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秦汉时期的漆器设计

2021-12-25 来源:步旅网


秦汉时期的漆器设计

秦汉时期是我国漆器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漆器的各方面发展较战国时期有了更大的提高,也可以说是古代漆器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

一、秦汉时期-漆器形制

秦汉时期的漆器是我国漆器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的漆器形制丰富,大致有盘、樽、勺、盒、耳杯、扁壶、屏风、家具几、漆砂砚、漆枕和漆面罩等。虽然很多器形源自战国时期,但是也有所变化,如漆鹿、鸟架鼓等此时并未见到。

1.秦代漆器形制

从公元前 230年到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了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各个行业从而得到发展,漆器制造业已经非常发达,以生活用品为主,器形丰富,有圆盒、盂、双耳长盒、凤形勺、匕、扁壶、卮、樽、耳杯盒、耳杯、杖等十几种,以耳杯为最多,有的模仿动物形象和青铜器、陶器的器形。

当然,这个时期漆器的选材与用料,也是相当考究的。而且动物形象也趋于简洁。例如凤形勺(图1)的造型,为昂首曲颈张尾之凤,简化了凤之双翅与双足,于凤背上挖制成勺,它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形不失真,造型新颖别致,反映了秦代造型艺术的特点。秦代仿铜陶器的器皿造型之漆器,数量也不少。例如云梦发现的双耳长盒,就是仿制铜盔的器血造型,作椭圆形,有弧形假足,双耳似猪嘴而微秃,更富于变化。漆樽也是仿制青铜樽的(图2),但它的盖顶有三个“S”形铜钮饰,腹外有铜环形銴,底下有三个铜蹄足,有的还有铜或银箍加固,整个造型显得精巧,而与浑厚庄重的铜樽风格迥然不同。秦代漆器的器皿造型,继承了战国时期楚国

漆器的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基本法则与制作规律,并加饰各种彩绘的优美花纹,但它又有所发展,对于费工费料、又不大符合实用的一些器皿造型,如雕刻各种动物形象的漆器及曲形盒等,在种类与数量方面都有较大的减少。

图1 彩绘风型漆勺(秦代) 图2 双耳长盒(秦代)

2.汉代漆器形制

汉代漆工艺在继承战国和秦代传统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

工艺之精、生产地域之广,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漆器制作规模日趋增大。(图3)

汉代的髹漆器物,包括鼎、壶、枋、樽、孟、后、杯、盘等饮食器皿奁、盒等化妆用具,几、案、屏风等家具,种类和品目甚多,但主要是以饮食器皿为主的容器。另外漆器还增加了大件的物品,如漆鼎、漆壶、漆钫等,并出现了漆礼器,以代替铜器。

另外漆器还增加了大件的物品,如漆鼎、漆壶、漆钫等,并出现了漆礼器,以代替铜器。西汉墓中随葬漆器颇为盛行,已基本上取代了青铜礼器。汉代墓葬中发现的漆棺、漆碗、漆奁、漆盘、漆案、漆耳杯等,均为木胎,大部为红里黑外,并在黑漆上绘红色或赭色花纹。中型墓随葬的漆器,制作精、品种繁、数量多,一般为几十件至100多件,小型墓随葬的漆器,一般只有几件,多的近30件。丧葬用具中未见镇墓兽等专为丧葬制作的明器。

西汉时期仿动物形象的器皿造型比秦代更为简洁,仍以凤形勺(图4)为例,不仅没有双翅与双足,连尾部也简化了。江陵凤凰山发现的龟盾,只作龟的腹甲状,而不是作整龟之形,但它运用涂漆与不涂漆及用细篾编织等手法,分地表现出龟的腹甲特征。还有双虎头形盾,也只雕出头与前肢,而后肢与尾部也都被省略。西汉时期,仿铜陶器的器皿造型数量相当多,漆樽和圆盒等的造型,与秦代相同,漆壶、匜等的造型,基本上是仿制铜器的器血造型,但它们又比同类铜器显得更加轻巧,各种彩绘花纹也比铜器纹饰更为光彩迷离。当然,也有些同类的漆器,虽然都是仿制于同一种铜器的器血造型,但它们也并非完全雷同,例如漆盘既有长方盘与园盘之分,又有平底盘、圆底盘与矩形足盘之别。西汉时期漆器的器皿造型,由于较普遍地采用旋制与卷制技术,许多漆器的器皿造型更为规整;而且圆形、椭圆形等容积较大、省工省料较为实用的漆器,更为常见。

