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
历史课程标准
(201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前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一、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充分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和海洋权益等方面的教育,培养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
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坚持反映时代要求。反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新成就。
3.坚持科学论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加强调查研究和测试论证,广泛听取相关领域人员的意见建议,重大问题向权威部门、专业机构、知名专家学者咨询,求真务实,严谨认真,确保课程内容科学,表述规范。
4.坚持继承发展。对十余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践进行系统梳理,总结提炼并继承已有经验和成功做法,确保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同时,发现并切实面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修订完善,在继承中前行,在改革中完善,使课程体系充满活力。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
(一)关于课程方案
1.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2.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一是保留原有学习科目,调整外语规划语种,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二是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四是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
3.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课程实施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要求,从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规划、教学管理,以及评价、资源建设等方面,对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分别提出了要求。
增设“条件保障”部分,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增设“管理与监督”部分,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的责任。
(二)关于学科课程标准
1.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课程标准还围绕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课程内容,明确内容要求,指导教学设计,提出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建议。
2.更新了教学内容。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特征,课程内容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内容,努力呈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充实丰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相关内容。
3.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各学科明确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任务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各水平的关键表现构成评价学业质量的标准。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
4.增强了指导性。本着为编写教材服务、为教学服务、为考试评价服务的原则,突出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切实加强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的指导。课程标准通俗易懂,逻辑更清晰,原则上每个模块或主题由“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组成,大部分学科增加了教学与评价案例,同时依据学业质量标准细化评价目标,增强了对教学和评价的指导性。
本次修订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育人质量的提升。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接受检验,不断完善。可以预期,广大教育工作者将在过去十余年改革的基础上,在丰富而生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共创普通高中教育的新辉煌,为实现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贡献。
目 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01 (一)课程性质/1 (二)基本理念/1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02 (一)学科核心素养/2 (二)课程目标/3
三、课程结构································································04 (一)设计依据/4 (二)结构/4 (三)学分与选课/6
四、课程内容································································07 (一)必修课程/7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14 (三)选修课程/21
五、学业质量································································27 (一)学业质量内涵/27 (二)学业质量水平/27
(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29
六、实施建议································································30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30 (二)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建议/38 (三)教材编写建议/42
(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44
附录·······································································47 附录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47 附录2教学与评价案例/49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料。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历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为主线,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以及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
(二)基本理念
1.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
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贯穿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心世界的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闸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要引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要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不断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拓宽国际视野。 3.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在结构设计上,要在体现基础性的同时,构建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在内容选择上,要精选基本的、重要的史事。在课程实施上,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将教、学、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1.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辨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能够: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3.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实证意识;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4.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能够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5.在树立正确历史观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课程结构
(一)设计依据
设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的主要依据是: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相关要求。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要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规定,并考虑到与初中、大学相关专业的衔接,依据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学分结构、课程内容选择原则等,既要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共同基础,又要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发展。
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将历史课程结构的构建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课程类型及其布局有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使高中历史课程的育人价值得以更加充分的体现。
3.历史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注意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使课程内容体现出历史学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精选基本的、重要的、典型的史事,并为学生提供认识历史的多个角度,注重引导学生对历史的探究。
4.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国际历史教育的优秀成果。在充分吸取近年来历史课程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注意解决新问题,使课程结构的设计更有利于改革的不断深化,顺应国际历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结构
历史必修课程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课程,设《中外历史纲要》模块。课程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均在历史时序的框架下,由若干学习专题构成。通过中外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和现象,展现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以及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升学需求而选择修习的课程,设《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三个模块。各模块由若干学习专题构成,在各专题下的具体内容依照时序进行表述,呈现中外历史多方面的重要内容,引领学生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等不同视角深入认识历史。
历史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包桥在必修与选择性必修国家课程基础上设置的拓展、提高、整合性课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供的《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两个模块可作为选修课程的参考,学校可选用、改编或新编。这两个模块由若干学习专题构成,通过了解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以及通过实际的探究活动,增强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的能力与素养。学校也可自主开发其他校本课程。
2.课程的关联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的设计考虑到以下课程之间的关联:
(1)与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关联。高中历史课程在结构设计和内容编排上,既注意到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衔接与贯通,又注意到两者的区别,显现出高中历史课程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不同,使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拓宽历史视野,强化历史思维,确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2)高中历史三类课程的关联。历史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高中历史课程的整体结构,具有关联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历史必修课程是共同基础,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重要史事和发展脉络,基本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递进与拓展,从三个主要领域呈现更为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历史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通过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强化学生的史学专业基础。通过这三类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3)与其他高中课程的关联。历史课程的设计,既要注意与思想政治、语文、艺术(或音乐、美术)、地理、信息技术等课程的关联,又要有助于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力图使其与相关课程发挥整体作用,共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三)学分与选课
历史必修课程是共同基础课,4学分,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建议安排在高一年级。
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每个模块2学分,在修完必修课后,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升学需求选择修习。 历史选修课程是供学校、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教师应指导学生选课,并指导家长帮助学生选课。
四、课程内容
(一)必修课程
【内容要求】
本课程以通史的叙事框架,展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本课程共有24个专题,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它们构成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序列。不是所有民族、国家的历史都完整地经历了这五个阶段,但是这个发展总趋势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意义。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对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叙述,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通过学习,学生应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体会唯物史观的科学性,理解不同时空条件下历史的延续、变迁与发展,学习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作出正确的解释;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的认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传统,拓宽国际视野,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1.1早期中华文明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1.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1.3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1.4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城的新成就。
1.5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6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1.7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1.8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9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1.10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1.11人民解放战争
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1.1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城新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1.15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1.16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1.17全球联系的建立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1.18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1.19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1.20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通过了解马克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1.21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22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1.23冷战与20世纪下半期世界的新变化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1.24当代世界的发展特点和主要趋势
