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2022-11-29 来源:步旅网

  【摘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大学生就业,在强调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从学生个体自身的就业能力上着手,通过社会实践,努力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就业竞争力

  就业,无疑是2009年最引人注目的关键词之一。据权威部门统计,2009年大学毕业生达到611万人,加上近年来未就业的大学生,共有1000多万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唯一可控的是自己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获得与保持工作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与市场能力两个部分。专业能力取决于个体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以及个体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市场能力取决于个体向雇主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工作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是当前各个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一项条件,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获得工作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确保顺利就业的有效途径。

  1、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的重要载体

  社会实践是一个富有非常广泛而深刻涵义的概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第一、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现代大学生,大多是在书本知识中成长起来的,对我国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会的复杂程度,远不是读几本书,听几次讲座,看几条新闻就能了解的,社会实践活动则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口。

  第二、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己,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

  第三、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培养和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2、社会实践是完善和提升大学生个人素养和知识能力的有效平台

  第一、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社会实践活动现场是考验大学生修养品性的好环境。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培养他们奋发向上、不断创造的精神;可以培养他们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可以培养他们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生活态度;可以培养他们迎难而上、拼搏进取的精神风采。在实践的困难面前,要求大学生们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品质。这种实践活动多了,大学生会逐渐养成坚韧、顽强的优良品性,养成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第二、社会实践是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发展需要,许多高校正在努力探索教学改革,提出了文理交叉,学科交叉,增设选修课等措施。这些措施实施是必要和必须的,但教学改革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依靠社会教育,让大学生到社会,参加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完善知识结构。大学生是要把在校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运用到社会,大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发现社会需要。另外,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得到课堂得不到第一手材料,在运用知识指导实际的过程中检验和升华课堂知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三、社会实践是健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完善知识结构的重要补充,是大学生成才的心灵保证。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能够提高行为的自觉性,克服盲目和轻信;能够提高判断能力,克服优柔寡断和草率行事;能够培养克服困难的坚韧性,克服怯懦和执拗;能够增强行为的自制力,克服犹豫、懒惰、任性等毛病。在人才竞争的时代,大学生必须适时地进行心理调整,才能形成心胸豁达、意志坚定、性格开朗、情绪稳定、兴趣广泛、个性完善的具有健全心理素质的人,才能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四、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社交能力的有效形式。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这有利于大学生向社会推销自己,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中建立广泛而健康的交际网络,促进个人的成长成才。学会交际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社会实践对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社会实践是弘扬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升团队意识的主要渠道

  社会实践一般有团队实践和个体实践两种方式,近年来团队实践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是由多种性格类型、各种专长的人组成的,作为集体中的一份子必须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些人既包括活动的同伴,指导老师,也包括实践环境中的社会群众。面对这些关系,大学生学会怎样与同学分工合作,怎样与老师、群众相互配合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关心和尊重别人。这样既陶冶了情操,又促进了团队精神的养成,提升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个人与集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他们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以集体利益为先,以大局为重,发扬团结协作的风格。通过实践,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营造和维护良好的合作环境。同时也善于理解和原谅别人,还意识到要加强团队沟通,利用集体智慧。这些都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养成。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个人共同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其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就业竞争力是综合素质的比拼。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进行课堂教育的同时,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

  [2]苟瑞君,王凤英.浅谈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J].兵工高教研究.2001年第1期.

  [3]王勇强.论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指导[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第1期.

  [4]张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职业.2009年第7期.

  [5]徐涌金,高秋艳.试析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基本要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第4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