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课时作业

2022-01-13 来源:步旅网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2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一、选择题

1.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 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析:该种鱼的幼体可以捕食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也可以捕食浮游植物,所以该种鱼的幼体和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A正确;幼体可捕食动物和藻类,但成体仅捕食动物,可见该种鱼幼体和成体所处的营养级有区别,B正确;水体中不同物种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而该种鱼的成体和幼体属于同一种群,其分层现象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D错误。 答案:D

2.(2017·福建福州一中测试)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形成树林,该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沙丘上造林说明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解析: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故A正确;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形成的树林中也有灌木和草本植物,也有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故B错误;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高的方向演替,随着物种数目的增加,种间关系也越来越复杂,故C正确;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故D正确。 答案:B

3.(2017·江西赣州联考)关于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B.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描述的是群落的次生演替现象 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最重要不同是演替进行的初始条件

解析: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A正确;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其中,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错误;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远芳”到“晴翠”属于次生演替,C正确;据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可知,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起始条件不

同,D正确。 答案:B

4.(2017·黑龙江大庆模拟)将a、b两种草履虫分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在成分和温度等条件完全相同的培养液中,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培养产生的结果判断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在绝大多数自然条件下,有b存在,a就不能生存

B.在绝大多数自然条件下,a和b能够共存,但b的数目肯定多于a C.在该实验培养条件下,b的生存能力肯定强于a D.在该实验培养条件下,a和b是互利共生关系

解析:a和b是竞争关系,在该实验培养条件下,b的生存能力肯定强于a,在竞争中获胜。在绝大多数自然条件下,a和b不一定生存在类似于实验培养的条件下,若食物和空间等条件充裕,二者也可以共存,b的数目也不一定多于a。 答案:C

5.下图表示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种蝙蝠对夜间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棕蝙蝠活动能力强,更适于长时间夜间活动

C.三种蝙蝠活动时间存在重叠,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D.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许多天敌捕食的风险

解析:由题图知,三种蝙蝠对夜间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棕蝙蝠活动能力强,但持续时间较短,B错误;从活动时间上看,三种蝙蝠的活动时间重叠,可能捕食的是同一种昆虫,彼此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C正确;蝙蝠的夜间觅食是躲避天敌的有效措施,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D正确。 答案:B

6.(2017·山东济南模拟)下列有关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群落中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B.草地群落具有水平结构,但没有垂直结构

C.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生物数量的多少,不同群落的丰富度不同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丰富度不断变化

解析:群落中影响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A项错误;任何群落的结构都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B项错误;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量的多少,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C项错误;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丰富度不断变化,D项正确。 答案:D

7.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群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

解析:垂直分层现象是群落的特征,竹林中的竹子是一个种群;动物群落中垂直分布是因为植物食物和栖息空间分层;种群的分布受到水源、温度、气候等的影响,所以呈镶嵌分布。 答案:A

8.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经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对野生动植物种群不能进行开发利用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解析: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对野生动植物种群可进行有计划、适时地开发利用,A错误;由图可知,甲、乙、丙之间对资源的需求存在重合,所以是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B正确;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只有优势取代,并非取而代之,C错误;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D错误。 答案:B

9.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解析:乔木层的疏密程度通过影响阳光透过的程度,进而影响生活在乔木下的草本层的水平结构。群落中不同植物因需要的光照强度不同而出现垂直分层现象;受食物、栖息场所等影响,群落中的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即植物的垂直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 答案:D

10.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会杂草丛生,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繁茂起来,最后演变成一片森林,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①④

解析:由农田生态系统演变为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经过长时间的演替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在达到稳态后,物种丰富度、净光合作用产量、固定太阳能总量基本保持不变,而①③中的曲线都有下降趋势,因此是错误的。 答案:B

11.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解析:退化林地还保留原有土壤条件等,所以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次生演替;常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物种数少、植物丰富度低;森林恢复使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均增加,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答案:D

12.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解析:由于土壤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所以不同深度的土层分布的动物种类有所不同,体现了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分层现象,A错误;土壤动物的种间关系主要体现为捕食和竞争关系,B错误;土壤的盐碱度不同,生活的土壤动物种类有差异,体现了土壤动物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调查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应该用取样器取样法采集不同土层的动物类群,D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图1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图2表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植物的个体数及岩石体积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填“初生”或“次生”)演替。

(2)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为________;形成顶级群落后,在垂直方向上出现了明显的________现象,动物分布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可看出植物的种数取决于________的不同。

解析:(1)图1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起始条件是无任何生命状态,属于初生演替。(2)演替过程中,生物成分的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是逐渐增加并趋向稳定。形成顶级群落后,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表现出垂直结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主要是由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造成的。(3)题图显示,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时,岩石体积增大,植物种数随岩石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1)初生 (2)逐渐增加并趋向稳定 分层 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3)岩石 体积

14.(2017·福建毕业班质检)某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 133 hm,科研人员对一块0.2 hm样地的乔木层进行多次调查,部分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单位:株)

分层 顶层 中间层 下层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云南银柴与厚壳桂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不同种群的分层分布形成群落的________结构,植物分层现象主要与________(环境因素)有关。

(3)调查该样地锥栗种群数量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4)据表估算该样地1992年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该数据代表当年自然保护区内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则不可靠。要获得可靠的结果,应该如何取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自然保护区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

解析:(1)云南银柴和厚壳桂都是植物,且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具有竞争关系,主要竞争阳光等资源。(2)不同种群的分层分布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3)因为锥栗数量较少,个体大,所以可以用逐个计数法调查。(4)表中的数据是0.2 hm样地的数量,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的个体数,所以1992年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为204/0.2=1 020(株/hm)。要使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可靠,应随机选取若干样方,然后取其平均值。

答案:(1)竞争 (2)垂直 光照 (3)可以 (4)1 020株/hm 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进行5点取样/进行等距取样) (5)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负反馈调节能力) 15.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 (1)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________法。 (2)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装置,从选取的样土中收集小动物,他们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

2

2

2

2

2

优势种群 锥栗 厚壳桂 云南银柴 调查年份 1982年 4 107 170 1992年 4 30 204 2002年 2 1 2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瓶中加入70%的酒精溶液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数量如图乙所示:

土壤动物群落数量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单位面积土壤动物总数量在7月左右出现高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一般是________。其群落结构和数量与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关系十分密切。分析上图可推测,四种植被类型中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最低的是________。 解析:(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2)依据土壤动物趋暗、避高温的习性推出甲图的漏斗上方应加一个灯泡,这样可造成土壤上既有光又热,从而使土壤小动物向漏斗下端运动,然后由收集瓶中的70%的酒精杀死和保存小动物。

(3)每年7月正逢盛夏季节,降雨充足,气温较高,加上此时土壤有机质较丰富,土壤动物会大量繁殖。

(4)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小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据图分析,土壤中四种植被类型的小动物数量最低的是植被4,推知植被4的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最低。

答案:(1)取样器取样 (2)在漏斗上方加一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泡 杀死和保存小动物 (3)降雨充足,气温较高,土壤中有机质较丰富,动物可在这个季节大量繁殖 (4)分解者 植被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