通过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教学提示】
1.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梳理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阶段,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在历史时空框架下把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2.教师在进行本模块的教学设计时,要仔细分析每个学习专题的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选择和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采取多种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通过对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关键问题的理解,带动对整个学习专题的探讨和认识。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历史情境的设计,让学生体验当时人们所处的历史背景,感受当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在对历史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认识史事的性质、特点、作用及影响等。
4.建议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拓展其历史认识广度和深度。
为便于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教学,设计如下教学活动示例: 例1
活动主题 世界视野下的中国航海活动与海上贸易(专题1.6) 活动目标
1.深入认识16世纪中国航海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其世界背景。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并综合利用各类文献、水下考古等历史资料,了解这一时期中国和欧洲国家航海活动的性质和作用。
3.重新认识这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深刻理解中外海上贸易给当时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活动过程
1.从明代小说(如《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中寻找白银在中国普遍流通的内容,再现使用白银进行买卖的情境;通过中外文献、考古资料等,了解白银大量来自美洲并被用以购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的史实,以及白银普遍流通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2.运用中外历史地图,知道欧洲商船从美洲到达东南亚和中国,以及中国商船到达东南亚和日本的航行路线;结合其他文献和考古资料,知道中国商船的规模及主要货物。
3.对教师提供的相关史科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教师讲授、学生主题报告会、图片展览等不同形式,对这一时期的倭寇事件、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变化或张居正改革等问题进行研判。 活动说明
本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了解16世纪中国与世界的海上贸易活动,拓宽学生的世界视野,加强时空观念,深化对历史的理解,体现了新视野带来的对史料的新发现和对传统历史问题的新解释。 例2
活动主题 “老兵”的故事(专题1.10、1.11) 活动目标
1.寻找战争时期的“老兵”,了解他们的事迹,并尝试从历史当事者的角度看历史。
2.通过查找材料、走访“老兵”的后人等方式,对历史有具体、深入的理解,提高搜集和运用历史材料解释及书写历史的能力。
3.学习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精神。 活动过程
1.以个人活动为主,通过文献查找、书籍阅读、人物探访等方式,了解和研究一名“老兵”的事迹。 2.整理所研究对象的相关材料,写一篇《“老兵”的故事》,叙述其事迹,说说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3.将学生所写的文章出一期墙报或汇编成册,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校园网站进行交流。 活动说明
本活动是使学生通过对历史的经历者进行个案研究,将历史的宏大叙事与个人亲身经历联系起来,理解在历史大背景下普通人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并从普通士兵的身上感悟革命先辈的精神。本活动也可将新中国成立后的“老兵”作为研究对象,了解他们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抗灾就灾等活动中的经历及贡献。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意义。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搜集、整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材料,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对具体人物的事迹进行描述,提高运用材料进行历史论证的能力。 例3
活动主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居民生活变迁(专题1.14) 活动目标
1.通过考察,接触社会实际,了解改革开放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坚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念。 2.尝试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对历史与现实的社会同题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拟订、实际调查活动的操作、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提高运用这一方法的技能。
3.通过社会调查,提高接触社会、与他人沟通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活动主题及其内容范围、社会调查的方式方法、活动成果及其评价要求等,对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2.学生可自愿组成调查小组,围绕家庭收入、衣食住行、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通信手段等多方面的调查主题,确定具体目标,制订调查计划,选定调查对象,编写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 3.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并围绕选定的调查主题搜集相关资料。
4对社会调查的数据、访谈记录以及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在小组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本组对居民生活变迁的调查报告文本,并创作调查研究结果汇报的演示文稿。
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全班展示各组的调查研究成果,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师生共同对各组的调查研究活动进行评价。 活动说明
本活动使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对身边的历史变化进行多方面了解,切身感受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在活动过程中,尝试运用社会调查的方式,在搜集社会信息、与他人交流等活动中,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 例4
活动主题 探寻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思想文化渊源(专题1.18)
活动目标
1.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之间的相互关联。 2.依据可靠史料认识西方人文主义是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思想渊源。
3.理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间的因果关系,对此作出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学会把握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研读有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资料,围绕“新兴资产阶级的诉求”筛选出史料信息。 2.通过编制图表、撰写小论文、制作演示文稿等活动,呈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联系。
3.各组展示活动成果,师生共同完成对学习情况的评价。 活动说明
本活动的内容所涉史事多、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活动设计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史料研读、合作交流,突破难点,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活动设计侧重于培养学生提取史料关键信息、建构时空关联、探寻因果关系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的能力。
【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和世界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发生或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能够知道历史遗迹、考古发现、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文献是了解历史发展的重要证据,并能够开始使用资料作为证据来检验自己对历史问题的解答(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够初步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建立多方面联系,以此解释历史,并能够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比较、概括和综合(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能够掌握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所引起的世界历史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总趋势(唯物史观);能够初步具备用历史眼光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不平衡性,具有民族自信心;能够以开放的心态,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初步具有世界意识(唯物史现、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
【内容要求】
本课程通过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相关内容,揭示人类政治生活的发展。本课程由6个专题组成,是
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递进与拓展。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家的产生,国家统治依赖一系列制度建设,包括建立组织和制定规则。以权力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为主的政治体制,规定了国家制度的基本框架。人事管理、法律、外交、财政都是国家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则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自古及今,东西方各国的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学习这些内容,加深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上层建筑的各领域的实质进行深入分析,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
1.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了解中国科举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1.3法律与教化
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期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1.4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了解当代中国民族区城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以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1.5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
1.6货币与税收
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
【教学提示】
1.本模块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历史上的国家制度,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探明某一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与该制度有关的历史渊源;在了解该制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这一制度的特点及作用,并认识该制度对当时及以后的影响。
2.教师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上的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措施。一是要从历史的角度考虑具体的国情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明了某一制度创立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二是要对某一制度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缺陷进行辩证的分析;三是要注意某一制度是否在以后有不断完善或问题暴露、积累、激化的情况等;四是对国家制度进行横向比较时,要避免简单的类比和抽象的优劣评判,通过比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不同国家各自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异同。如,通过了解商鞅、王安石、康有为等人的主张,对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明治维新等进行比较分析。
3.在本模块各学习专题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情境一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进行探讨,如国家层面、社会层面、民众层面等,以深入认识某一制度的作用及影响;或从中央与地方、法律、经济、民族、教育、外交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察。
4.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注重引导学生在时空框架下认识历史;通过对相关材料的研判,使学生形成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正确解释历史上政治文明的演进:通过与思想政治课程相关内容的整合,增强学生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为便于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教学,设计如下教学活动示例: 活动主题 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专题1.1)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演变,分析并理解这一关系的特征。
2.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以典型的史事作为例证,说明中央王朝对地方治理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3.通过了解历史上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活动过程
1.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确定各组的研究主题(如按历史时期分组,分别探讨各时期中央与地方之间各方面的情况;或按地方行政层级、财政税收、军队编制与部署等专题分组),分别梳理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各组制订具体研究计划,明确分工;分别搜集和研读有关材料,如阅读与研究主题有关的论著,利用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等。
3.各组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通过组内的讨论交流,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撰写本组的研究报告。 4.组织全班的报告会,各组代表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并解答其他组同学的质疑。 5.各组在报告会的基础上,对本组的研究报告作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使之更为完善。 6.将各组的研究报告汇总,编成文集,作为本模块学习的阶段性成果。 活动说明
本活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专题探究,对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进行梳理,从而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与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演变有着密切关联。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分工与合作,以及对研究成果的不断完善,提高理解历史、解释历史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业要求】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基本认识中国古代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措施的主要发展线索,同时能够简单了解欧美国家在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成就及其历史渊源,并且初步掌握当代中国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措施的由来和概况(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通过学习,能够认识到制度会随着社会变迁而变化,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应当在坚持自身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从社会实际状况出发,互相取长补短,臻于完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内容要求】
