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准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 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索新知。
3、 能使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中,体会数学和现实的密切联系,发展估算意识。
重、难点与关键
1、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实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3、引导学生理解列竖式计算时“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
教具准备
一段软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咱班学生的计算水平特强,我想通过一个小游戏把你们的这种水平体现给在座的各位老师,敢接受挑战么?
(课件出示)要求:
1、53.4+58.2=?用什方法计算的?你们的想法真多,那这道题和前面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二、讲授新知
1、引入小数
通过刚才的小游戏,老师知道大家已经很好的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在生活当中应用非常广泛,想想看你都在哪些地方遇到过小数或小数的计算问题。
2、教学小数的加法
⑴洪老师就遇到了小数的计算问题(出示课件尺子)了解尺子及它的长度,尺子的末端是1.74米,在尺子上找老师的身高,再找一名同学先说出他的身高接着通过比较得到一道小数的加法算式(1.34米 ?)我把这个数据记录下来,我比他高0.29米,我的身高是多少呢?
这也是一道小数加法题,【与53.4+58.2】这两道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⑵、讲解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⑶、小结。
3、探索小数的减法
让几名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的身高,和老师的身高实行比较,一出小数的减法算式。
1、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 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算理。
3、 小数减法的验算方法、讨论交流算理。
4、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三、增强练习
1、6.8-4.25【被减数是两位小数,减数是一位小数】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教师组织学生探索更深层次的算理,教师根据学生在联系中存有的问题实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学生自己出题,并找几个新情况的列子让孩子们自己当老师实行讲解。
3、做列竖式的题目。
四、归纳总结
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都有哪些?在说一说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还会用到小数的加、减法?
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节课是一节算理课,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时,主要抓住“趣”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四年级学生的心里特点入手,课的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来吸引孩子们提升对本节课的注重度。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理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活”起来。我认为可采用游戏活动的形式,游戏活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动中用,从而有效地激发起学习兴趣。所以课程的一开始我就设计整数加减法计算的一个小游戏,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也是对就旧知识的一个复习。
二、结合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材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编制成以一把“尺子”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孩子们猜测老师的身高?以求老师的身高来讲授本节课的知识点,这样孩子们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同时也会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步入了新课。
三、动静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一节课快要结束,孩子们也进入了疲倦,所以在设计练习题时,我注重让全体参与进来并且怎么样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我就以这个思路设计了一个小卡车做加法的竖式计算的小动画,让孩子们用声音来控制竖式停的位置,这样能达到全员参与,同时也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在玩中学得知识获得发展。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持续地总结经验, 持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采用多种形式和使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学习动机,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新水平。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只要教师肯下功夫,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就能摸索出教育的规律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