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从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它有三个电子层 B.它的核电荷数为16 C.它表示阳离子 D.它表示相对稳定结构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装药品 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
3.河南是粮食生产大省。粮食生产离不开化肥,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是常用的氮肥 B.钾肥能增强作物的抗倒伏能力 C.磷肥能使作物枝叶茂盛,叶色浓绿 D.农家肥和化肥不能同时施用
4.学习了酸、碱、盐的性质后,同学们设计了下面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干燥氢气和氧气 C.少量稀盐酸检验熟石灰是否变质
B.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石灰石、纯碱和水为原料制取烧碱
5.今年春天南方又出现了H7N9禽流感,从香料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 如图是莽草酸的结构模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莽草酸的化学式为C7H10O5 B.莽草酸属于氧化物 C.莽草酸中含有22个原子
D.莽草酸完全燃烧,产物不仅有CO2和H2O,还可能有SO2 6.下列装置或操作肯定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
B.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燃烧的条件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实验目的 鉴别尿素和氯化铵 实验方案 取样后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C D A.A
区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除去氯化钙固体中的碳酸钙 B.B
C.C
抽丝灼烧,闻气味 加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D
8.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A.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物 C.锅炉用水硬度太高十分危险
B.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D.活性炭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9.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水的组成 B.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
2H2↑+O2↑
C.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10.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空气中的 CO2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今年比较流行的“自热火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自热火锅”主要由料包和发热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铁粉、铝粉、碳酸钠等)组成,使用方法如下:
请回答:
(1)发热包发热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2)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都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起到_____作用。 (3)发热包中若含有 0.1molNa2CO3,则其中碳原子为_____个。
(4)自热火锅的内、外盒都由聚丙烯塑料材质制成,使用完毕,应将它们放入_____垃圾桶。(填字母序 号) A 可回收 B 干垃圾 C 湿垃圾 D 有害垃圾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我校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对某一工厂排放的废水进行检测,发现主要污染物是氢氧化钠,为了测定废水中氢氧化钠的含量,他们取 160g 废水于烧杯中,逐渐加入溶 质质量分数为 5%的稀盐酸至 146g 时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求: (1)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g。 (2)废水中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写计算过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下图所示。
①金原子对_________(填“CO”或“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③任何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a 原子种类 b 分子种类 c 原子个数 d 分子个数 14.铝元素的粒子结构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1)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若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则铝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 (3)Al3+可通过________电子变成了Al(选填“得到”或“失去”); (4)B与C的化学性质__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氯气(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氯气的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
②石蕊纸花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氯气与水反应
实验1:收集一塑料瓶(250mL)氯气,然后小心地向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充分振荡,塑料瓶变瘪。
实验2:利用如图装置将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干燥的石蕊纸花和湿润的石蕊纸花。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看到装置D中“石蕊纸花”_____,E中湿润的石蕊纸花先变红后褪色。
由实验2可得出氯气能与水反应若其
与水反应生成HCl(盐酸)和HClO(次氯酸),则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明认为实验1就可以说明氯气能与水反应,你同意吗?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若进入装置D中的氯气是纯净干燥的,则装置B的作用是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氯气的助燃性
把燃着的氢气放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氢气能继续燃烧,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由此你对物质燃烧条件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_。E中使变红后的石蕊纸花褪色的物质是什么?是盐酸,还是次氯酸?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
实验步骤:_____。 实验现象:_____。 实验结论:_____。
16.罗筝依同学为探究Cu、Al、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做了如下两个实验。请分析实验,完成填空。
试管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现象明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通过实验探究,Cu、Al、A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两支试管中的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别过滤,把滤液倒在烧杯中得到一种蓝色的混合液。黄一格同学由此认为试管①中Cu(NO)3溶液没有反应完,你认为他的结论
正确吗?理由是_____。
同学们还想对混合液中的溶质成份进行探究:猜想一:_____; 猜想二:_____。请选择其中一种猜想,并设计实验证明: 实验操作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溶液
实验现象 _____ 实验结果 猜想_____成立
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C 【答案解析】
A、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该微粒有三个电子层,故正确;
B、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数,所以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6,故正确;
C、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知该粒子为质子数小于电子数,属于阴离子,故错误;
D、由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8,所以该粒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故正确。 故选C。 2、C 【答案解析】
A、取用固体粉末时,应先将试管倾斜,然后用药匙或纸槽将其送入试管底部,故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3、B 【答案解析】
A、硝酸钾中含有氮、钾两种营养元素,故硝酸钾是复合肥,不符合题意; B、钾肥能増强作物的抗倒伏能力,符合题意;
C、氮肥能使作物枝叶茂盛、叶色浓绿,磷肥能増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不符合题意;
D、一般在施用时,总是在增施农家肥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化肥,起到缓急相济、互相补充的作用,故农家肥和化肥能同时施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答案解析】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浓硫酸与氢气、氧气均不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用浓硫酸干燥氢气和氧气,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沉淀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化学上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选项正确;
C、盐酸与熟石灰和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钙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盐酸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先于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少量稀盐酸不能检验,选项错误;
D、煅烧石灰石可以得到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纯碱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烧碱(氢氧化钠),选项正确,故选C。 【答案点睛】
