树问题,为下一节课的学习设置了悬念,有一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感觉。 五、游戏活动式
根据儿童喜欢游戏活动的心理特点,把游戏活动引入课堂教学,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学习兴趣得以保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游戏活动中结束新课。 案例五: 黄爱华老师的《质数和合数》教学片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先让每个学生判断自己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然后让学号最特殊的学生先出教室休息。学生都说1最特殊,1号同学最先走出教室。接着,教师提问:还有哪个数也很特殊?学生们认为是2,因为2是唯一的偶质数,2号同学走出教室。然后老师让学号是质数的同学出教室,再让学号是合数的同学出教室。走出教室时要求大声报出自己的学号,让在座的同学判断有没有错。
黄老师精心创设了新颖有趣的“动脑筋出教室”的游戏活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其间,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进行了纠正错误和个别指导。
如果一堂课是一首优美的诗,那么课堂结尾就是点睛之笔;如果一堂课是一首动听的歌,那么课堂结尾就是绕梁之音。精彩的课堂结尾应做到简洁明快、灵活多变、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真正起到“曲终收拨当心画,余音绕梁久不绝”的艺术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