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晶晶
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第13期
摘 要:近年来,兰州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旅游开发方面仍处于基本层次。随着“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美丽兰州2016丝绸之路旅游年”等文化旅游品牌节会的开展,兰州旅游业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背景,以兰州市旅游发展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和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影响本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兰州的自然和人文条件,提出兰州风景区的旅游开发对策建议。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兰州市;旅游业发展;优化机制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3-001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
1 兰州市旅游发展现状
1.1 旅游资源分析
兰州市南北群山环绕,黄河横跨东西而过,是明显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兰州市位于黄河上游,地貌复杂多样,呈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大自然天然雕饰了许多绚丽多彩的景色。根据旅游资源分类系统可将兰州市旅游资源分为3大景系,7项景类,46个景型。
按照分类分级体系,运用以下方式对兰州市旅游资源进行定量研究:(1)首先对所得的每种资源单体进行属性归类确定其所属“景型”,并根据其规模确定其规模等级;(2)根据每一资源单体在本类型中的重要性、规模和地位,赋予单体分值(10分制);(3)设定“景域”、“景段”、“景元”各占0.50,、0.35、0.15的权重,经过计算得到每一单体所在“景型”的分值,并将属于同一类型的所有资源单体得分相加,即可得到“景型”的总分值;(4)按景类、景系分别求出各“景类”、“景系”的总分和平均分值,作为类型评价指标。
从现有数据的统计来看,兰州市现存旅游资源现代人文吸引物景类、历史遗产景类、地文景观景类在资源总量中分别处于较高地位。从均值曲线分析,各种旅游资源对开发的重要性次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其中历史遗产类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现代人文吸引物类、地文景观类地位有所下调,服务类景观地位有上升趋势。从兰州市旅游资源的总体结构中可以看出, 历史文化累积、现代人文景观、山脉风景和旅游服务质量将是兰州市旅游业开发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1.2 旅游市场分析
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兰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基,近几年,积极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重要战略机遇,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各界工作人员的艰苦奋斗下,2015年全市旅游市场有了全新突破,2015年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达到
3703.75万人次,同比增进22.10%,旅游收入290.93亿元,同比增进25.13%,远超于同期GDP增长水平,极大的推动了兰州市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
2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兰州市凭借其大自然鬼斧神工般造就的一大批绚丽景色,曾多次被评为十佳旅游城市,然而这些自然景观在开发过程中因投入资金不足,开发不到位等诸多因素并没有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导致兰州市旅游业不景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政府政策扶持不足
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许多省市的支柱性产业,同时也制定了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法规政策,以促进城市的旅游业发展。例如: 中部一些省会城市相继推出了涉及财政投入、奖励支持、体制改革等方面的一系列帮扶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形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市场宣传得当、旅行公司发展顺畅、相关配套产业完备等政策扶持体系,这些政策和措施为当地旅游产业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以上城市相比兰州市在政策扶持范围和扶持力度上都很微弱,没有系统的政策保障体系,严重制约了兰州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2.2 宣传不足,知名度不高
兰州市拥有国家4A级以上景区4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国家自然保护区2处,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虽比周边其他城市更具先天条件,但由于景区没有能够代表自身形象、简单明了、富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宣传品牌,致使许多美好的东西没有得到大家的关注,其价值仅仅停留在专家研究层面。城市知名度对消费者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据调查显示人们对兰州的第一印象是甘肃省会,而对于经济发展、环境等其他方面知之甚少,由此可见城市宣传工作是极其欠缺的。
2.3 景区基础设施不健全
目前,兰州仍没有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集散地,导致多数国内外游客在兰州是一种走马观花的旅行。交通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困扰,部分高铁和航线仍未开通,多数游客出游只能选择火车,市区内部地铁尚未开通,主要交通道路与多个景区道路没有直接连接,景区分散,游客大量时间耗费在路上,使兰州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破裂,降低了二次出游的机率。
