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县教育质量提升方案

2020-07-16 来源:步旅网

  一、指导思想

  学校深入学习和贯彻xx县教育教学工作会会议精神,认真落实《xx县关于深入开展20xx年“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以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为载体,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手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入进行课程改革,规范办学行为,向管理要质量,向课改要质量,努力提高xx乡小学的办学水平。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领导,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经研究,决定成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基本情况

  中心小学本部位于xx县最南端,距县城约60多公里,学校原为xx中学校址,学校创办于1988年秋,校园总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约20__M2。学校五室齐全,各室配备拥有量均达国家级三级标准要求,“普九”各项指标均达到上级要求。

  我校下辖8所村完小。小学1-6年级在校生为660人,学前儿童为205人。其中中心小学(本部)学前至六年级共有455人。寄宿的学生有323人。全乡小学共有公办教师106人,校长、教导主任岗位培训合格率为100%。全乡小学入学率为100%,完成率为100%,辍学率为零,全乡小学生犯罪率为零。小学生均校舍面积为7、92平方米,生均图书11、3册。学校布局合理,校园绿化、美化有成效,校容校貌变化大。小学五室、综合室都达标。从1998以来,小学生毕业率以及行为规范合格率均达到100%。学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突破。

  四、取得成效

  我校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以“办负责任的学校,培养负责任的学生,做负责任的教师,造就负责任的公民”为办学宗旨,努力将学校办成学生的“家园、乐园、学园”。

  1、寄宿制办学,较好地解决了路远学生上学难问题,巩固了布局调整成果。

  2、学校为外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新家”,消除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弥补了农村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缺陷。从而使学校和教师及时填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让农民安心外出务工,对我乡经济的发展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我乡基础教育的发展。实行寄宿制后,学校的各种软硬件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4、寄宿制办学,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由于村小、教学手段落后,很多学校都是靠“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进行教学,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为此,社会、学生家长反响十分强烈。寄宿制创办后,村小部分学生到我校就读,农村孩子就和中心校的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教师队伍人尽其才,达到了教师队伍的优化。教学时间得到保证,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远程教育设备)的运用,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全面开设,都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和非寄宿学生相比,寄宿学生课余学习时间有序安排,便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寄宿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机会多,尤其是学校为寄宿学生安排的晚自习由平时的课任某某辅导,等于为每个寄宿学生请一位“家教老师”,这是非寄宿学生很难达到的条件。

  5、寄宿制办学,寄宿生独立生活的自理能力明显增强。学校通过有计划的对寄宿学生进行自我服务和内务整理等常规技能训练,学生都能学会和掌握内务整理、排队领饭、洗衣服等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校通过抽查、竞赛等形式促使和要求人人过关。寄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后,回家也能帮着家长整理内务。

  6、全乡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存在问题

  1、教师结构出现失衡现象:一是年龄结构断层,从20xx年以来我乡只调入1名毕业生,中老年教师居多;二是专业教师馈乏,语文、数学教师还基本合适,但七学科教师相当馈乏,目前我校只有1名体育专业教师和1名英语专业教师。另外,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是强者,但在科研工作方面重视不足,成果不显著。

  2、我乡对村完小管理不到位,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学成绩一直没有提升。

  3、教学设备还需进一步的完善,目前中心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学平台,满足不了教育教学的需求;学生电脑陈旧,有的无法使用,严重影响信息技术课的开设。

  4、寄宿制学校管理经验、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校在这方面是初次探索,无成功经验可谈,而家长和社会都对寄宿制寄予厚望。如何保证寄宿制在安全服务的同时,又能全面发挥育人功能,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

  5、学生基础薄弱,“留守儿童”比例大,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全乡约有三分之一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很难有效管理孩子;父母外出打工,想管理又鞭长莫及,家庭教育几乎为零。虽然老师也进行家访、电话联系父母,但效果不明显。

  6、学校的娱乐设施极少,学生玩的东西太少了,学校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7、课桌椅是学校的基本设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设备之一,但是我校目前课桌椅全是旧桌椅,对学生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也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问题。

  8、学校的图书量不足,且书籍陈旧,极大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

  六、目标与措施

  (一)学校管理。

  目标:努力建设一个完善、高效、规范的管理机制,使学校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人文化。

  措施:

  1、完善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分级管理模式,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和办学水平。

  2、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制度,提高学校民主管理水平。

  3、建立并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4、依法办学,以德治校,规范办学行为。

  (二)师资队伍。

  目标:逐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思想过硬、业务精良、开拓创新、有个性、有特色、有风格的教师队伍。

  措施:

  1、增强师德教育。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断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具备良好的自身修养和师德风貌。

  2、转变教育观念。领会、把握“以生为本、关爱学生“思想,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和教学民主、师生平等的现代教育观念。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⒀八俣取⒀澳芰η阆蚋栌姓攵孕缘囊及镏睦灾鞣⒄埂

  3、加强教师培训。重点抓好校本培训,每学期要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撰写培训总结,通过教研课、示范课、专题讲座、观看优秀课例、集体备课、网络学习等形式培训教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教师课堂教学培训。活动期内,计划请1-2所柳州市学校的教学骨干到我校开展教学交流指导活动。有机会外出听课学习的尽量派教师参加,外出学习的老师回校后还要对全校教师进行传达、培训,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德育工作。

  目标:建立“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生自我教育为一体”的德育工作机制,建构“人人都是德育形象,事事都是德育资源,处处都是德育阵地”的德育环境,培养自主、健康的学生。

  措施:

  1、建设队伍,德育工作大众化。建立德育领导小组--班主任--科任某某--后勤教师的学校德育队伍,积极探索家庭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力争乡“关某某”和村“关工小组”的支持,定期与他们交流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拓宽渠道,德育途径多样化。切实构建德育的学科结合点,将思想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每位教师结合学科特点,自觉地开展德育工作。开辟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多种育人途径。

  3、“以生为本”,德育活动自主化。让学生参与德育管理,在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和各项集体活动中,让学生去策划承办并组织实施,体现学生主人翁精神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各方面能力,增强德育实效性。

  4、习惯养成,德育内容实际化。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在教室内、走廊上、楼道里不要追赶、打闹、大声喧哗,不要跑步上下楼梯,遇到客人、老师、同学要有礼貌的打招呼。深入开展争创文明班级的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加强住宿生教育,做到文明就餐,不浪费饭菜,勤洗澡、勤换衣服,讲究个人卫生,团结互助,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讲文明、比礼仪、拒毒品、远网吧”主题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增强自律性,懂得感恩,回报社会。在校内,举行节日晚会、庆祝活动、歌咏比赛和体育比赛等等,学生在活动中尝到了课本上接触不到的东西,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有利于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四)教学工作。

  目标:抓住一个中心--课堂教学,构建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落实一个关键--教学质量,力争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措施:

  1、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要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并与奖惩挂钩。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校长、教导主任、行政值班人员每天从晨会、早读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习或未按规定时间放学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理。

  2、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一是认真备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备学生作业。二是认真上课。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

  (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

  (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教导处将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三是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做好纠错工作。四是加强教风管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除了平时的常规检查,随堂听课外,还要加强教师教风管理。采取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转变其思想,提高其业务能力。

  3、切实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拟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根据学习情况和平时观察,确定后进生名单,建立档案);

  (2)任课教师必须对班级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对后进生要多启发诱导,多提问后进生,多检查他们的课堂作业;

  (3)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5)抓两头促中间,一年级和六年级任课教师要高度负责,不能从一年级起,就出现学困生,不能使学困生在毕业时还没有脱困,中间年级教师要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

  (6)分层转化,一是学校监控:教导处制定将制定《后进生转化制度》,学校每学期期末在后进生中开展评选“习进步奖活动”,通过建立制度,使后进生转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重点监控:确立四个重点:重点年级、重点学科(语文、数学);重点教师、重点学生(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特差的学生)。三是加强检查:教导处按规定对后进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并及时反馈结果,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四是家庭协助: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五)科研工作。

  目标:通过教育科研活动,提升教师研究能力,形成一支由课题负责人--课题组长--主研教师--参研人员组成的教科研队伍;贯彻办学思想,让学生形成体现“创新、自主、和谐”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相应的能力、技能。

  措施:

  1、健全科研机构、完善管理制度。一是组织机构健全。成立由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分管,科研主任全面负责的领导机构。各成员职能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学校每学年每学期都要结合本校情况定出可行的、具体的计划,并且每月定期对各课题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从更新教师观念,提高科研意识入手,让大教育科研观念深入人心。二是规范过程管理。以我校实际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本位,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来申报各项子课题,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注重材料的积累、分类、归档等工作,各课题负责人负责制定计划,进行研讨,在子课题研究一段时间的基础上,反复切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充和完善,使学校科研工作的整体性与个体性研究互相结合,互相渗透,并便于指导,提高效益。

