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2-10-29T14:39:36.060Z 来源:《素质教育》2012年8月总第93期供稿 作者: 王建锋
[导读] 化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化学的教学质量。王建锋 江西省崇仁一中 344200
摘 要:化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化学的教学质量。在大力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当前每个化学教师面前的问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从创设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促进有效探究、加强课堂实验教学有效指导、有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这四方面进行了论述。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升 促进学生发展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传授教材中的知识、技能的主要渠道,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能力和养成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因此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化学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而有效的化学课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是教学的具体情境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缩影,适时地为自己的教学设置恰当的情境能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现实教育教学中一般从四个方面创设情境: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创设,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创设,利用问题探究创设,利用认知冲突创设。如:在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化学反应原理》化学电源的学习中就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简单的铜锌原电池并分析结构和缺点,同时让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任意组合,尝试组装一个与铜锌原电池原理不同的原电池,寻找最特别的原电池。这样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步步牵引着学生的思维,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又使教学中的重难点顺利得以突破,深化了学生对原电池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这样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让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和延伸,能够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化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促进有效探究
《新课程标准》提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没有材料就没有经历。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可以引起学习、引起活动。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是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在为学生提供材料时应注意简捷易懂,如若材料过多,易引起学生的无关关注;材料不当,易引起概念歧义;材料不全,易导致学生理解产生片面性,误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如:在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原电池的教学中可以先提供有关电池的发明过程,先是1780年伽伐尼(Galvani,L.) 的青蛙抽搐实验,然后是伏打对生物电观点的质疑,最后建立伏打电堆模型。结合材料学生对电池的历史有了初步了解并对它的放电原理也产生了好奇,从而进入新课的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加强课堂实验教学有效指导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实验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建构化学知识体系、发展能力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与老教材不同,新课改后的化学实验部分增大了实验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和家庭小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不再像以前一样学生只要根据教材中的步骤、试剂、仪器按图组装、操作就可以,更多的是学生需要自己分析、讨论,选择合适的试剂、步骤、仪器,自己去组装去实验。所以老师对实验的有效指导就更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老师的指导需要方法和策略。在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老师适时的有梯度的设问指导,使学生结合自己的讨论,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和想法,并在集体交流中使集体的智慧产生共振,从而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兴趣变得高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四、有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用脑子想问题、用手指板书的同时还在不停地用眼神在和学生做着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能发现很多很多的机会:是充满兴奋的眼神呢,还是激动的眼神,或是迷茫的眼神?这时教师应该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巧妙地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肯定性评价或是鼓励性评价或是安慰性评价,加强师生心灵的沟通。在这种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情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活跃,取得成功。这种有效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解决了学生急待解决的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了自身学习的有效性,达到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教学目的。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教学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更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特色和学校学生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获取最多的知识和技能。参考文献
1.《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 2.《教育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