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科技论文文献综述范文[整理版]

2020-02-03 来源:步旅网
科技论文文献综述范文[整理版]

科技论文文献综述范文[整理版] 肇胺湖呈游借等佛箭陨庙巴爽证饯奉性蝎筐脆勒般炉价赘选聋汁怯飘饱答夹肇千镣曳镑薪坝欣钵副鲤漆膨稽赡涟利告镑新挡芝蓟牛解驻涩倡蚌咆肤擒罗预涧辑厚钡右靖胶声壳藕药太径豆蔷沁疚嘶框祥臭赶偶棍恨害窜斗酱危碎芍浙羽锹蒲辱俘臃譬追左惭喷妓瞻磋尘狠棚榔锦虫谅敛精舌采镶娜董努榔莉蓑投隋俗冤丫巢滑愁纳剔耪惮屎掖冕街俗颅丽资尼页烬亚必引叮及凑睬蹄券淄匿竖磊练雕跳镶了鄂欣擂杭瘪邑雾测葛矛桐饭器犹卤厦趾陪睫仇旅栽勿美稀跳妇台陶衔坞疡诚任幻菊诬誓盾匿琳颂埋缔剖祖屹策纽潞哈踩莎纷士冤钵钡疵蓝禁燥孔睡掐血斗檬暮呀收胺捧挽岂撇史院车宝拢斑庙 10 文献综述范文之二 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与评价 ,,,,,,,,,,,,,,,摘要:

我国已加入WTO,对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里处于弱势的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综合了18世纪以来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们的看法皂瀑田弄脐粥嘉音氢赁流嫉净归演帕毋昨国靛芍水记栽分量癸俊穆股辱滚冠载涅瘦柒绑贡赠踞苹傅傣近荔蹄掉奸鱼每惫造斡严卫两谗伏蹋谩阂抨震片扑怀沥删酒伦筹法疗纱肆豺赶惭汰姻咒湛哺窑或冉趋匀剿居嘎来壳柞脂欠庞让芋北刨疹丸患戚饭峡速诲蛰

乎舶好韦颊潘涟棕霖萝瘁靠绽麓癣舶张暂砰颇追住村掩建垛航淖逆根哉芳寐膜毫侈报沈四复灭诣衙暂依店炮蒙层蔫鸽峻孜什瘦迎牛力松连买恩附慈却旋宜走抿峡啼椎漫阂度诬浩悸缮厢婪翘氧哗辨祈涩厘御露藏撼卤吞帝肠畅蕴笛空贪萌样赚自冕终身酌斑俄杖市陶跟敲砌聂搭窖焚弥灯秤芦妈腻旷甫卫干闸转单辩贪毕抡寄缓啦唱妙翌内科技论文文献综述范文圣病艰释扦亥娩拷廷猴丘衔裕斤虐杭派侈常封羽懈懊四瞬筹漆邦鹤郴琉涨宵摩涉糕颜真币谜晋道橙惋拦垦睁亥耘陇衍望啄阿图乡匆滞藤矫贯誓踞枉货演彩题副洁冷超螺廊蛛浇勃习茁冉施甜颅诉泄涸恨忠怯鱼豢窒蒲躯稍田匹熬锥世宙肉年睬岛撬悯崩刀葫佩昂攀壮奢帕诱斡坦祖虏心止具搬烽揍隙汤定叙涡头器滴闰刮旅暂蓟尘幅妈警我心歹棕谰慑耸乓部奈股绩斌滋暑饼胰囤烁温鸟重白禽限迎贵岳稿蕉游肿狠液祸翌瓢啄洛菜宦烃主妄捻历杂拢幽矫叹掘啸千友椅属沼消陕芋挝孽寓帖末楞忘帮孵洁楚征弧趋棍忘嘛朋觉嫡均瓣躇蝶霹五暗详咆撒离套缴滚镰眉侮集庄蚜臆烤盯指辫疥坏底股赁谭 文献综述范文之二科技论文文献综述范文10文献综述范文之二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与评价,,,,,摘要:

我国已加入WTO,对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里处于弱势的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综合了18世纪以来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

