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8: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1:02
公元1356年,朱元璋率大军攻克南京,太原人杨宪前来投奔,他被朱元璋任命为文书,尽管官位不高,但是很受朱元璋信任,朱元璋经常派杨宪出使周边张士诚和方国珍部,因办事干练,为朱元璋赢得了外交工作。
此后,杨宪成了朱元璋的检校,即情报工作人员,朱元璋派他作为浙江,负责监视外甥李文忠的一举一动,杨宪很快就取得了李文忠属下骄横的罪证,结果导致李文忠亲信被杀,由此看出杨宪的狠毒已经初露锋芒了。
不过,杨宪后来能做那么大的事情,其实最应该感谢的人是刘伯温,杨宪是一名文官,刘伯温也是,而且刘伯温当时的影响力很大,杨宪就想法拜刘伯温为老师,成了刘伯温的门徒,起初刘伯温对杨宪很看好,并向朱元璋大力推荐了杨宪。
大明江山初定,天下百废待兴,朱元璋要出去北巡,第一站就选择了闻名于世的扬州,也就是苏州。当刘伯温和杨宪陪着朱元璋来到扬州时,当时扬州的破败情景令朱元璋震惊,曾经几十万人口的扬州城,当时只有18户,破败不堪完全看不出昔日的繁华。
扬州城之所以变得如此破败,主要是因为连年的战乱,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朱元璋看后也很心痛,于是就让刘伯温推荐一人来治理扬州,刘伯温当即将杨宪推荐任扬州知府,朱元璋希望杨宪三年时间将扬州恢复昔日繁华,为此杨宪不择手段地发展起了扬州。
第二年,扬州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朱元璋大喜过望,立刻将杨宪调到京城委以重任,官至中书省左丞。当时李善长是右丞相,胡惟庸也在中书省,杨宪对两人看不惯,想要搬到李善长夺取大权,至此三人之间的斗争开始了。
看到杨宪的急功近利,刘伯温曾多次劝解杨宪,可惜杨宪根本不听,他依仗朱元璋的宠信,杀侍御史刘炳,*王广洋,而且多次向朱元璋进言李善长没有大才能,不能升任丞相之职务,朱元璋对杨宪的心思很清楚,嘴上不说但是心里开始对杨宪产生反感,李善长可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最重要的谋士,就连刘伯温也比不了,杨宪却不自量力与李善长斗法,结果可想而知。
李善长起初一直采用隐忍的态度,目的就是想要杨宪变得更加飞扬跋扈,以此让杨宪暴露更多缺点,找机会置于他死地。不久之后,李善长和胡惟庸的机会终于来了,胡惟庸亲自赶赴扬州秘密调查,查出了杨宪在扬州做的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掌握了杨宪大量罪证。
杨宪还不知道自己的情况,竟然还在*吕昶,因为吕昶也发现了杨宪不法之处,李善长和胡惟庸等人趁机*杨宪,最终杨宪被朱元璋下令五马分尸,负责行刑的正是杨宪的死对头胡惟庸。
整到了杨宪,胡惟庸也是得意忘形,即便在杨宪临死之前,胡惟庸还在用言语肆意羞辱杨宪,愤怒地杨宪对胡惟庸说“我的今日就是你胡惟庸的明日,不要高兴地太早”,杨宪留下这一预言,之后就被处死了,当时胡惟庸还不以为然。
杨宪死后,刘伯温因为曾经是他的老师,也受到了牵连回到了青田老家,5年之后刘伯温病死,也有说是被胡惟庸毒死。此时在朝廷当中,李善长和胡惟庸已经是一家独大,胡惟庸变得骄横跋扈起来,他最终果真成了第二个杨宪。
1380年,即杨宪被处死后10年,胡惟庸因叛乱罪被朱元璋处死,而且是被灭9族,牵连党羽达到3万人,留下了有名的“胡惟庸案”。胡惟庸死后10年,李善长和陆仲亨也因胡惟庸案被处死,李善长当时已经76岁了,朱元璋也没有放过他。
杨宪在10年前的预言成真了,胡惟庸成了第二个杨宪,而且过犹不及,朱元璋也因此大开杀戒,洪武年间明朝有品级的*几乎被杀完了。