本课程从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角度,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本课程由6个专题组成,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递进与拓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劳作与经济活动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了解自古以来中外不同人群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方式的变迁,将有利于学生认识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
2.1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2.2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认识近代以来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智能技术等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2.3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认识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4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2.5交通与社会变迁
了解古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
2.6医疗与公共卫生
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提示】
1.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本模块教学是从历史发展的多个角度对人类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进行考察,以一个特殊的领域作为考察的视角,引领学生深入了解经济与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
2.教师在进行本模块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经济与社会生活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充满着延续与变迁、偶然与必然、局部与整体的互动,让学生尝试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认识历史问题。
3.本模块的教学内容,与地理条件、人们的社会活动与实际生活等有着密切联系,与学生的现实感受及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现实性。因此,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形成对历史的理解与解释。
4.本模块的教学内容,突出体现了人类历史的多元特点与全球化趋势。一方面,各地区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和统一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各具特色;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也对世界各地的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5.本模块的教学内容体现出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历史学与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学、医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在本模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开展合作,了解不同学科的重要历
史人物和成就,如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各科知识认识历史。 为便于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教学,设计如下教学活动示例: 活动主题 考察中国历史上的外来农作物(专题2.1) 活动目标
1.考察中国外来农作物的来源,了解它们是在何时、通过何种渠道传入中国的,以及这些物种引入中国后的情况。
2.以考察的外来农作物为例,认识外来物种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如粮食生产、饮食习惯、生态环境等),进而探讨物种交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活动过程
1.教师可先概括介绍人类历史上物种交流不断扩大的情况。
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种外来农作物(如胡萝卜、马铃薯、甘薯、玉米、西红柿、西瓜、南瓜、辣椒等)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材料搜集和整理,考察其来源及引入中国的情况。
3.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后对粮食生产、民众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物种交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班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将学生的成果汇集整理,出一期专题板报。 活动说明
本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对某一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情况的探讨,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对象并进行史料实证的能力。传入中国的外来农作物很多,学生选择何种农作物作为研究对象,既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更要根据所掌握的史料情况而定。对于一些外来农作物传入的时间及对传入地的影响,学界有不同的认识。学生应对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辨析,并能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学业要求】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物生产、劳作方式、居住环境、交通运输等的变迁历程,以及人类为改善生活而进行的经济活动、科技发明、医疗防疫等方面的努力(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能够进一步理解经济活动与社会、科技与生活等之间的关系,深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和谐发展的认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自觉养成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和珍爱生命的优良品质,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内容要求】
本课程从人类历史上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不同方式切入,展现不同文明、不同人群之间的联系与互动,理解文化交流与传播在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本课程由7个专题组成,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递进与拓展。
自从人类产生,便有了文化。不同地域上生存的人类相互有了接触,便有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人们通过欣赏、学习、吸纳不同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更加丰富和成熟。本课程着重通过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方式、途径和载体,展现中外历史上重要文化产品和文化成就交流传播的过程,以及对不同文化发展变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3.2多样发展的世界文化
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3.3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
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
3.4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3.5战争与文化碰撞
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3.6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通过万里长城、故官、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3.7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传播方式、内容、规模、效果等方面的巨大影响,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文化共享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教学提示】
1.教师在进行本模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识人们正是通过多种渠道、从多个方面,使不同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吸纳,使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在传播中得以发展和扩大影响。
2.在本模块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世界文化交流与发展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历史特点,如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等,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下探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方式,在问题的引领下促进学生对优秀文化的特色及影响等进行分析。
4.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究,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结合已学的历史知识,在新情境下运用多种类型的材料,对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与传承进行探究,形成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正确认识。
为便于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教学,设计如下教学活动示例: 活动主题 严复、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文化的变革(专题3.6) 活动目标
通过了解严复和商务印书馆对西学的译介,认识近代以来留学生以及出版机构在传播西方近代文化、启迪民智上的重要作用。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搜集资料,了解严复的生平与思想,特别是他对西方社会科学思想的译介;了解商务印书馆的创设,该馆对包括严复译著在内的多种翻译作品的出版,以及这些作品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的巨大反响。
2.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各组推选代表,围绕下列问题进行报告:严复为什么从一个学习海军的留学生变为一个积极译介近代西方学术的思想家?《天演论》等译著中的进化论思想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商务印书馆这类出版机构在传播近代文化、启迪民智方面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上述报告进行整合,深入认识甲午中日战争后知识界的思想变化,以墙报、网络等形式进行展示。教师可通过学生的参与过程、表现和对问题的理解进行综合评价。
活动说明
本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一个人物和一个机构,体会“开眼看世界”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性。学生主题报告的问题要以人的经历为中心,即那个时候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本活动把学习海军的留学生严复和张元济创办的商务印书馆联系起来,旨在认识个人和机构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过程中的不同作用,重点在于加深对历史人物的动机、行为及有关机构所起历史作用的理解。
【学业要求】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基本方式、途径、方法和手段(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通过学习,扩大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理解,拥有博大胸怀,树立爱国主义和关怀人类共同命运的观念;能够认识到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为创造人类文化作出了贡献,不同文化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加强交流互鉴,促进共同发展(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三)选修课程
【内容要求】
本课程是对历史学基本知识的介绍。本课程由7个专题组成,是在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
历史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及其规律。探寻历史的真相,对历史进行实事求是的阐释,是历史学的科学价值所在。进行历史探究,不仅要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精神,而且要具有关注人类历史命运的人文情怀,对历史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真诚的敬畏之心,还要具备必要的史学方面的常识。
1.1历史与历史学
理解“历史”这一概念的内涵,认识到客观存在的历史与被记述的历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历史学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对历史的叙述和阐释;认识历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历史学所具有的科学属性、社会功能及育人功能。
1.2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知道历史观对于史学研究和史学发展的重要性;知道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及认识历史的基本原则;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尝试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1.3史学的优秀传统
知道中外史学发展的大致经过,了解史籍编纂的主要体例及其编纂特点;知道历史上著名史学家的治史情怀和治学态度,以及对史德、史才、史学、史识的推崇;知道近代以来新史学的出现及其发展;了解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4读史常识举要
知道有关历法的知识,了解主要的历史纪年方法;知道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与名的称谓方式,了解中国古代在称谓方面的一些用法;了解历史地图的种类、特点及作用,以及古今地名的变化情况,能够尝试
制作有关的历史地图和历史年表。
1.5历史探究的主要方法
知道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对史料的来源、性质及其价值进行鉴别和考证的重要性;了解鉴别史料的主要方法,认识研究历史要以有价值的、可靠的史料作为历史论述的证据;了解探究历史的主要方法,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探讨。
1.6历史的解释与评判
知道历史著述中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的联系与区别,认识对历史的理解是进行历史解释的关键;通过一些史学家对同一史事的论述,了解史学家对历史的论述会有不同的解释与评判,并分析造成不同解释与评判的主要因素。
1.7综合探究: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论文习作
选定一个与历史有关的问题,自行拟订研究的计划和方法,在进行文献检索和综述的基础上,搜集、整理、辨析相关的历史材料,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对这一历史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所写的论文有一定的逻辑层次,体现出论据与论点的内在联系,论文中的引文与注释符合规范。
【教学提示】
1.本模块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注意以学生所学习的历史基础知识为依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通过对一些具体而典型的材料(如史料、史家论述等)进行分析与理解,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了解有关的史学知识,掌握并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技能及方法。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重心,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分析、评判等活动,在对问题的研究及解决过程中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3.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进行拓展性的深入阅读,开展对问题的积极思考和广泛探讨,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进行观点交流。
为便于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教学,设计如下教学活动示例: 活动主题 编制历史人物年表(专题1.4) 活动目标
1.学会编制历史人物年表。
2.在编制历史人物年表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唯物史观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3.运用年表阐释历史人物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
4.通过对历史人物进行全面评价,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作用的认识,既积极评价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
程中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历史人物无法超越历史加予他们的限制。
活动过程
1.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定一位中外历史上的历史人物作为研究对象。
2.搜集所选历史人物的相关材料,在阅读的基础上对所选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梳理,尝试对相关史事进行考证。
3.编制历史人物年表。在编制时,既要注意从个人生命史的角度进行梳理,凸显该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也要注意其所处时代发生的大事,按时序排列。
4.在班上展示自己制作的历史人物年表,并通过对年表的解说,向同学介绍所选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及其所处时代,对该人物进行评价。
5.将编制的历史人物年表分类编辑,汇集成册。 活动说明
