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6 18:50
晏阳初(1890—1990年) 著名教育家、社会学家。四川巴中人。 主要从事平民教育和社会改造工作。 1913年就读于圣保罗书院。1916年入美国耶鲁大学,攻读*学与经济学,获学士学位。 1918年赴法国,任北美*教青年会战地服务干事。1920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 1920年回国,在上海*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智育部主持平民教育工作。 1923年组织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任总干事。 1940年创办重庆乡村建设学院,任院长。 1943年在美国被评选为“世界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之一。 1944—1945年被美国锡拉立兹等三所大学授于博士学位。 1950年移居美国。50年代以后,协助菲律宾。泰国、危地马拉、哥伦比亚、加纳等国建立乡村改造促进会。 60年代在菲律宾创办国际乡村改造学院,任院长。 晏阳初,10年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的一个世代书香门弟。在塾师兼乡医的父亲的教育下,他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谙习时势的父亲也深知“书香之外另有世界,西学乃潮流所趋”。因此毅然将少年晏阳初送到几百里之外的*教内地会创办的西学堂接受新学。在这里他肄习了算术、化学、物理、历史、地理、英语等现代科学知识,还接触到*教文化,接受了洗礼。1916年远涉重洋,考入美国耶鲁大学,研习*学。 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英法两国为补充劳力短缺,从中国大量招募华工运往欧洲战场,从事运送物资,挖掘战壕,掩埋尸体等繁重的劳动。由于华工绝大多数是文盲,万里迢迢来到异国他乡,语言不通,精神本已极度苦闷,加之繁苛的劳动与洋人的斥责与打骂,情绪极不稳定。1918 年初夏,晏阳初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两天后,即束装赴法国战场参加*教青年会主持的为华工服务的工作,当时参加这一工作的留学生约二百余人,为国人熟知的还有林语堂、蒋廷黻等人。六月中,晏阳初抵达法国普蓝(Bologue)的服务中心,在有5000名华工的华工营中,开始了为华工服务的工作。与华工朝夕相处中,他发现劳工们不但勤劳朴实,而且有着非凡的热忱与智慧。只是他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才陷入贫困与无知,沦为被欺凌被奴役的对象。华工营就是中国社会的缩影。“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没有高素质的国民,哪来的强大的祖国!于是他在华工营中试办起识字班。石板、石笔与生活中常用汉字成为他教学的工具与教材。四个月的教学,居然使工友们能读报,会记账,能写自己的姓名,会写简单的家信。他大受鼓舞。随即这一形式在英法美各国的华工营中推广,进一步“开通华工的智慧,辅助华工的道德,联络华工的感情”。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因德国战败而结束。但华工们一时尚难回国,晏阳初发现他们对识字读书有浓厚兴趣,且充满潜力,为使他们回国后能发挥作用,就着手推行另一计划:动手刻写一份供华工们阅读的石印周报。1919年1月15日,*教青年会《驻法华工周报》创刊。内容分论说、祖国消息、欧美近闻、华工近况、名人传略等。并先后以《华工在法与祖国的损益》、《中国衰弱的原故》、《国民若要教育普及,你看应当怎样办才好》为题举行征文,很多华工应征投稿。这份报纸使华工们进一步尝到识字的甜头,也增加了他们的知识面。华工到法之初,识字人数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经过一年多的基础教育便已增至百分之三十八。 http://ke.soso.com/ShowLemma.e?sp=l4390416&ch=w.search.ke
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