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法律的词源
法律的一般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而且由国家保证实施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法律的历史发展
奴隶制法律 封建制法律 资本主义法律 社会主义法律
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本质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
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作用
法律的规范作用 指引、预测、评价、强制、教育
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
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宪法的特征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在修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宪法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原则
我国的国家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基本权利 平等权、政治权力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
基本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依法纳税
其他义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形成
标志
重大意义
特征
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体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体现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
体现继承中国法制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体现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构成
层次
宪法是统帅、法律是主干、行政法规是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性法规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部门
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基本特征
鲜明的政治性、彻底的人民性、系统的科学性、充分的开放性
意义
有利于促进正确法治观念的形成、有利于理解法律的内在精神、有利于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
基本内容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怎么做 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关系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服务大局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
含义和基本特征
法律至上
权力制约
人权保障
正当程序
怎么做
把握好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自由和平等的关系、实体与程序的关系
途径
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
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意义
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保障法律至上地位
推进依法执政、提高立法质量、严格规范公正执法、提升司法公信力、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成为法律权威的坚定维护者
树立法律信仰、引导他人尊重法律权威、敢于同各种犯罪违法行为作斗争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道德的起源
社会关系的形成------客观条件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观条件
主客观条件统一于生产实践,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道德起源
道德的本质
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主要功能 认识功能 调节功能(具体:导向、激励、辩护、沟通)
集中表现为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社会作用
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重大影响
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是斗争工具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意义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内容
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内容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意义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体现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
服从社会需要,追求航长远利益
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
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在艰苦中锻炼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恋爱中的道德规范
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
方法
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采取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个人品德与法律修养
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