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综合练习附答案

2023-12-19 来源:步旅网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综合练习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参加反应的“

”和“

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为单质

B.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7:16 D.A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

3.宏观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微观思维是化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知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丙物质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4.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能放出巨大的能量,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X的化学式为CO

C.偏二甲肼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 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14:1

5.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正确的是( ) A.Z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B.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是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的X完全反应生成bg的Z,则同时消耗(b﹣a)g 的Y

6.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CO2的混合物10g,测得其中氧元素含量为

64%,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通电使电火花塞点火让其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

成二氧化碳。则完全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A.13.2g

B.17.6g

C.15.4g

D.11.0g

7.实验时有一块未知质量的石灰石样品(含杂质20%,杂质不含钙元素,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0.3g,向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105.6g,则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钙在样品质量分数为() A.20%

断错误的是( )

B.40%

C.50%

D.80%

8.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X、Y、Z 的质量随着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判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2Y→3Z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n 的数值为 9

D.反应后容器内为混合物

9.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有两种

C.反应物微粒个数比是1:1

B.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10.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将该气体5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 A.5g

B.6.7g

C.15g

D.20g

11.有A、B、C三种物质,发生反应2A+B═2C,若16gA与足量B充分反应得到20gC,则A、B、C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A.8:1:5

B.4:1:5

C.8:2:5

D.4:2:5

12.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氮气、水蒸气和一种初中课本中出现的气体物质W,在一定

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W 68 X 氧气 100 4 氮气 2 58 水蒸气 2 110 A.X的值应为0

B.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物质W中不含氧元素

D.W与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7:24

13.如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C.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D.物质丙不属于氧化物

14.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 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100 g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 g C.CaO固体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

B.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9.125% D.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15.在加热条件下,将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气体通过12g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测得溶液增重4.4g,则加热后得到的固体混合物中,铜、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14:1 是( )

B.12:1

C.8:1

D.4:1

16.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

A.反应结束时最多能收集到(a-b)g氧气 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 C.在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在0~t2时段,MnO2在混合物中的质量不断增多

17.含碳元素36%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碳层,再通过足

量的灼热氧化铜,将得到的气体再通入足量的石灰水,最终得到的沉淀的质量是( ) A.40g

B.60g

C.30g

D.50g

18.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反应后的质量/g 甲 50 23 乙 2 X 丙 0 24 丁 0 3 A.x的值等于2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一定是化合物

D.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8:1

19.从如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 C.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4 D.反应后生成的丙属于氧化物

20.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相等,则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 A.14:11

B.11:14

C.11:7

D.7:11

21.已知:Ca(HCO3 )2

ΔCaCO3+CO2↑+H2O.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 Ca(HCO3)2 受热

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该过程的 CaCO3 不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2.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D.氢氧化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23.已知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2NaHCO3ΔNa2CO3+CO2+H2O。把12克

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样品加热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9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生成的CO2质量为4.4克 C.样品中NaHCO3的质量为8.6克 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18:7

B.7:2

C.7:3

D.21:8

25.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g,则CO2的质量为 A.5.6g B.8.8g C.4.4g D.4.8g

26.在化学反应A+2B=C+D中,若5.6g A和7.3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g C,现在要得到0.4g D,需要A的质量为( ) A.5.6g

B.11.2g

C.14.6g

D.无法计算

2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30% D.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3.3%

24.高温条件下,14.4g某种铁的氧化物恰好与5.6g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则该氧化物中铁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 12:19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 的值是 7 D.丁可能是化合物

28.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反应中及反应结束前某时刻的各物质的质量(如表)。表中x、y、m、n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反应前质量/g 反应中质量/g 反应结束前质量/g 甲 70 x 42 乙 14 11 y 丙 6 m 40 丁 10 n 10 A.x=56

B.y=6

C.m=17

D.n=8

29.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 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4

30.物质R在0.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R+3O2

点燃 XO2+2SO2,测得

X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0.44g和1.28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0.86g B.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R中含有X元素、S元素和O元素 D.X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C 【解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前后原子个数不变,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两个分子和一个分子反应,生成两个分子和一个 分

