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应用CT与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2024-07-20
来源:步旅网
中国农村卫生2017年9月第18期总第120期China s rural health,September 2017,No.18,Total No.120 7 腔隙性脑梗死应用CT与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李玉清(烟台海港医院放射科 264000) 【摘要】目的:总结腔隙性脑梗死应用CT与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价值,选择最佳诊断方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治疗的8O例腔 隙性脑梗死患者最为实验对象,并随机分为采取cT诊断的CT组以及采取核磁诊断的核磁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检查时间、 检查病灶大小情况、检查费用。结果:核磁组检查时间、费用均高于CT组,核磁检出梗死直径均值小于CT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核磁组检查后脑干、小脑、基底处梗死灶数量均低于CT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隙性脑 梗死采取核磁共振检查的效果优于cT检查,但是有检查时间长、经济花费高的问题,所以具体诊断方法选择需要综合患者实际 情况。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CT;核磁共振;栓出率;检查时间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7)09—0007—01 引言:腔隙性脑梗死是常见性神经内科疾病代表,患者脑内 动脉长期受到压迫导致血管壁结构改变,引发管腔闭塞,最终出 现梗死问题口]。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灶相对较小,合并囊 性病灶多样性特点,主要集中在患者的壳核、丘脑、内囊等位 置[2]。临床报道指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造成腔隙性脑梗死的 常见性病因代表,患者患病后会表现出知觉性障碍问题。当前, 关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方法较多,最常采用CT、核磁共振 (MRI)。本文就我院治疗的8O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 对象,对比CT、MRI诊断价值。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4年12月到2016年8月期间就诊治疗的 8O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病 灶直径在15mm以内。无合并癫痫、精神类疾病、肝肾功能不全 患者。将8o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按照诊断方法不同随机分为 CT、MRI两组,每组4O例。CT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 例;患者年龄在5o岁到78岁之间,年龄均值(62.5±3.5)岁;发 病均值(9.0士1.5)h;患者中感觉障碍人员15例,运动障碍患者 1O例,语言障碍患者8例;MRI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l5 例;患者年龄在5O岁到76岁之间,年龄均值(62.0-4-3.0)岁;发 病均值(9.0±1.O)h;患者中感觉障碍人员16例,运动障碍患者 12例,语言障碍患者9例。两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程、症状、 性别、年龄等资料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CT组:本组患者行CT检查。患者行仰卧位,借助64排 CT对患者从颅顶到枕骨大孔进行扫描。 MRI组:本组患者行MRI检查。患者行仰卧位,借助核磁 共振仪(磁体为永磁体,2D下最小层厚2.0mm,3D下最小层厚 0.5ram)对患者进行头部病灶检查。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检出梗死灶情况、检 查时间、梗死大小、检查经济花费。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8O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验 观察指标进行分析。检出梗死灶情况采取 形式展开,进行卡 方检验;检查时间、梗死大小以及检查费用行X±s形式展开, 进行t检验。P<0.05,说明两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组间实验指 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检出梗死灶情况对E [n( )] 2.2组间其他观察指标对比 对比两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检查时间、梗死大小以及检查 费用等指标,数据见下表2。组间数据经对比,CT组检查时间 以及检查费用均低于MRI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O5。另外,MRI组检出梗死直径均值小于CT组,数据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相关指标临床对比(一X±s) 3讨论 结合本文实验研究内容,选择了我院近几年诊治的8o例腔 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诊断,患者组间 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实验结果分 析,MRI、cT检查对比,MRI检出率更高,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反 映患者病症情况,为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诊断依 据。通过实验指标对比,发现CT检查的费用以及所需时间均 优于MRI组,P<0.05。但是,在检出梗死大小直径这一指标 上,MRI明显优于CT,由此说明MRI在细小病灶检查方面的突 出价值,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研究 结论与相关文献研究一致,说明了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综上所述,相对于CT检查情况,MRI检查可以更好地反映 患者的脑内病灶表现,为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精准且 全面的参考依据。但是,MRI检查时间长、经济消费高,所以具 体的诊断方法需要综合患者病情、经济情况、个人意愿选择,如 果患者经济条件允许建议采取MRI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2.1组间检出梗死灶情况对比 对比两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检出梗死灶情况,数据见下表 1。经数据对比,组间丘脑、顶叶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其余指标对比,MRI组优于CT组,数据差异有统 [上接第7页] [2]杨步流[1],袁富红[1],高娟[1]等.CT在腹部创伤中的临床 应用价值[-J-I.医疗卫生装备,2012,33(2):71—72. [3]李青.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继续 医学教育,2016,8(3):64—65. I-4]童元法[1].C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 用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4):643—644. [1]肖庆华.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分析 FJ-1.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3):23—24. [2]林毅.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分析 [J].中外医学研究,2O14,(28):63—64. (收稿编辑:关家越) [5]刘静.急诊胸腹部创伤中螺旋CT的l临床应用价值分析EJ]. 中国社区医师,2O17,31(oi):111+i13. [6]陈藤,王志刚.急诊腹部创伤患者B超与CT诊断的临床价 值分析口].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O7):106—108. [7]孙志峰.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世界最 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1):154. (收稿编辑:沙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