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床医学2007年9月第9卷第9期 化,呈斑块或蛋壳样钙化,3例出现融合改变;非特异性淋巴 原发肿瘤时为特征的表现,另外,有原发肿瘤存在的情 结炎和化脓性淋巴结炎往往呈单个肿大淋巴结,融合、钙化 况下,一旦发现气管食管沟有淋巴结,则可考虑有淋巴结转 5。年轻女性,多个、多区淋巴结肿大,Cr增强表现为分 5.少见。(4)边缘:转移性淋巴结轮廓表现为清晰或模糊,本组 移_28例清晰为9例,多为甲状腺癌、鼻咽癌;模糊17例 房状强化,中心坏死及形成一个大单房,内可见斑点状钙化 (60.7%),多为喉癌、口咽癌和下咽癌。其中8例最小径> 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典型表现;淋巴瘤为第三位淋巴结病变, 6cm的淋巴结均有包膜外侵犯(100%),11例最小径为3— 表现为双侧、多发、密度均匀、轮廓清晰的肿大淋巴结,轻中 6cm的淋巴结有5例为包膜外侵犯(45.4%),6例最小径为 度均匀强化,常融合,坏死和钙化少见,可侵犯颈部任何区域 1.5—3cm的淋巴结有2例包膜外侵犯(33.3%);淋巴瘤包膜 淋巴结;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和化脓性淋巴结炎往往继发于头 外侵犯少见,多见于最小径>6cm的淋巴结,本组5例中3例 面部、口腔及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以I区为 边缘模糊,最小径均>6cm,且呈融合改变。活动期淋巴结结 好发部位。Cr是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 核周围可见炎性渗出性改变,周围间隙模糊不清,具有特征 手段。并与病理学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对淋巴结病变进行分 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和化脓性淋巴结炎因长期炎症刺激, 析和诊断。 使其被膜已与周围软组织发生炎性粘连,出现边缘模糊。 参考文献 (5)强化特征:转移性淋巴结癌、淋巴结结核及化脓性淋巴结 1兰宝森,马绪成,王文虎,等.中华影像医学头颈卷.北京;人民卫 炎在Cr图像上均易表现边缘强化,中央坏死呈囊状改变。 生出版社.2002.307—308. 文献报道,不规则环行强化伴中央低密度影为鳞癌转移淋巴 2周康荣.胸部颈面部cI1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78~ 结的Cr特征性表现,如有原发肿瘤时此征象的特异性几乎 280. 为100%_3, 。作者以此为诊断标准,其特异性为97.2%,准 3罗德红,石木兰,徐震纲,等.颈部转移淋巴结的cr、B超扫描与病 确性为98%。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改变为淋巴结囊性 理对照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9):608—613. 变及壁内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本组7例乳头状瘤中,出 4钟红,马斌林,林燕.72例颈部淋巴结结核临床分析,浙江临床医 现5例(71%)。而多环状强化或分房样强化、中心坏死,可 学杂志,2005,7(10):1024. 5顾雅佳,王玖华,相加庆,等.cI1观察胸段食道癌气管食管沟淋巴 伴有周围肌肉脓肿,周围脂肪层模糊,内部见点状钙化为颈部 结转移的临床意义探讨.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2):139~141. 淋巴结结核的典型表现。本组28例中15例基本符合此种表 6 vall den Brekel MY/,Stel HV,Castdijins JA,et 81.Cervical lymphnode 现。化脓性淋巴结炎大多为单发,环状均匀强化、壁厚,无明 metastasis:assessment of radidogy criteria.Radiology,1990,177(3):379. 显壁结节和钙化。淋巴瘤常为均匀强化,边缘环状强化少见, 7 Steinkamp HJ,Hosten N,Richter C,et 81.Englarged Cervical Lymph Nodes 本组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出现中央坏死、边缘强化。 