浓硫酸做干燥剂干燥气体时不能干燥氨气,因为氨气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 5、A 【答案解析】
A、由莽草酸的结构模型可知,1个莽草酸分子是由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莽草酸的化学式为C7H10O5,故选项正确;
B、莽草酸是由、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莽草酸是由莽草酸分子构成的,1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22个原子,故选项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莽草酸中不含硫元素,莽草酸完全燃烧,产物有CO2和H2O,不可能含有二氧化硫,故选项错误。故选A。 6、D 【答案解析】
A、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要冷却到室温再读数,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B、如果用的药品相互反应生成的是沉淀和水,可以用烧杯等敞口容器;如果用的药品生成的是气体、或有气体加入或与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就必须用密闭的容器,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C、白磷和红磷作对比,得出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烧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木条进入集气瓶内部,不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故选D。 7、D 【答案解析】
根据常见离子的检验和物质鉴别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判断。 【题目详解】
A、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加熟石灰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尿素不能,可以鉴别,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B、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纤维灼烧产生烧纸的气味,抽丝灼烧,闻气味可以鉴别,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C、碳酸钠能与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D、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除去氯化钙固体中的碳酸钙,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 【答案点睛】
除杂质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8、D 【答案解析】
A、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物,选项正确;B、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选项正确;C、锅炉用水硬度太高十分危险,原因是钙镁化合物含量较高容易结成水垢堵塞管道,选项正确;D、活性炭无法吸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把硬水转化为软水,选项错误。故本题选D。 9、B 【答案解析】
A、电解水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水的组成,正确;
B、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而不是质量比,错误;
C、试管1中的气体是氧气,而氧气具有助燃性,故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确; D、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通电2H2↑+O2↑,正确,故选B。 10、A 【答案解析】
选项 A 空气的成分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含有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其他气体,所以选项 A 不正确;
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得到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选项 B 正确; 水和 CO2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选项 C 正确;
选项 D 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物 SO2、NO2 有关,选项 D 正确。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CaO+H2O=Ca(OH)2 吸附 6.02×1022 A 【答案解析】
(1)发热包发热的原理:氧化钙遇水形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O+H2O=Ca(OH)2。 (2)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都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起到吸附作用。
6.02×10236.021022。 (3)发热包中若含有 0.1molNa2CO3,则其中碳原子为n=0.1×
(4)自热火锅的内、外盒都由聚丙烯塑料材质制成,使用完毕,应将它们放可回收垃圾桶。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7.3 5% 【答案解析】
5%=7.3g 解:(1)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为:146g×(2)设160g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 x=8.0g
废水中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5%。
答: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为7.3g,废水中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催化剂13、CO CO+H2O【答案解析】
①由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
②由图一可知,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生成了
120℃H2+CO2 ac
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CO+H2O
催化剂120℃ CO2+H2。
③任何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故选ac。 14、26.98 3 得到 不同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2)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铝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3,则铝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
(3)Al3+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得到3个电子变成了Al;
(4)B是铝原子,C是铝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3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已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学变化中比较稳定。B与C的化学性质不同。
点睛: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形成离子,离子可以得失电子形成原子。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不变色 Cl2+H2O═HClO+HCl 不同意 吸收氯化氢气体 吸收水蒸气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盐酸和次氯酸,再分别滴加几滴石蕊试液 盛有盐酸的试管中的溶液变红色,盛有次氯酸的试管中的溶液先变红色,后溶液褪色 E中使变红后的石蕊纸花褪色的物质是次氯酸 【答案解析】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题目详解】 [实验探究1]
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看到装置D中“石蕊纸花”不变色,E中湿润的石蕊纸花先变红后褪色。 [得出结论]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O+HCl。 [实验反思]
(1)实验1不能说明氯气能与水反应,这是因为氯气能够溶于水,溶于水会导致塑料瓶变瘪。
(2)若进入装置D中的氯气是纯净干燥的,则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实验探究2]
把燃着的氢气放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氢气能继续燃烧,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拓展探究] 实验方案验证:
实验步骤: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盐酸和次氯酸,再分别滴加几滴石蕊试液。
实验现象:盛有盐酸的试管中的溶液变红色,盛有次氯酸的试管中的溶液先变红色,后溶液褪色。 实验结论:E中使变红后的石蕊纸花褪色的物质是次氯酸。
16、Cu+2AgNO3=Cu(NO3)2+2Ag Al>Cu>Ag 不正确 烧杯中蓝色混合液中的硝酸铜可能是来自于试管①中硝酸铜溶液没有完全反应,也可能是试管②中反应生成的 Al(NO3)3、Cu(NO3)2 Al(NO3)3、Cu(NO3)
2、AgNO3
几滴盐酸 溶液变浑浊,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
【答案解析】
(1)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2)通过实验探究,由2Al+3Cu(NO3)2=2Al(NO3)3+3Cu,Cu+2AgNO3=Cu(NO3)2+2Ag可知,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l>Cu>Ag;
(3)在试管②中,铜丝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烧杯中蓝色混合液中的硝酸铜可能是试管①中硝酸铜溶液没有完全反应,也可能是试管②中反应生成的;
[提出猜想]根据试管①和试管②中的物质是否完全反应,可推测出混合液中含有溶质的成份:猜想一:Al(NO3)3、Cu(NO3)2;
猜想二:Al(NO3)3、Cu(NO3)2、AgNO3。
[设计实验]由于Ag+ 能和Cl﹣ 结合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AgCl,故可能通过设计以下实验来验证猜想:取少量烧杯中的混合液于一支干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盐酸溶液,振荡,若溶液变浑浊,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猜想二成立,否则猜想一成立。
故答案为(1)Cu+2AgNO3=Cu(NO3)2+2Ag; (2)Al>Cu>Ag;
(3)不正确 烧杯中蓝色混合液中的硝酸铜可能是来自于试管①中硝酸铜溶液没有完全反应,也可能是试管②中反应生成的;
[提出猜想]Al(NO3)3、Cu(NO3)2; Al(NO3)3、Cu(NO3)2、AgNO3。
[设计实验]几滴盐酸;溶液变浑浊,有白色沉淀生成;二。(几滴盐酸;溶液无明显变化;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