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
2024-09-09
来源:步旅网
夔宣 No.1 TIME EDUCATION January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 张天波张德刚褚少尉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传统公立大学扩招为主要方式。高等教育在形式单一的快速扩张中,精英型 的人才培养理念没有改变,从而带来了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求的错位问题,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难”。为此,国家教育主管部 门和众多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切入点,解决“就业难”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向点就是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如何更好地开展学 生就业工作,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此,本文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实践层面做出一些探索。 关键词:大众化应用型人才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环境 高校解决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的错位问题的切入点。 按照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理论,从入学数量上,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种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实用主义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由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 理念在现实中的弘扬和发展。其培养目标不是传统的学科和学 水平、文化传统等因素不同,各国的大众化主推力、进程速度也各 术本位的,而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 有特色。邬大光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特征与政府的责 产与劳动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教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任》中指出我国今天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国 能力和岗位适应性,强调具备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强调能 家的发展战略和政府的行为,其体制和结构折射的是精英教育和 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具备更高的适应社会多种岗 计划经济的烙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以 位的综合素质。孔繁敏等在论述应用型大学的含义时指出“应用 传统精英式公立大学扩招为主要方式。其速度之快,在各国高等 型大学侧重培养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二个环节的人才,即培养理论 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属罕见。方式较为单一的大众化快速推进成 应用(将客观规律运用于相关领域,进行工程设计、规划、决策,或 为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的主要特征。 对行政事业进行组织、管理等)人才。这种人才的主要特点是学 在推动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个主要的问题: 以致用,具有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大众化背景下,精英式的大学扩大了招生数量,但是精英型的 各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实践过程中,主要是以人才培养的 人才培养理念没有改变。从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的 基本单位——课程的改革人手,积极开发建设理论深度适度降 授课方式、学生对于自身的定位、家长对于大学生的定位等,仍然 低、应用能力适度提高、教学内容针对性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 处于“精英”阶段。 程体系,来对应社会人才需求。同时,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 如此便带来了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大量的精英教育模式下 设、教学过程监控、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作出配套改革,并且大力 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就业上遇到严峻的困难;另一方面,很多企业 推进校地校企合作,提前做好学校与社会的对接。 难以找到需要的人才。这样的现象说明,就业难不是高等教育大 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点是人才与需求的对位准确。大学生 众化之后人才培养数量过多带来的问题,而是人才培养的方式方 如何顺利走向社会,走向适合自己施展才能的工作岗位,是所有 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现了错位。 工作的最终指向,这是个涉及多方面的协调联动工作。在这样的 2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实施 挑战和机遇下,如何从微观细处着手,特别是从大学生就业指导 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求的错位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 课程建设探索上切入,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之一。 各方的重视,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了应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探索 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总体上起步晚、不成熟。近些年的研 确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究中,在理论探讨、国外经验介绍借鉴、宏观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上 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 取得了一定成绩,微观研究和研究队伍等方面相对薄弱。特别是 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 在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上,关注重点多是课程屙陛的探讨、通用教 模”。各省市地方也纷纷作出回应。山东省根据《山东省中长期 材的编写、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等,在课程内容上一个比较突出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人才分类培养的 的特点正如王保义在《中德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中指出的 原则,实施了“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分类重点建设应 “应试指导”,笔试、面试在就业过程中无处不在,能否通过也就成 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名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技能 了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在大学校园“应试指导”成为就业指导中最 型人才培养的特色高职高专院校。 常见的内容和方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也成了绝大部分地方普通本科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特有背景下,在地方高校进行应用型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1 ̄DSZ3051)。 