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历史课程中关于魏晋时期世家和门阀政治的补充和探讨
作者:王靖欧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06期
魏晋是我国社会大动荡大分裂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三国公元220年—280年,西晋265年—316年,东晋316年—420年,),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得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希腊文化的输入。在从魏到隋的三百六十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战乱不断,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民族不断融合,汉人南迁对南方经济的的开发。上述诸多因素互相影响,交替渗透。使得魏晋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弄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史学大家陈寅恪这样评价这个时期“取塞外野蛮之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即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其中世家大族和门阀制度又贯穿了整个魏晋时期,对当时的政治发展与走向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高中历史教材中并未对世家大族和门阀政治进行比较详细的讲解,只是在第三课汉武帝行“推恩令”中对地方王国地区进行介绍,另外在第三课最后一个问题“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中又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政治做了一个粗略的概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在这种制度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管。教材对世家大族和门阀制度的产生演变并没有做一个明确的介绍,另外也没有对世家大族和门阀政治做出区别和辨析,更没有对世家大族从东汉过渡到魏晋南北朝的流变做出一个顺畅的解释。本文就对上述问题做一个简单而明确的梳理,以对教材对魏晋南北朝门阀政治内容进行补缺和添补。门阀制度,本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外学者并没有就其确切的定义达成共识,但多数人接受贵族政治的解释,并且包含了寡头政治的意味。严格意义上讲门阀政治,仅仅存在东晋一朝;“门阀政治即门阀世族与皇权共治,是皇权政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①
所谓门阀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仕官之家门前记述功状的柱子,左边叫“阀”,右边称“阅”。阀阅,自先秦以来,阅仅指个人仕途的功劳。魏晋社会中流行的这种门户观念,被那些处在衰落状态的旧族门户有意渲染。在他们看来,旧族门户哪怕权势日替,其社会地位也要比大权在握的新门户高。《世说新语》所载东晋中期陈留阮裕嘲笑陈郡谢万“新出门户,笃而无礼”,就是显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宗族发展历程,与中国古代历史上专制皇权的具体状况有密切关系。在中国古代,宗族群体早于专制皇权而存在,古老的宗法制度就是以宗族的存在为前提的。但是,宗族在对土地和劳动者的封建占有条件下迅速发展,则是专制皇权出现以后的事。专制皇权只看到宗族发展于已不利的一面,而不认识这是必然的趋势,然而认识不到这种发展的趋势和自己的利益一致,所以有了西汉打击豪强地主,但东汉光武帝能夺取权利恰恰是依靠地主豪强的势力。东汉中晚期地主豪强的势力扩大政府并没有对其限制,而是默许其发展,尤其默许了其大量的兼并土地。西晋的萌客制度和东晋的给客制度,可以说是对宗族的这种特殊形态正式予以法律承认。魏晋士族,是历史的一个特定时期所产生的特定社会阶层,脱胎于东汉豪强地主、世家大族,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体系和宗法制结构下的一种产物。至于就每个士族门户来看,他们发展上升各有其独特的经历,情况要负责得多。而且家世源流久长也并非门户高低的唯一条件。 “东晋世族的构成,一种来自东汉高层的世家大族,一种是虽有旧有关系,但先世门阀可追溯至东汉者仅一两代而已。属于这种情况的有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另外一种是魏晋新晋出门户。不过旧族门户与新出门户,界限也并非长久固定不变。”②所以说东晋的历史表现为几个世家大族的家族史。代表家族有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陈郡谢氏等。
“门阀政治,质言之是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他的存在是暂时的。它来自皇权政治,又逐步回归于皇权政治。”③
宗族发展历程,与中国古代历史上专制皇权的具体状况有密切关系。在中国古代,宗族群体早于专制皇权而存在,古老的宗法制度就是以宗族的存在为前提的。但是,宗族在对土地和劳动者的封建占有条件下迅速发展,则是专制皇权出现以后的事。专制皇权只看到宗族发展于已不利的一面,而不认识这是必然的趋势,然而认识不到这种发展的趋势和自己的利益一致,所以有了西汉打击豪强地主,但东汉光武帝能夺取权利恰恰是依靠地主豪强的势力。东汉中晚期地主豪强的势力扩大政府并没有对其限制,而是默许其发展,尤其默许了其大量的兼并土地。西晋的萌客制度和东晋的给客制度④,可以说是对宗族的这种特殊形态正式予以法律承认。但是地主豪强对土地的争夺对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王师岁动,编户虚耗,南北权豪竟招游食,国敝家丰,执事之忧”⑤“天下户口几忘其半”⑥
南北朝后期是门阀制度的衰落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自南北朝后期起,门阀制度走向衰落。最主要标志便是:士族在官吏选拔与任用上所享有的特权逐渐削弱,寒人或庶人比重在各级政权之品官中进一步增加。其结果首先是官吏铨选上的士庶界限难以坚持,最后,在唐代,由原来士族演变而成的郡望、氏族,特别是一些旧有的高门,社会地位虽高,选官特权和免役特权则已丧失,剩下在婚姻上的高自标置,与人际关系上对非旧有高门、士族的歧视,因为已失去经济和政治基础,成为无本之未,延续至唐末,终于在社会上基本消失。门阀制度也就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注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① 田余庆《东晋门阀制度》第1页 ②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321页 ③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④ 西晋的荫客、荫亲属制,都是政府在同豪强大族在争夺劳动力问题上作出的安排,想在承认他们的特权的同时给予某种限制 ⑤ 晋书卷八八颜含传
⑥ 《南史》卷七零《郭祖深传》 参考文献
[1]田余庆 东晋门阀政治 [2]唐长儒《门阀的形成和衰落》 [3]唐长儒《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