本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对某个历史人物的研究,在全面了解该人物事迹的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编制历史人物年表,梳理并展现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搜集、阅读相关材料,而且需要动脑、动笔,完成历史人物年表的制作,并对自己的制作阐释说明。这一有深度学习特色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素养;同时,对历史人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在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及家国情怀等方面的素养。
【学业要求】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和功能,了解一些学习历史的基本常识;知道史料在历史探究中的重要性,了解史学家是如何运用史料进行历史论证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能够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探究历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在理解史事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地评述历史问题,做到史论结合,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能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史学的优秀传统,理解史学探究的目的是求真求实,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好历史的信心(唯物史观、家国信怀)。
【内容要求】
本课程是对史料进行介绍并加以分析、解读的训练。本课程由7个专题组成,是在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由于时代和认识上的局限,并非所有史料都能进入人们的视野。迄今为止,人们所能认识并可以搜集、运用的史料大体有文献、实物、口述、图像等类别。搜集和整理不同类别史料的方法有所不同,但却有共同的原则。运用史料就是理解历史,需要秉持大胆怀疑、多源互证等原则。对不同类型的史料,需要了解其产生的具体情境,需要掌握读懂它的技能,才能对其反映的历史信息形成准确的认识。
2.1史科及搜集、运用史料的原则与方法
知道什么是史料、史料的类别与史料的特点;了解搜集和运用史料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知道综合运用史料研究历史的方法与价值。
2.2文献史料研读
依据主要的文献史料类别,选择有代表性的史料进行研读;认识文献史料的价值,知道它是史料中最重要的部分;了解搜集和运用文献史料研究历史的方法。所涉及的主要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与文书;文集、笔记、书信与日记;地方史志;报刊;碑铭与简牍;族谱、契约、账簿等。
2.3实物史料研读
知道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实物是重要的史料,选择有代表性的实物史料进行研读;知道对实物史料的运用不仅需要历史学的方法,也需要借助考古学、科技史等不同学科的方法。所涉及的主要实物史料包括:器物;建筑物;遗址、遗迹。
2.4口述史料研读
知道当事人或亲历者的口述回忆是重要的史料,知道神话、传说、史诗等也是口述史料的组成部分;选择有代表性的口述史料进行研读;认识口述史料的价值与局限性;学会使用现代科技手段记录和整理口述史料。所涉及的主要口述史料包括:回忆录与其他口述史记录;神话、传说、史诗。
2.5图像史料研读
知道绘画、雕刻、照片等图像是重要的史料,选择有代表性的图像史料进行研读;认识图像史料的价值,知道对图像史料的运用不仅需要历史学的方法,也要借助艺术史等不同学科的方法。所涉及的主要图像史料包括绘画、雕刻、照片、古地图。
2.6现代音像史料研读
知道现代科学技术带来了录音、录像等记录手段,了解录音、录像、纪实性影视作品等在记录100多年来历史方面的独特价值;尝试利用录音、录像等手段记录当今社会的不同方面,掌握整理、利用这类史料的基本方法。所涉及的主要音像史料包括能反映不同历史内容的录音、录像及纪实性影视作品。
2.7数字资源的利用
在有条件的学校,学会通过互联网利用数字资源,以更为方便地获取所需史料;指导数字资源的价值与特点;尝试围绕特定历史研究主题,通过数字资源寻找相关史料;主要数字资源包括电子书、电子期刊、网页、多媒体资料等;初步了解数字资源与大型数据库的利用给历史研究带来的变化。
【教学提示】
1.本模块的教学以开展学生历史阅读活动为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分析和认识史料对历史研究的重要作用,并尝试运用各类史料探究历史问题。本模块的教学过程,重在对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是要注意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材料,二是要确定提供给学生阅读的范本及适当的数量,三是要精心设计引导学生研习不同类型史料的问题,四是将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起来。
3.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设计并组织好学生的阅读活动,提出相应的要求,尤其是要注重学生对史料进行研习的体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交流。
为便于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教学,设计如下教学活动示例: 活动主题 《资治通鉴》为何以“三家分晋”为其开篇(专题2.2) 活动目标
1.知道史书记载带有史书撰写者的主观倾向,全面认识史书的史料价值。 2.了解史料作者及其所处时代,对于判断史料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活动过程
1.教师给出《资治通鉴》卷一中的相关记述(“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及“臣光曰”后面的段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其字面含义。
2.了解有关“三家分晋”的史实及历史意义,提出问题:《资治通鉴》为何以“三家分晋”为其开篇? 3.通过理解“臣光曰”那段材料,知道司马光对“三家分晋”的态度以及他对该事件发生原因的看法。 4.回顾以前所学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了解司马光强调名分、强调尊君抑臣、强调坚持传统秩序重要性的政治立场,进而理解《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为其开篇的真正含义。
5.以课堂讨论或课后作业的形式,了解史书作者的意图,全面、准确理解史书、史料的价值,认识《资治通鉴》的重要性。
活动说明
本活动是按照典型的阅读和理解史料的程序设计的,即先读懂史料,然后了解史料作者,进而对史料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准确理解史料的意义。这既体现了对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也包含了对理解
和解释历史能力的训练。而教师引导学生将司马光所处的时代与“三家分晋”的时代相联系,则反映了建立不同时代之间历史关联的能力,以及对历史学家的政治立场进行探索的能力。
【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应了解搜集、整理和运用史料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唯物史观、史料实证);通过尝试解读不同类型的史料,知道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和局限性,知道如何获取不同类型的史料并将其用于历史研究(史料实证);在对不同史料特点和研究范例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历史比较研究法,知道综合运用不同史料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五、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见附录1),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
(二)学业质量水平
学业质量水平分为4级。
水平 质量描述 1-1能够知道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知道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知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能够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1-2能够了解所学内容的历史分期方式,理解历史时期是按时序划分的;能够知道认识史事要考虑到历史地理的状况;能够识别历史地图中的相关信息,知道古今地名的区别。 1 1-3能够知道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能够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其有关的材料;能够从所获得的史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1-4能够有条理地讲述历史上的事情,概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能够说出重要历史事件的经过及结果、重要历史人物的事略、重要历史现象的基本状况。 1-5能够发现历史上认同家乡、民族、国家的事例,知道中外优秀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依据,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 2-1能够知道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知道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知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能够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2 2-2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2-3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能够掌握获取史料的基本方
法;能够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2-4能够分析有关的历史结论;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能够在叙述历史时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联系,如古今联系、中外联系等,并将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如地理、语文、艺术等知识加以联系;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作出解释;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 2-5能够发现历史上认同家乡、民族、国家的事例,知道中外优秀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依据,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 3-1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来理解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理解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史论结合、实事求是地论述历史与现实问题。 3-2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如古代、近现代)、较大范围(如跨国家、跨地区)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 3-3能够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自主地搜集有关史料;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并判断其价值;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的长处,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3 证。 3-4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尝试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对系列史事作出解释。 3-5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历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4-1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历史上4 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理解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史论结合、实事求是地论述历
史与现实问题。 4-2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能够根据需要并运用相关材料和正确方法,独立绘制相关图表,并加以说明。 4-3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在评述历史时,能够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取舍;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能够符合规范地引用史料。 4-4能够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能够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全面、客观地论述历史和现实问题。 4-5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历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高中学业质量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学业质量水平4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历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要实现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全面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订教学目标
历史教师要准确把握历史学科的性质及其功能,深刻领会历史课程的本质和教育价值,全面认识历史学习对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完整把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要认识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对某一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
教师应从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定制教学目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要认真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握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要认识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从整体上设计模块的教学目标,而且要依据课程标准具体设计学习主题的教学目标和课时的教学目标,以使教学的全过程能够紧密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达到学业质量的要求。例如,针对史料实证这一素养,教师在定制必修课程的教学目标时,要注重培养学生依据史料讲述历史的实证意识,使学生能够认识史料的不同类型及价值,能够从多渠道获取史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定制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教学目标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整理、辨析、理解史料的能力,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进行互证,对相关历史问题做出更全面的解释。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尤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以问题解决的水平程度作为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避免将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机械地分离;二是所制订的教学目标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通过教学能够达成;三是教学目标要有可检测性,能够衡量出学生通过学习所表现出来的进步程度。
例如,必修课程中“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这一学习专题的教学,对于“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的学习内容,如果在教学目标中设定为“通过了解秦汉大一统的史实,形成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就显得过于简单、空泛,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指向也不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不强。此外,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完成。因此,对这一教学内容的目标可设计为:“能够运用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明确秦汉疆域的四至;在梳理和概括秦始皇巩固统
一的措施、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及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重要史事的基础上,认识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这样,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向明确,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达成,并可以测评。
2.深入分析课程结构,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教师要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完整、准确地把握历史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的基本结构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以学习专题的方式依次呈现历史的进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基础上,对重要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按学习专题编排,各学习专题既相互独立,又有着一定的关联,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探寻与模块专题相关的史事,深入了解其发展状况及成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整体梳理教学内容,把握每个学习专题所涉及的范围、重要史事和核心问题,并将这些核心问题的解决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联系起来。
在分析课程结构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更为有效的整合。 (1)把握学习专题中的关键问题
