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
2.本文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四种精神,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B.文章主要赞扬的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其他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C.文章赞扬白求恩的四种精神都是极其重要的,它们没有主次之分。
D.文章主要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一个人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才算是具有共产主义精神。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 ,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②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 。 ③妻常常 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 A.酸辛 预兆 叮嘱 B.酸楚 预警 叮咛 C.酸辛 预警 叮嘱 D.酸楚 预兆 叮咛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B.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C.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D.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等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5.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俄而雪骤。 译:不久雪下得紧了。 B.即公大兄无奕女。 译:就是谢安长兄的女儿无奕 C.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等了很久也没来,已经离开了。 D.元方入门不顾。 译:元方头也不回地走了。 二、名句名篇默写 6.默写(8分)
⑴子曰:“ ,可以为师矣。” ⑵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⑶ 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大笑乐。 ⑷子曰:“三军可夺帅, ”。
⑸《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 , 。 ⑹《论语》中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三、诗歌鉴赏
7.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__________;“风正”,______________。
(2)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8.学习完课文后,语文老师组织了以“走进名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1)【参加辩论】班里就骗子的形象展开辩论,正反双方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骗子能骗到皇帝,说明骗子是智慧的。他们耐心地研究了皇帝的心理,充分运用了自己的智慧;他们骗了皇帝更多的钱、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而不是骗百姓,可见他们类似于那些劫富济贫的人,是在惩罚皇帝。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网络跟帖】《皇帝的新装》里说真话的小孩子的命运会如何呢?某网络上,有很多初中学生就《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小孩子的命运展开了想象。请你在网上发帖发表自己的看法,注意给自己起个富有个性的网名。
帖子一:网友“岁月单车”:小孩子天真无邪,皇帝愚蠢暴虐。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皇帝给了他一个“说真话罪”。
帖子二:网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主题阅读 《论语》十则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足以谓之‘文’也。”
(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七)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八)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九)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 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不亦说乎(通“悦”,愉快,高兴) .B.不耻下问(可耻) .
C.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划,商量办法) .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实) .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人不知而不愠 水落而石出者 ..C.可以为师矣 可以一战 ..D.其恕乎 其不善者而改之 ..3)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二、三则主要阐述了学习方法的问题,第四、五则主要阐述了学习态度的问题。 B.第七则是说为人要终身遵守的准则,揭示了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宽容态度。
C.第十则,曾点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风和煦、人群活动的祥和情景,孔子心有感触地大加赞赏。此则旨在告诉我们:人要和自然相融,锻炼身体,享用自然之乐。
D.选文中有些话已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比如第七、八、九则分别概括为:见贤思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身 亡 所 寄,废 寝 食 者。 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2)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3)本文主要使用哪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杞国忧天者是个怎样的人?
4)“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5)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杞人忧天”现在成了一个成语,请说出它的意思。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奔跑的少年 程应峰
①汽车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上行进。夏季的阿坝草原,并不是想象中的一望无垠,只是显得较为开阔而已,青翠碧绿是它的主色调,局部的平展之外,有着起伏跌宕的美丽。
②怎么都想不到的是,行进中的汽车出现故障,抛锚了。司机下车修车,考察团一行也离开了车厢。夏季高原的阳光烈烈的,无遮拦地泻下来,热辣辣地照在每一个人的身上。谁都知道,强烈的紫外线极易灼伤人的皮肤,于是大家很快支起了为应急而携带的帐篷,钻了进去。
③不一会儿,一个少年赶着一群牦牛来到了附近的草场,少年脖子上挂着一个并不精致的牛角号,手中熟练地舞动着放牧用的鞭子。他安置好他的牛群,来到了我们的帐篷外。近距离才发现,他的衣衫破败不堪,颜色黑不溜秋,他的肤色较之衣衫有过之而无不及,黧黑发亮,一看,就知道这是高原阳光照射的结果。细看他的脸,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里,透现着无法遮掩的少年英俊,却也刻写着生活重压下的沧桑。
④他好奇地围着帐篷转了一图,然后在门口定定站下。感觉有人注视他了,一笑,一排洁白的牙齿反射出快乐的光芒。有人问他什么,他很迷惑的样子,摇头。我知道,这是语言上的障碍。但从他那双黑亮的眼睛流淌出来的除了好奇,还有渴望和羡慕。
⑤心细而善良的英姐,看着少年,看着他黝黑的脸,看着他那一身穿着,眼睛就有些湿润了,从兜里掏出一张百元钞,塞在了少年的手中。那一刻,少年嘴唇动了动,想说点什么,终于还是没有说出来。只见他揣着钞票,转身飞奔而去。
⑥同行人说话了:“英姐,你的钱这么一给,恐怕有麻烦了,那孩子肯定叫他的同伴去了,他的同伴要是都来找我们要钱的话,那可就不好办了。”听他这么一说,英姐不安地看看大家,又看了看远方,将信将疑。那一刻,我感到周围的空气突然间就变得有几分滞涩和凝重。
⑦终于,少年的身影出现了,由远而近,越来越清晰。看得出,他是抱着什么飞奔而来的。近了,原来他手中抱着的是一束鲜花,红白相间的,在阳光照射下,耀眼夺目。看着少年胸前颤动的鲜花,在一阵惊愕和沉默之后,考察团全体人员都会心地笑了。应该说,这种笑,是夹杂着愧疚和感动的。 ⑧少年奔跑着,来到帐篷前,来到了英姐跟前,他单膝跪下,将鲜花高高举过头顶,送到了英姐手中。英姐接过鲜花,将少年扶起来,那一刻,我又一次看见少年闪亮地笑了,那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真诚的笑、感激的笑、致意的笑。
⑨汽车开动的时候,少年挥着他的牧鞭,蹦蹦跳跳地离开了。透过车窗,他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小的身影让我觉得,高原之上,他就像一个纯净的音符,清新透亮;就像一朵自在的格桑花,朴拙美丽。 1)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少年是个怎样的孩子。
2)第⑥段“同行人”说的话,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3)对语言的敏感会让你品出平淡中的深味,请从修辞角度品析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 4)揣摩文中画横线处少年的心理活动,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将其描写出来。(80字左右)
12.阅读课文“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成下面的题目。
1)试用简洁的语言给所选的文段加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0个字)。 2)你认为“我”不能理解“水”的原因是什么?
