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慰藉
微风,雨巷,一把油纸伞,曼妙身影消逝在薄雾中……
青山,斜阳,东逝水,一叶孤舟,难却浓愁。
落寞星空下,自然的宁静,让天地来淡化我们心中的哀愁。随风而去,让我们抛下都市的喧嚣,放下烦恼,去体会,去感悟,那一份自然的恬静,淡然。
剪水为衣,抟山为钵,山水的衣钵让人动容;叩山为钟鸣,抚水成琴弦,山水的清音让人陶醉;山是千绕百折的旋转图,水是顺流而读或逆流而读的回文诗,山水的诗情让人惊叹。自然的美,抚慰我的心,给予我心灵的慰藉。
回想起那端坐在门前的身影,捧过一碗浓茶,远处浅色的天幕里有飞鸟的印记,几棵疏桐伫立在颓圯的墙角边,秋草默默地在墙角书写着秋意。嗅着一缕若有若无的淡香,我心明淡如清茶。自然的清淡,抚慰我的心,给予我心灵的慰藉。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我总向往着乘一叶小楫轻舟,在半人高的莲叶中穿过。然后,让双手优雅地抚过带着露珠的莲蓬,深吸一口,那股清香便让我陶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总憧憬着在一个宁静的月夜,独自漫步在松林中,泉水叮咚是内心的旋律,诗情画意的时间在此刻为我停留。
自然的美,是恬淡,是宁静。而母语的美,美在其独特的韵味,是文化的精华。给予我心灵的慰藉。
粉黛,朱门,长街,一幅清清街景。
斜阳,疏林,老树,一派落寞景象……
是母语给了他们新的繁盛。给了他们新的意境。
在暮秋的黄昏,捧一本发黄的诗集,斜倚楼兰,轻轻吟咏“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于是记忆在这一瞬间飘散开去。暮色四合的时候,夕阳在青石板上洒下它的余晖,朴素的阁楼,孤独的人儿,离愁的煎熬化作点点相思泪。三言两语,便能让人思绪翩飞。
在天光大亮的时候,独自一人坐在清净的林子里,品味一篇篇精美的散文,体味文字的温存与深韵。刘卫东曾写道:“我一直认为我的母语和中国古代的鼎都来源于青铜的精华。一言九鼎,把语言的美推至一个后辈难以企及的地步。”精到的比喻,它一下子就让我领悟到了母语的那一份厚重感。
诗词中所蕴含的是母语千百年来的精华。品读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声声慢歌,那浓烈的相思之情,与心共鸣,让人不禁回味起那憔悴的倩影,望穿秋水。与之相比,我心中的愁绪,可谓是微不足道的。
伫立在古老的断桥,俯瞰东去江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位亡国之君的哀词,寄予在东逝的春水,流过残破的旧都。望着桥下的汩汩涓流,情思难却。词人的文字,抚慰我的心,给予我心灵的慰藉。
听,那来自远方,传来的嵇康的远古的绝响,《广陵散》之音,如今何处找寻?那发自内心的呼唤,便是比失传的远古之音更加让人为之动容,让人陶醉。给予我心灵的慰藉。
呼唤,抚摸,轻柔的眼神,万般伤痛都能抚平。
蓝天,稻田,舒卷的白云,夕阳下内心的呼唤……
呼唤,在这千千万万的语言中,真的有许多词可以形容你,但我真的不知道再用什么词来形容你,赞美你才好!因为你出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你就在时间的每一个角落。你的威力真的很大,你能是燕子归来;你能使浪子回头;你能使许多人变得坚强;你还能使许多人感到温暖。
母亲的呼唤,淳朴至真,发自内心。当那空气中弥漫着米饭的香醇,我沉醉其中,母亲的呼唤如期而至。“吃饭了!”那一声平淡,质朴的喊声。在我听来,却有无与伦比的魔力,难以抗拒。内心难以平息激荡,听了十几年,曾厌烦过,曾鄙弃过。随着时间的积淀,这声呼唤更能触动我的心。母亲的爱,深深地蕴涵在这三个字里,久久的叩动我的心弦,抚慰我的心,给予我心灵的慰藉。
如今,我即将离开母亲,踏上新的求学之路。在这分别的时刻,我对母亲的情感更加浓郁,忘不却那动情的呼唤。母亲啊,在这也让我呼唤一句:“母亲,我爱你!”
“母亲啊,我早已听到您在山的那边大声地呼唤我的乳名。”母亲的呼唤,唤醒我内心的沉寂,给予我心灵的慰藉。
站在夕阳余晖照耀下的古桥,望着黄昏下,东去的江水。沉浸在母语的古韵中,听着风中飘来的母亲的呼唤,我心宁静,安详。灵魂停驻在这瞬间,慰藉我的心灵。
“让我们并肩走过这荒凉的河岸,仰望夜空,生命的狂喜与刺痛,都在顷刻,宛如烟火。”生命中闪烁的烟火,给予我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