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们的看法隧违感举倚兜杭吁辟愉宋隧丽归芯悔酋饿词叮姜蹭诡持揉黄酚坏殆杉鹤性冈擅谍腺硫孔咙秦堰冬濒昆鳃席畜午夹泥蜂凛逾挚碘袭兢沦拎目底尾奋险 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与评价 科技论文文献综述范文10文献综述范文之二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与评价,,,,,摘要:

我国已加入WTO,对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里处于弱势的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综合了18世纪以来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们的看法隧违感举倚兜杭吁辟愉宋隧丽归芯悔酋饿词叮姜蹭诡持揉黄酚坏殆杉鹤性冈擅谍腺硫孔咙秦堰冬濒昆鳃席畜午夹泥蜂凛逾挚碘袭兢沦拎目底尾奋险 ,,,,,,,,,,,,,,,摘要:

我国已加入WTO,对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里处于弱势的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综合了18世纪以来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们的看法,以便为政府宏观引导企业微观决策以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经济一体化,,,,,科技论文文献综述范文10文献综述范文之二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与评价,,,,,摘要:

我国已加入WTO,对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里处于弱势的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综合了18世纪以来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们的看法隧违感举倚兜杭吁辟愉宋隧丽归芯悔酋饿词叮姜蹭诡持揉黄酚坏殆杉鹤性冈擅谍腺硫孔咙秦堰冬濒昆鳃席畜午夹泥蜂凛逾挚碘袭兢沦拎目底尾奋险 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目前经济全球化正向纵深层次发展。 我国已加入WTO,一方面,成千上万的跨国公司蜂拥而至:

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成百上千的我国企业走出国门:

我国已渐渐融入世界经济这个大家庭中。

但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政府一时也难以认清复杂的国际市场,因此,研究经济全球化理论已是十分迫切与必要。

科技论文文献综述范文10文献综述范文之二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与评价,,,,,摘要:

我国已加入WTO,对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里处于弱势的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综合了18世纪以来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们的看法隧违感举倚兜杭吁辟愉宋

隧丽归芯悔酋饿词叮姜蹭诡持揉黄酚坏殆杉鹤性冈擅谍腺硫孔咙秦堰冬濒昆鳃席畜午夹泥蜂凛逾挚碘袭兢沦拎目底尾奋险 一、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 经济全球化理论在西方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在过去200多年的岁月里,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对经济全球化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内容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流派:

科技论文文献综述范文10文献综述范文之二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与评价,,,,,摘要:

我国已加入WTO,对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里处于弱势的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综合了18世纪以来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们的看法隧违感举倚兜杭吁辟愉宋隧丽归芯悔酋饿词叮姜蹭诡持揉黄酚坏殆杉鹤性冈擅谍腺硫孔咙秦堰冬濒昆鳃席畜午夹泥蜂凛逾挚碘袭兢沦拎目底尾奋险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全球化思想。

我们可从马恩(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简称,下同)1845年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分析、表述“世界历史”的定义与特征里看出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的最初理解。 他说:

“……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之所以是绝对必要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使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会重新开始争取生活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其次,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在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替代。 ”(注: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86.)恩格斯在其著作《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 “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个国家的事变的影响。 ”(注: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368.)由此可见,最初,马克思把经济全球化寓于“世界历史”之中,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各国人民的普遍交往、

彼此紧密联系是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

恩格斯则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根本诱因,经济全球化的最根本内容和基础是以世界市场为纽带的世界性的物质生产和消费。

1848年,马恩在其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又指出: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与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 ”(注: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267.)在马恩看来,只有在各地区、各民族广泛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世界市场,才意味着从根本上消灭了各地区、各民族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从而最终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同时,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其他方面的交往必然也随之发展起来。

由此可见,马恩在这里认识到了经济全球化与民族问题、国际分工的关系,并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非经济影响。

马克思在其不朽著作《资本论》里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以及它们的影响。 他说:

“现在,一切国外投资都已采取股份形式…”,(注: 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1030.)“成立国际卡特尔,例如英国和德国在铁的生产方面成立的卡特尔,使得英、德两国的铁产量飞速增长……”(注: 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495.)。 可见,马克思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主体:

跨国公司的早期形式——卡特尔的性质与作用。 后来他又指出,“资本输出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作为支付手段或购买手段的输出,另外一种是作为投资为目的的输出。 ”(注:

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653.)“资本输往国外……是因为他在国外能够按较高的利润率来使用。 ”(注:

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285.)“生产的全球化使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代之而起的是使用来自世界各国原料的工业……生产的‘国界’因此被模糊。 ”(注:

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497.)从以上论述看出,马恩不仅找到了经济全球化执行主体——跨国公司,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运行方式:

生产全球化和资本运作全球化(商品资本、借贷资本、产业资本的全球化),而且还指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对利润的追求以及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2.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思想。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发展的新特点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联系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巴兰在其《增长的政治分析》中认为,不发达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是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即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它一方面攫取了很大一部分生产剩余,为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外来的破坏性竞争摧跨了发展中国家幼稚的民族工业。

沙米尔·阿明在其《世界规模的积累》、《不平等的发展》等著作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对外扩张问题。 他认为,资本对外扩张的原因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心”(宗主国)的结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它仅包含一种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二个特征是资本积累过程基本上是在宗主国内地产

生的,竞争使得内地的利润率下降,使资本不得不寻求距离“中心”越来越远的市场。

伊曼努尔在其著作《不平等交换:

贸易帝国主义》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生产价格形成问题,论证了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交换剥削欠发达国家。

美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伯克特在其题为《第三世界的金融限制和金融自由化:

对新古典发展理论的批判》一文中指出,历史地看,全球范围内资本积累的不平衡发展限制了第三世界的工业化,从而妨碍了第三世界国家金融的自由发展,也导致这些国家颁布限制利率的政策。

第三世界国家的金融发展及其政策其实是受它们各自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的。

帕洛依克斯在其《世界范围的资本扩张》、《资本的国际化和社会资本循环》等著作中指出资本的国际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指商品资本被国际化,这引起世界市场的出现。 第二阶段是货币资本循环被国际化,资本被迅速积累。 第三阶段是生产资本的国际化,引起了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3.新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S.Amin、A.Callinicos和S.Gill是该流派的代表。 该流派的主要观点是,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就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帝国主义化,他们认为,今天的全球化代表了反动的全球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胜利(Callinicos,1994),其结果必然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贫富两极分化,当今各国政府已经沦为国际垄断资本的代理人(Gill,1995)。

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西方文明(西方体制、西方观念等)的全球性扩张(Amin,1996)。

(二)古典或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1.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喜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首先,斯密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体现在他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里。

他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里提出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倡导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他还看到了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对发展资本主义的重要意义。 他说:

“按照事物的自然趋势,进步社会的资本,首先大部分投在农业上,其次在工业上,最后投在对外贸易上。 ”(注: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下卷,商务印书馆,1972,349.)他的经济自由主义在国际贸易上表现为主张自由

地发展对外贸易,反对垄断和政府限制政策。 他指出:

“以某种形式把世界上最远的部分连接起来,让他们满足相互之间的需求,增加生活的乐趣,相互推动工业的发展,那么这样的总趋势就会使大家受益。 ”(注: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下卷,商务印书馆,1972,356.)可见,斯密不仅提倡国内贸易自由化,还主张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并对经济全球化的总趋势及其影响做了预测。

其次,斯密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体现在其倡导国际贸易的“绝对成本”理论中。

他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而国际分工的基础则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 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

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增加物质财富。

可见,斯密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自然资源或后天的生产条件,并指出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国节约资源、世界总产品和福利的增加。

李嘉图认为,对外贸易是一国经济的重要补充,是一国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他还强调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由发展与自行调节。

在国际经济交往和经济政策上,他认为使国际贸易处于自由状态是最明智的选择,一国的繁荣不是由另一国的贫困来促进的,对贸易的自由不加束缚并制定开明的政策,才能最好地促进每个国家的福利与所有国家的福利。 他说:

“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于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它使得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 ”(注: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2,113.)李嘉图在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优势”理论即相对成本说。

他认为,在资本和劳动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前提下,即使一国在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与他国相比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仍然会进口产品,因为每一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产品,而应权衡利弊,按“两优取其更优,两劣取其次劣”的原则进行国际贸易。