子,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两个子,参加反应的“

分子和一个”和“

分子反应,生成两个

分子和一个

”分子个数比为2:1,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D、由反应可知,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新的单质和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解析】

试题分析:从分子构成看B中只有一种元素所以属于单质,根据配平后的结果看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1;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34×2:32×3=17:24;;A的化学式为H2S其中氢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故选C. 考点:分子的构成 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3.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2H2和O2,生成物 C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

4CO2+2H2O,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

为2:5,A错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B正确;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氧化反应,C正确;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2:32=3:8,D正确。故选A。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4.C 【解析】 【详解】

A、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三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不正确;

B、由C2H8N2+2N2O4═2X↑+3N2↑+4H2O↑可知,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8个,氮原子都是6个,反应前碳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氧原子是8个,反应后应该是8个,其中4个包含在2X中,因此X的化学式是CO2,故不正确; C、偏二甲肼中,碳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和是24,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和是8,氮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和是28,因此氮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

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84:72=7:6,故不正确。故选C。 5.D 【解析】

试题分析: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因此Z不可能是单质,故A说法错误;B、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不等于其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之比,因不知道X、Y、Z的化学式,所以不能计算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质量比,故说法错误;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故

说法错误;D、若ag的X完全反应生成bg的Z,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则同时消耗(b﹣a)g 的Y,故说法正确;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6.A 【解析】 【详解】

混合物中碳元素质量为:10g164%3.6g,

反应后碳元素完全转化到二氧化碳中,则完全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3.6g1213.2g, 44故选: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是解题关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7.B 【解析】 【详解】

解:设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为w,根据固体减少量可以求出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为w﹣10.3g,设高温煅烧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x,

高温CaCO3=CaO+CO210044 xw-10.3gx100= ,

w﹣10.3g44x=

25(w10.3g) ,

11石灰石中杂质质量为20%×w=0.2w;

25(w10.3g)﹣0.2w=23.4g﹣1.47w,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1110.3g+100g﹣0.2w﹣105.6g=4.7g﹣0.2w,

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钙为w﹣

+2HCl=CaCl2+H2O+CO2 4423.4g-1.47w4.7g-0.2ww≈12.5g;

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钙为23.4g﹣1.47×12.5g≈5g;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钙占样品的质量分数为

CaCO31005g

×100%=40%。 12.5g

故选B。 8.A 【解析】 【详解】

由图像分析可知,化学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3g,Y质量减少了6g,故XY为反应物,Z质量增加了ng为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n=3g+6g=9g,

A、不能根据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推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故A错误;

B、n的值为9,故B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X和Y,生成物为Z,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点,故C正确; D、反应后容器内为剩余9gZ和1gX,含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D正确。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示可知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多出来的一个分子是这种反应物没有反应完剩下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有一种,属于化合反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微粒个数比为2:1,不是1:1。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生成物有两种元素组成,有可能属于氧化物,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应从分子的原子构成和反应前后粒子的变化角度入手;从模拟图可看出,反应物中共有两种分子,同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生成物是两种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 10.C 【解析】 【详解】 解法1:

设5g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则二氧化碳质量为5g-m,根据题意得: m×

1632×100%+(5g-m)××100%=5g×64%,m=2.8g;

4428Cu+CO2

设2.8g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O+CuO

28 44 2.8g x

x44= 2.8g28x=4.4g,

10g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后,二氧化碳气体质量=4.4g+(5g-2.8g)=6.6g,设生成沉淀的质量为y, CO2+Ca(OH)2═CaCO3↓+H2O 44 100 6.6g y

y100 6.6g44y=15g。故选C。

解法二:(巧妙计算)由于碳元素最终全部在碳酸钙中,所以可以用关系式法直接计算;碳元素的质量为5g×(1-64%)=1.8g,设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则有C~~~CaCO3 12 100 1.8g x

x100 1.8g12x=15g;