2.4 旅游专业人才稀缺,管理体制不健全
兰州市旅游市场面临人才分布不均,高级管理人员稀缺等困难。目前和兰州旅游业直接相关的就业人数比较充足,但在旅行社和餐饮业就业人数居多,且旅游方面的高级管理人才、技能型人才、新型旅游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兰州市旅游资源管理体制不明确,多数景区实施一对多的管理机制,即一个景区由不同部门共同管理,相互牵制,相互竞争,景点在开发过程中要多方面协商,给景区的开发带来了诸多不便,遏制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2.5 环境污染严重
甘肃地处西北,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沙漠、戈壁、平川等兼而有之,兰州虽位于其内陆腹地,但其市内空气也受到沙尘暴的严重影响。此外兰州是一个以化工等重工业为主的城市,虽在空气净化等方面做了相应处理,但因其独特的地形地貌使得市区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排放的废水也使得水体污染严重,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得景区形象在消费者心中大打折扣。
3 兰州市旅游开发优化机制
3.1 在政府带动下积极引进企业及个人投资,使投融资多元化
旅游业作为兰州市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正在成长,在市场运作、管理方式等仍有待完善,所以应在坚持政府正确领导的前提下将市场运营和共同参与相融合,采取因地制宜、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业开发模式。兰州市应更好地把握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黄金地位,将兰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和丝路相结合制订一些与兰州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战略,政府也应该加大在重要资金项目上的投入,当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应积极鼓励社会企业及个人投资,运用多种筹资方式筹集资金,为兰州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旅游环境
在甘肃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大背景下,兰州应抢抓机遇,在旅游软硬环境的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应当扩大投资,兴建信息网络,跟进旅游配套设施,全面提升旅游资源的价值。其次,要创设有特色的景区,应结合消费者的实际消费情况,进行更加全面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使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多样化。以需求侧为核心协调好“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衔接,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从多层次、多元化的角度出发,建设一批复合型的旅游度假区和旅游主题公园,从以前单一式的游览型过渡到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的休闲型、度假型和养生型。
3.3 增大旅游景点的促销宣传力度,提高城市知名度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美丽兰州2016丝绸之路旅游年”等文化旅游品牌节会的开展,兰州的知名度已在国际得到很大的提升。应趁此机会采用新型媒体扩大对兰州“黄河风情线”知名景区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强对其他小景点的宣传,突出优势、着重突破,形成有力的竞争优势。基于消费者差异,采用多样化的营销方式;借助互联网高速、低成本、覆盖面广、及时传递信息等特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内外宣传促销网络;与当地旅游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通过极具特色的“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美丽兰州2016丝绸之路旅游年”等文化旅游品牌节会吸引更多海外游客,出售特色纪念品,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实现名利双收,进而促进兰州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4 建立健全旅游管理体制,培育旅游专业人才
应结合兰州市自身情况,制订相关产业政策,加强监管机制,简化现行旅游管理体制,景区尽可能实施一对一的管理,使其责任明确化。学习北京、上海等地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管理方法,以提高本市在文化旅游机构中的竞争地位。同时应巩固行业组织及行业协会的力量,时刻谨记以服务为本的原则服务广大消费者,充分发挥旅游业协会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增强旅游行业的自律管理并起到引导带头作用。拥有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应借助兰州市区高校资源优势培育高素质高质量的旅游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优良的导游团队。
结束语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大背景和科学的旅游规划引导下,兰州市经济、旅游业发展的得到了极大提升、交通逐步完善。旅游业作为兰州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应将其视为现代城市的一项基本职能,使旅游开发的具体实施同整个城市的规划建设结合、协调起来,实施一体化旅游开发策略,规整、创新旅游资源优势,营造良好的旅游形象和营销策略,使之成为真正的“龙头产业”。
参考文献:
[1]郭来喜,吴必虎,刘峰.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M].地理学报,2000:298-300.
[2]黄远水.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研究[D].天津大学, 2005:18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