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暂无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5年第9期
张光宇 王庆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明确“四个全面”的重点、“四个全面”的相互关系、“四个全面”实现的途径,我们才能对“四个全面”理解得更深刻,落实得更有力,从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一、“四个全面”的重点
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在“四个全面”之首,不是简单的排序,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自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精神的具体体现。这说明,“四个全面”的重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的重点,从党章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就可以看出,党的十八大修改通过的党章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党领导人民搞建设、搞改革的主要目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同志当选为总书记后首次公开讲话表明,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总书记为我们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景:人民会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必须牢记:检验包括我们改革工作在内的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是看是否实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否让人民过上了好日子。这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最大政绩,也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的群众观点和工作作风转变得好坏的标准。*总书记在2013 年4 月28 日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明确指出:“我们已经确定了今后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总书记今年4 月28 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又一次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放在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首要位置。*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说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的重点,是我们今后的奋斗目标,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二、“四个全面”之间的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是围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重点目标而服务的战略措施。也就是说,我们深化改革、我们依法治国、我们从严治党,都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服务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内容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300 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是围绕着改善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的,比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改革定位,目的是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为其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有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使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落到实处,从而更好地调动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同时,依法治国保障国家各项事业和工作在治国的轨道上顺利进行,这对争取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了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作用。没有法治,社会难以和谐稳定,群众难以安居乐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保证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中国办好各项事业,关键在党。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解决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彻底清除各种腐败对党的肌体的腐蚀,才能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从严治党,关键在从严治吏。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立足本职工作,创新创造,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同时,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全过程,让广大人民群众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各居其位才尽其用,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三、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今年4 月28 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了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根据*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实践可知:第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道路上,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和基本依靠。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事业,需要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来建成。不论时代怎样变迁,不论社会怎样变化,我们都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都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第二,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为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把蕴藏于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中的无穷创造力焕发出来,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事业上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也要让建设者共享建设成果,特别要注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神圣职责,也是发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力军作用最基础的工作。第三,为确保在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勇于创新、进行创造性劳动,就要始终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大军。实践证明,劳动者的素质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非常重要。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得越多,其创造能力也就越大。2015 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给全国各行各业的倡议书中也特别提到了这个问题,倡议全国的劳动者要“争做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的劳动者。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勤于学习、善于实践,积极参加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强化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掌握新知识、锻造新技能、增长新本领,以实际行动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洪流”。第四,小康社会是靠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建设的,不是等来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国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责任。业无尊卑,每个人都要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之,“四个全面”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国人民要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全
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而更加自觉、更加有力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责任编辑/赵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