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学311真题教育研究方法必选题总结材料

2024-06-30 来源:步旅网
实用文档

教育学311真题教育研究方法必选题总结 2008年

某研究者想探明教学方式与学生思维品质形成的关系,于是在一所小学随机选择了一个班作为实验班,采用新的应用题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如以自编应用题(一题多变)和解应用题(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应用题归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等等。实验前后分别对该班进行了难度相当的测试。该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1)写出该研究使用的随机抽样方法的名称。 (2)写出该实验的研究假设。

(3)写出该实验设计的名称,并用符号表示其格式。

(4)试从实验设计方面分析该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答案要点:

(1)这项研究的抽样方法是整群抽样(或整群随机抽样)。(4分)

(2)这项实验的研究假设是:“革新应用题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 的形成”。(4分)

(3)名称:单组前后测设计(4分)

格式:Ol X O2 或 YI x Y2 (4分)

(4)从实验设计来看,仅以一个班进行实验,不设对比班,只从一个班实验前后测试的结果得出实验结论,会使实验结果的说服力不够。(4分)

可以采用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或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或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对该实验设计进行改造。(4分) 改进方案描述:(6分)

示例一: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研究者可以随机选择同年级的两个班,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对比班。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同一试卷的测试,实验结束后,再对这两个班使用与前测难度相当的同一试卷进行测试。两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可以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示例二: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

研究者可以随机选择同年级的两个班并做等组处理。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对比班。实验结束后,对这两个班进行同一试卷的测试。两班测试平均成绩的差异可以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示例三: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实用文档

研究者可以随机选择同年级的两个班并做等组处理。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对比班。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同一试卷的测试,实验结束后,再对这两个班使用与前测难度相当的同一试卷进行测试。两班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可以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评分说明】

①第(1)点若写出两种及以上抽样方法,不给分。

②第(4)点中的改进方案部分,写出其中任一实验设计的名称给4分;对改进方案进行描述的,可参考示例酌情给l~6分。提出其他改进方案且言之成理者,可酌情给l~6分。若写出多种改进方案,只按一种方案给分。 2009年

一项名为“高中数学自学辅导实验”的研究,选择了某重点中学的高一(3)班为实验班,高一(6)班为控制班,两班教材相同,教师水平相当。在实验班采用学生自学后尝试自己解题、讨论释疑、教师点拨等教学方式,并规定教师一节课上的讲解和讲述不得超过10分 钟;在控制班则采用教师讲授、学生练习巩固的方法。实验周期为一个学年,根据实验前后两班数学测试成绩的差异比较,判断自学辅导有无效果。 (1)请写出该实验设计类型的名称和格式。 (2)该实验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3)该实验设计的优点和局限性有哪些? 【答案要点】

(1)该实验设计类型的名称是“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4分) 其格式为:O1 X O2 或者 Y1 X Y2

O3 O4 Y3 Y4 (5分)

(2)该实验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措施是:两班教材相同;教师水平相当;用前测成绩的比较来把握两班起始状态的差异。(9分)

(3)该实验设计的主要优点是:不打乱原有的编班,容易操作;有控制组和前后测比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取样偏差,提高实验的在效度。(6分)

主要的局限性在于:选择现成的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和控制班,没有做等组处理,在效度可能受到影响;实验仅以一所重点中学的两个班为研究对象,样本代表性不高,外在效度不高。(6分)

【评分说明】关于第(3)点,考生若有其他回答,言之有理者,亦酌情给分。

实用文档

2010年

阅读下述材料,按要求作答。

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华执教的两个班,9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发现,这些孩子大多握笔姿势不正确、不善与人交流、知识面窄。为了进一步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老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并就相关问题询问了本年级其他科任教师。结果显示:与本市居民子女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差距,其中英语学习差距最大,语文学习次之,数学学习差别不大。为了探索提高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的有效策略,老师打算在这两个班进行以“扩展课外阅读”为自变量的实验研究。但是,学校科研顾问认为采取行动研究方式更为适当。老师陷入困惑,不能确定采用何种方式展开研究。

(1)案例中老师在发现和确定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2)针对老师的困惑,请为她选择一种研究方式,并从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研究主体三个方面阐述作出这种选择的理由。 【答案要点】