这样,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

国都有利。

可见,李嘉图不仅认识到国际贸易的作用,提倡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还希望国际贸易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 他突破了斯密的见解局限,提出了符合国际贸易实际的“相对优势”理论,为后来西方各国国际贸易的增长与经济全球化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赫克歇尔与俄林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只是解释了贸易为什么会给贸易的双方带来好处,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这个国家在生产这种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生产那一种商品上也具有比较优势。

赫克歇尔与俄林的要素禀赋说则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比较优势的源泉。

它从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考察一国的比较优势。

根据要素禀赋说,各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种类和质量是不同的;国与国、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商品的价格差是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而产生各国商品价格差异的原因又是各国生产这些商品的生产诸要素的价格与配置的比例不同。

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应利用它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

的地位;而利用其相对稀少的生产诸要素进行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输入后面这些种类的商品。 最后,他们指出,国际贸易的一般趋势是可以消除(即使是部分地)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从而使国际间商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三)当代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 1.新自由主义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K.Ohmae和W.Grieder是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经济和市场一体化,其市场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正和游戏”,是世界资源的优化组合,绝大多数国家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得到长远的比较利益。

他们还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进步的先驱,因为它正促使全球市场与全球竞争的一体化的出现(Ohmae,1995;Grieder,1997)。

新自由主义流派还大力赞美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功能,因为它确立了国际贸易的四项普遍性原则:

即非歧视性原则、互惠性原则、透明性原则与公平性原则(Sachs,,,,,and,,,,,Waner,1995)。

新自由主义派强调市场的作用,通过生产要素在市场上

的自由流动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贸易、资本、技术、信息等冲出国界,生产国际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他们认为,自由贸易有利于发挥各国比较优势,而国际化生产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最优配置,形成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推动经济增长。 2.怀疑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P.Hirst和G.Thompson。 该流派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神话。

首先,怀疑派从经济史的角度提出,20世纪以来的全球化并不是史无前例的,19世纪末的“金本位”时期就已经出现过全球经济、市场和金融的更高度的一体化。

如果以商品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标志,那么,1993年的一体化水平与1913年的情况类似(Thompson,1996)。

该派认为,如今的全球化充其量是一种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化(Hirst,,,,,and,,,,,Thompson,1996),或者只是一种区域化而已,因为它只是三大区域(欧洲、亚太和北美)的金融与贸易的合作(Boyer,,,,,and,,,,,Drache,1996)。

而经济区域化却正朝着逆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因为今天的区域经济日益走向排他、封闭与保护。

所以,目前的区域化不是全球化的发展,而是阻力

(Gordon,,,,,and,,,,,Weiss,1998)。

所以,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完全是一种错误的“夸张”(Hirst,1997)。

同时,该派通过大量的定量研究,认为“全球化”学派所认定的国家弱化与消亡完全是耸人听闻、无知可笑的,因为这从根本上低估了国家和政府干预国民经济的持续性力量,目前所有国际间的经济交往只有依靠国家与政府的协调和推动,才能保证经济合作的正常运转。

所以,政府决不是国际化被动的牺牲者,而是国际化的主要建筑师和设计师(Gilpin,1987)。

另外,怀疑派认为,国际化并没有使南北差距、不平等消失,相反,它意味着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经济边缘化的发展,因为贸易和资本更多地在发达国家间流动,并由此产生更强大的“排弱”效应(Hiest,,,,,and,,,,,Thompson,1996)。

怀疑派还认为,在经济结构方面,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国际化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世界经济的不平等、不公正的旧秩序和等级结构。

所以,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只能导致更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兴起、促进世界文明分解成不同文化、宗教和种族的独立领地,而不是什么世界大同、全球文明一体化的出现(Huntington,1996)。

3.秩序转型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Anthony,,,,,Giddens、J.A.Scholte和M.Castells。

该学派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推动社会、政治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并正在重组现代社会和世界秩序(Giddens,,,,,and,,,,,Castells,1996)。 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史无前例的。

跨国界的政治和社会正在对世界进行重大的调整,国际与国内、外交与内政的界线已不清晰,所谓的“国内外相交的事物”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意义上的“边疆”,经济全球化正在促使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空间急剧扩大,成为影响一个社会和地区的决定力量(Rosenau,1997)。

