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2020-12-20 来源:步旅网

  馆内还展示了英租时期的一家银行、一家专为英军加工服装的裁缝铺、一家为英军服务的酒吧,反映了“欧风东渐”时的历史风貌。

  在相应的展区里,大量的老照片真实再现了20世纪初期,威海卫的城乡面貌、节令习俗、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等状况。威海卫首次出现了汽车;由中华圣公会传教士布朗创建了当时教学质量最高的学校“安立甘堂”;殖民当局创办的唯一官办学校“皇仁学堂”;有威海卫第一所女子学校——“淑德女校”;也有当地民众创办的第一所中学——“齐东中学”。馆内还复原了洋教员与中国学生交流时的场景。英租威海卫后,西方传教士在威设立了教会组织。馆内复原了天主教堂一角,有位修女(蜡像)正在祷告……

  英租时期,西方的习俗也传入威海并日趋制度化,有公共假日、银行假日以及国王生日等等,但平民百姓最为重视的仍然是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节日。当年威海卫还创办过近代新闻出版业和书局,在宣传民族主义、抨击劣绅卖国言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入境西方人士的增多,威海卫的医疗卫生条件也有所改善,殖民当局开设了三所华人医院,透过历史老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商埠区内的大英民医院。全城设施最好、医术最高的医疗机构当属刘公岛皇家海军疗养院,但那里只为洋人服务,华人患者一律止步。

  步入尾厅,威海卫的回归无疑占有重要篇章。北洋政府与南京政府,都曾为收回威海卫做出过程度不同的努力,回归之路历尽坎坷。1930年4月18日,历时八年的回归谈判以南京政府的一再妥协而告终,双方代表签订了《中英交收威海卫专条》。同年10月1日,中英双方在威海卫行政公署举行了接收典礼,庄士敦在归还仪式上宣读归还条约,馆内通过雕塑、巨幅照片和等离子屏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中国的国旗重新飘扬在威海卫上空。1931年10月1日,威海卫管理公署在市区三角花园树立了“收回威海卫纪念塔”,塔高32英尺,寓意不忘32年的殖民统治。

  走出英租威海卫历史博物馆,观众仿佛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此时此刻,对本馆序言中的那段话感受尤深——“英租威海卫历史博物馆,非为缅怀已逝的年华,而是重在浓陈前鉴、警示今人、留戒后生。所述者史,所望者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