at Helical cr.Radiology,1994,9(3):795~798. 多层螺旋CT增强3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附48例报告) 王爱明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肿瘤,起病多隐匿,临床多无明显 果作出诊断。 症状,小肝癌(slna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是指肿瘤 1.2检查方法使用PHII2S—CrAura螺旋Cr机扫描,常 最大直径 ̄<30mm、数目不超过3个,瘤径<10 rllm且单个者 规口服1.5%~2.0%泛影葡胺500ml先行全肝平扫,然后经 为微小肝癌,随着临床对影像科诊断依赖性的增大,对早 前臂静脉用高压注射注入(300 me4/m1)优维显,总量1.5 ml/ 期、小病灶肝癌的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期发现小肝 ,注射速率2.5 3ml/s,注射对比剂后20—30s行全肝动脉 癌(SHCC)不仅可以为临床提供及时手术治疗时机,而且可 期扫描,55~65s行门脉期扫描,平衡期100~102s,2~3min 以提高术后生存时间。现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至今,本院 行延迟期扫描。扫描层厚3—5mm,螺距1—1.5,电压102kV, 经多层螺旋Cr诊断和病理证实SHCC 48例的Cr特征,旨 电流140mA。扫描时嘱病人屏气,时间20—30s。每个全肝扫 在提高其诊断水平。 描周期为8.2s;扫描结束后在工作站处理图像,对同一兴趣区 1临床资料 分别在不同的时相上测量、对比和计算。 1.1一般资料共SHCC 84例,男34例,女14例,年龄33 2结果 ~69岁,平均54岁。有乙肝病史4-4例,伴有明显肝硬化35 2.1肝癌大小和数目共发现51个病灶,大小5—3.Ocm, 例,AFP升高38例。51个癌灶,11个病灶瘤灶≤10 rllm,22 11个病灶瘤灶≤10mm,22个病灶瘤≤20ram,l8个瘤灶≤ 个病灶瘤≤2o rllm,l8个瘤灶≤30 rllm。48例中34例经手术 30mm。单个癌结节38例,2个癌结节10例,最大径总和≤ 证实,7例经穿刺活检证实,其余7例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结 3cm。 2.2 Cr表现病灶位于肝右叶21例(其中多发6例),左 作者单位:31(D24浙江省人民医院望江山医院 叶10例(其中多发1例),尾叶2例。平扫呈等密度15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274・ 浙江临床医学2007年9月第9卷第9期 (占30%),低密度者31例(占6o%),稍高密度者3例(占 10%);边界清楚12例(占40%),边界模糊不清18例(占6o %)。动脉期共发现36个病灶,门脉期共发现8个病灶,延 迟期共发现9个病灶。平扫显示45个病灶呈低等度,8个 呈等密度。与正常肝实质相比增强后大部分呈“快进快出” 典型特征,部分表现为环状周边强化。病灶边界清楚者40 例(83.3%),43例病灶(89.6%)为动脉期出现呈高密度强 化,动脉期病灶高密度均匀强化37例(77.0%),其中26个 病灶呈均匀一致明显强化为高密度,5个病灶呈轻度强化为 部分HCC有强化表现,且强化程度升高,故肿瘤平均CT值 高于肝实质,推测这可能反映了强化的肝动脉血分布到肿 瘤血管并弥散到肿瘤间隙的间隔时间。所以动脉期扫描对 小肝癌病灶的检出非常重要。本组动脉期病灶均匀高密度 强化者37例,占69.8%;另外显示包膜12例,包膜均在动 脉期和门静脉期上显示,延迟期显示欠清晰;动一门脉短路 5例,门脉期见门脉瘤栓形成3例。本组门静脉期大部分 (42例)呈低密度(87.5%),稍高密度者6例。延迟期病灶 呈低密度者43例,占89.6%。一些动脉期呈高密度的病 略高密度,6个病灶不均匀强化(包括肿瘤边缘环形强化、 部分性强化、中心点状强化);2例动脉期为等密度,1例动 脉期为低密度,门脉期及延迟期为低密度。门静脉期大部 分(42例)呈低密度(87.5%),稍高密度者4例,等密度2例。 延迟期病灶呈低密度者43例,占89.6%,低等密度3例,高 密度强化2例。显示包膜l2例,动一门脉短路5例,门脉期 见门脉瘤栓形成3例。 3讨论 绝大多数小肝癌病灶在平扫显示为低密度,但也有等 密度或高密度,密度差异取决于肿瘤本身的分化成分,还取 决于原来的肝脏基础。