教师要结合教科书对学习专题的内容进行梳理,明确该专题所涉及的范围及重要史事;在此基础上,概括和确定该专题中的关键问题,并将这些关键问题的解决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建立起联系,围绕关键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例如,必修课程中“人民解放战争”这一学习专题,史事的范围是解放战争的进程,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这是教学内容中的核心。教师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两个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在唯物史观、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等方面的素养。 (2)确定教学内容中的重点
在分析和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将教学的重点提炼出来。尤其是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涉及面广,包含的史事多,所以更需要突出核心要点,通过重点内容的突破,带动整体内容的教学。
例如,在必修课程“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这一学习专题中,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变动的主要表现是各国的变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包括诸多内容,如什伍连坐制度、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军功、废井田开阡陌、推广县制、统一度量衡、移风易俗等。诸多的变法内容如果逐一讲授,是难以在规定课时内完成的,而且,学生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已学过这部分内容。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可将这些变法内容中最核心的措施及其作用列为重点,如奖励军功——打破世卿世禄、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提高军队战斗力;废井田开阡陌——井田制瓦解,实行土地
私有;推广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突出这三个要点,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变法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制,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解释历史能力的发展。 (3)设计新的综合性的学习主题
对历史教学内容的整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主题教学、问题教学、深度教学、结构—联系教学等教学模式,对教科书的顺序、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教学内容进行有跨度、有深度的盘新整合,也可以对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的不同模块进行整合,设计出更具有探究意义的综合性学习主题。
这种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加强历史横向联系的整合,即将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史事整合在一起,使学生以更为宽阔的历史视野进行认识。例如,可将必修课程中国史的“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与世界史的“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整合在一起,使中外历史上早期人类的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新的学习主题,既能使教学内容更为集约,又有助于学生在人类起源的大视野下进行学习。
再如,可将必修课程中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整合为一个新的学习主题,可以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教学内容更有整体性,有利于学生认识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二是凸显历史纵向联系的整合,即对历史发展中有前后关联的内容加以梳理,将分散在各专题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学习主题,或设计出更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必修课程中国史的教学基本完成后,可以将中国疆域的发展整合为一个探究的主题,设计综合探究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在问题解决中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活动设计如下:
活动主题 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中国历代疆域交迁过程的梳理,加强时空观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中国疆域的变化。 2.比较中国历代疆域图的变化,提高对历史地图的辨识能力和运用能力,认识中国疆域在历史进程中的联系、延续、发展。
3.通过对中国重要的边疆地区的历史考察,加深对这些地区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认识。 活动过程
1.搜集、梳理中国历代疆域图。
2.观察中国历代疆域图中的疆界,并进行比较分析。 3.将本活动主题拓展为若干探究活动,如:
(1)以“从历史地图中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题,对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时期的疆域进行综合考察,运用地图中的信息说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将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等分别设定为研究主题,进行历史考察,搜集有关的历史文献材料和分区地图,从历史的角度认识这些地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3)以“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为题,运用地图及所学知识,说明历代都城的历史地理情况,分析建都的多方面因素。
(4)以“从地图中探寻家乡的历史变迁”为题,考察自己家乡在历史上的名称变化、属地范围、行政区划建制归属等,具体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变化。
4.在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主题研究报告,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探究的成果,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说明:本活动的组织,可分为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和年级活动等多种方式。
这一探究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既有深度学习、拓展学习的意义,又有复习、巩固的作用。尤其是这一活动将问题探究与历史学科五个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3.树立指向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有效设计教学过程
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能凭空形成,也不能只靠灌输形成。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做中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联系和运用知识,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学会全面、发展、辩证、客观地看待和论证历史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和发展。
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逻辑、教学过程的环节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等,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理念上要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教学的本位、重点,以调动和发挥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实质性线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中心展开。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教科书的整合与教学资源的利用等都要围绕着学生自主活动来组织,真正实现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教学活动中心的“学习中心课堂”。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要了解和认识历史,需要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才能去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教师要设法引领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对历史进行探究。
例如,必修课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学习专题,在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其中,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工人运动与当时工人阶级生存境况有直接的关系。为此,教师可选取有关的文字和图片材料,使学生感受当时工厂制度下工人所面临的恶劣境况,如劳动时间长,工作条件差,工资低,生活环境恶劣,劳动权益没有保障,以及资本家大量雇佣童工和女工,排挤成年男工等。通过这样的情境展现,引导学生认识当时的工人为什么要开展反抗活动,进而引出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认识到组织起来的必要。
(2)以问题为引领
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要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教师要认识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实施,都在一定程度上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以问题引领作为展开教学的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设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解决的问题。
例如,在必修课程“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专题中,要求学生“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关注儒家思想在明末清初的主要变化,并提出问题,如,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思想?再如,在必修课程“冷战与20世纪下半期世界的新变化”这一学习专题中,有关冷战的典型史事有很多,诸如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德国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在梳理和整合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抓住这一专题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什么是冷战?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会出现冷战的局面?冷战的突出特征是什么?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冷战的历史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构成了这一专题教学过程的逻辑层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获得新的认识。
以上示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教学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从学生主动学习的角度,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例如,可先让学生对将要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有哪些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解答的问题?有哪些想自己在课堂上阐发的问题?等等。教师在汇集学生的问题后,结合问题的解决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使教学的针对性更强。
(3)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
学生对历史学习问题的真正解决,不是简单地接受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自己对相关史事的了解,尤其是对有价值的史料进行分析,用实证的方式对问题的要点逐一探讨,以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来说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如何构建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不仅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史料阐释历史,更重
要的是要设计以史料研习为基础的学生探究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辨析、运用历史材料来解释历史。这就需要教师考虑到以下四点:一是明确运用史料的目的;二是选择典型的、有价值的、有说服力的史料;三是将史料的展示与问题的解决相结合;四是如何很据史料的运用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例如,必修课程“早期中华文明”这一学习专题中,有关分封制的教学,涉及实行分封的过程、如何进行分封、分封给什么人、分封的作用等问题。教师的教学设计不是直接讲授这些内容,而是通过以下史料及问题让学生得出结论。 材料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管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问题
1.被封侯的是哪几类人? 2.周王分封的目的是什么? 结论
受封的是先王之后、功臣和王室贵族;结合地图,从封国的位置看出周王分封的主要目的是拱卫王畿、经略边疆。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是由教师直接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历史知识,而是通过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解决学习和认识上的问题。在研习史料的过程中,学生可通过时空的定位发展时空观念,通过史料的解读提升史料实证的能力,通过问题解决促进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历史解释的能力。
(4)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信息化水平
历史学习和历史认识的发展,都要建立在掌握历史信息的基础上。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拓宽有关历史的信息源,开阔历史视野,使师生获取更多、更具体的历史信息,有助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解决。更重要的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应信息时代人们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封闭转向开放,由单一转向多样,由被动转向主动,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和交流。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推进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尤其是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当代的历史教学,不仅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展示手段,而且要着眼于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促进学生历史学习的拓展和深入,如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开放空间,如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多是采用专题教学的方式,而专题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基于网络的学习方式,如深度学习、项目学习、微课学习、翻转课堂,以及课下自主学习等。例如,必修课程的大多数专题,时间跨较大,所涉及的史事较多,教师不仅要进一步整合教材,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开展基于网络的学习与探讨,深入掌握所学专题的内容,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交流。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动态的、实时的监控与评价,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例如,必修课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学习专题,涉及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有着一定的时间跨度,既包括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又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既涉及革命理论,又涉及革命运动等。为了使学生全面把握、深入理解这些内容,除了教师的课堂讲授之外,还可运用网络环境下的深度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学习活动从表层走向深层,使学习过程从封闭走向开放,并由此促进学生多方面的素养得到发展。
步骤一: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并拟订本专题三方面学习内容的具体项目,如“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这一专题,可分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状况”“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三个理论来源的情况”等。
步骤二:学生分为三个大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个学习主题。每个大组可再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如承担“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的这一大组,可分小组对“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发展”“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
步骤三:在各组明确任务的基础上,分头活动,查阅相关的网络信息和图书资源。各小组对搜集的相关资源进行选择、分析和整理,组建相应的资源库。在小组资源库的基础上,大组创建本组的资源库,形成本组学习项目的网页。
步骤四:各大组将本组网页的核心内容创作成微课或演示文稿,在课堂上演示和解说。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式的答疑解惑。