  2、抓队伍建设,提高研究水平。学校教科研要向纵深发展,要提高研究的层次,必须依靠一支积极性高研究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来完成,所以教师的素质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每位教师认真研读教育专著,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加强教育科研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科研素质。积极实施“研训一体化”策略,将教育科研培训与课题研究过程紧密结合起来。结合新课程改革,通过骨干教师讲座、邀请专家作学术报告、组织外出参加学术研讨会、校本科研培训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和指导,引导广大教师用科研的方法、科研的视角研究新课改、实施新课改,研究学校发展中生成的课题,不断的提高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3、立足本校实际,加大资金投入,狠抓课题研究。我们根据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两个面向:面向实际,重在应用;面向教师,重在实效。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划拨专项的科研经费。订购各类教育教学书刊杂志,为教师开展科研提供理论基础。购买电脑放在办公室为教师进行网络学习和交流提供方便。实验教师认真分析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科研中实践,在实践中科研,真正体现了科研为教学服务。

  4、抓好“六个一”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每位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每月在学校博客网上传一篇教育叙事或教学反思、每月上交一份读书笔记、每学期完成一节公开课、撰写一篇有质量的教学论文、制作一个教学课件,将教师“六个一”作为个人专业成长的主要要求和重要手段。

  (六)“留守儿童”工作

  目标: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全方位的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努力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营造良好教育环境,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措施:

  1、健全组织,建立管理网络。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拟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注重实效,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放在心上,写在计划里,落实在行动中。

  2、完善“留守儿童”普查工作。班主任对班级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留守儿童”进行跟踪管理,杜绝“留守儿童”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对有不良行为的“留守儿童”,实行帮教制度,切实关心、关爱有不良行为的“留守儿童”,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学校的温馨和社会的温暖。

  3、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浓烈氛围。强化教师师德教育,强调教师要有爱心,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班级内、少先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

  4、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合力。学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积极争取妇联、公安、卫生等部门及乡、村关某某的支持与配合,共同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5、加强寄宿生的管理,让寄宿的“留守儿童”有一个温暖的生活学习的成长环境。发挥少先队主教育阵地作用,在“留守儿童”中开展“独立生活教育”、“进步教育”、“节约教育”、“体谅父母教育”等教育活动,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七)特色办学。

  目标:学校以“感恩”为办学理念,抓好学生“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学生感恩文化,全面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从小树立报效祖国、回报社会、承担责任的思想。

  措施:

  1、在1-3年级开展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教育活动,在4-6年级开展感谢国家、感谢社会教育活动。我们要将感恩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把感恩教育工作者渗透到学校德育工作、课堂教学、社会活动、家庭生活、社区实践等各个环节中去。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言感恩之情、常做感恩之事,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长大后报效祖国、回报社会。

  2、做好《感恩的心》手语操。让学生在做操的过程中,回想这些天来,长辈、老师、同学等对我有哪些帮助,我应该如何感谢他们,今后我又如何帮助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在学校、在社会、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大家都需要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培养学生团结友谊、助人为乐的精神。

  3、开展“十个一”活动。

  ⑴每年一次感恩节。金秋送爽,五谷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每年11月份开展系列感恩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我们就会明白事理,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培养学生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并付之于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培养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忠于祖国、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⑵每年一次革命传统教育。每年4月份开展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系列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⑶每年一次文化艺术节。为使校园活动丰富多彩,我校每年元月举行一次校园艺术节,主要项目有书法、绘画、手工、手抄报、文艺汇演、歌咏、课本剧表演等比赛活动。

  ⑷每学期一个新目标。要求学生每个学期开学第一周,制定好新学期养成目标、学习目标、生活目标等,并张贴在教室内,以时刻鞭策自己奋发图进,力争新学期有新进步。

  ⑸每学期一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这个大家庭,我们要融入大家庭中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⑹每月一次有意义的家庭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父母为了我们健康成长、为了家庭生活富裕而日夜操劳,我们要理解父母的艰辛之路、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做一个孝敬长辈、分担家庭责任的好学生。

  ⑺每月播放一部优秀影片。通过影片反映革命先烈经过浴血奋战、不怕牺牲、敢于牺牲才能建立起新中国,展示我国综合实力强大,展现我国美好河山。从而激励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高昂的奋斗志气,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⑻每周一次国旗下的讲话。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理想,加强学生艰苦奋斗教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教育;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注重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让学生终身受益;加强学生防火、防电、防毒、防雷、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拐卖、防楼道挤压、防动物伤害等安全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保障自己人身安全。

  ⑼每周学会唱一首经典歌曲。学唱前介绍本首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理解歌曲所反映的素材、所表现的主题、所歌颂的美德,使歌曲内容深入人心、震撼人心、催人奋进。

  ⑽做好一日行为常规。让学生明确一天从早到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何做好事情。

  总之,学校办学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协作和配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