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故事
英雄传说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被称作“荷马时代”,因《荷马史诗》而得名。《荷马史诗》记载了古希腊先民在同异民族的战争中和同大自然的斗争中所创造的英雄业绩。它分为两部分:一是《伊里亚特》(Iliad),叙述了古希腊人征服特洛伊人的经过;二是《奥德赛》(Odyssey),描写了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希腊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在班师途中迷失道路、辗转漂流了10年重返故乡的经过及其沿途所见所闻。
《荷马史诗》用神奇的笔调描写英雄的形象、突出英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伊里亚特》直接线索是始于阿喀琉斯(Achilles)的愤怒,他是希腊军队中最勇猛的战士。他对他的统帅阿伽门农(Agamemnon)非常恼怒,因为阿伽门农把他俘虏的女奴全部占为己有,因此,他退出战场,使得希腊联军连连失利。但是当他的心腹好友帕特罗克勒斯(Patrocles)被杀后,他为了给死去的朋友报仇,怀着悲愤交加的心情回到了战场,一举扭转了战局,杀死了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Hector)。
《荷马史诗》中,充满了象阿喀琉斯这样的英雄,他们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从天而降,凭一己之力决定历史的变化方向。
回顾过去10年、20年甚至50年的商业领域,同样是一个充满着英雄传说的史诗时代。让大象跳舞的郭士纳(Louis V. Gerstner),“世界第一CEO”韦尔奇(Welch•J),还有我们身边的柳传志、张瑞敏,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同样是这些英雄们的出现,决定着企业历史的变化方向。《财富》曾在某一期中这样评述:“在这4年内,郭士纳使IBM的股票价值增加了400多亿美元。”是的,是郭士纳,而不是成百上千的IBM员工,不是机遇或是经济增长。同样是《财富》,向我们展示了“全美最受推崇的公司”,但配文却几乎提都没提这些公司,而是大谈特谈它们的领导。
领导力培训大师,美国战后6位总统中5位总统的领导力培训导师与超级顾问葛德纳(John W. Gardner)曾经归纳总结过这些英雄领袖们的特质,其中包括:身体的活力和耐力。智慧和付诸行动的判断力。承担责任的强烈意愿。足堪重任。实现梦想的欲望。勇气﹑果断﹑坚定不移。自信心。权力欲﹑支配欲﹑进取心。每一项都符合《荷马史诗》中对英雄的描述。
所以,他们或者将一个平平无奇的企业带向辉煌,或者能挽狂澜于即倒,带领企业走出困境,他们的出现一直充满着英雄主义的色彩。难怪媒体和学者们
都一直推崇着这种英雄式的领导力――成就感,果敢并且坚定不移,有权力欲、支配力,能够影响和感染他人……似乎只要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具备这些,企业就会成功。
但是媒体和学者们都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他们只关注了那些英雄式的领导。英雄式的领导力也许可以带领一个平平无奇的企业走向辉煌,或者帮助一个企业脱离困境,却不一定能使企业一直保持成功。看看亨利•福特、沃纳•冯•西门子、三菱公司的创建人岩崎弥太郎,他们不约而同得凭借英雄式的领导力把企业带向了成功,但又不约而同的把企业带入了困境,甚至崩溃边缘。
当企业从成功走向困境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去找另一个英雄来拯救。看看《商业周刊》1998年2月2日的封面标题:《AT&T:新老板,新战略,能否奏效?》、《财富》杂志在1997年3月31日的一篇报道:《他(新CEO)能拯救飞利浦吗?》。于是白马骑士从天而降来拯救企业,用英雄式的方式,力挽狂澜,解决所有问题。然后多年后,企业将继续期待它的下一位英雄。
也许真正的领导是平淡无奇的。
瑞士这个国家管理的很好,多年以来很少有大的政策变动,如果你问一个瑞士人,瑞士的国家首脑是谁,你不必奇怪他答不上来,这个国家的管理者共有7人,每年轮流坐庄管理国家。因为国家不曾走向过困境,所以这些领导人都没有过什么辉煌的事迹以至于能让人记住自己。
所以,除了英雄的拯救,或许企业也需要“人”的领导。
菩提明镜
在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的一系列活动中,不少管理学界的专家学者们都提出了管理学向东方回归的思想。西方管理学因为过分注重理性,关注如何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对事物本源的思考。中国的禅宗有这样一个故事,五组弘忍在选择衣钵传人时,要求弟子们都写一首偈来展现自己对本心的领悟。于是大弟子神秀这样作道: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当时的杂役僧慧能听后,请来一个会写字的人,帮助他在神秀的偈旁也提了一首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在医学保健领域,你认为最大的进步是什么?有人认为,那不是青霉素或者胰岛素的发现,而是清洁水的供应。所以,如果我们的企业本就无树无台,又何来尘埃需要英雄擦拭。
亨利•明茨博格在他的沉静管理理念中提到了沉静的管理者们所具备的领导力,他们没有英雄式的喧哗,象静静的地下河流,承载着他们的企业。
关怀
沉静的领导者关心他们的组织,他们不像外科大夫那样力求切掉问题,而是将更多时间用于寻找并治愈问题的本源。在某种意义上,这有点像我们的中医疗法:用小剂量的药方来刺激系统自我修复。它更像护理中最好的部分:温柔关爱,让疾病自愈。
深圳的某报曾报道了这样一个事例:当地的一家工厂经常发现有住厂的员工偷偷跑回家。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员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刚刚新婚不久。这家工厂没有选择通过完善制度来杜绝这一现象,而是特批了一笔资金,在工厂边上建了一排“夫妻房”,专门提供给这些情况特殊的员工。作为回报,这家工厂的效率在这个政策实施后提高了近3成,比任何激励或考核的效果都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