图3 汉代漆器 图4 彩漆凤型勺(汉代)

二、秦汉时期-漆器纹饰

秦汉时期的漆器纹饰非常丰富多彩。常见的纹饰主要有几何纹、动物纹、神话传说纹、自然景观纹和叙事画纹等。(图5)

1.秦代漆器纹饰

秦代漆器装饰的动物纹样,主要有牛、马、凤、鸟、鹭、鱼、云龙纹、兽纹、凤纹、鸟云纹、变形鸟纹和鸟头纹等。这些纹样,除个别的仍是在雕刻动物形象的漆器上加饰的花纹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在器四上彩绘的。

虽然这个时期的动物纹饰不如战国时期的多,但它们出于当时漆画匠师的妙手,千变万化,繁丽多彩,是当时漆器上最主要的装饰纹样;这类动物纹样往往还辅以几何纹等,使整个漆器图案显得十分和谐优美。

秦代漆器上装饰的植物纹样,多用花卉之花、蕾、瓣和枝叶等变形构成,主要有柿蒂纹、梅花纹、连枝花蕾纹等,这类纹样的数量不多,未见单独作为漆器上的装饰纹样,其中有的是作为漆器上的主要装饰纹样,周边以几何纹等衬托;还有些是烘托其他纹样的。

秦代漆器上装饰的自然景象纹样,主要有波折纹、卷云纹和云气纹等,这类纹样在当时漆器中的数量不少,但都不是作为主要的装饰纹样,只是与其他纹样组成图案,起烘托的作用。

秦代漆器上装饰的几何纹样,主要有圆卷纹、园圈纹、菱形纹、三角形纹、方格纹、点纹、点格纹等。有少数漆器上是以它们相互组成几何花纹,作为主要的装饰纹样;大多数漆器上又往往是与其他装饰纹样构成图案,仅作为一种衬托。

2.汉代漆器纹饰

汉代漆器的纹样以流云纹、旋涡纹、变形蟠蠡纹、菱格纹和飞禽走兽辟邪为主,色彩多为红黑二色相间,或用朱、青,或用朱、金彩绘,用色强烈大方。(图6)

图5 秦代漆器 图6 汉代漆器

西汉时期漆器上装饰的动物纹样,主要有虎、豹、狸、獐、兔、飞凤、鹤、鸟、鱼、飞豹、奔龙、云兽、怪兽、变形凤纹、乌云纹、变形鸟纹和鸟头纹等。这些纹样,除极少数是在雕刻动物形象的漆器上加饰的花纹之外,绝大多数也是在器四上描绘的,还有少数是针刻纹图案,这个时期的动物纹样,题材广泛。有不少象征祥瑞的动物纹样,与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和宿命论有一定关系,而且各种动物纹样的线条勾勒交错,连续索回,变化多样,非常瑰丽。它也是绝大多数漆器的主要装饰纹样,常常以几何纹等加以烘托。

西汉时期漆器上装饰的植物纹样,也是以花卉之花、蕾、瓣和枝叶等的变形构成,主要有树、柿蒂纹和蔓草等。这些纹样在当时漆器中所占的数量很少,只有少数是漆器上的主要装饰纹样,大多数是作为衬托神话传说或动物纹样等的辅助装饰纹样。等的辅助装饰纹样。

西汉时期漆器上装饰的自然景象纹样,主要有山峰、云气纹、卷云纹和波折纹等。这些纹样,线条流畅不滞,装饰艺术效果更佳。它在当时的漆器纹样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大多数是与其他纹样构成图案,并非是主要的装饰纹样。