一5一 堕 墼 No.1 TIME EDUCATION dan 人才培养改革趋势下,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机遇。本文主 手能力。张德江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中 要从微观层面的“开放型”就业指导课程开发建设上做出一定探 索。 指出,光靠书本知识是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要通 过多种渠道,充实教师的实践经历,提高实践能力,使更多的教师 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冯东在《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3.1职业规划去除“精英意识”,接力强化竞争意识 针对我国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的“精英意识”问题,在就业指导 中,从学生入校的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就要去除“精英意识”。在 去除教师对大学生的“精英”定位的同时,关键要去除大学生本人 对自己的“精英”定位。用大学生是普通社会“劳动力”来代替大 学生是社会精英的意识,通过各种专题课程,使学生充分了解当 前的高等教育形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甚至普及化背景下,“大学 生”只是一个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而不是社会身份、甚至社会地 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必 然选择。“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中,已经引起 了很大的重视,在实际建设中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所以就业指导 教师队伍扩大化成了一种实际存在。“双师型”教师传授给学生某 一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引导学生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做到专业 知识与实际岗位工作能力的转化,实际上就是做到了就业能力的 提高。这就是最恰当的就业指导教师。同时,适当引用社会力 位的代表。 接力是指接力高中时代的“竞争”意识,强化大学时代的竞争 量,从企事业单位成功人士中选取典型,建立定期联系机制,邀人 课堂,现身说法,为同学们带来一线岗位信息,为同学发展导航引 路。 3_4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不忽视精英人才就业指导 意识。目前为止,传统的高考压力依然强大,高中学生的竞争拼 搏意识非常强烈,他们的竞争动力来自于考上大学,或者是考上 “好大学”。但是进入高校之后,在固有的“精英意识”作用下,放 松了自我要求,甚至迷茫不知所向。此时,我们在破除大学生的 “精英意识”的前提下,激发出大学生隐藏的竞争意识。通过各种 在地方高校纷纷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趋势下,我们不能 从一极走向另一极,从而忽略精英型人才的培养。袁兴国在《高 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精英教育辨析》中指出“精英教育在各种形式、 层次的高等教育都有实践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潘懋元在《什么是 应用型本科》中总结应用型本科的特点时指出:“以培养应用型的 专题课程,使学生了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是以传统精英 式公立大学收取学费扩招为主要方式,扩招意味着中学高考竞争 力转移到了大学就业竞争力,要让学生意识到,必须在大学里面 继续发挥中学时代“考大学”甚至是考上“好大学”拼搏精神,时刻 不能放松,才能达到“找好1=作”的目的。 3.2“就业指导”的形式和内容扩融到专业课程中 近年来,在各方重视下,专业性、学科化的就业指导课建设取 得了明显成效,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在课程内容的丰富性、 人才为主。‘为主’不是所有学科专业都只能培养应用型人才。应 用型的高校可以培养非应用型人才,但是主要的、大量的任务应 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此,要以分类指导的模式加强精英人才 就业指导,以真正的精英意识,积极采取“个性化指导”,以“知识 加品格”的完善和塑造,助其张扬个性,增强其引领作用,以更好 地推动经济社会文化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系统性以及特色教材编写上取得了较大成绩。应用型人才培养 模式下,面向就业的课程设计,要求教师的授课目标和授课内容、 授课方式和课程评价指标作出改变,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理 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内容体系 f1】邬大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特征与政府的责任叶教 育研究,2002,(3):24. 中,赋有学分的实践教学部分占据很大比例。所以我们在继续做 好专门性就业指导课的同时,淡化就业指导课的学科属性,从实 践层面融解到各个专业课程中。各门课程理论知识指对特有的 【2】孔繁敏等.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3. 【3】王保义.中德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Ul_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4):64. 实际应用能力,做好课程的应用转化,便是提高了学生实际理论 知识的转化应用能力,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提 【4】乔志宏等.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现状、问题及对 策U】.中国高教研究,2013,(6):109. 高了就业能力,这就是最好的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乔志宏等在 《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中指出,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加入专业特色,课程重视校本特点”。将 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中,最能体 现教学内容的专业特色和学校的具体特点。 3.3“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扩展到“双师型”专业教师 具有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学科背景的专门性 [5】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卟中国高等 教育,201 1,(18):26. 【61冯东.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U1.教育评论, 2012,(2):35. 【7J袁兴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精英教育辨析Ⅲ.江苏高教,2008, 0):54. [8】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UJ_高教探索,2010,(1):1O. 就业指导人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正如 乔志宏等在《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现状、问题及对 策》中指出,“随着各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就业类课程不 断增多,教师队伍有所扩大,但仍不足以弥补专职教师不足的硬 作者简介:张天波(1963一),男,山东威海人,硕士,副教授,鲁东 大学文学院党总支书记,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烟台 264025 伤。在各类兼职教师中,行政人员仍然是我国高校生涯辅导和就 业指导工作的主力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双师型”教 师队伍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双师型”教师不 仅具有宽泛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动 一张德刚(1981一),男,山东临沂人,硕士,讲师,鲁东大学文学院团 总支书记,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烟台264025 褚少尉(1980-),男,山东烟台人,硕士,讲师,鲁东大学文学院团 总支副书记,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烟台26402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