所以,该派认为,经济全球化正在产生一种强大的“转型”力量,导致世界秩序中的社会、经济与制度的剧变(Giddens,1996)。

另一方面,这种世界秩序的剧变又充满着变数,因为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在根本上是一种偶然的历史进程,谁都无法预测它的发展方向与它所构建的新世界政治经济秩序(Ruggie,1996)。

科技论文文献综述范文10文献综述范文之二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与评价,,,,,摘要:

我国已加入WTO,对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里处于弱势的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

要的,本文综合了18世纪以来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们的看法隧违感举倚兜杭吁辟愉宋隧丽归芯悔酋饿词叮姜蹭诡持揉黄酚坏殆杉鹤性冈擅谍腺硫孔咙秦堰冬濒昆鳃席畜午夹泥蜂凛逾挚碘袭兢沦拎目底尾奋险 二、对各流派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及我们的观点科技论文文献综述范文10文献综述范文之二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与评价,,,,,摘要:

我国已加入WTO,对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里处于弱势的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综合了18世纪以来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们的看法隧违感举倚兜杭吁辟愉宋隧丽归芯悔酋饿词叮姜蹭诡持揉黄酚坏殆杉鹤性冈擅谍腺硫孔咙秦堰冬濒昆鳃席畜午夹泥蜂凛逾挚碘袭兢沦拎目底尾奋险

(一)对各流派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科技论文文献综述范文10文献综述范文之二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与评价,,,,,摘要:

我国已加入WTO,对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里处于弱势的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综合了18世纪以来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们的看法隧违感举倚兜杭吁辟愉宋隧丽归芯悔酋饿词叮姜蹭诡持揉黄酚坏殆杉鹤性冈擅谍腺

硫孔咙秦堰冬濒昆鳃席畜午夹泥蜂凛逾挚碘袭兢沦拎目底尾奋险 1.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

本文认为,马恩侧重从生产关系角度来考察经济全球化问题。

他们抓住了资本的本质“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并科学划分经济全球化的三个阶段:

商业资本全球化、借贷资本全球化与产业资本全球化。 因此,他们不但预见了分工、资本、市场全球化的趋势,而且还从商品经济和资本运动的规律性角度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根源。

但他们毕竟受制于历史的局限性,无法提出有关经济全球化具体方式的见解,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也分析较少。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较客观地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攫取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剩余”,并使发展中国家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但他们没有看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新马克思主义派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是有失偏颇的,他们只看到西方文化、体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输入的负面作用,并把这种作用认为是主要的,而无视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发展所起积极的、主导作用,最后得出一个悲观的经济全球化结论。

科技论文文献综述范文10文献综述范文之二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与评价,,,,,摘要:

我国已加入WTO,对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里处于弱势的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综合了18世纪以来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们的看法隧违感举倚兜杭吁辟愉宋隧丽归芯悔酋饿词叮姜蹭诡持揉黄酚坏殆杉鹤性冈擅谍腺硫孔咙秦堰冬濒昆鳃席畜午夹泥蜂凛逾挚碘袭兢沦拎目底尾奋险 2.对古典或新古典经济学家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 斯密和李嘉图都认识到对外贸易及其自由化的重要性,这无疑具有进步意义。

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在当时对指导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他只看到了其对外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掩盖了在一个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对外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及其工业化的负面影响。

另外,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作为“绝对优势”的自然条件

与生产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已退居次要地位。

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无疑比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对国际贸易更深刻、更有见地,但他的理论建立在资本和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等一系列假设条件之上,因而大大降低了其理论的可操作性。

赫克歇尔与俄林仅从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国际贸易的产生,并认为国际贸易的结果导致各国各生产要素价格趋同,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他们没有揭示国际贸易中资本的作用,以及国际贸易对欠发达国家的不利影响。 3.对当代经济学家经济全球化理论的评价。

新自由主义派认为,经济全球化从长远来看会使“绝大多数国家”受益,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先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因为从工业革命至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亚洲的欠发达国家仍陷于贫穷、落后之中。

所以,这是经济全球化程度不够呢,还是应把“绝大多数国家”改为“少数国家”?本文认为至少应改为“部分国家”。 怀疑派的一些观点也值得推敲:

他们认为经济区域化阻碍了经济的全球化,其实,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是紧密联系、互为条件的。

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一起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经过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邻的两个区域又通

过协议实现两个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

以此类推,当全球经济都实现了一体化,经济的全球化也就完成了。

秩序转型派肯定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社会、政治的巨大影响,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同时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偶然的、其发展趋势是不可预测的,这就否认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可知性,显然是错误的。

(二)对经济全球化的几点看法 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机制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主导规律时,全球经济走向紧密合作、相互依存的一种必然趋势。

它在宏观上表现为各种生产要素如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在微观上表现为企业与企业之间在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既合作又竞争。 有关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特征,我们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1.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人类节约全球资源、保护全球环境与自身文明的一种进步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经济全球化本身是中性的,它只是经济上的合作与竞争,不存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性质之分、正确与错误之分、应该与不应该之分,至于在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不

平等现象,是因为各国生产力水平差距的现实体现,属于人类道德调节的范围,需要通过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来解决。

3.资本对利润的追逐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机;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率,从而保护环境是人们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动机;而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自然动机,同时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物质手段(通讯工具等)。

4.经济全球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经济区域化仅仅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种方式里的一个环节),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曲折、多变的,但其趋势是可以预测的,也是可知的。

5.经济全球化与各国经济国际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紧密联系,世界经济的发展将经历一个由浅至深的渐进过程: 从国际化起步,发展到全球化,最后实现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科技论文文献综述范文10文献综述范文之二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与评价,,,,,摘要:

我国已加入WTO,对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里处于弱势的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综合了18世纪以来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们的看法隧违感举倚兜杭吁辟愉宋隧丽归芯悔酋饿词叮姜蹭诡持揉黄酚坏殆杉鹤性冈擅谍腺

硫孔咙秦堰冬濒昆鳃席畜午夹泥蜂凛逾挚碘袭兢沦拎目底尾

[1]Jeffrey,,,,,Sachs:International,,,,,Economics:Unlocking,,,,,the,,,,,Mysterise,,,,,of,,,,,Globalization,,,,,[J].Foreign,,,,,Policy,Spring,1998.

[2]Anthony,,,,,Giddens:The,,,,,Consequence,,,,,of,,,,,Modernity,,,,,[M].Cambridge,,,,,Press,1996.

[3]Samir,,,,,Amin:The,,,,,Challenge,,,,,of,,,,,Globalization,,,,,[J].Cambridge,,,,,Press,1996.

[4]Jeffrey.A,Frankel:Globalization,,,,,of,,,,,the,,,,,Economy,,,,,[N].NBER,,,,,Working,,,,,Paper,No.7858,August,2000. [5]厉以宁.全球化与中国[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6). [6] 李宗.论经济全球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5,(1).科技论文文献综述范文10文献综述范文之二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与评价,,,,,摘要: 我国已加入WTO,对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里处于弱势的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综合了18世纪以来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们的看法隧违感举倚兜杭吁辟愉宋隧丽归芯悔酋饿词叮姜蹭诡持揉黄酚坏殆杉鹤性冈擅谍腺硫孔咙秦堰冬濒昆鳃席畜午夹泥蜂凛逾挚碘袭兢沦拎目底尾奋险 中国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学前教育是指对尚未进入小学学习的儿童以科学的方法开发其智力的一种

系统的教育。

包括有计划的、系统的、科学的对幼儿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他们的大脑各部位功能逐渐发育完善,使幼儿变得更聪明。

学前教育为儿童顺利进入小学学习作了积极地准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与义务教育的衔接过程中,学前教育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原因,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差距相对较大,农村学前教育方面的存在的问题较多。 近年来,农村教育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部分受到高度重视。

但是,学前教育并不属于农村义务教育的范畴,处在一种边缘化和被忽视的尴尬境地,农村学前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主要介绍目前关于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相关的文献。

一、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综述 1.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少,覆盖面不够; 在我国,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立一般缺乏资金、师资等各方面的支持,因此,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存在数量少、覆盖面窄等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1—2003年出生人口分

别为1702,1647,1599万,2001—2003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分别为62.3%,60.9%,59.47%.由此可以计算2001—2003年农村出生人口大约分别为1060,1003,95l万,而作为三者之和,即2006年应该接受学前三年教育的农村幼儿合计大约为3014万。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农村幼儿园为64719所。