(1)观察法和访谈法。 (2)选择之一:教育行动研究

理由如下:①在研究目的方面,教育实验研究侧重于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的探究,对理论研究更为适合;而对于老师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这一实践性较强的研究目的来说,以改进实践为基本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更为适合。②在研究过程方面,教育实验要求严格的变量控制,难度较高;而教育行动研究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无需严格的变量控制,对老师而言,相对简便易行。③在研究主体方面,教育实验中研究者与行动者的角色通常是分离的,而教育行动研究更强调行动者成 为研究者,这对老师的专业发展更有好处。 选择之二:教育实验研究

理由如下:①在研究目的方面,教育行动研究追求教育实践的改进,而教育实验研究更侧重于因果关系的探究,更有利于老师确证“扩展课外阅读”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之间的因果关系。②在研究过程方面,教育行动研究强调在实际情境中进行,不做严格的变量控制,因而其研究过程的规性和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均不强;而教育实验研究要求对变量作适度控制,研究过程的规性强,研究结果的普适性高,更有利于老师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③在研究主体方面,教育行动研究强调教师自己成为研究主体,受教师自身教育理论素养和研究视野的局限,研究有可能流于肤浅和零碎;而选择做实验,老师的研究可以在学校科研顾问的指导下进行,这更有利于研究结果在理论上的概括提升和老师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 2011年

Ⅱ.某乡镇中学有100名初一学生,他们先前所在小学均未开设英语。现拟对其进行一项题为“多媒体教学对初一学生英语阅读成绩影响的研究”的真实验。请问:

实用文档

(1)最好选用哪种实验设计(写出其名称和格式)?为什么? (2)如何产生实验班和控制班? (3)这样设计有何优缺点? Ⅱ.答案要点:

(1)最好选用“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实验设计”,其格式为: R兰f或R≮1

理由:这100名学生在小学里均未学过英语,无法进行前测;根据题意只能用真实验设计,而不能用前实验设计和准实验设计。

(2)可以采用等组法中的“随机分派”方式,将100名学生分成品质均等的两个班;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实验班和控制班。

(3)优点:由于进行了等组化处理,且不存在前测对后测的影响,同时这种实验能系统操纵自变量并有效控制无关变量,所以在效度较高;不进行前测,也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缺点:个别学生有可能自学过英语,由于没有前测,这一情况带来的差异不易发现。 【评分说明】若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012年

阅读下述材料,按要求作答。

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华执教的两个班,9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发现,这些孩子大多握笔姿势不正确、不善与人交流、知识面窄。为了进一步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老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并就相关问题询问了本年级其他科任教师。结果显示:与本市居民子女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差距,其中英语学习差距最大,语文学习次之,数学学习差别不大。为了探索提高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的有效策略,老师打算在这两个班进行以“扩展课外阅读”为自变量的实验研究。但是,学校科研顾问认为采取行动研究方式更为适当。老师陷入困惑,不能确定采用何种方式展开研究。

(1)案例中老师在发现和确定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2)针对老师的困惑,请为她选择一种研究方式,并从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研究主体三个方面。阐述作出这种选择的理由。 【答案要点】

(1)观察法和访谈法。 (2)选择之一:教育行动研究

理由如下:①在研究目的方面,教育实验研究侧重于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的探究,对理论研究更为适合;而对于老师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这一实践性较强的研究目的来说,以改进实践为基本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更为适合。②在研究过程方面,教育实验要求严格的变量控制,难度较高;而教育行动研究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无需严格的变量控制,对老师而言,相对简便易行。③在研究主体方面,教育实验中研究者与行动者的角色通常是分离的,而教育行动研究更强调行动者成为研究者,这对老师的专业发展更有好处。

选择之二:教育实验研究

实用文档

理由如下:①在研究目的方面,教育行动研究追求教育实践的改进,而教育实验研究更侧重于因果关系的探究,更有利于老师确证“扩展课外阅读”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之间的因果关系。

②在研究过程方面,教育行动研究强调在实际情境中进行,不做严格的变量控制,因而其研究过程的规性和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均不强;而教育实验研究要求对变量作适度控制,研究过程的规性强,研究结果的普适性高,更有利于老师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③在研究主体方面,教育行动研究强调教师自己成为研究主体,受教师自身教育理论素养和研究视野的局限,研究有可能流于肤浅和零碎;而选择做实验,老师的研究可以在学校科研顾问的指导下进行,这更有利于研究结果在理论上的概括提升和老师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 2013年