本组平扫呈等密度15例(占30%), 低密度者31例(占6o%)。肝脏具双重血供,肝动脉供血占 20%一30%,门静脉供血占70%一80%,而肝细胞癌主要 由肝动脉供血,且大多为多血供型,因此肝癌的典型表现为 在增强早期(动脉期),肝细胞癌cI'值迅速上升,超过肝实 质,出现早期高密度强化征象;随后病灶强化达到峰值,停 留较短时间后迅速下降,门脉期时肝实质的强化达到峰值, 而肝细胞性肝癌的密度下降两密度接近,出现等密度交叉; 此后病灶成为低密度,延迟期时病灶的密度进一步下降,反 映造影剂快进快出的特点,这是螺旋CT诊断SHCC的基 础[ 。 16层螺旋CT由于扫描速度快,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能 完成扫描部位,获得各期图像,并能清楚显示肝脏动、静脉 的血流动力学特点,避免了因呼吸运动造成的伪像和遗漏。 增强后多时相扫描提高了小病灶的检出率,突出了SHCC增 强后的表现特点,延迟期可增加SHCC组织与正常肝组织 间的对比度,提高分化好、乏血供SHCC的检出率,因而能更 多地发现合并症,如动、静脉瘘、癌栓等,有利于正确鉴别许 多肝脏小病变,如肝小血管瘤、转移瘤、再生结节_21 等,赵 虹等 4J认为,肿瘤开始强化的时间为21.6 s(15 3os),动脉 期开始的时间平均为16s(12—22s),而动脉期结束时间平 均为40s,持续时间为平均2s。在该期内肿瘤有较大范围的 明显强化,其中动脉晚期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动脉早期。在 动脉早期,仅部分HCC病灶有强化表现,且强化程度不及动 脉晚期,故肿瘤的平均cI'值仍较低;在动脉晚期,由于绝大 灶,在门脉期和平衡期变为等密度,提示病灶血供相当丰 富,可能存在肝动脉与门脉双重供血,或者肿瘤的细胞外间 隙较大,对比剂滞留时间较长,病灶可以持续强化_5J,本组 有2个病灶在动脉期出现高密度,而在其他各期均呈现等 密度,手术证实为肝动脉及门脉双重血供;本组门静脉期稍 高密度者4例(11.3%),考虑与肝硬化后肝实质强化时间 延迟有关。本组中有延迟期强化2例,AFP升高,但有肝炎 病史,诊断不确定,需要与肝血管瘤鉴别,后经Cr引导下穿 刺活检诊断为硬化型HCC,回顾CT片及参考文献,以下有 两点可以帮助鉴别:(1)硬化型HCC虽在动脉期有边缘环形 或结节状强化,但强化韵程度不及血管瘤高,血管瘤在动脉 期时的强化程度和主动脉的密度接近或一致;(2)在门脉期 和(或)延迟期时,病灶强化范围扩大,但始终无充填改 变[6l。 小肝癌的CT影像诊断技术对于提高小肝癌的诊断正 确率是十分重要的,SHCC定性诊断主要靠增强扫描的动态 变化定性,已成为诊断肝癌并研究肝脏血液动力学变化的 重要无创手段,在充分结合彩超_7J和临床实验室相关检查 能有效提高对小肝癌诊断的准确率,对提高肝癌患者的生 存率,减少肝癌术后复发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康荣主编 螺旋Cr.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87~ 95. 2黄伟鹏,陈洁容,许建生,等.小肝癌的螺旋Cr不典型表现并与病 理对照.实用放射学杂志,20O6,22(9):1087~1090. 3 JH Lim,D Choi,SHKim,et a1.Detection ofHepat ̄_llular Careinonm: Value ofAddingDelayedPhaseimagingtoDual—PhaseHeliea/CT.Radi— ology,2002,179(7):67~73. 4赵虹,周康荣,严福华.多层螺旋Cr肝脏多期扫描对肝细胞癌 .检出的初步评价.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8):747~750. 5严福华,周康荣,沈继章,等.MR和Cr动态扫描对小肝癌强化特 征的比较研究.中华肿瘤杂志,2001,23(5):413~416. 6严福华,徐鹏举,凌志青,等 硬化型肝癌的螺旋Cr多期扫描表 现.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3,9(6):417~420. 7杨建秀,于卫中,王洪智,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螺旋cr对小肝 癌的诊断价值.临床医学,2O04,24(1):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