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文明之旅》孟子四心有感作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5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7:43

  孟子以“仁义”为最高道德原则,提出了以“仁”、“义”、“礼”、“智”为基本内容的道德规范体系。与孔子的“天生德于予”,把道德来源归之于“天命”不同,孟子强调仁、义、礼、智这些基本道德是人心固有的。他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即是说,仁义礼智这四德是根植于自己的内心,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心理体验。

  孟子指出:“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即是说,人都有“恻隐之心”即真诚的同情心理,如见到别人的小孩面临落井的危险时,不顾个人的名利而自然想去救助。这是“仁”德的开端;“羞恶之心”,即羞耻感和憎厌别人为恶的心理,是“义”德的开端;“辞让之心”,即恭敬尊长的心理,是“礼”德的开端;“是非之心”即分辨是非善恶的心理,是“智”德的开端;“是非之心”即分辨是非善恶的心理,是“智”德的开端。盂子认为,是否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这“四心”即“四端”,是人仁义礼智四德的来源。

  孟子在反复强调人皆有“四心”,易于产生“四德”时指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而已。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意思是说,个人的仁义礼智的道德,不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而是个人内心固有的。如果向自己的内心求索,就能获得这些美德,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仁义礼智上的差别,不是由于“四心”的不同,而是有人“尽其才”是因为向内心求善,而有人却“不能尽其才”,是因为向内心求善不够。

  孟子把“四心”作为“四德”的道德心理基础,并把这种“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以”合称为“良心”,形成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起源论。唯物史观认为,道德来源于人们的物质生括条件和社会实践。尽管孟子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但他借助于人们质朴的道德情感来解释道德来源,便于人们对道德的理解和接受,在道德实践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道德意识是孟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儒家学者的标记。儒家所说的道德就是指moral、morality、ethics的意思,但是在先秦,说道德的并非都是指这个意思的,如老子也说道德,他的著作集就叫《道德经》,但他说的道德是指由大道而行就有所德(得)的意思,不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概念,转了几个弯后总是可以相关的。由道而有所得的道德与人的伦理道德的道德,最终还是有相关意义的。但在作出充分的诠释之前,两者毕竟是有所不同的。

  道德文化是社会发展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对社会关系的矫正过程,为什么会有这种要求,其实这正说明传统的血缘社会开始解体,人际关系不再是血缘中的兄弟关系了,在与无血缘的各种人们的交际中需要有一种不同于血缘关系中的规则,血缘兄弟之的规则,是最基本的规则,例如摩西十戒中的: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人的东西,这些是人能成为群体的基本条件。这些最基本的法则在道德文化中是作为基础被理所当然地继承下来的。而仅有这些,在不同血缘关系的人群中是不够的,所以必须有适应地域性社会的规则,包括法律与道德。

  夏商周以来道德文化就在不断地发展,周公制礼作乐是一次集中提高的行动,五百年后到孔子的时代,就有可能在一件件的个案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规范性的,如仁义礼知善恶这样的道德规范,这种规范性的道德要解决的不是一个个的个案,而是一批批一类类的行为。孔子对道德个例进行了集中的整理,从而形成了很多的规范,从《论语》中看,能成为道德规范的东西,不论内涵的多少,总起来说也有几十个之多,但核心的则是后来规范成五常、四维、三达德的这些东西。

  孔子论述的道德规范的特点在于,基本上是外在的,是一种以外力对人及人心的规范,可以说是属于道德的他律范围的。规则放在这里,大家就按照规则去做,从而形成以行动为重点的倾向。所以孔子的道德体系的特点在于,规则众多,重在他律,重在行为。但是这种以外在的要求规范人们行为的道德观,到思孟学派中出现了改变。他们开始重视人心的作用,当“心之官则思”的现象被认识之后,那么心的作用就开始为人所注意了,而人心的一个首要功能就是形成道德观念,从而使道德由他律向自律转化。