II.某中学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开展了一项实验研究。研究者在本校初中二年级800名学生中选择数学考试成绩排名前80名的学生参与实验,并用配对法将学生分为两个班,分别采用传统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持续一学年,实验前后分别用数学血液水平测试试卷A和B,对两个班学生进行测试,通过哦实验前后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请按要求答题。 (1)为该实验设计一个课题名称和研究假设 (2)之处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3)写出该实验设计类型的名称及其格式

(4)该实验在抽样方法上存在什么问题?它会对实验效果产生什么影响? 2014

二、某研究者欲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为题在某地区初中开展研究,旨在了解该地区出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寻求相应的对称。请回答:

(1)该地区有三所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定点初中,共有96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其中A校256名,B校360名,C校344名。现拟从中抽取120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使样本与总体在结构上保持一致,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应采用何种取样方法?如何抽取样本(写出步骤)

(2)请按问卷指导语的要求,拟出一份问卷指导语。

(3)为了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存在深层次问题,研究者还拟对部分家长进行访谈调查,请按访谈调查的要求拟出一份访谈提纲(至少包含5个问题)。

【答案】

(1)抽样方法:整群随机抽样。

抽样步骤:①确定每个学校的人数在三所学校总人数中的比例;②根据每个学校所占比例确定每个学校的样本数量;③从每所学校中整群抽取所需要的样本数量。、

(2)问卷指导语:

实用文档

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亲爱的同学,你好:

为了解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情况,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我们进行此次问卷调查研究。请你根据实际情况真实地填写问卷,问题答案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你不用写自己的,没有人会知道哪份问卷是你填写的,请放心写出你的真实情况和感受。请你独自回答,不要与他人商量。在回答之前请看清指导语,如有疑问请向研究者提出。问卷的所有信息只用于研究,我们将严格,敬请放心。

你的合作! (3)访谈提纲:

①您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及课程容吗?

②孩子回到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一般会怎么处理?

③如果孩子的考试成绩没有达到您的预期,您会以什么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 ④您会主动与孩子的老师沟通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吗? ⑤如果老师找您沟通孩子的在校情况,回到家中您如何处理?

2015

Ⅱ某研究者拟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方法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进行调查。 (1)试述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2)调查中如何综合使用这两种方法。 【真题解析】

(1)问卷调查的优缺点为:优点:调查过程的标准化,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具有很好的匿名性;调查围广、效率高;可以避免偏见,减少调查误差;便于整理归类和统计分析,易量化。缺点:如果问卷中的问题不明确或题量过大,或被调查者不合作都会影响结论的代表性;应用围较广,搜集的资料往往是表面的,还不能深入了解深层次的心世界真实情况;若部分调查对象不作回答,难以知道不回答的原因,也会影响问卷的效度。

访谈法的优缺点为:优点: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简便易行,灵活性强;能够通过深入交谈获得比较可靠有效的资料;容易进行深入调查。缺点:样本小,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应用上受到限制,受访谈者和被访谈者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一般在调查对象较少的情况下使用,并结合问卷和测验等方法一起使用。

(2)访谈法可以作为问卷法的补充方法。我们可以利用问卷法的优点进行大规模的调查,但当问及一些态度题目时,在问卷中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用访谈法,更加深入的获得更加可靠的资料。以克服问卷法的不足。所以在做调查时,两者的综合使用可以克服对方的优缺点,使研究的效度更高。

实用文档

2016

Ⅱ小学语文教师王老师酷爱传统文化。他在识字教学中感觉到,借助繁体字可以帮助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于是他计划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申报课题,在学校科研顾问黄教授帮助下,开展改善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请按要求答题。 (1)试为该课题设计一个课题名称。

(2)请为该课题设计文献检索的主题和文献综述的基本框架。 (3)该课题的研究主体、研究对象和研究样本是什么。

(4)请按照凯米斯程序,说明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及每一步骤的具体要求。 【勤思真题解析】

(1)借助繁体字改善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 (2)主题:繁体字 识字教学 基本框架:

(一)绪论(二)借助繁体字改善识字教学的历史发展状况与评价 (三)借助繁体字改善识字教学的当前研究状况与评价 (四)借助繁体字改善学生识字教学的趋势展望 (五)研究改进建议 (六)参考文献