或者由于碳元素最终全部在碳酸钙中,所以可以用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直接计算。 碳元素的质量为5g×(1-64%)=1.8g;由于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211.8g ×100%=12%,则1.8g碳元素对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

40112116312%=15g。故选C。 11.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为:

解:由16gA与足量的B反应能生成20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0g﹣16g=4g, 设A、B、C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b、c,则:

2AB2C2ab2c 16g4g20g2ab2c 16g4g20ga:b:c=4:2:5。 故选D。 12.D 【解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68+100+2+2=X+4+58+110解

得X=0,故正确;

B、因为反应生成了氮气分子,化合价为0价,所以参加反应的物质中肯定不含氮气分子,即反应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为0,所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正确;

C、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为108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16100%108g=96g即生成物中氧18元素的质量为96g,则反应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96g,因为反应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100g-4g=96g,所以物质W中不含氧元素,故正确;

D、生成氮气的质量为58g-2g=56g,生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08g-96g=12g,由C分析可知,W中只含有N、H两种元素,且氮、氢元素质量比为56:12=14:3,所以W的组成为NH3,NH3与O2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17:32,故错误。 故选D。 13.B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回答有关的问题。 【详解】

由微粒的构成和变化可知,反应①②的方程式分别是:2H2S+3O2===2SO 2+2H2O;SO

2+H2O2═H2SO4

点燃

A、由微粒的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3,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C、转化②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物质丙含有3种元素,故该物质不会是氧化物,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能够考查知识运用能力。 14.A 【解析】 【分析】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再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详解】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10g×50%÷

=13.875g,故错误;

B、生成氯化钙质量为13.875g,根据氯元素质量守恒可知,稀盐酸中HCl的质量为

,故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正确;

,故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故氧化钙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故正确; D、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是:

,氢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由题意可知,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该混合

物一定含有碳酸钙,故正确。 故选A。 15.B 【解析】 【详解】

设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x,生成铜的质量为y,

CuOCO=CuCO280xy4.4g6444

x80 x=8g, 4.4g44y64 y=6.4g, 4.4g4464=3.2g,氧元素质量为:4g﹣3.2g=0.8g,80则加热后得到的固体混合物中,铜、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4g+3.2g):0.8g=12:1。 故选B。 16.C 【解析】 【分析】

剩余氧化铜中铜元素质量为:(12g﹣8g)×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详解】

A、理论上反应结束时最多能收集到(a-b)g氧气,但是由于氧气可能有部分溶于水或部分氧气留在试管中,因此实际上收集的氧气会偏小,故A不正确;

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部分分解生成的氯化钾,还有作为催化剂的二氧化锰,故B不正确;

C、在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逐渐减少,而氯元素的质量不变,则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故C正确;

D、在0~t2时段,MnO2在反应前后质量没变,混合物中的质量不变,故D不正确。故选

C。 17.C 【解析】 【详解】

解:10.0g该气体混合物中碳的质量=10.0g×36%=3.6g;所以 CaCO3中碳的质量为3.6g,又因为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30g。故选C。 【点睛】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出碳元素和碳酸钙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再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 18.C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

3.6g12×100%=12%,所以白色沉淀碳酸钙的质量=

12%10050+2=23+x+24+3,x=2。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50+2=23+x+24+3,x=2,故A正确;

B、由表格数据可知,甲的质量减少,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反应前后没变,乙是催化剂或没参加反应,丙丁的质量增加,则丙丁是生成物,则甲是化合物,故B正确;

C、甲的质量减少,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反应前后没变,乙是催化剂或没参加反应,丙丁的质量增加,则丙丁是生成物,反应是甲生成丙丁的反应,为分解反应,故C不正确; D、反应时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4:3=8:1,故D正确。故选C。 【点睛】

反应中减少的我反应物,增加的为生成物。 19.D 【解析】 【分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CO2【详解】

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故B正确; C、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16=11:4,故C正确;

D、反应后生成的丙物质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D。 20.A 【解析】

一定条件2CH2O;

【分析】

根据反应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分别设出CO和CO2的质量,利用生成的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列出等式,进行解答。 【详解】