西汉漆器中社会生活和神话传说纹样,只在江陵凤凰山的一件龟盾与襄阳擂鼓台发现的一件漆圆奁上见到。龟盾正面的上部绘一神人,其下绘一神兽,是有关古代传说中的水神禺疆与夏禹的形象。背面在盾把两侧各绘一人拱手相向而立,似为宾主相见的场面。漆圆奁的盖内与内底均绘有人物、怪兽和树等,显然与历史及神话传说有关,画面均据器皿造型而巧妙设置花纹,装饰艺术水平较高。

西汉时期漆器装饰纹样的组合形式,基本上与秦代相似,对形式原理的运用更加成熟。如江陵凤凰山一座西汉墓的一件大扁壶,正背两面各绘有姿态各异的3只豹,也是运用三足鼎立的构图法,使不对称的三豹组合成平衡式的优美的独立装饰纹样。

三、秦汉时期-漆器色彩

秦汉时器的漆器不仅仅只有红色和黑色两种主色调,还有黄色、绿色、灰色、金银、赭色等其他色调,甚至此时还出现了油彩,使得漆器的色彩更加丰富多姿,绚丽华美。

汉代的漆绘工艺,一般是在黑漆地上描绘红、赭、灰绿色漆,也用少量在红漆地上描绘黑色漆的,色泽光亮,不易脱落。鼎、盒、钟、彷、盆、盘、案、耳环等漆器上的花纹大多是漆绘。

油彩是用朱砂或石绿等颜料调油,油可能是桐油,绘描于已涂漆的器物上,见于奁、几、屏风等器物。在一些精致的漆器上则系髹黑褐色漆为地,再在漆地上贴金箔,有时加适量银粉,称清金箔,然后油彩描绘。

色有红、黄、白、金、灰绿等色。金色颜料似为黄铜,已部分锈化为孔雀蓝。这种油彩,因其中的油脂年久老化,所以极易脱落。

四、秦汉时期-漆器工艺

秦汉时期的漆器工艺取得较大进步。

1.秦代漆器工艺

秦代仍然以木胎器物为主,薄木胎增多,而夹纻胎和竹胎器物较少。秦代漆器主要有木胎、夹红胎、竹胎和铜胎四种。其中绝大多数为木胎,并以厚木胎最多,薄木胎较战国时期有较大的增多。(图7)

漆器的制作工艺,依据质料与器形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制作方法。秦漆器的木胎主要沿袭战国时期的斫制、挖制和雕刻三种;而漆樽、卮、圆奁和椭圆奁等,则采用卷制的新工艺,盖壁和器壁用薄本胎卷制,再与厚木胎的盖和器底相黏合而成。竹胎的制法与战国时期一样,采用锯制与编织的制作方法。极少数铜胎,系在铜容器表採红、黑漆,未加饰彩绘花纹。

图7 秦代漆器

2.汉代漆器工艺

西汉时期薄木胎和夹纻胎增多。工艺方面除了继承战国时期的传统使用彩绘和锥画之外,还出现了堆漆和加扣镶嵌等先进工艺。(图8)

图8 汉代漆器

汉代漆器有木胎、夹红胎、竹胎、金属胎、陶胎、牙骨胎和皮胎等。其中占主要的是木胎和

夹红胎,其余都很少见。制作方法有刮削、剜凿和卷制三种。

汉代漆器的装饰工艺主要有漆绘、油彩、针刻、金银箔贴和堆漆装饰法五种。

漆绘就是用生漆制成半透明的漆液,加上各种颜料描绘于已经涂漆的器物上。在有花纹的漆器中,漆绘占绝大多数。一般是在黑漆地上描绘红、赭、灰绿色漆,也用少量在红漆地上描绘黑色漆的,色泽光亮,不易脱落。鼎、盒、钟、纺、盆、盘、案、耳环等漆器上的花纹大多是漆绘。油彩是用朱砂或石绿等颜料调油,油可能是桐油,绘描于已涂漆的器物上,见于奁、几、屏风等器物。在一些精致的漆器上则系髹黑褐色漆为地,再在漆地上贴金箔,有时加适量银粉,称清金箔,然后油彩描绘。