  孟子的道德观的重要内涵就是“四端”,至于性善说是不是道德内容,这是需要辨析的。
  性善说是不是道德观,善就是好的意思,善体现了人的一种表现,是具有道德性内容的。说性善,当然是与性恶相对的,善恶之分当然也是有道德内容的,那么说人性是善的是不是有道德内涵呢,一般说来是有道德内涵的,相反来说,人性恶也是有道德内涵的,那么人性善的看法是可以作为一种道德观念来看待的。不过我们在前面分析孟子的人性论时已经分析过,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我们在分析人性善时就指出过,人性有各种表现,有善的也有恶的,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在一个人身上也是善恶参半的,善的人只是恶没有超过他的善,而恶人也只是恶比善更强烈而已,用现代的名字说就是善恶的隶属度,以绝对的善恶为两端,真实的人性就处在这两端之中的某一处,这一处就表现出具有一定程度的善和一定程度的恶,如果以量化表示的话,这善恶隶属度之和就是整体。当恶的隶属度变小,就是恶变得微不足道时,他就是大好人,就是圣人,当善变得微不足道时,他就成了十足的恶人,古人确实是这样认识的。西方人说善恶要到将来末日审判时才见分晓,而中国人认为只要一死,这善恶的认定马上就要进行的,用文人的话说就是盖棺定论,世俗小民则认为马上要在闫王殿上得到判决的,很多故事中往往说到一个十恶的恶人的卷宗中也会有一二张善判,连他自己做过好事也忘记了,而闫王账上却记录得清清楚楚,可见中国人确实是这样认为的。

  从我们所观察到的经验性的善恶来看,孟子如果也是从经验性的事实出发说人性本善,其实就是明显地闭住眼睛在否定另一半的恶,你说人性善,那么他的那些恶事为什么不计算在内,这不是明显作假吗,既然你可以将人性粉刷成善,那么荀子为什么就不能将另一半的恶取出来称人性恶呢。以孟子的观察能力,难道在看到一个一个人的善恶之性时会如此疏忽吗。因此我们在前面讨论这个问题时就指出过,这里的人性善与人性恶,并不是经验性的、可感知的善与恶,孟子说的人性善,是一个纯粹的逻辑假设。就是因为在对人的经验性观察中总是善与恶相伴随的,总是不确定的,对于这样一个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你根本无法区分其中的善与恶的成分,所以作为一个理论观点,一个理论思想,孟子将经验事实推到背景上,从而直接提出一个逻辑起点,就是“人性本善”的假设。当然假设是可以任意的,但若人性真的是万恶的,那么这个假设的合理性就成问题了,正好因为人性是善恶参半的,所以才有可能作出人性为善的假设。而也正是因为善恶是参半的,荀子才可能作出人性本恶的假设,荀子的观点同样是一个假设,是对孟子人性为善的否定性的假设。

  “假设”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的,但作为假设,却并不需要处处去套事实,或受制于经验事实。孟子提出人性善的假设就为他的教育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孟子认为对人的教育就使善得以发扬的过程,荀子则从恶出发同样可以建立一套教育理论,认为对人的教育就是对人性中的恶的矫正的过程。

  所以我们认为,人性中存在着善,也存在着恶,这是经验事实,道德要处理的就是这些经验事实,但理论却要超越于经验事实得出普遍性的原理,而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这两个命题,只是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的假设而已,是一种超越了经验事实的观念,其实与道德观念的问题关系并不大。

  照这样说来“四端”是不是假设,其实也确实存在着这样的含义,但四端是直接为了引发对道德观念的讨论的,而人性本善则是讨论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一个法则。所以我们说,孟子道德观的起点就是四端,这时已经含有四端就是一种假设的含义在内了。因为人性中有没有四端,从经验角度说外人怎么看得出,他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所以也要有一个讨论时的逻辑起点的问题,这就是“四端”说,我先假定你心中是有四端的,当然要假定别的内容也是可以的,从高一层次来看,这些假设都是任意的。

  在人性中究竟有没有四端,孟子为了讨论道德现象,他先假定存在着这个四端,为什么不是三端、不是五端,因为他的理论需要并只需要四端就可以了,在四端的基础上他才可能认定人性中存在仁义礼知的,否则内心的道德律的先验性存在就不可能了,那么孟子的道德论也就无法进一步展开了。