3)选文中的“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4)通过阅读选文,你认为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高明在何处? 七、作文
13.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像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的忧愁。”在你的生活中,有过那些快乐和忧愁?你是怎样和别人分享的?选一两件事写下来,题目自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B C B B 二、名句名篇默写 6.(1)温故而知新(2)曲肱而枕之(3)未若柳絮因风起(4)匹夫不可夺志也(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诗歌鉴赏
7.(1)两岸才显得宽阔帆才有悬空的态势(2) 示例:诗人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 四、综合性学习
8. (1)示例:我方认为,首先骗子的心术是不正的,动机是不纯的,他们行骗只为个人能得到更多的钱,这不能说是智慧。其次,从骗子骗皇帝的客观效果上看,在欺骗皇帝的同时,也蒙蔽和欺骗了所有的人,并没有起到惩罚皇帝的目的。 (2)符合题意即可 五、文言文阅读 9.1)B 2)C 3)B
10.1)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1)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 (2)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3)语言描写;胆小怕事,患得患失。
4)反问句;突出强调了“天是不会塌下来”的结论,暗示杞国忧天地者的担心是多余的。 5)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杞人忧天”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六、现代文阅读
11.1)少年是一个生活清贫辛苦,却淳朴真诚、知恩图报,心灵纯净的孩子。
2)①从内容上看,反衬出少年的真诚纯洁;②从结构上看,导致众人的担忧,引起情节的起伏。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少年比作“纯净的音符”和“自在的格桑花”,热情赞美了他纯质朴而美好的心灵。
4)示例:无功不受禄,我怎么能随便要人家的钱呢?可是,这位阿姨的眼里分明流露出真诚和善良,拒绝她,会不会很没礼貌?对了,我知道怎么做了,让我亲手摘一束最美的鲜花来报答她吧! 12.1)教“water”一词
2)不能看见具体的水,平时所接触到的是一些容器,故而将两者混为一谈。
3)这句话在文章中紧承上文莎莉文老师教“我”水这一个词,让“我”认识到了水和杯子并不是一回事,同时也唤醒了我认识世界万物的一种愿望,所以作者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由此“我”的生命旅程充满了崭新的希望。 4)让受教育者亲临现场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理解概念。 七、作文 13.参考例文 分享也是一种美
当你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时,你会从中感到满足感、快乐感。我们应当学会与别人共同分享,自己也会得到乐趣。我们太多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由于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人几乎都在围绕我们转,我们养成了这种狭小的心眼。比如小时候,邻居的孩子会在一起玩,孩子们都要玩具,而其中一个和你同时对一个玩具产生兴趣时,我们大多不会做出让步。爸爸妈妈便会和我们说“乖,把玩具给他玩”之类的话,告诉我们和别人分享会获益,会得到好处。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很要好的朋友。恩格斯经常拿出一部分钱帮助马克思,他把自己的钱与智慧同马克思一起分享,富有的人应把金钱用在美好的地方,用于造福人群,充分发挥推己及人的精神。
我们也应当学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人的一生,总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拥有时却毫不在意。在学习上,我们可能比其他人早一步知道结论,心里却认为我如果说出来,就浪费了我的智慧,我凭什么要让他们知道我的答案。于是,产生了这种不健康心理。便说:“天才的智慧是需要保留的,不能随随便便告诉别人”。诸如此类的话便如雷贯耳,铺天盖地的滚滚而来,其实,有这个必要吗?即使你知道得比别人早一步又怎样?也许有一天,你的思想,已不再是人们所需的呢?因为你没有学会分享,你不懂得如何去形容你所要表达的那种意境,你又该怎么办?
苦后是甜的,分享后是快乐的。如果只单单是一种虚形的摆投,单单只存于世间,无人欣赏无分享,那将会如枯萎的花一样,一瓣一瓣凋谢,满地一片悲哀。分享美的一切,便是对生活的认识。
分享是一种博爱的心境,学会分享,便学会生活;分享是一种思想的提高,在这过程中你深思过了,你分享了朋友的痛苦与快乐;在明白分享的同时,我们也就懂得了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快乐的分享,痛苦的承担。与别人分享时,我们都会更快乐,痛苦则会偷偷的溜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