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风韵译——郭沫若的翻译思想与实践

2020-06-23 来源:步旅网
科技信息 人文社科 风韵i圣 郭沫若硇翻译思想与实跬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吴梅花 许国新 [摘要]郭沫若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翻译家,其翻译了诸多外国优秀文学作品,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翻译思想,尤其是“风韵译”这一 思想的提出。本文主要归纳总结了郭沫若的“风韵译”翻译思想及其实践,并列举了其他学者对其的评价,使我们对郭沫若有更深的 了解。 [关键词]郭沫若 “风韵译” 实践 1.郭沫若的生平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尚武,中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 文字有它的一种气势。这在英文是mood。我们为这种气势所融洽,把我 们的精神随着它抑扬张弛,才能与作者的思想之羽翼载沉载浮。逐字逐 人,剧作家和翻译家。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私塾读书,1906年入 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赴日本留学,先学医, 后从文。在这期间接触了泰戈尔、歌德、席勒、雪莱、惠特曼等外国作家 的作品。郭沫若从小就表现出极强的语言学习能力,通过长期的学习实 践。并在精通德语、日语、英语的基础上,逐步对这些国家的文学作品产 生浓厚的翻译兴趣,由此走上了一条为各国文化搭建“桥梁”的道路。但 是,人们对郭沫若的了解一般只局限于他作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政 治家所取得的成就,似乎鲜少有人知道郭沫若还从事翻译活动,作为翻 译家。他的翻译思想与实践也同样令人敬佩。 2.郭沫若的翻译思想与实践 作为翻译家,郭沫若的译作颇丰。1921年,郭沫若、钱君胥合译出 版了德国小说《茵梦湖》(史笃姆原著);1922年,他成功将德国著名学者 歌德的长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译为中文;1924年,他翻译了海亚姆 的四行诗《鲁拜集》;1926年,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诗集《雪莱诗选》由他 翻译介绍到中国;1928年,他翻译了歌德的另一部巨著《浮士德》第一 部;1935年,俄国列・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经郭沫若之手 翻译到中国。除此之外,《查拉图斯屈拉钞》前半部、《新时代》、《屠场》、 《煤油》、《生命之科学》等一大批外国优秀作品经郭沫若之手被介绍到 中国,为当时的中国文坛带来了生命力。 郭沫若的译作如此之多,其对翻译的见解也是非常的独到,尤其是 对“风韵译”的理解。所谓“风韵译”,也可以叫做“气韵译”,即指翻译时 不仅不能背离原文的意义,而且“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原文 中的子句应该应有尽有,然不必逐字逐句的呆译,或先或后,或综或析, 在不损及意义的范围之内,为气韵起见可以自由移易【l】。”郭沫若对该思 想的理解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风韵译”强调译者的主观感情。 郭沫若在1923年11月9日写的《雅言与自力》(载l2月2日《创 造周报》第3O期)中,他说:“我译尼采,便是我对于他的一种解释。……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译文只是尼采的虚像;但我的反射率不免有乱反射 的时候,读者在我镜中得一个歪斜的尼采像以为便是尼采,从而崇拜之 或反抗之,我是对不住作者和读者多多了[21。” 译者在翻译过程加入自己的主观感情,这是难免的,有时候也是必 要的。郭沫若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强调译者的主观感情,这在中国 算得上是创举。 其次,“风韵译”要求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必须有深刻的生活体验, 对原著的时代背景要有深入的了解。 郭沫若5O年代初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讲到:“翻译是一种 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这不是一件 平庸的工作,有时候翻译比创作还要困难。创作要有生活体验,翻译却 要体验别人所体验的生活嘲,,。