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辽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对策■ 师玉洁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数字艺术系 ■ 李 放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数字艺术系 ■ 邵 东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数字艺术系
〔摘要〕如何在新经济形势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是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都很关注的命题。本文基于辽宁文化创意产业现状,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推进辽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设计服务;融合发展
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和企业,充分发挥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和集聚效应,不断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服务相关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充分利用我省的地域优势,实施省级政策引导及“对标发展”策略,如沈阳对标北京,大连对标上海等。“对标学习”文化创意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进一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带动我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南北资源整合及优势互补。以辽宁各类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为契机,引导企业积极拓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领域的创新业务。重点培育一批专业性较强、科技化水平较高的潜力型文化创意与设计企业,积极支持文化创意和设计企业向专、精、新方向发展,增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实力。优化文化创意企业投融资环境。积极为企业搭建平台,由政府主导,设立产业融合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的支持力度。鼓励引导创业投资基金以及各类投资机构投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领域。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适合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的融资品种。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类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不断完善相关扶持政策。继续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类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吸引力强、优惠力度大、分层次、差异化的配套性创新政策体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方式,加大政府对创意和设计产品服务的支持与采购力度。积极搭建以资源信息、投资融资、交流合作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产学研协同创新,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鼓励“对标城市”和我省的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定期组织文化创意及设计类科研成果转化对接交流活动。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充分利用高校及企业的创新资源,鼓励和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形成创新发展共同体,开展多领域、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实现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加快形成运行机制完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引导文化创意和设计、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集123
聚,推动企业创新与成果应用及转化能力的不断提升。三、实现创新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创新驱动引领,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机制。完善有利于创意产业和设计服务发展的产权制度。健全创新、创意和设计的激励制度。完善互联网环境下的著作权、专利及设计类产品保护等法律法规,强化数据保护等相关问题的研究。鼓励与“对标发展”城市建立形成产业交流与合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形成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树立创新文化观念。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深化文化与科技、创意设计与制造业等的融合发展,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辽宁省文化创意产业公关服务平台建设应涵盖产品展示,人才培训、投融资、政策咨询服务、宣传推广等各方面。对各类文化创意和设计人才的创作活动、学习深造、国际交流等进行资助及奖励,加大对创意和设计人才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创业孵化机制,鼓励和规范管理,举行专业化、国际化的文化创意和设计类竞赛活动。促进创意和设计人才的创新成果转化及展示交易。健全符合创意和设计人才特点的使用、流动、评价和激励体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落实国有企业、院所转制企业、职业院校、普通本科高校和科研院所创办企业的股权激励政策,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和职称评定工作,加强人才的科学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加大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人才扶持力度。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相关行业和产业园区、企业与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及科研机构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探索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文化创意和设计及经营管理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行业的原创人才、高端人才、复合型经营及管理人才的引进、挖掘、培养及服务力度,初步形成对创意型人才的发现机制、交流机制、引进机制和培养机制。通过对核心人才、重点领域专门人才、高技能、高技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造就一批领军人物。强化以培养创意人才、吸引创意人才、使用创意人才和发掘创意人才为核心的人才战略,逐步建立市场化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竞争机制。着力引进一批优秀文化项目、文化名家及优秀团队落户辽宁。积极支持文化创意企业与国内外院校、教育培训机构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端创意人才。 (责任编辑:刘小红)WENHUAXINLV 文化心旅参考文献:[1]王冬梅.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和趋势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2]杨波.互联时代与辽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J].新世纪剧坛,2015.[3]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省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3[R].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4]郑耀宗.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研究[J].上海经济,2015.【基金项目:2017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新媒体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L17BXW004】1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