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精神。本着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专长的教育理念,促进第一课题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激化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积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就是要把“数学有趣,数学有用,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兴趣,故名“趣味数学”。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阔学生思路和视野。
三、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体会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无处不在的实用性,转变学生对数学原有的枯燥无味的看法,真正开始喜欢数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学生在喜欢数学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社团计划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动手操作、实地考察、亲自测量……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学习,把他们的学习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2、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兴趣小组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其他各科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3、增加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4、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
五、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周三下午
2、活动地点:一年级或二年级教室3、活动人员:教师王翠李靖
学生:王宇轩赵子轩赵祥旭王如冰
王堉萱张欣怡罗雨晴张帅邵子涵
胡晨曦赵梓航张萌王宇博姜宇博
刘艺哲朱嘉成王怡萱翟晨宇
李俊熙郝振宇杨文婷
3、活动课题:数学小故事、七巧板、移移变变、分类、剪纸、走迷宫、脑筋急转弯、
4、活动形式:游戏、视频、课题授课式、演讲式、竞赛式、动手操作等5、活动呈现形式
个人讲数学家的故事。分类、移火柴、七巧板等动手操作的可以视频展示,剪纸等可以手抄报形式,脑筋急转、购物中的数学等可以游戏的方式展示,走迷宫可以比赛的形式作业展示。
六、活动措施:
数学社团活动的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富有吸引力。
1、以新课程的理念和新课程纲要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为依据,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例如开课可以用数学家的故事,后期有数学谜语、走迷宫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2、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量一量、算一算、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贴一贴等教学手段,重点引导学生办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的数学手抄报、剪纸等。让学生多种感观参与活动,从动手操作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造意识,在实践中巩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数学比赛是学生表现数学能力的机会,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一旦他们在竞赛中获胜,就会对自己学习数学产生强大的动力。在小学数学活动课中,组织数学竞赛,能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互相竞争的学习气氛。例如移火柴棒、走迷宫等既可以看速度还可以看方法多少。在比赛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