(3)研究主体:王老师和科研顾问黄教授; 研究对象:学生对生词的理解和记忆; 研究样本:王老师班中的学生

(4)凯米斯提出行动研究的过程为: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 在计划的阶段主要完成的是:明确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

首先要对问题本身进行确认,要尽可能地明确这个问题的种类、围、性质、形成过程及可能影响。王老师在明确如何帮助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这一问题时,需要明晰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对问题做了界定与分析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个总体的计划。总体的计划一般应该包含以下的一些容:计划实施后预期达到的目标、对课堂教学改变的因素、行动步骤与时间安排、本研究涉及到的人。王老师提出借助繁体字可以帮助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那么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是指的什么,需要一个具体的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进行具体安排,明确参与这项研究的人员。

行动阶段:把计划付诸行动是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在行动研究中有如下要求:一方面教师应当尽量严格地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实践,而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充分考虑到现实因素的变化,能够保证行动研究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具有适当的弹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调整。

观察阶段:对行动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收集有关资料,以便及时地对计划实施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最终对本研究过程作出比较全面、深透的分析。根据课堂教学的现实条件,除了王老师提到的文献研究,经常用到的研究方法还有;观察、访谈与问卷、个人资料收集与记录。 反思阶段:反思在行动研究中既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在反思这个环节中,行动研究者要做两件事情。一是整理和描述工作,即对已经观察和感受到的与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归纳整理,描述出本螺旋循环圈的过程和结果,勾画出多侧面的生动的行动案例;二是评价和解释工作,对行动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不一致的症节,从而形成是否需要修正基本设想、总体计划和下一步行动的判断与构想,提出怎样修正,怎样实施下一步行动的建议。

实用文档

2017

Ⅱ小学语文教师王老师酷爱传统文化。他在识字教学中感觉到,借助繁体字可以帮助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于是他计划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申报课题,在学校科研顾问黄教授帮助下,开展改善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请按要求答题。 (1)试为该课题设计一个课题名称。

(2)请为该课题设计文献检索的主题和文献综述的基本框架。 (3)该课题的研究主体、研究对象和研究样本是什么。

(4)请按照凯米斯程序,说明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及每一步骤的具体要求。 【勤思真题解析】

(1)借助繁体字改善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 (2)主题:繁体字 识字教学 基本框架: (一)绪论

(二)借助繁体字改善识字教学的历史发展状况与评价 (三)借助繁体字改善识字教学的当前研究状况与评价 (四)借助繁体字改善学生识字教学的趋势展望 (五)研究改进建议 (六)参考文献

(3)研究主体:王老师和科研顾问黄教授; 研究对象:学生对生词的理解和记忆; 研究样本:王老师班中的学生

(4)凯米斯提出行动研究的过程为: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 在计划的阶段主要完成的是:明确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

首先要对问题本身进行确认,要尽可能地明确这个问题的种类、围、性质、形成过程及可能影响。王老师在明确如何帮助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这一问题时,需要明晰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对问题做了界定与分析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个总体的计划。总体的计划一般应该包含以下的一些容:计划实施后预期达到的目标、对课堂教学改变的因素、行动步骤与时间安排、本研究涉及到的人。王老师提出借助繁体字可以帮助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那么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是指的什么,需要一个具体的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进行具体安排,明确参与这项研究的人员。

行动阶段:把计划付诸行动是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在行动研究中有如下要求:一方面教师应当尽量严格地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实践,而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充分考虑到现实因素的变化,能够保证行动研究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具有适当的弹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调整。

观察阶段:对行动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收集有关资料,以便及时地对计划实施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最终对本研究过程作出比较全面、深透的分析。根据课堂教学的现实条件,除了王老师提到的文献研究,经常用到的研究方法还有;观察、访谈与问卷、个人资料收集与记录。

反思阶段:反思在行动研究中既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在反思这个环节中,行动研究者要做两件事情。一是整理和描述工作,即对已经观察和感受到的与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归纳整理,描述出本螺旋循环圈的过程和结果,勾画出多侧面的生动的行动案例;二是评价和解释工作,对行动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不一致的症节,从而形成是否需要修正基本设想、总体计划和下一步行动的判断与构想,提出怎样修正,怎样实施下一步行动的建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