解:设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x,CO2的质量为y,

y100= xy44x:y=14:11。故选A。 21.C 【解析】 【分析】

A、C、D选项根据碳酸氢该受热分解后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固体质量减少分析; B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详解】

A、加热碳酸氢钙反应后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固体质量减少,当碳酸氢钙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故A正确;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B正确;

C、加热碳酸氢钙反应后生成碳酸钙,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增大,当碳酸氢钙完全反应后,质量分数不在变化,故C错误;

D、加热碳酸氢钙反应后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当碳酸氢钙完全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不再生成,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掌握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是正确解决本题的关键。 22.B 【解析】

A、Fe+ H2SO4 == FeSO4 + H2↑,溶液增加的质量

56 2 56-2 ,不符合题意; B、Fe+ CuSO4 == Cu + FeSO4 溶液减小的质量 160 152 160-152 ,符合题意;

C、 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反应后无固体、气体生成,溶液质量增多,不符合题意;D、NaOH + HCl == NaCl + H2O,反应后无固体、气体生成,溶液质量增多,不符合题意。故选B。 23.B

【解析】 【分析】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设碳酸氢钠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碳酸钠y、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

2NaHCO3168xNa2CO3+CO2+H2O10644y2.2g固体质量差62 3.1g1681064462=== xyz3.1gx=8.4g y=5.3g z=2.2g

【详解】

A、反应生成的CO2质量为2.2克,故A不正确; B、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12g-8.4g100%=30%,故B正确; 12gC、样品中NaHCO3的质量为8.4克,故C不正确; D、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为8.4g2346100%+(12g8.4g)100%3.9g,样品中841063.9g100%=32.2%,故D不正确。故选B。 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g【点睛】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4.B 【解析】 【详解】

碳酸钠的质量100%。

样品的质量设5.6g一氧化碳完全反应需要氧元素质量为x,

COOCO228165.6gxx16= 5.6g28x=3.2g,

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g﹣3.2g):3.2g=7:2。 故选B。 【点睛】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25.C

【解析】解:甲烷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2:4=3:1,所以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也为3:1,10.8gH2O中氢元素的质量=10.8g×=1.2g,则CO和CO2中总的碳元素的质量=1.2g×3=3.6g,设生成的CO的质量是x,CO2的质量为y,则x+y=20.8g−10.8g,26.B 【解析】 【详解】

生成D的质量:5.6g+7.3g﹣12.7g=0.2g 设参加反应A物质的质量为x

x+

y=3.6g,解得x=5.6g,y=4.4g。故选C。

A5.6g+2B=C+D0.2g0.4g

x5.6g0.2g=x0.4gx=11.2g

答:参加反应A物质的质量为11.2g。 27.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中信息,甲物质质量减少了14g-2g=12g,丙物质质量不变,丁物质质量增加了36g-5g=31g,根据质量守恒,乙物质反应后的质量,x=(14+26+5+3)g-(2+3+36)g=7g。乙物质质量减少了26g-7g=19g。 【详解】

A、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2:19,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丙物质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x的值为7,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甲+乙→丁,丁是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故选D 28.A 【解析】 【详解】

A、y=70+14+6+10-42-40-10=8,根据题意有:(70-42):(14-8)=(70-x):(14-11),x=56,该选项说法正确; B、y=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根据题意有:(14-8):(40-6)=(14-11):(m-6),m=2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丁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1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29.C 【解析】 【分析】

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1﹣70%﹣14%﹣10=6%,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通过图示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详解】

A、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6%:34%=3:17,选项正确;

D、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28%:34%=14:17,选项错误,故选C。 30.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1.28g+0.44g-0.96g=0.76g,A错误;设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根据方程式计算 R+3O2=XO2+2SO2 X 96 0.76 0.96

x=96*0.76/96=76,B正确;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即为相对分子质量之比,那么X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可能是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0.32g+0.64g=0.96g,等于反应物中氧气的质量,那么R中含有X元素、S元素,不含氧元素,C错误;二氧化碳主要是造成温室效应,D错误。故选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