步骤五:开展课下的继续学习活动,如各组开展跨组别的网页学习、本组对网页内容的充实与拓展、问题讨论与解答等。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可通过设计的反馈系统软件(如网页制作的反馈系统、课上即时反馈系统、网络交流的反馈系统、网络评价成绩系统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动态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及结果进行及时的诊断和个性化指导。
以上案例,其特点是使学习方式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着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转化,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交互式、拓展性。
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解决好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对“海量”信息的甄别与选择、对虚假信息的判断与辨明、对虚拟情境与真实情境的确认与说明、对学生深度阅读与理性思考的引导等。总之,教师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长处,使历史教学充满新的活力。
4.准确把握学业质量水平,多维度进行学习评价
(1)以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纲
高中历史学习的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以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为着眼点,将评价贯穿于历史学习的整个过程。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将所学历史知识与技能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时体现出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要运用恰当有效的评价方法,系统搜集和科学分析处理学生的有关信息,综合发挥检测、诊断、激励、引导、调解、反馈等多方面的功能,准确判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度。在评价过程中,随时发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创设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等方面出现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保障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纲的历史课程有效实施。
(2)符合学业质量要求的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的确定,必须以课程内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为依据,符合学业质量要求。深刻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准确把握学业质量不同水平所描述的表现特征。对学段、模块或主题、单元和课的评价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个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学生实际,结合具体内容,制订等级化、个性化的评价目标。注重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尽可能使教学和评价围绕学生学习这一中心展开,使教、学、评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对必修课程“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这一专题的学习评价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业质量水平2,要求学生运用文献、实物、口述、图像、音像、数字等多种史料,对工业革命前后生产力的发展情况、工业革命后列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的高涨以及民族独立运
动的兴起等方面进行论述。教师在评价时,主要关注学生是否了解工业革命的时空背景,是否能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是否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否能够从大历史的视野认识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演进到工业文明的转折点,是否认识到工业革命对国内阶级关系和社会变化造成的影响,以及是否认识工业革命的世界性影响,等等。如果学生达到了这些要求,就可以判断学生在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达到了要求。 (3)多维度进行评价
注重课堂学习评价和实践活动评价的有机结合。在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要关注学生在阶段学习完成后所达到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注重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在评价过程中,既要发挥量化评价易操作、客观性强的优势,更要运用质性评价,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程度特别是价值观的形成作出判断。
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教师、学生、家长等都应成为评价主体。综合运用课堂提问、纸笔测试、实践活动、自我反思、同伴互评、教师评语、家长评价等方式,多方面呈现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4)重视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系统搜集学生日常的、阶段性的学习成果并进行判断分析;要结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学业质量水平和学生个人能力等因素,寻找学生表现和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要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调整、修改教学策略,提出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要及时、准确地通过合适渠道向学生反馈某些结果信息,主动告知或引导学生自己寻求改善学习的方式方法;要建立师生对话交流的沟通途径,共同解读和分析评价结果信息,发挥评价反馈的最大效用;要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
(二)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建议
1.明确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主要衡量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
历史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分为两类:一类是合格性考试,全体学生均须参加,以必修课程为考试内容,达到学业质量水平2,即为合格,是学生学分认定和毕业的重要依据;另一类是等级性考试,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以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为考试内容,以学业质量水平4为命题的基本参照,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2.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主要原则
(1)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
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评价目标应与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目标相一致,测查的内容及评定标准均应与本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质量要求相对应。
(2)以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备程度为目的
学业水平考试的试题命制要注意:一是选取对评价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二是既要注重对历史学科某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评价,更要注重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评价;三是测试梯度能反映学业质量水平的不同层次;四是要考虑试卷结构中内容分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分值配置之间的关系;五是试题在立意、设问、答案和评分标准等方面做到科学、合理、可操作;六是题型设置和题型比例要满足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3.考试命题框架的研制
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框架是依据课程标准设计的,用以规范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考试命题框架主要包括:考试目标、考试内容、核心素养水平的分布、试题类型与数量、考试时间、试题样例等。在研制考试命题框架时,要注意考试范固、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分布等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保证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相对应。考试的命题,尤其要注意试卷中的所有试题是否能够综合考查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水平。试卷中既要有侧重考查某一两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更要有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综合测评的试题。
4.典型试题及说明
试题1 材料1
1899年1月,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说:“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
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并日缮写……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摘编自《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材料2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了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 “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加入的人数超过2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吏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1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的上书为7次,加入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初八日(5月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以证明,廉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问题
(1)评析材料1、2论点所依据的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
(2)根据材料1、2,评述士大夫阶层对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反应。 说明
本题所考查的是学业质量水平2,重点考查学生能否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并利用材料作出自己的论述。材料1属于个人回忆,记述者本人为当事人,反映了记述者从自身立场出发对史事的记载,对研究记述者或史事有较高史料价值;但由于回忆录包
合记述者的主观意图,因此有时记述的并非真实的历史。材料2属于史学研究,作者查阅了大量宫廷档案。档案是原始性的第一手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与回忆录相比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对问题(1)的解答,如果能够知道材料1是个人回忆,材料2是历史档案,
可达到水平1;在此基础上,能够对这两类史料的价值进行说明或分析,可达到水平2。对问题(2)的解答,在论证士大夫阶层对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反应中,能够涉及材料的内容,可达到水平1;能够对这两则材料进行比对,并据此作为论述的证据,说明两则材料中相
同的记述更接近于历史真实,而记述存在差异的内容需要辨析,材料2证明材料1中康有为的“公车上书”是不存在的,因此对是否有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上书一事存疑,可达到水平2。
试题2 材料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各种观点
起点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 1940年德国进西欧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 主要的主张者 部分中国学者 部分中国学者 部分欧洲学者 部分欧洲学者 部分前苏联和俄罗斯学者 部分欧美学者 ——摘编自张海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观反思》等
问题
(1)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存在多种观点,分析其原因。
(2)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说明
本题设定的考查目标是学业质量水平3和水平4,重点考查历史解释的能力。为此,根据这两个水平的具体要求,需要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一件具体史事:首先,对该史事存在着多种解释;其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提供的材料,可以从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第三,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提供的材料,可以验证已有的历史解释或者提出新的解释。根据这些条件,本题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具体史事,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判断是人们对它所作的历史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不同观点是对它的多种解释。
问题(1)要求学生分析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存在不同观点的原因,对应学业质量水平3。学生根据所学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历史知识和上述材料中所给出的各种观点的主张者,可以完成要求。 问题(2)要求学生从材料中选择自己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自已的观点并加以说明),对应学业质量水平4。学生根据所学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历史知识,参考材料中所给出的各种观点,可以完成要求。
(三)教材编写建议
历史教材包括历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地图册等,其中历史教科书是学校历史教学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教材。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切实落实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
有效体现历史课程总目标的要求,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的规律与特点,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达到学业质量要求提供优质的教学用书。
1.历史教科书编写指导原则
(1)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理念和设计思路要符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课程标准对历史教科书的整体结构、内容体系等进行设计,全面体现和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内容要求。
(2)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在史事叙述和观点阐释上符合历史学科的要求,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求,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力图科学、全面地对历史进行解释和评述,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要注重体现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同时,历史教科书要注意借鉴外国文化的优秀成分,体现出世界历史发展中的文化多源性和多样性,具有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
(4)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从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内容的设计与编排上,重点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力图使教科书的学习内容叙述、辅助栏目设置等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建立起有机的、内在的联系。
(5)应遵循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角度出发,使历史教科书所呈现的内容线索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具体性与概括性有机结合,使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既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又具有可读性和适用性。
2.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选择
(1)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选择,既要注意所选知识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又要精选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典型性的史事,使教科书呈现的历史知识既有认识价值,又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点理解、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有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拓展学习。
(2)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出整体性,突出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要注重教科书中专题之间、课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注重内容之间的关联,使学生能够整体把握学习内容;要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数,使历史教科书的课题划分、内容编排等符合高中教学计划的安排,适于教学实际的使用。