他自身的翻译实践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 问题。他在青年时代就开始翻译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与《浮士德》 第一部,并且很快译完,因为狂飙突进时代的歌德与“五四”前后的郭沫 若很相似,但是在翻译《浮士德》第二部的时候,他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第二部是歌德在晚年时期完成,其思想复杂而晦涩,郭沫若一时难以领 会。直到中年,随着自身阅历的丰富,郭沫若对《浮士德》第二部的理解 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再着手翻译,便非常顺利了。所以,翻译需要“体 验别人所体验的生活”,有了类似的生活体验,才能与作者靠近,理解作 者的内心与思想,才能翻译出好的作品来。 第三,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风韵译”提倡“意译”。 1923年8月,郭沫若在《讨论注译运动及其他》一文中说:“逐字逐 句的直译,终是呆笨的办法,并且在理论是不可能的。我们从一国文字 之中通晓得一个作家的思想,不是专靠认识他的字面便能成功的。一种 句的直译,把死的字面意义虽然照顾着了,把活的精神却是遗失了“ 。” 可见,郭沫若本人还是提倡意译的,除了字面意思外,还要译出原著的 “mood”,而单纯的直译可能译不出原著隐藏的那种气势。采取意译的方 法,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自由发挥,一定要在原著的基础上,尽量增强 著作的美感与艺术感,使自己译出来的结果成为一种艺术品。郭沫若总 结出来的这一方法在翻译外国诗歌的时候尤为适用。 3.对郭沫若翻译思想及译作的评价 郭沫若作为一个伟大的翻译家,翻译了许多著作,而且有着自己的 翻译思想,对于郭沫若的这些译作与翻译思想,国内许多著名学者都进 行了评价。 1924年,郭沫若翻译了海亚姆的四行诗《鲁拜集》。这本书译自英国 诗人费慈吉拉德(1809—133)的英译本。郭沫若的汉译,没有拘泥于原诗 的字句,而是着眼于风韵,或是神韵。著名诗人闻一多看到郭沫若翻译 的《鲁拜集》之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闻一多指出,在当年译诗寥寥无 几的情况下,郭译《鲁拜集》不啻是空谷足音。但他又说,译诗要完成两 项任务:一是要了解原文的意义,二是要将这意义形之于第二种文字。 闻一多认为郭译在第一方面有些疏漏。郭沫若是从哲学角度来把握原 诗的,他并不拘泥于一字一句的准确翻译,而是注重对原作的整体把 握 。 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对郭沫若初期诗作的 开创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朱文指出,郭沫若“主张诗的本职专在抒 情,在自我表现。诗人的利器只有纯粹的直观;他最讨厌形式,而以自然 流露为上乘{41”。 恩格斯曾把歌德比作“奥林普斯之神”,而周扬先生则把郭沫若比 作“泰山之神”,“中国的歌德” ,并称他们都“一样是文化巨人,是自己 民族的骄傲”,而两个文化巨人之间在“文思的敏捷和艺术的天才,百科 全书式的渊博知识,对自然科学的高度热爱,都是相似的 。”德国文学 研究专家叶廷芳称郭沫若与歌德为中、德近代文学史和文化交流史上 的一对“双子星”,因为“在中、德乃至中、欧近代文学史上,要找出两个 在才智之高超、性格之丰富、情感之热烈、知识之渊博、造就之广泛、知 行之统一等方面比较相像或相近的作家,除郭沫若和歌德外,恐怕很难 举出别的例子了 1”。 可见,郭沫若在国内同行心目中的地位是崇高的,其翻译思想及其 译作得到了世人的承认与认可。 4.结语 郭沫若作为一名翻译家,翻译了诸多作品,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翻译 思想,是“文化巨人”,是民族的骄傲。当然,郭沫若还有很多局限之处, 例如他相信精神主义,有时对其他人的批评过于苛刻,后期作品也很僵 硬,但是,总的来说,他注重译者的主体性,注重对原著的体验与理解, 注重译文的美学与艺术性,他仍是“泰山之神”,其地位不可动摇。 参考文献 [1]袁荻涌.郭沫若文学翻译思想管窥.贵州社会科学,2003,(1): 66--69 [2]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杨平,谭春林.论译者的移情——以郭沫若的翻译和创作为例.北 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6) [4]刘勇,李春雨.郭沫若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2001,(4):14—25 [5]石燕京.郭沫若与歌德比较研究述评——郭沫若与外国文学研 究回响系列之一.郭沫若学刊,2001,(2):65-71 —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