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4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31 22:03
虽然这个东西看着怪怪的,但确实有用,因为明清时期火炮仿自西洋舰用长炮,因此保留了类似的构造和形制,其中就包括炮身尾部的球状物——尾钮(cascable)。
(一)舰炮形制
众所周知,火炮发射时会产生很大后坐力,再加上舰船漂浮海上不断摇晃、震动(开火时),一旦火炮没有被“拴牢”就会四处乱撞,造成很大麻烦。“一门二十吨重的大炮滑脱了,这是海上事故中最可怕的一种,对于一艘在海上航行的军舰来说,没有什么事故比这更可怕”。 而且,装载于木质风帆战舰上的舰炮考虑到舱内空间狭窄和为了提高射速,也需要控制反冲作用以稳定炮身。 为此,西洋舰炮的尾钮上通常穿有孔洞或铸有挂环,可用来连接滑轮组绳索以前后移动火炮,便于炮手装填弹药、清理炮膛,同时能将后坐移位的火炮尽快拖拽复位,从而准备下一轮开火。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西洋火炮的尾钮并非与炮身一体铸造,而是通过螺栓固定在炮尾,也就是说当尾钮被取下来后,炮身就变成了两头开孔的“炮管”。由于欧洲当时炮战主要发生在海上,所以“尾纽”是固定炮身必不可少的装置。1620年,澳门的葡萄牙人在珠江口的英国沉船上捞起一批海军长炮,修复后卖给了明朝,这些炮在关锦防线上发挥了巨大威力,重创了努尔哈赤。见识了西洋火炮的威力后,明朝开始仿制,有意思的是,明清仿造红衣大炮时似乎没有意识到尾钮的实际作用,只是“依葫芦画瓢”地将之铸造成为炮身不可拆卸的一部分。
(二)模仿创新
究其原因,除了没有搞清楚相关原理外,可能还与明清时代主要将红衣大炮用于陆战有关——选择硬实平整地面(包括城墙上)安放炮位,并借助炮架、木楔甚至就地挖坑即可有效克制后坐力,并不需要过多考虑海上射击的各种复杂干扰因素。
另外,明清火炮铸造技术不算发达,保留一体铸造的尾钮也可增加火炮抗压强度。而从西洋传教士南怀仁为清廷铸造的“大将军”系列火炮实物来看,尾钮则被箍上套环螺纹杆与炮架直接相连,杆上带有把手可平面旋转,从而达到调节火炮射角之目的。
由此可见,尾钮是前装火炮(特别是风帆海军)时代的产物,而随着19世纪下半叶后膛火炮不断普及,其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当时的明清在学习了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虽然并未搞清楚尾钮的具体原理,但却找到了它最适合中国环境下的运用方法,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智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31 22:03
古代火炮很笨重,炮膛都是用铜铁铸造的,作为守城和战舰船用的武器。火炮结构简单,却只是一个直筒子。但是还是有很多细心的人发现会问,明清时期的火炮,后面圆圆的球状物体是干什么用的呢?
西方人最初建造的大炮的时候,主要是将他们装配在军舰上。海上作战比陆地作战要难得多,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海浪引起的颠簸,其次是大炮的后坐力。西方最造制造火炮的时候,主要是把它们用于战舰上。海战和陆战相比,海战要考虑当时海上气候和海浪造成的颠簸,然后是火炮发射的后座力。不管是火炮还是毛瑟长*,为了射中目标,必须保持射击的稳定性。只要有一点误差或者晃动,就会导致所攻击目标偏差。于是西方人制造火炮同时,很周全地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们在火炮尾部安装了一个圆球形,类似于手把,中间会凿上孔,并用绳子把火炮和船身绑在一起固定住。在非战斗状态下,防止火炮由于海浪颠簸在甲板上四处晃动。战斗时可保证射击的准确性。另外,在用绳索系好尾纽之后,还可以方便士兵拖拉火炮,不管是装弹药还是清理炮筒,都可以迅速地从炮位上拖拉大炮,并且耽误战斗。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火炮的尾纽是随时可以拆开的,并不是连体的。明清时期仿造西方的火炮尾纽是不能拆开的。也许是因作战地理位置和环境有关系吧。西方为了扩大殖民地,海战比较多。但中国内陆比较多,因此陆战比较多。地面上的战斗比海上的战斗更加容易和稳定。在城墙上有炮位,地面上有炮架,如果没有有炮架,可以随时挖一个炮架坑,所以根本不担心火炮稳固的问题。
所以,明清时期的火炮,后面圆圆的球状物体是有利于提高火炮抗压性和稳定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31 22:04
明清时期的火炮,后面有一个圆圆的球状物,这个球状物的主要作用是在射击的时候稳定炮身,提高射击的精度,同时提高抗压能力,减小开炮后后坐力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31 22:04
后面圆圆的球状物体叫尾钮,尾钮通常有孔洞或铸有挂环,可用来连接滑轮组绳索以前后移动火炮,便于炮手装弹药、清炮膛,同时将后坐移位的火炮尽快拖拽复位,从而准备下一轮开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31 22:05
稳定炮身。火炮发射时会产生很大的后坐力,一旦火炮没有被栓牢就会四处乱撞,造成很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