(3)历史教科书呈现出的内容须有史实根据,要真实地、实事求是地论述历史;应尽可能体现时代性,适当引入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要注重我国版图的专业表达。
(4)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力求避免过难、过繁、过偏的内容,避免使用过于抽象的概念,避免说教
式和灌输式的表述方式。教科书的内容选择与编排,应有一定的弹性和递进性,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利用教科书进行学习。
(5)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要注意与初中历史教科书的衔接,既要避免内容上的不必要重复,又要避免初中、高中教科书之间的脱节;高中历史教科书应在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基础上,使相关知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使学生能够从更新、更多的角度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高中历史教科书在广度、深度和难度上,也要注意与大学专业历史教科书的区别。
3.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编排形式
(1)历史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多样化,在叙述史事的基础上,应提供多种适用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研习材料、思考问题、作出判断,使内容的呈现不仅是知识的叙述,同时体现出促进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与应用过程的统一,体现出知识掌握与方法运用、能力发展的关联性。尤其要使教科书的活动设计能够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设置问题,使学生通过活动进行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编排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有助于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便于教师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有效地组织教学;教科书的内容编排要为教师整合教学内容提供一定的条件,为教师自主选择、增补教学内容预留空间,便于发挥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编排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地形成对历史的认识。教科书还应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4)在历史教科书的编排形式上,要注意正文部分与辅助部分的有机结合。辅助部分的设计应多样化,具有教学上的实用性。例如,学习专题或学习单元的导语,要具有概括性和引领性;每课的前言,既要提示学习要点,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内容配套的相关栏目,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课后习题的数量、容量、难度要适中,并具有开放性;活动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
(5)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编排应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应适当安排一些自学或拓展学习的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取向提供机会和空间;还要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和学生主动性的学习创造条件,为学校和教师拓展、开发课程资源提供可能性。
(6)历史教科书的版面设计要美观大方,文字排版要疏密得当,字体、字号要符合学生用眼健康的要求,选用的图片要清晰,能够与文字叙述相配合;教科书的开本要恰当,装订要牢固,便于学生使用。
4.历史教科书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必要的课程资源。
5.历史教科书的辅助材料
(1)历史教科书的辅助教学资源,主要有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地图册以及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材料等。其中,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教师钻研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提供支持。教师教学用书应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具体的解释,提出需要重点理解的问题,提供相应的救学资源,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建议,并提供有示范性的教学活动案例。
(2)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为辅助教学材料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引领,确保教科书辅助材料的质量。
(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1.加强课程规划与管理
(1)合理规划学校课程。各地区和学校要按照课程管理的权力与责任,统筹规划学校课程,促进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配合,综合发挥育人功能;制订不同类型的历史课程开设方案,首先确保国家课程的实施。
(2)加强课程实施管理。各地区和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确保历史学科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学时间;确保师资配备;建立学生选课指导、走班教学和学分管理制度。
(3)加强课程实施的督导评估。各地区要充分发挥督导部门和学校责任督学的作用,加强对历史课程实施状况的督导,形成教育督导与督查、教育行政和教学研究工作的联动机制,确保历史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开齐、开足,努力开设选修课程,保证质量,形成特色。
2.深化教学与评价改革
(1)大力推进围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各地区和学校要努力创设有利于教学改革的环境,积极引导历史教师探索基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建立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制度。各地区和学校要加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水平的评价研究;加强对评价目标、标准、类型、方法、工具等的研究,努力使教、学、评一体化,逐步构建以考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为重心的评价体系。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各地区和学校要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组建能胜任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师队伍;统筹安排多种形式的历史课程培训、研修活动,着力提升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和依据学业质量要求进行评价的能力。
(2)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各地区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历史学科教研团队建设,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机制,围绕在历史课程实施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如何依据学业质量要求进行评价等问题进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各地要组建学科校本教研专业指导团队,帮助教师提升课程
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既是课程实施的支撑环境,也是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还是教学活动的展开条件。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能够服务于历史课程的一切可资利用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的总和。历史课程资源的种类是多样化的,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纸质资料,也包括现代的网络信息等。
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统筹规划历史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建立、健全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制度、机制,探索运用历史课程资源有效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方法,促使历史课程的有效实施。作为历史教师,应当加强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积极、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历史课程资源。
在具体的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应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图书馆(室)的建设。历史学科由于学科的独特性,文献资料、期刊论文、学术著作以及通识性、通俗性的历史读物,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历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学校应当尽量配置构成系列的历史书籍、期刊杂志等, 为师生的历史阅读与历史探究提供必要的课程资源。
(2)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重要的信息来源。利用互联网这一巨大的信息裁体,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是必然的趋势。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既要利用好互联网上与历史教育有关的网站,又要利用好以数字化形式储存于与网络相联的各种外部设备中的信息载体。同时,学校要积极开发校园网,建立学校的历史课程主题网站、历史学习网络互动平台等。 (3)校外课程资源的利用。校外的社会资源是校内课程资源的必要补充,既包括物质资源,如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又包括人力资源,如社会各方面的人员。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开发各种校外课程资源,逐步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
(4)教师资源的建设。在所有课程资源中,教师是起着主导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开发、鉴别、积累、运用,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首要的条件性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在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提高教师自身的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运用能力,应注意发挥教师群体的合力作用,鼓励教师在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共同参与,交流互助,合作创新。 (5)在有条件的地方,学校可设计和利用历史课程专用教室进行教学。 附录
附录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水平 水平1 能够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水平2 水平3 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学习、探究中,并将其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水平4
水平 水平1 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 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水平2 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概水平3 括和说明。 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水平4 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
水平 水平1 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础作用;在对史事水平2 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对所探究的水平3 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水平4 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
水平 素养4.历史解释 素养3.史料实证 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该问题相关素养2.时空观念 能够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能够理解它们的意义;在叙述个别史事时素养1.唯物史观 能够辨别教科书和教学中的历史解释;能够发现这些历史解释与以往所知历史解释的异同;水平1 能够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加以分析。 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个别或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水平2 能够在历史叙述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 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尝试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水平3 因并加以评析。 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水平4 解释。
水平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素养5.家国情怀 能够具有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 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历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水平4 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附录2 教学与评价案例
(一)教学设计示例
内容范围
必修课程“1.4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1.5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两个专题的相关内容。
教学主题
从唐长安和北宋东京认识唐宋社会及变化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备条件
根据学校的设备条件、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可选择在普通教室、历史专用教室、电子阅览室等不同场所,安排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
1.运用时空定位,分析长安、东京的历史地位,认识都城是唐宋社会繁荣的重要标志。
2.通过史料分析,了解长安、东京的社会风貌,理解从唐到宋的社会发展变化,培养对唐宋时期中华文明成就的认同感。
3.分析唐宋社会变化,提高对社会变化的解释水平,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与信心。
教学活动过程 导入
图1 唐朝长安城示意图
图2 北宋东京城示意图
材料1
国家的统一、南北大运河的开通、两座宏伟京城的修建和国内国际贸易的扩大,均刺激了经济发展。唐朝京城长安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有居民百万,吸引着来自亚洲各地的商贾、留学生和朝拜者。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2
唐朝时候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都)。到北宋时期则以洛阳为西京,以都城汴梁(今开封)为东京。宋周邦彦《汴都赋》中说“舳舻相衔,千里不绝,越舲吴艚,官艘贾舶,闽讴楚语,风帆雨楫,联翩方载,钲鼓镗鎝。”《东京梦华录》序中说,东京商业“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续资治通鉴长编》记,北宋东京人口“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其人矣”,是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城市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的发展水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长安城和北宋东京城繁荣的原因。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读图1、材料1,让学生对唐朝长安城能作为“盛唐”标本有基本认识,让学生认识长安城在唐朝的历史地位。通过读图2、材料2,让学生认识东京城在北宋时期的地位。要求学生运用时空观念来认识唐宋繁荣的背景。
1.导入学习任务一:从城市布局认识城市生活变化 教师活动:引导分析
学生活动:观察图1唐朝长安城和图2北宋东京城的布局,思考分析
通过读图1,观察长安城的布局:皇城、宫城(太极宫)、大明宫、东市、西市等。
从总体看,首先,长安城布局方正,街道笔直如棋盘,把整个城市分割成108坊和东西二市。坊类似于今天的居民区,市就是商业区。坊、市有围墙分开,管理严格。其次,长安城内河道纵横,古语有“八水绕长安”之说。不论是在宫城里,还是在西市、东市等其他地区,都有河道湖泊,城东南角有曲江池。
政治中心在城市北部。这种城市布局是按照古人观念与天上的星宿相对应而设计的。长安的城门,如玄武门等,也与唐朝政治事件有密切关系。唐太宗时期许多重大政治活动都在宫城举行。大明宫在唐高宗时期建成,后成为政治中心。这种布局与北宋东京政治中心位置明显不同。
通过读图2,认识北宋东京城的规模和布局特点。
北宋东京城分为皇城、里城和外城三层。皇城基本居于里城中心偏北位置,里城位于外城中心。坊市界限被打破,城市布局不完整、不规则了。东京有“四水贯都”之称,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都通过护城河互相连接。汴河穿城而过,三重城垣都与水道相连。城西汴河边有金明池。
教学设计意图:深化对古代城市建筑文化的认识,重点是引导学生思考图片背后所体现的从唐朝到宋朝的社会变化,强化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对历史的解释能力。
2.导入学习任务二:从商业和对外交流认识唐宋社会变化
观察唐朝长安城示意图,除了引人注目的宫城以外,占地面积最大的就是坊和市。东市和西市是当时长安城两个集中的商业区。
教师活动:引导分析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
因3 唐朝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示意图
观察东市和西市示意图,可见两个商业区的布局基本相同。两市都有市署、平准署、常平仓等政府管
理商业的机构,都有经营各类商品的店铺商行,都有提供客商使用的邸店。进一步观察,东市常供皇家、官宦采办货物,店铺不多。西市的商业店铺比东市密集,尤其经营西北、西域、波斯商品的店铺众多。这是因为西市就近接受来自西北乃至更远的商队和货物,客商更多,人流更密,市场交易量更大,更显繁华。所以,西市又被称为“金市”。
材料3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少年行》 .....