针刻就是用针尖在已经涂漆的器物上刺刻花纹,称为 「锥画」;有的器物在刺刻出来的线缝内填入金彩,产生了类似铜器上金银错的花纹效果。金银箔贴是用金箔或银箔制成各种图纹,贴在器物的漆面上,呈现了类似「金银平脱」的效果。纹样的特点是细致而流利。

堆漆装饰法比如长沙发现的西汉大墓漆棺上的花纹,都是用浓稠的厚颜料堆起,四壁上的涡纹和花纹上的边线,都是用特制的工具将厚颜料挤出作为钩边线和涡纹,高出一层显出浮雕效果,「识纹隐起」 系属堆漆技法,这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

在两千年前就创造出这种堆漆的表现技法,说明汉代的漆艺己极精妙。除此之外,还有金箔片贴花、镶嵌、彩绘结合金银钿和玳瑁装饰等几种较为突出的装饰技法。

在长沙、内蒙古等处都发现有用金箔片贴花制成的各种装饰花纹的汉漆器残片。团花纹类有长条形、三角形、圆形等,并在其上可压精细菱格纹及涡卷纹,线条优美,技法精妙。黑地金花,更显华丽。

镶嵌法是用银铜薄片,在钿饰之处刻成四叶蒂形纹,镶嵌在器盖的中心化为装饰,有的还有四叶纹中镶上玻璃珠和金铜帽钉的,并有苍玉镶嵌和彩绘相结合的装饰法,更见华丽,这类高贵的装饰法,为唐代平脱和明代百宝嵌创造了范例。

彩绘与金银钿相结合的装饰法,是在彩绘漆器边缘或器型中配合金银色的钿器,互相村托对比。如朱盒彩绘,使色彩更加灿烂辉映。古乐浪发现的漆盒,有利用斑纹美丽质地光滑的玳瑁片作为漆器装饰。这种善于利用自然界美丽物质来丰富漆器的装饰,从中可以看出工匠们的聪明智慧。

西汉中期以后,流行在盘、樽、盒、奁等器物的口沿上镶镀金或镀银的铜箍,在杯的双耳上镇镀金的铜壳,这便是所谓 「银口黄耳」或「扣器」。有些漆器如樽、奁和盒的盖上常附有镀金的铜饰,有时还镶嵌水晶或玻璃珠。战国时期和秦代的木胎漆器上所采用的雕刻方法,至西汉时期己极罕见,而凡是圆形或圆筒状的漆器,一般采用旋制的新工艺,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使产品更加规整美观。

五、秦汉时期-漆器刊刻

秦汉时期的漆器上都有刊刻文字,所记录的项目较战国时期更加详尽。常见的刊刻文字主要是器物的用途、制作时间、制作地点、工匠姓名及制作工序等。

1.秦代漆器刊刻

秦代漆器制作由工师管理生产,在漆器上戳记产地、工匠等烙印铭文。由此形成了秦代漆器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普遍都有文字和符号。据统计,秦代漆器戳记主要是烙印、刀刻、针刻和漆书。这些文字符号中,有的表明器物是咸阳漆器作坊制作的,如「咸市小「咸亭」等烙印文字,

有的是素工、上工、创工和造工在制作时的戳印,如「素」、「包」、「上」、「告」等烙印文字。

「素工」,是制胚后造素地之工,即木胎加工平滑无波状仑痕。

「髹工」,垸漆,即刮衣漆。通第在木胎上漆之前要先髹一层封滚以隔绝外面水分进入胎胚,然后多次上漆、磨平,每次入阴房干固,再上一层熟漆后磨平,成为「光底」的半成品。然后,由「上工」再髹「面漆」,要求做到漆面无刷痕。(图9)

