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劳动合同解除后,如何计算赔偿金的月工资?

2024-07-09 来源:步旅网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月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保险和公积金等。职工应了解解除合同后的所有赔偿,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损失和纠纷。在合理范围内,可以与公司沟通追加应得的补偿。

法律分析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月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保险和公积金等;职工一定要了解清楚解除合同后的所有赔偿,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免受不必要的损失引起纠纷,如果公司人情味浓的话在合理范围内可以双方沟通追加自己的应得的功劳补偿。

一、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月工资包括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二、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月工资包括具体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是每月应发工资,根据岗位不同而定。依据1995年劳动部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规定的,其中规定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但不包括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生活困难补助费、计生补贴等,不包括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如工作服清、清凉饮料费用等,不包括国家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技术改进奖以及讲课费等个人所得非职工普遍所得的奖金。对天工资标准中是否包括通讯费、书报费、交通费、伙食补贴、卫生补贴、清凉饮料费、烤火费这个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工资中所包括的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各种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经济补偿以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为计算基数,应发(税前)工资而不是实发(税后)工资。

而工资范畴可参阅《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的如下规定:

第四条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月工资包括的内容已基本介绍完成,劳动者在了解的同时一定要自己仔细算算,心里有个底,自己每月得到补偿是不是对应的,如果对补偿有异议可以提出申诉,在法律范围内进行受理,切记不可情绪化,以免照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得不偿失,自己要有这个意识在。

结语

作为律师编辑,我们必须明确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赔偿范围,其中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保险和公积金等。职工应该了解并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纠纷。如果公司具有人情味,双方可以在合理范围内沟通追加应得的补偿。在计算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时,劳动者应注意核对每月的补偿是否与应得一致,并在必要时提出申诉,但要遵守法律程序,避免情绪化导致不必要的损失。请劳动者保持这样的意识,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六条 【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四条 【劳动合同的终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