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元稹《法曲》
李白的诗表明,胡姬酒肆在当时已经是非常时尚的消费娱乐场所,商业市场与消费娱乐如孪生兄弟。元稹的诗表明,来自西部以及更远地方的“胡骑”“胡妆”“胡音”“胡乐”,在长安一带流行,男男女女竞相仿效,成为时尚。
长安城之所以有如此浓厚的“胡风”,主要因为唐朝与西域的丝绸之路繁荣。唐朝打通西域交通恢复商路秩序,丝绸之路的繁荣远超汉代,大量出土的异域货币是有力的证据。商品贸易是吸引异域客商到长安的基本原因。
材料4
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城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巳也!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长安的繁华和包容,吸引异域人士在这里常住、定居。贞观初,异域人士“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因而入居长安者近万家”。有史料表明,唐中期以后,由于政府财政不济,不能为异域人士提供免费的生活,让他们自行选择去留,依然有很多人选择继续在长安生活。中外文化在这座城市迅速交融升华,留下了大量精美的艺术遗产。从出土的胡商俑、乐舞俑的脸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唐朝人自信的气质。
学生通过观察东市和西市示意图,理解唐朝商业布局和管理特点,认识唐朝商业的繁荣程度。尤其通
过西市中“胡商”和“胡姬酒肆”等引出对长安城异域文化的探寻。阅读材料3,从文学的角度感受长安城异域文化的繁荣;历史地分析唐朝商业中对外经济交流的盛况,让学生理解对外经济交流是异域文化繁荣的基础。通过阅读材料4,让学生认识长安是内地与边疆民族认同的家园,是中外民族交流的舞台,提升学生对唐朝多元文化繁荣的认识。
图4 北宋东京城商业区示意图
图5 《清明上河图》(局部)
材料5
宋朝自成立之初,就鼓励对外贸易,尤其是海外贸易。朝廷官员出使东南亚国家,怂恿他们的商人来中国;……载着中国商入航行在南海上的中国船只,取代了南亚和西南亚的商船。……开封是个更加商业化的城市,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而不是宫廷和政府机构。多层房屋矗立街头,并无墙环绕,
这些房屋多用于出租。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元】脱脱等《宋史·河渠志》
诸门桥市井已开,……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更有御街州桥至南内前,趁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
运用图4、图5和材料5,可分析出北宋时期东京城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区广泛分布在城市聚居区,如汴河两岸、寺庙附近等,形成了街市、夜市等;城市服务业发达,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军士武备松弛;汴河漕运兴旺发达,是东京的生命线;北宋与南方及海外的经济贸易交流规模超过唐朝。
教学设计意图:深化对唐宋商贸交往和文化交流持续发展的理解,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是多元文明影响的结果,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涵养家国情怀。
3.导入学习任务三:学生眼里的唐宋社会变化
学生活动:阐述自己对唐宋社会生活变化的认识,互动交流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认识进行互动评价
(二)教学评价水平划分示例
水平1:能够认识到唐宋时期的城市繁荣、商贸发达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能辨识都城示意图和材料中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在叙述都城繁荣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在解答问题时,能够依据史料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能够理解唐宋都城的繁荣,并同唐宋时期其他历史知识建立联系。能够辨别教学中对唐宋社会的历史解释,比如,商品更加多样、丰富,坊市界限被打破,市场活跃,贸易繁荣,城市服务业发达,居民生活的商品化程度提高等。能够将这些历史解释与自己的课前认识相比较;能够对唐宋的社会新变化加以分析。能够表现出对唐宋社会繁荣和社会进步的认同和欣赏,认识本课的学习价值。
水平2:能够认识到唐宋时期的城市繁荣、商贸发达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能够利用示意图和材料对唐宋都城繁荣加以描述;能够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唐宋都城繁荣的重要性;能够认识示意图和文献资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在论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材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比如,能分析出唐长安的繁荣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南北交流通畅、对外交流规模空前的基础上的。在对材料的解读中,依据唐宋时代特点设身处地理解城市生活变化;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认识唐宋社
会的变化。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都城繁荣的原因、城市布局的特点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解释,并能够在叙述中将史实陈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能够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对中国古代文明成就的认同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促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水平3: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及其意义。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比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描述和概括比如,经过唐后期藩镇割据和五代战乱,至宋代实行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政策,中央集权的强化,出现中国政治中心开始东移的趋势。能够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的长处,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能够分辨材料中对都城繁荣的不同历史解释;尝试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的解释原因并加以评析。比如,从唐后期到北宋,西北丝绸之路商贸文化交流发展缓慢,这与五代北宋西北政治形势密切相关。水源充足是城市繁荣的重要条件。与唐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对汴河漕运的依赖更加严重,说明南方经济地位进一步提升。能够判明唐宋变化中的价值取向,增强对民族融合的认同感,正确对待古代名族交流与对外交流。
水平4: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及其意义。在对都城繁荣的分析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比如,唐长安的繁荣建立在隋朝建设的基础上,北宋东京的人口稠密,包含数量庞大的禁军。在对唐宋社会变化的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材料作出自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论述;能够辨识历史文本作者的原意,并能将这种理解在自己的历史叙述中表现出来。比如,《东京梦华录》带有回忆美好过去的主观色彩。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阐述以往的观点或提出新的解释。从唐长安的城市繁荣能建立自己对唐文化开拓、自信的古典精神的叙述。从北宋东京的城市繁荣能作出自己对宋代文化特点的叙述。比如,宋代城市文化市井气息浓厚,具有平民化、商业化、大众化的趋势等。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对唐宋繁荣和社会变化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在对历史的叙述中体现出正确的历史观。
(三)示例说明
1.本案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通过多种史料,将唐都城长安和北宋都城东京放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进行深入、具体、生动的展示与讲解;从认识中国古代都城建筑文化入手,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引导学生思考唐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繁荣与变化的多重因素,深化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历史解释能力,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涵养家国情怀。
2.本案例在内容结构上体现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相融合。以学业质量为目标,以素养水平划分为依据,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示例,强化学生实际获得,呈现教学如何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
素养的一个样态。
3.希望广大教师能够通过本案例,进一步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要旨,避免简单模拟照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