图9 秦代漆器「髹工」作品

「造工」,当为总管之工。它们表明当时漆器的生产有很多道工序,分工己相当复杂了。秦代漆器官营工坊和私营作坊并存,官营的漆园还规定了严格的律法和管理制度。《礼记• 月令》中说:

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物勒工名,以考其诚……

秦简《效律》还有专条:

工禀漆它县,到官试多,饮水,水减二百斗,赀工及吏将者各二甲;不盈二百斗以下到百斗,赀各一甲;不盈百斗以下到十斗,赀各一盾;不盈十斗以下及禀漆县中而负者,负之如故。

这些都说明,秦代的官营漆器已实现相当规模的专业化生产,有着严格规范的生产管理体系。

2.汉代漆器刊刻

汉代漆器制作分工日益细密,生产组织严谨。官营漆器作坊承继秦制,设有专门的官吏管理督造,生产管理制度日臻完善。据《汉书•贡禹传》 记载,仅广汉郡一地,为金银饰漆器生产就设立了三工官,每年费用五千万钱。漆器制作督造严格,分工明确,漆器上还标明出产地名、年号及工匠名。(图10)

图片11 汉代漆器

汉代漆器上的「素」、「包」、「上」、「造」及「饱」、「草」等烙印文字,是素工、包工、上工和造工在制作时所烙上的戳印,反映了西汉前期漆器的制作也有多道工序与「物勒工名」

的产品责任制。在一些汉代漆器上还发现了 「成市」、「郑亭」、「市府」、「中乡」、「北市」等烙印文字,这是四川省成都与河南省新郑等地市府生产的漆器产品的标志。

还有许多针刻文字与符号,其中作坊的标志有「宦里大女子」、「千金里」「口里口」、「门里」等;物勒工名的标志有 「章」、「东」、「朱」、「李」、「杜」、「任」等。许多汉代漆器遗存,铭文记载十分详细,如贵州省清镇平坝西汉墓发现的漆器铭文记录了汉代官营漆器工场的分工与督造情况,督造官吏大致有工长、丞长、护工卒史等。一件漆器需经素工、髹工、上工、铜钿黄涂工、画工、渭工、清工、造工、供工、漆工等工序,从中可以看出汉代漆器工场生产规模之庞大、分工之细、工艺之精、管理之严。

六、结语

漆器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瑰宝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华文物中,最为世人重视与称赞,对秦汉时期的漆器进行研究具有巨大意义,表现我国漆艺对促进世界漆艺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1.秦代漆器

据史书记载,楚自西周初年至战国晚期建国800余年。但是,目前对楚国早期的历史文物尚难确认,漆器资料也缺乏,随州曾侯乙墓并非楚墓,但战国早期曾国已成为楚国的附庸国,它与楚文化也有许多共同特点,属于楚文化范時,故将其收录。

在我国历史上,秦王朝仅15年就灭亡了。然而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并在秦军所占领的湖北大部分地区建立南郡。而且在湖北战国晚期秦蒸出土的漆器,与原来楚国的漆器特,点迥然不同,应属于秦文化系统的漆器。

2.汉代漆器

西汉漆工艺基本上继承了战国的风格,有新的发展,生产规模更大,产地分布更广。出现了大型器物,如直径超过70cm的盘,高度接近60cm的钟等。同时能巧妙地把若干小件组装成一器,如盒内装 6具顾叠、1具反扣的耳杯,薄胎单层或双层的漆奋,内装5具、7具或更多的不同大小及形状的小盒等。

新兴的技法有针划填金的,用稠厚物质堆写成花纹的堆漆等。尤其是器顶镶金属花叶,以玛瑙或琉璃珠作钮,器口器身镶金、银扣及箍,其间用金或银箔嵌贴镂刻的人物、神怪、鸟兽形象,并以彩绘的云气山石等作衬托,更是前所未有。西汉漆器多刻铭文,详列官员及工匠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