  我们上面说到孔子的道德观念中缺乏理论基础,孔子只是以“行为主义”的方式,让你去做,让人来看,但由于缺乏理论基础,那么道德的根源性问题就无法解释清楚了。孔子的理论是实践性的,是外在的观察,而孟子建立的道德价值的根源却在于内心,虽然孟子的观点弥补了孔子理论上的基础性缺失,但却将孔子的观念作了重大的改变,将原本的“行为主义”变成了“心理主义”,道德在于人心,在于人心的自觉。

  那么这个内心的如何来的呢。其实孟子毕竟是二千多年前的理论家,如果是现代的逻辑学家,那他完全可以回答,这个“四端”就是我老孟假定的,是个假设,但是,既然是你的假设,那么下文如何做下去,这就看孟子的水平了,以他的水平,以他的辩才,当然能将这个问题辩下去的。不过孟子不是采取这条逻辑主义的道路,而是另走了一条道路,认为这四端是人心本有的,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滕文公下第6章)。从《孟子》原文来看,随便怎样断句,就是这一种可能,这是一个全称判断,但对于不忍人之心并没有时间、地点、方式的*,那么说明它是普遍性的,无论是时间上、范围上、表现方式上都是普遍的。既然是无时间*、无范围*的一种作用,那么它一定是普遍永恒的,既然是普遍的、永恒的,那么就不是后来养成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人性,后天只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这种本性发扬出来而已,它是与生俱来,甚至与人俱来的东西。这就形成了孟子道德观上的一大特点,我们称之为先天性、先验性的本质特点。

  但是这里说的先天的先验的,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对个体来说,“先天的”就表明不是后天习得的,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对于一个“类”,就是人类来说,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先天的”可以有多种解释。

  例如佛教就可以这样来理解,所有的人,其实是所有的物,都有佛性,佛性简单地说就是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人人都可以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人生包含了整个世界,那么人有四端也是很自然的了。此外还有一种似乎是公认的,就是这种先天性是神的结果,是神为你安放进去的也可以,说是神一次性制造的也可以,总之是神力,殆天数,非人力就是了。这两种解释是自古就有的,佛教的解释太深奥不是一二句话说得清的,神创观则太粗俗,是一种低层次的信仰。

  对于先天的比较符合现代意义的,也就是比较科学化的解释,大概最好就是无意识心理的解释了。说到无意识、潜意识一般是将它归之于弗洛伊德的,但伊洛伊德的观点局限性太大,这方面最好的解释应当是荣格(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875-1961)的关于集体无意识的观点。所谓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在无意识中有个人无意识及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人格中最深刻、最有力的部分,它是几千年来人类祖先经验的积累所形成的一种遗传倾向。

  就是说在人心中,就是在人的无意识中是充满了几千年文明史,上百万年的人类史甚至再推前的前人类史的历史积淀,这些历史积淀从形成过程看是后天的,但对现代人的个体来说是先天的,也就是说人是以整个的人的类意识为基础而形成的。那么在类意识中积淀的内容,就作为现代人的个体的先天性的内容了,从这一点上说,孟子只研究了现代人的观念,只是一个断代,在这个断代中出现的先天并不表明它真的是神创的,其实只是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只是一种类本质而已。

  这样又回到上述人性善恶同样的问题上了,从经验上说,人可以有善的,为什么不能有恶的四端五端呢,在这无数善恶的端中孟子选取了四端作为道德的起点,这其实也是一种逻辑上的假定。

  不过孟子在作了这样的理论上的逻辑处理以后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孟子是否意识到其中的逻辑内涵,并不一定,但他处理问题的方式,却是可以从现代的科学方法上得到解释的。他从变动不居的现象中提炼出一个逻辑假设作为研究的起点,而且在不同的问题域中运用了不同的假设,孟子有多个理论假设,而从每一个理论假设中推论出一种观点与体系,他实际是按现代逻辑学中的原则来处理自己的理论研究的,不过他是无法说清楚的,这不要紧,只要做了总会有成果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