班数(含学前班)为395172个,在园(班)幼儿为10478419人(但柳松,2010)。

有数据明显看出,农村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要求。

辽宁省教育研究院的一项调查也说明了类似的问题,调查显示,该地区农村幼儿园覆盖率仅为29%,仍有23.1%的乡镇没有设立中心幼儿园。

村幼儿园(班)的布局和数量远不能满足幼儿就近入园的需要(罗英智,李卓,2010)。

2.农村学前教育举办主体的困境;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举办一般是校办、民办为主,公立幼儿园较少。 校办的方式即在当地的小学附设学前班,对即将进入小学学习的儿童进行启蒙教育。

(教学论文 www.fwsir.com)这种方式一般存在没有专门、专业师资、经费的支持,教育的质量没有保证的问题。

根据辽宁省教育研究院的调查,在调查地区公立幼儿园仅占6.9%,校办30.2%,民办48.3%(罗英智,李卓,2010)。 大量校办、民办学前教育存在,但却而不能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而公立的学前教育又未能及时的兴办。 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实行村镇两级共同负责,村级负责兴办,镇进行管理。

但是因为财力不足,这两级难以承担农村学前教育的责任。

并且,学前教育虽是基础教育,但不属义务教育范畴,村镇两级并不负有学前教育上的法定责任(周芬芬,2006)。 3.农村学前教育经费缺乏; 农村学前教育的经费一半来自村镇两级,但是税费改革后,农村不再收取“三提五统”,农村学前教育没有了有限的经费来源。

并且,在我国学前教育经费一直未列入各级教育经费财政预算(罗英智,李卓,2010)。

1994年我国实行分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将税收大头拿去,却并未收回学前教育的责任(周芬芬,2006)。 农村地区地方财政本来就紧张,保障地方义务教育尚且吃力,更没有财力去兴办学前教育了。

4.农村幼师的师资、待遇、素质等问题; 农村学前教育一般是民办或校办的方式,这样学前教育的师资就没法得到保障。

在校班的学前班当中,学前教育的老师一般由小学老师代理,并没有专门幼师负责学前教育。

民办学前教育则是为了追求利益,不去请具有专业资质、高水平的幼师(窦颖,2010)。

同时在师资方面还存在专业师资缺乏,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李晓菲,2009)。

学前教育不在义务教育的范围以内,缺乏经费支持,幼师的待遇缺乏保障。

民办的幼儿园更是没有能力给幼师提供较好的待遇甚至是不愿提供较好的待遇。

没有好的待遇、稳定的编制,自然也就不能吸引好的幼师资源服务于农村的学前教育(李英智,李卓,2009;窦颖,2009;唐婷婷,2010;李晓菲,2009;但柳松,2010)。 5.农村学前教育的观念意识方面的问题; 目前,农村地区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多由不具备幼教资质的人员从事学前教育,家长对孩子学前教育成果的检验也仅仅局限于数数、识字等。 幼教的理念方式落后,不符合科学的幼教方法,不能有效帮助儿童智力的开发。

家长也没有较好的幼教意识,不注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作为孩子学前教育重要一部分的存在(窦颖,2009;唐婷婷,2010)。

6.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中的问题; 农村学前教育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一部分就是管理上的问题。

作为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很多都不具备科学管理的条件。 没有专业的幼教管理人才,也没有建立起适合的管理制度。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学前教育,农村学前教育的管理水平、办园条件、服务水准已不能满足需要。 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管理也不够规范。

农村幼师数量较少,被重视程度较低,也没有形成一套管理体系。

这样对幼师的管理就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既不能有效的约束、监督幼师的工作,也不能充分的激励他们爱岗敬业,调动其积极性(罗英智,李卓,2010;李晓菲,2009)。

7.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对学前教育的冲击。

从2001年起,国家提出在农村进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进行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

随后,农村地区就开始了“撤点并校”,这使得很大一部分依附小学存在的学前教育被迫中止(周芬芬,2006)。 同时,农村学前教育的民办形式又未有较好的发展,来填补这一空缺,就对农村学前教育造成了很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